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中風性關節炎飲食

中風性關節炎飲食

發布時間:2020-10-08 20:23:30

1、患有關節炎的人,平時吃些什麼對身體會有幫助?

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兩種,我國目前關節炎患者估計有1億以上,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另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半數患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在我國的患病率為0.34%~0.36%,據介紹,類風濕關節炎病情嚴重者壽命約縮短10~15年。
關關節炎根據病因可分為:風濕性、類風濕性、外傷性、骨性關節炎及化膿性關節炎
1、風濕性關節炎為風濕熱的表現之一,多見於成年人,常發生於膝、肩、肘、腕等大關節,發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後,出現遊走性關節痛、腫及發熱和其它風濕熱的表現。
2、類風濕性關節炎多見於青壯年,起病緩慢,常發生於手足小關節及骶髂部,並逐漸累及全身關節。初始患病關節亦表現出紅、腫、痛及活動不便等,久則關節畸形或強直。
3、外傷性關節炎多因外傷或持續慢性勞損引起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變或形成骨刺,表現為患病關節腫、痛及運動障礙,易發生在持重關節、如肩、膝、踝等關節,運動員及青壯年中多見。
4、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病變,骨關節炎的名稱極多,如肥大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均指一種病,國內統一使用骨關節炎。其患病率隨著年齡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發。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間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則較少發病。骨性關節炎由組織變性及積累性勞損引起,多見於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最常發病的部位是膝、手指、頸、腰椎等處,症狀主要為關節疼痛、僵硬(經輕微活動後會覺疼痛減輕),重者可出現關節腫脹、肌肉萎縮等。
5、化膿性關節炎往往由細菌侵入關節腔引起,多見於少年兒童,常發生於髖關節,主要症狀為局部紅、腫、痛、熱和功能障礙,以及高熱等全身中毒症狀。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關節炎或何種類型的關節炎,均應及早診治,以免導致永久性關節功能障礙甚至致殘。
目前關節炎的預防和治療最有效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第一、控制自身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飲食的酸鹼平衡對於關節炎的治療及並發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恰瑪古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能迅速排除體內酸性物質,達到體液的酸鹼平衡,從而預防和保養關節炎。
第二,要經常進行戶外運動,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從而預防關節炎的發生。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適當的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鹼性體質,從而預防關節炎的發生。
第四,補充關節軟骨成分。人體關節軟骨在20歲過後將不再生長,逐年磨損。補充純天然鯊魚軟骨粉可以恢復關節已經得到醫學驗證。
骨性關節炎是指主要關節如膝、脊柱和胯等軟骨退化。軟骨本身沒有神經,但當某一部分磨沒了,關節的邊緣就出現了問題,骨頭和骨頭之間產生摩擦,因此就產生了疼痛,同時關節出現間隙狹窄,比如羅圈腿、X形腿或腿部受傷使受力不均勻,關節的壓力增大,必然磨損就嚴重,一旦軟骨脫落,就會造成疼痛,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痛苦。在這里,我們介紹一些關於關節炎的飲食療法,患者朋友可以試試。
鯊魚軟骨粉:以純天然鯊魚軟骨粉為宜,盡可能每天攝取7.5克。
川烏粥
原料:制川烏2克,薑汁10滴,粳米30克,蜂蜜適量。
烹制方法:將川烏研末,粳米洗凈,同放入瓦鍋,加適量水,沸後加入川烏,用文火煮2~3小時,待米熟爛後加入生薑汁和蜂蜜,攪勻,再煮1~2沸即可。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隨量服食。
牛藤桂心散
原料:山茱萸100克,懷牛膝100克,桂心60克。
烹制方法:將以上原料洗凈,曬干或晾千,共研成細末,備用。
食用方法:每日1次,每次3克,以黃酒送服。
牛膝酒糟
原料:牛膝500克,糯米1000克,甜酒麴適量。
烹制方法:先將牛膝洗凈,同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水煮2~3次,取部分葯汁浸糯米,另一部分葯汁於糯米煮熟後,拌和甜酒麴,於溫暖處發酵為酒槽。
食用方法:每日1次,每次取酒槽30克煮食。
桑葚桑枝酒
原料:新鮮桑葚500克,新鮮桑枝100克,紅糖500克,白酒1000克。
烹制方法:將桑枝洗凈、切斷,與桑葚、紅糖同入酒中浸泡,l個月後可飲。
食用方法:隨量飲用,以不醉為度。
茶療法
(1)川芎茶:川芎3克,茶葉6克,共研細末,和勻,開水沖泡,代茶頻飲。每日1次,常服。
(2)金銀菊花茶:茶葉5克研末,金銀花5克,菊花6克,開水沖泡,每日多次飲用。用於患者關節疼痛、發熱、發紅者。
(3)玄參麥冬茶:玄參8克,麥冬8克,與茶葉少許和勻,開水泡10分鍾後,飲用。可用於老年性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口乾、心煩者。
(4)芪參茶:黃芪5克,西洋參5克,切成薄片,與茶葉混勻後,開水沖泡10分鍾,即可飲用。1天1劑,可飲6--8次。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老年患者由於氣陰兩虛而夜寐不安、多汗者。

