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野西瓜的功效
【葯 名】:野西瓜苗
【拼 音】:YEXIGUAMIAO
【來 源】:為錦葵科植物野西瓜苗的根或全草。
【功 效】:清熱、止咳、解毒療瘡。
【主 治】:治風熱咳嗽,關節炎,燙傷。
【性味歸經】:《貴州植葯調查》:「甘,寒。」入肺、肝、腎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研末油調塗。
【別 名】:小秋葵(《貴州植葯調查》)、打瓜花、山西瓜秧(《東北常用中草葯手冊》)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江蘇、安徽、河北、貴州、東北等地。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夏、秋採收,去凈泥土,曬干。
【拉丁名】:野西瓜苗Hibescus trionum L.
【考 證】: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2、野西瓜是治療風濕關節炎有顯效嗎?
野西瓜治療風濕病主要是野西瓜苗的作用,據記載有祛風散寒除濕的作用。可以治風熱咳嗽,關節炎,燙傷等。對於風濕病關節炎有一定的療效,可以煎服。但野
3、聽說野西瓜可以治療風濕,我買了些,但怎麼用作治病呢
野西瓜
野西瓜這種植物的葉呈掌狀裂,再羽狀深裂,葉外形極像西瓜,而稱為野西瓜苗.
野西瓜苗
【異名】小秋葵(《貴州植葯調查》),打瓜花、山西瓜秧(《東北常用中草葯手冊》)。
【來源】為錦葵種植物野西瓜苗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態】野西瓜苗一年生草本,全體被有疏密不等的細軟毛。
莖梢柔軟,直立或稍卧生。
基部葉近圓形,邊緣具齒裂,中部和下部的葉掌狀,3至5深裂,中間裂片較大,裂片倒卵狀長圓形,先端鈍,邊緣具羽狀缺刻或大鋸齒。
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2~5厘米;小苞片多數,線形,具緣毛;花萼5裂,膜質,上具綠色縱脈;花瓣5,淡黃色,紫心;雄蕊多數,花絲相結合成圓筒,包裹花柱;子房5室,花柱頂端5裂,柱頭頭狀。
蒴果圓球形,有長毛。
種子成熟後黑褐色,粗糙而無毛。
花期7~9月。
野生或栽培。
分布江蘇、安徽、河北、貴州、東北等地。
【採集】夏、秋採收,去凈泥土,曬干。
【葯理作用】莖、葉的浸出液(除去粘液),對動物有利尿作用;K+、Na+、C1-之排出亦增加,且超過茶鹼。
【性味】《貴州植葯調查》:甘,寒。
【功用主治-野西瓜苗的功效】治風熱咳嗽,關節炎,燙傷。
①《江蘇植葯志》:治腹痛。
②《貴州植葯調查》:治風熱咳嗽。
湯火傷。
③《東北常用中草葯手冊》:清熱去濕,止咳。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外用:研末油調塗。
【選方】①治風熱咳嗽:小秋葵根五錢,白糖三錢,煎水服.(《貴州民間葯物》) ②治急性關節炎:野西瓜苗五錢至一兩(鮮品二至三兩)。
水煎服。
(《東北常用中草葯手冊》) ③治湯火傷:小秋葵花泡麻油,或小秋葵全草研末,調桐油敷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