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膝關節痛艾灸什麼穴位
可灸大椎、身柱、曲池、合谷、陰陵泉、三陰交、行間、阿是穴。
隨症加穴:1、便干尿黃者,加大腸俞、膀胱俞
2、心煩口渴者,加神門、金津玉液。
除了這些,給你推薦一款膏貼:由西安道元堂出品的五行溫灸膏,此秘方源自千年道家醫學珍藏,結合現代高科技中草葯提純技術精製而成,刺激經絡,激活組織細胞,採用先進的透皮緩釋技術使葯物快速滲透,直達病灶!它遵循「人天和一」「天地相應」的道家之理,與中醫理論精髓中「人身無處不太極」相契合。陰陽二儀互容,互生,互化。道元五行溫灸膏能讓您在短時間內感覺到葯物快速滲透的作用,實現化瘀通絡,溫陽固氣,祛寒止痛這一神奇效果。
主治各類: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坐骨神經痛、風濕關節炎、骨質增生、痛風、老寒腿、跌打瘀痛、腎虛腰痛、胃寒胃痛及女性宮寒、痛經等。
2、膝蓋後面有什麼穴位?管什麼的?
1、命門穴
命門穴位於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處,與肚臍相對。右手或左手握拳,以拳尖置於命門穴上,先順時針壓揉9次,再逆時針壓揉9次,重復壓揉36次。堅持按揉此穴,可起到溫腎陽、利腰脊的作用。
2、腎俞穴
腎俞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與命門穴相平。雙手握拳,將拳尖放在兩側腎俞穴上,先順時針壓揉,再逆時針壓揉。每天堅持按揉此穴,具有滋陰壯陽、補腎健腰的作用。
3、腰陽關穴
腰陽關穴位於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處,約與髂脊相平。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於腰陽關穴上,反復按揉。該穴為督脈上陽氣通過處,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陽氣、強腰膝、益下元的作用。
4、腰眼穴
腰眼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的凹陷處,與陽關穴相平。雙手握拳,用拳尖按揉此穴,可起到活血通絡、健腰益腎的作用。
5、委中穴
委中穴位於膝關節後面腘窩橫紋正中點處。雙手對搓至熱,以兩手同時拿揉(用大拇指與其餘四指的指腹相對施力)兩下肢委中穴,時間約一分鍾。可舒筋活絡、解痙止痛。
6、陽關穴
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鬆,用拳背部叩擊腰陽關穴36次。每天叩擊此穴,能起到振奮陽氣、強健腰膝的作用。
7、腰骶
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用拳背部有節奏地叩擊腰部脊柱兩側到尾骶部,左右各叩擊36次,具有活血通絡、強筋健骨作用。
8、擦腰
搓手至熱,以兩手掌面緊貼腰部脊柱兩側,一上一下為1遍,連續擦100遍。具有溫經散寒、壯腰益腎的作用。
注意事項
為了避免腰疼的現象出現,平時應該,預防這種腰疼,比如平時的工作時,一定不要讓自己過度勞累,以免腰部的承受壓力過大而出現腰疼,並且在久坐時應該,能進行適當的活動,不要做一些,非常不利的姿勢,正確的坐姿應採取上身挺直。平時看電視時也不要讓自己賴在床上對頸椎沒有好處。
3、手關節疼痛按摩哪個穴位
意見建議:可能是關節炎,關節炎主要是由於局部炎症導致新陳代謝受阻,造成肌肉萎縮 粘連等疼痛 治療上應該從消除炎症入手,進行全面調理,增強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消除疼痛、緩解肌肉痙攣、消退增生組織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建議可以採取中葯外敷保守治療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平時注意鍛煉,不要受傷,受傷後抓緊治療以免留下後遺症。天冷時注意自身的保暖,不要受涼。對於膝關節炎我們可以才用點、揉、按等方法進行按摩治療,緩解關節疼痛。
4、膝關節炎的針灸穴位
血海穴 足三里穴 犢鼻穴 或局部的阿是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