2、中風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它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以成人為多見,受累關節以大關節為主。開始侵及下肢關節者佔85%,膝和踝關節最為常見,其次為肩、肘和腕,手和足的小關節很少見。現就急性期及慢性期介紹如下:
急性風濕性關節炎多數患者有明顯的受風濕侵犯而急驟發病史,並有半數患者在發病前1-3周有咽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全身表現有乏力、食慾減退、煩躁、發熱(大多數有高熱)、出汗、體溫與心率不成正比等。關節炎主要表現為遊走性、對稱性、復發性。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關節,常對稱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症表現。關節功能多因腫痛而活動受限,有時關節腔伴有滲出液。部分病人幾個關節同時受累。兒童關節炎症狀多輕微,或僅1-2個關節受累,成年則較顯著。在急性炎症消退後,關節完全恢復正常功能。

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多有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或不典型的風濕熱病史。主要表現:一般無高熱,僅少數病人有低熱。關節多為酸痛,呈遊走性竄痛或限於一兩個關節輕度腫痛,關節功能因疼痛輕度受限。如累及膝關節則行走、上下樓及蹲站時困難。呈反復發作,遇天氣變化(刮風、下雨、陰天)時加重。有時四肢出現環形紅斑或結節性紅斑,說明有風濕活動,應進一步檢查。亦有的病人心臟並無器質性改變,而常有心悸、胸悶、憋氣等現象。應注意觀察有否瓣膜損害等器質性改變,應進一步檢查排除風濕性心臟病。
2、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應注意什麼?
1)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宜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飲食不可偏嗜,要有節制。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關節紅腫熱痛時,不宜進辛辣刺激的食物,久病胃腸道不適者,少食生、冷、硬的食物。

(2)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或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時,有明顯的紅、腫、熱、痛者,應卧床休息2-3周,待炎症控制後,可逐漸恢復身體運動;若伴有心臟炎者應延長休息時間。

(3)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如有鏈球菌感染,應予積極徹底治療。抗生素中以青黴素為首選。對反復感染的扁桃體,應在風濕活動停止後2-4個月,予以手術摘除,消除引起關節炎復發的隱患。手術前後用青黴素預防感染的發作。

(4)居住的房屋應通風、向陽,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風口處睡卧。

(5)注意氣候變化,天氣變寒冷時,及時添加衣服。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受潮、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預防感冒,以減少自然因素對疾病的影響。

3、風濕性的關節炎怎樣膳食

方1 松葉粳米粥

組成:松葉30克,粳米100克。
用法:將松葉切細先煎,去渣取汁,後人粳米煮粥,空腹食用,每日1劑。
功效:祛風通絡。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腫脹,小關節變形,屈伸不利。
來源:韓冰.中國分科食療大全.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5,182

方2 金針菜根湯

組成:鮮金針菜根30克。
用法:水煎去渣,沖人適量黃酒溫服。
功效:祛風除濕止痛。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灼熱紅腫,活動不利,發熱口渴,煩悶不舒,舌紅、苔黃燥者。
來源:張天安.蔬菜的食療與保健.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1,197

方3 紅燒鱔魚段

組成:鱔魚750克,火腿50克,調料適量。
用法:炒鍋加油,放入蔥姜爆香,放人鱔魚段,煸至鱔魚起泡時,放人火腿片,調料,加適量清水(以剛好浸沒鱔魚為宜),燒開,轉文火,燜至汁濃,撒上胡椒粉,裝盤,佐餐食用。
功效:祛風濕,強筋骨。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屈伸不利,腰膝疼痛。
來源:趙淑金.健身食品製作.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5,134

方4 芡實薏米三蛇湯

組成:芡實、薏米、淮山葯各50克,老薑1片,三蛇一副(即金腳帶、飯鏟頭、過樹榕或三索線,亦可用過山風或其他蛇)。
用法:蛇洗凈放人滾水中煮5~10分鍾,取起洗凈。水10杯煲滾,放人所有材料煲滾,慢火煲4小時,下鹽調味即成。
功效:祛風濕,治血行氣,舒筋活絡。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腫脹,活動不利,累及一個或多個關節,小關節變形。
來源:周文棟.清熱解毒湯譜.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151

