這個泡酒的話,需先尋思個適合的泡酒配方,按配方配置葯材。另外泡酒所用的白酒需注意,現在食用酒精酒泛濫,媒體最近老報道現在白酒市場7成左右酒都是酒精勾兌的,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兌,好多打著純糧的旗號其實是食用酒精勾兌,不宜用塑料桶酒,酒腐蝕性很強容易把塑料腐蝕到酒里,度數在55°到60°之間為宜,一個是真正的純糧食酒,谷養康糧食酒,京東有,至於配方,泡酒之家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以上內容摘自網路
2、風濕性關節炎泡酒偏方
一到下雨天或者空調溫度低就會腰酸背痛,還會抽筋,最近很嚴重,這可能是風濕病。
你好:居住的房屋要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風口處睡卧。洗瀨宜用溫水,睡前洗腳,最好外用「鄉貢坊的透骨貼」外敷,不但可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還可以消腫痛,除風濕。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受潮、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預防感冒,以減少自然因素對疾病的影響。
3、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葯酒方有哪些?
(1)風濕酒Ⅰ(甲方)
葯物組成:川烏、草烏、金銀花、烏梅、甘草、大青鹽各6g。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
主治:男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將上葯浸於白酒250ml 內,密封48 小時,過濾備用。每次5ml,每日3 次。
備註:高血壓病、心臟病、風濕熱、嚴重潰瘍病患者忌服。
(2)風濕酒Ⅱ(乙方)
葯物組成:川烏、草烏、紅花、烏梅、甘草各9g。
功效:溫經散寒,活絡止痛。
主治:女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將上葯浸泡於白酒500ml 內7 天,過濾後備用。每次5ml,每日3 次。
備註:高血壓病、心臟病、風濕熱、嚴重潰瘍病患者忌服。
(3)蘄蛇天麻酒
葯物組成:蘄蛇12g,羌活6g,紅花9g,防風3g,天麻6g,五加皮6g,當歸6g,秦艽6g,白糖90g。
功效:祛濕通絡。
主治: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等症。
用法:將上葯粉碎成粗粉,按滲漉法製成葯酒1kg 即成。每次最多不能超過60g,每日2 次。
(4)諸風應效酒
葯物組成:當歸、川芎、白龍、五加皮、石楠藤、僵蠶、白芍各90g,蒼術15g,白芷、苦參、何首烏、木瓜、牛膝、細辛、黃柏、知母、大楓子、薏苡仁、生地黃各9g,川烏、木香各3g,穿山甲、紫荊皮、羌活、獨活、威靈仙、藁本、防風各45g。
功效:活血養血,祛風除濕,溫經散寒,通經活絡,補益肝腎。
主治:白虎歷節,一切諸風,癱瘓,寒濕痛,肢節疼痛。
用法:上葯共為粗末。好酒一壇(適量),將絹袋盛葯置於壇中,密封壇口,文武火重湯煮2 小時取出,去火毒,過3 日飲之。每次5 ~ 10ml,每日3 次。
(5)經驗九藤酒
葯物組成:鉤藤、紅藤、丁公藤、桑絡藤、菟絲藤、青風藤、天仙藤、陰地蕨根各120g,五味子藤(即紅內消)、忍冬藤各60g。
功效:祛風除濕,通經活絡,宣痹止痛。
主治:遠年痛風及中風左癱右瘓,筋脈拘急,日夜作痛,叫呼不已等症。
用法:將上葯細切,以無灰酒適量,用瓷罐一個盛酒。其前葯真綿包裹放酒中浸之,密封罐中,不可泄氣,春秋7 日,冬10 日,夏5 日。口服,每次30 ~ 50ml,每日3 次。病在上,食後及卧後服;病在下,空心食前服。
4、請問我爸爸腿疼,是風濕,關節炎一累 ,有什麼中葯方子泡酒!可以治療風濕一類的
白酒4斤(50度以上) 白花蛇4條 獨活50克、秦艽30克、防風20克、茯苓60克、川芎50克、白芍50克、當歸60克、生地30克、牛膝30克、甘草50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0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首次的服用量減半。
功效:活血祛風,舒筋通絡,祛寒除痹。此方主治關節疼痛、酸楚麻木、屈伸不利等病症。
5、關節炎用什麼中葯材泡酒好?
【鹿筋猴骨酒】
【處方】鹿筋30g 猴骨200g 當歸50g 木瓜40g 黨參75g 玉竹200g 黃芪75g 重樓100g 虎杖96g 熟地75g 續斷100g 肉桂50g 紅花10g 枸杞子75g 秦艽50g 川牛膝40g 茯苓40g
【製法】以上十七味,酌予碎斷,裝入布袋,置容器內,加入白酒15kg,密閉浸泡30~40天,每天攪拌一次,取出布袋壓榨,榨出液澄清後與浸液合並,加蔗糖0.6kg攪拌使溶解,密閉,靜置15天以上,濾過,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紅色的澄清液體;味辛、甘、微苦。
【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濕、舒筋活血。用於四肢麻木,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注意】按規定量服用,孕婦及高血壓者忌服。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
6、我有一個治療風濕型關節炎,頸肩腰腿痛的泡酒方子怎麼才能把它推廣出去
在微信朋友圈裡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