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膝關節骨關節炎該怎麼辦啊
關節邊緣有唇樣增生。後期骨端變形,關節面凹凸不平。關節內軟骨剝落,骨質碎裂進入關節,形成關節內游離體。 那麼平時我們應該如何預防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呢?
2、父親骨性關節炎,請幫助確定一下最佳的治療方案【骨性關節炎】
看過您父親的X線檢查,考慮腰椎骨質增生較重,椎管狹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以右膝關節為重。
您的父親目前膝關節疼痛為重?還是腰椎疼痛為重?現在膝關節能否伸直?行走能否達到500米?有無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後症狀加重,休息後緩解。
必要時到當地醫院行骶管封閉治療,如果症狀明顯緩解,證明腰椎病變較重。
建議您先做以下鍛煉
1.減少負重活動,避免抬重物、爬山、爬樓梯、蹲起鍛煉等。
2.可騎車、游泳鍛煉。
3.口服保護關節軟骨葯物:氨基葡萄糖(目前有兩種制劑:硫酸或鹽酸)。
4.如疼痛較重,可服用扶他林片或芬必得。
請您方便時來醫院門診就診,並帶好您的相關資料(X線片子、化驗單)。
我的門診時間:周一、二下午;周三上午。
(寇伯龍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寇伯龍 http://koubolong.haodf.com/
3、游離體是怎樣形成的
游離體也稱:關節鼠,在膝或肘等關節內,某些壓力骨骺的凸面可在外力反復作用下發生缺血性壞死、剝脫,在關節內游離,稱為剝脫性骨軟骨炎(關節游離體)。另外,游離體上滑膜化生,可形成軟骨細胞或骨細胞繼續生長。游離體在關節內活動,也稱為關節鼠
病因
最常見的原因有:①剝脫性骨軟骨炎,常有1~3個游離體,②骨關節炎(1~10個游離體),③關節內骨軟骨骨折(1~3個),④滑膜軟骨瘤病(50~500個游離體)。
剝脫性骨軟骨炎
本病實質上是骨骺或關節內骨軟骨的缺血性壞死。軟骨下骨
壞死後與覆蓋其上的軟骨逐漸脫落下來成為游離體,最常發生在膝及肘。在膝關節,病變幾乎都在股骨內髁,在肘關節則發生在肱骨小頭。偶有發生在髖關節(股骨頭)和踝關節(距骨)。原因不明,考慮為受累區營養動脈的栓塞。創傷的作用尚不能完全肯定,可能尚有先天性因素在內,因有多關節受累及家族史(圖103-14,103-15)。
先有一小塊關節軟骨下骨缺血,可能是軟骨下骨的終末小動脈發生栓塞,而其周圍有充血帶,逐漸與正常骨分離。受累骨的范圍大小不一,在膝大約1~3cm直徑和0.5cm厚,而且總在關節的凸面上發生。如果壞死骨較小,可以不脫落而重新附著及修復,特別是在青少年。但大多數人最終發生分離而落入關節內成為游離體。骨面上遺留的空隙則為纖維組織所充填,但常使關節面不平整而最終導致骨關節炎。
常為青少年或年輕成人,男性多於女性4倍。早期表現為受累關節活動後酸痛,反復發生積液。當壞死骨分離成游離體後就可以出現關節"交鎖"並伴劇痛。X線片上可見在股骨關節面上有一塊缺損區及關節內有游離體。
早期可用石膏固定2月,希望尚未被分離的骨再連接,但如已有游離體存在,宜早日手術。
關節面骨折
並不多見,肱骨內髁骨折可嵌入關節內,常有肌肉相連。但大多數關節面骨折為軟骨骨折,X線不能發現,起病前有明顯的外傷史及關節內出血等。
關節內骨折
骨關節炎的骨刺折斷或脫落入關節內,亦可構成游離體。這種游離體大多尚有滑膜相連,不產生症狀,故不需要做手術摘除。
滑膜骨軟骨瘤病
是滑膜組織少見的病變,是由於滑膜絨毛的過度增生,後來又發生軟骨化而脫落入關節腔內,最後這些游離體大多鈣化。治療時清除游離體外還要同時做滑膜切除術。
4、骨性關節炎(膝關節腔有游離體)病理及治療
m
5、61歲老人雙膝骨性關節炎,如何治療【骨性關節炎】
雙膝關節退變,骨質增生,以右膝為重(內翻畸形),腰椎退變亦較重。右膝骨關節病有關節置換的手術適應症。手術的目的一是止痛,二是恢復關節功能改善生活質量。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治療指證包括卧床、保守治療3個月症狀不緩解、持續的下肢麻木及放射性疼痛嚴重影響生活等。
詳請參閱站內「文章-骨關節病、關節置換」欄目下的系列文章。歡迎周三下午、周四上午前來就診!祝早日康復!
(張克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醫三院張克 http://professorzhang.haod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