方5 山楂菊花茶

組成:生山楂片20克,菊花3克,草決明15克。
用法:上三味人保溫瓶,沸水泡半小時,頻頻當茶飲用,連服1個月。
功效:活血祛瘀,祛風通痹。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經久不愈,痛處固定,且感心悸,胸悶不舒,頭目眩暈,唇甲青紫,舌淡紅有瘀點、苔膩,脈虛大無力。

http://www.qm120.com/yinshi/yssl/neike/2005102413272.htm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忌口

http://www.2137c.com/ysbk/6/2/2005/06/2518233190.htm

風濕性關節炎食療方
http://www.mifang.org/yssl/waike/wk016.html
http://www.qqmfw.com/bbsxp/Print.asp?ThreadID=307

4、類風濕性關節炎怎麼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減輕關節炎症反應,抑制病變發展及不可逆骨質破壞,盡可能保護關節和肌肉的功能,最終達到病情完全緩解或降低疾病活動度的目標。
治療原則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療、聯合用葯、個體化治療方案以及功能鍛煉。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信心和耐心,能夠與醫生配合治療。
2.一般治療
關節腫痛明顯者應強調休息及關節制動,而在關節腫痛緩解後應注意早期開始關節的功能鍛煉僵直。此外,理療、外用葯等輔助治療可快速緩解關節症狀。
3.葯物治療
方案應個體化,葯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類抗炎葯、慢作用抗風濕葯、免疫抑制劑、免疫和生物制劑及植物葯等。
(1)非甾類抗炎葯有抗炎、止痛、解熱作用,是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最為常用的葯物,適用於活動期等各個時期的患者。常用的葯物包括雙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
(2)抗風濕葯(DMARDs)又被稱為二線葯物或慢作用抗風濕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靜注;柳氮磺吡啶,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以及羥氯喹、來氟米特、環孢素、金諾芬、白芍總苷等。
(3)雲克即鍀[99Tc]亞甲基二磷酸鹽注射液,是一種非激發狀態的同位素,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緩解症狀的起效快,不良反應較小。靜脈用葯,10天為一療程。
(4)糖皮質激素激素不作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葯物。但在下述四種情況可選用激素:①伴隨類風濕血管炎包括多發性單神經炎、類風濕肺及漿膜炎、虹膜炎等。②過渡治療在重症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緩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應首先減少或緩慢停用激素。③經正規慢作用抗風濕葯治療無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劑量激素。④局部應用如關節腔內注射可有效緩解關節的炎症。總原則為短期小劑量(10mg/d以下)應用。
(5)生物制劑目前在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上,已經有幾種生物制劑被批准上市,並且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尤其在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幾種生物制劑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的應用:①Infliximab(英夫利昔單抗)也稱TNF-α嵌合性單克隆抗體,臨床試驗已證明對甲氨蝶呤等治療無效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滿意療效。近年來強調早期應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靜點,3mg/kg,分別於0,2,6周注射一次,以後每8周靜注一次,通常使用3~6次為1個療程。需與MTX聯合應用,抑制抗抗體的產生。②Etanercept(依那西普)或人重組TNF受體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及人重組TNF受體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和AS療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國內有恩利及益塞普兩種商品劑型。③adalimumab(阿達木單抗)是針對TNF-的全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推薦的治療劑量為40mg,每2周1次,皮下注射。④Tocilizumab(妥珠單抗),IL-6受體拮抗劑,主要用於中重度RA,對TNF-α拮抗劑反應欠佳的患者可能有效。推薦的用法是4~10mg/kg,靜脈輸注,每4周給葯1次。⑤抗CD20單抗Rituximab(利妥昔單抗)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Rituximab也可與環磷醯胺或甲氨蝶呤聯合用葯。
(6)植物葯目前,已有多種用於類風濕關節炎的植物葯,如雷公藤、白芍總甙、青藤鹼等。部分葯物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具有一定的療效,但作用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4.免疫凈化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大量循環免疫復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葯物治療外,可選用免疫凈化療法,可快速去除血漿中的免疫復合物和過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體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細胞過多,還可採用單個核細胞清除療法,從而改善T,B細胞及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滯度,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同時提高葯物治療的療效。目前常用的免疫凈化療法包括血漿置換、免疫吸附和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去除術。被置換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細胞、粒細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等。應用此方法時需配合葯物治療。
5.功能鍛煉
必須強調,功能鍛煉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得以恢復及維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說來,在關節腫痛明顯的急性期,應適當限制關節活動。但是,一旦腫痛改善,應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進行功能活動。對無明顯關節腫痛,但伴有可逆性關節活動受限者,應鼓勵其進行正規的功能鍛煉。在有條件的醫院,應在風濕病專科及康復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6.外科治療
經內科治療不能控制及嚴重關節功能障礙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外科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外科治療的范圍從腕管綜合征的松解術、肌腱撕裂後修補術至滑膜切除及關節置換術。

與中風性關節炎飲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