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骶髂關節炎的病因,骶 髂 關 節 炎 主 要 是 什 么 引 起 的 呢 ,骶 髂 關 節 炎 好 不 好 治 療 ?
骶髂關節炎的病因 現在有很多的人都在問骶髂關節炎的病因有哪些呢?因為大家對於骶髂關節炎的病因都不是很了解,所以都在問這個問題了,那麼針對這個問題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吧。 緻密性骶髂關節炎通常見於20~40歲女性,骶髂關節炎患者復發性下腰痛,有時可向下放射至兩側臀部和大腿,但不是根性疼痛,下腰活動時可加重症狀,常有近期分娩史。 骶髂關節炎的病因目前並非十分明確,但與下列因素有一定的關系。 骶髂關節炎是負責將腰部以上的重量轉運於下肢的主要關節,由於骶髂關節長期受到持續性壓力而緻密。婦女妊娠、分娩可能為本病的誘發因素之一。與椎體骨骺炎有關,曾有報道骶髂關節炎與椎體骨骺炎二者共存在的病例。與慢性盆腔炎、泌尿系統感染、局部外傷等因素有關。骶髂關節附近骨質血液供應障礙,也是引起骶髂關節炎的原因之一。 骶髂關節炎臨床表現 下腰部慢性持續性的疼痛,或恥骨聯合處疼痛,並可向臀部、股後部放射,疼痛一般均較輕。女性病員往往可因月經周期、妊娠次數的增多而下腰部疼痛症狀加重,但無夜痛徵象,腰部運動基本不受限制。也有個別病人可毫無自覺骶髂關節炎症狀,只是由於其它原因在X線照片檢查中偶爾發現。 骶髂關節炎臨床檢查 在骶髂關節炎附近或病變部位有局限性的壓痛點,局部的肌肉痙攣。腰部運動、直腿抬高試驗 「4」字試驗等均基本正常。 骶髂關節炎主要表現為髂骨耳狀面結構不清,骨質呈均勻性密度增高,其內緣以骶髂關節為界,並不侵犯關節面,其外緣構成清晰的直線或弧線,將骶髂關節炎病變部骨質硬化區構成各種不同的形態,大體上可分為三角形、新月形、梨形三種。骶髂關節炎病變范圍大部侵及耳狀面的全部或上、下2/3部。大多為雙側病變,病變大小、形狀可不對稱,少數為單側性。若骶髂關節炎病變在腰椎,可見腰椎椎體前上角骨質密度增高,椎間隙清晰無變化。 骶髂關節炎的治療 1、宣傳防病知識、保護關節:首先要讓患者對該病有所認識,體育鍛煉要循序漸進,防止關節過度運動和負重,避免關節機械性損傷。嚴重時應制動或石膏固定,以防畸形。減輕體重,使用把手、手杖以減輕受累關節負荷。與職業有關者,應調換工作。進行有關肌肉群的鍛煉,可保持和改善關節活動,以增強關節的穩定性。 2、物理療法:熱療、水療、紅外線、超短波、電刺激等均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等症狀。牽引療法對頸椎病神經根型患者效果較好,可以鬆弛肌肉,緩解疼痛,並能防止神經根相鄰的組織形成粘連,但須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 目前治療骶髂關節炎最好的膏葯是佐藤糾,佐藤糾的葯物成份透過表皮逐漸滲透至骨關節深層,人體骨質神經復雜,致病因素極多,一般葯物只能治其一,不治其二,這是風濕、骨病久治不愈、反復發作的根本原因。佐藤糾採用五位一體療法,深層、全面治療,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特效治療風濕、骨病的生物新葯,它能快速穿透骨質組織結構,徹底清除深層的致病因子,溫經活絡、祛風散寒,溶解突出和增生的骨質,使風濕、骨病徹底康復,不再反復發作。 你可以去試下,佐藤糾的見效特別的快,貼上去兩三分鍾後就會有明顯的反應了。祝 早日抗康復!!
2、雙骶髂關節炎
類風濕嚴重,容易導致關節變形的,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早起發病往往有全身症狀,如發熱、疲勞、飲食不振、周身不適等,晚期病人主要為關節脫位、半脫位、畸形改變、活動嚴重障礙,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目前西葯是不太好治療的,一般採用鄉貢坊的透骨貼··來解決比較好,此膏貼可以贖金緩落,而且可以疏通血脈,對待此類症狀的效果很不錯。
3、B27陰性、骶髂關節炎2級,腰不痛,類風濕因子陽性(正常0-20),血沉16(正常值0-20)是強直性脊柱炎嗎
強直性脊柱炎症狀:
(1)一般症狀,發病年齡10-40歲,以20-30歲為高峰,早期有低熱,乏力,消瘦等
(2)關節症狀早期症狀常為腰骶痛或不適,也可為臀部,腹股溝酸痛,可向下肢放散,症狀加重並出現背痛和晨僵等,症狀在靜止,休息時加重,活動後可以減輕,夜間痛可影響睡眠反復發作,典型表現:腰背痛,腰椎各方向活動受限和胸廓活動度減少,後期表現為脊柱強直,胸肋連接融合,胸廓變硬,嚴重骨質疏鬆,骨折。非對稱性,50%以外周關節炎為首發症狀
(3)關節外表現:虹膜炎或葡萄膜炎,肺上葉纖維化,升主動脈根和主動脈瓣病變,IgA腎病,腎澱粉樣變,心血管,神經系統
(4)幼年型強制性脊柱炎,16以下
姜德訓主任提示:主要10~40歲,平均發病年齡為25歲。男性較女性多見,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3):1。有陽性AS家族史者發病率更高。雖然血小板升高、貧血、血沉增快和C反應蛋白升高都可能是AS病情活動導致,但尚有一部分AS患者臨床上腰背痛等症狀較明顯但上述指標正常。AS類風濕因子一般為陰性,免疫球蛋白可輕度升高。HLA-B27基因對於診斷AS起一定輔助作用,我國AS患者的HLA-B27的陽性率為90%左右,而我國正常人群的HLA-B27陽性率為6%~8%,大約80%的HLA-B27陽性者並不發生AS,大約10%的AS患者為HLA-B27陰性。
從病人描述上看類風濕因子有點高,其他都正常,但從關節病變分期:
1期:可疑或輕微的骶髂關節炎
2期:輕度骶髂關節炎(關節邊緣模糊,近關節區域硬化,關節間隙輕度變窄
3期:中度骶髂關節炎(關節邊緣明顯模糊,近關節區域硬化,關節間隙明顯變窄,骨質破壞明顯
4期:骶髂關節融合或完全強直,伴或不伴硬化
這來看已經進入第三期,建議盡快到醫院根據診斷標准做一下完善的檢查然後確診,參與正規的治療。洛索洛芬屬於非甾體抗炎葯,該類葯物具有抗炎、抗風濕、止痛、退熱和抗凝血等作用,在臨床上廣泛用於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種發熱和各種疼痛症狀的緩解。所以可以緩解下病情。
4、骶髂骨關節炎能否好?我幾年前查出 後來一直沒痛過 最近這幾天突然又開始痛了 怎麼辦.
沒問題,主要是寒氣和濕氣還沒有完全冶愈,所以又開始產生痛的感覺

5、引發骶髂關節炎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能影響骶髂關節功能的疾病很多,有些為急慢性損傷所致,有些是骶髂關節本身病變所引起,有些則為周圍器官的慢性病變所引起,有些則為免疫性疾病所引起,更有些是為內分泌功能失調所致,也有些是為脊髓本身的惡性病變或其他惡性病轉移到骶髂關節所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 1 急性損傷 如翻車、腰骶部負重用力過度,或因用力姿勢不正所導致的骶髂關節部前後或上下移位,或有骨折征;慢性損傷如長期單臀坐或單邊側卧睡眠,亦可導致骶髂關節損傷。 2 骶髂關節本身病變 疾病性損傷如免疫性疾病-風濕或類風濕因子或強直性脊柱炎直接侵犯骶髂關節導致炎性反應。 3 相鄰器官和組織病變 生殖系統的病變如慢性前列腺炎、輸精管慢性炎病、婦科慢性疾病如盆腔炎、輸卵管堵塞、卵巢腫瘤、子宮增大發炎、月經不調、痛經、慢性性病等。 4 內分泌疾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與甲減症均可導致骨質疏鬆症,進而影響骶髂關節功能的正常運行,糖尿病性骨關節病所致的腰及骶髂關節炎,皮質醇增多症所致的脊柱及骨盆骨質疏鬆症,腦垂體病等等。 5 轉移性病變 身體各個部位的惡性腫瘤均可轉移至骨盆和骶髂關節而致病。 年輕人第二點可能性大
6、是不是骶髂關節炎,會發展成強直性脊柱炎嗎,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