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膝關節炎,目前半月板磨損有渣,程度3級,有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目前打的玻璃酸鈉吃的活血止痛的葯,但
要麼繼續保守治療,要麼手術。反正半月板損傷後是不可能完全康復的。
2、膝關節軟骨磨損,如何治療?
膝關節骨關節炎是老年人十分常見的關節退行性病變。病理上表現為關節軟骨面進行性退變、軟骨面的磨損、軟骨剝脫、裸露的軟骨下骨表面硬化、軟骨下骨囊腔形成。關節邊緣骨增生、骨贅形成,若骨贅部分骨折或剝脫,陷入關節腔內形成 關節內游離體。除了關節軟骨退變外,病變還可影響到關節滑膜,在病變急性發作期,滑膜充血、水腫、滑膜增厚,滑液分泌增加。由於關節軟骨磨損退變,臨床上可出現一系列症狀和體征,包括關節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該病每次發作往往有一定誘因,如勞累、活動量增加、受風寒等,經治療後症狀和體征會緩解。但隨病變加重,每次發作間距縮短,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延長,最終可嚴重影響關節功能,生活質量顯著下降。在骨關節炎病因的探索中,發現很多因素與該病發生有著密切關系。遺傳、年齡、性別、運動、創傷,甚至肥胖等,都與骨關節炎發生有關。除此以外,還發現一些心血管系統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一些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等患者骨關節炎發生率明顯增高。有些學者認為,骨關節炎、高血壓病人年老者居多,這一人群中他們往往還伴有其他一些疾病,像肥胖、糖尿病等同樣是退行性骨關節炎的重要病因。老年高血壓病人退行性骨關節炎常侵犯髖關節、膝關節、第一掌腕關節、掌指關節和脊柱關節。某些內分泌、遺傳性疾病,如糖尿病,其軟骨細胞常有異常表現,因此即使受到正常應力,關節軟骨細胞也易退變。此外,外源性或內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常可引起骨壞死,導致關節力學的改變和退行性關節病損變化。如此看來,骨關節炎發病機制十分復雜,病因是多元性綜合的結果。既有全身因素,又有局部因素;既有內因,又有外因。而且各個病因因素又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疾病轉歸最終聚焦在關節軟骨上,出現不可逆轉的軟骨退變。膝關節是人體主要負重關節之一,也是骨關節炎最好發的部位。膝關節骨關節炎以繼發性最為常見,即膝關節在其他原因基礎上發生骨關節退行性病變。最常見原發病因有外傷,例如半月板損傷、關節軟骨損傷、股骨下端或脛骨上端骨折、髕骨骨折等;其次為異常負荷,例如肢體傳遞力線不正引起膝關節的內外翻畸形,或體重過度增加等。其他如關節內游離體、關節感染、剝脫性骨軟骨炎等也可引起繼發性骨軟骨炎。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最常見症狀為膝關節的疼痛。初始時表現為鈍性痛,以後逐步加重。尤其多見於負重時或上下樓梯時疼痛,而平地行走時並無疼痛,休息後疼痛症狀即刻緩解。後期可出現上下樓梯和走平地時都疼痛,甚至休息時也可持續疼痛。有些病人可表現為靜止時關節疼痛,又稱「靜息痛」,即關節保持某一位置過久後,或在晨起剛站立行走時出現疼痛,關節僵硬感,稍活動後疼痛反而減輕,但過多活動或負重後又出現疼痛,其原因可能是由於關節軟骨血液迴流障礙,局部充血後壓力增加而造成。此外,骨關節炎還可以出現關節腫脹、伸屈活動受限、關節畸形、行走時膝關節搖擺不穩。膝關節骨關節炎病人可有以下體征:關節周圍肌肉萎縮,尤其是大腿股四頭肌萎縮可以較早出現,且較明顯;關節腫脹,關節腔內可以有積液,浮髕試驗陽性;膝關節周圍關節囊附著處,例如脛骨上端邊緣壓痛;按壓髕骨時可有擠壓痛;嚴重病例,膝關節可以出現屈曲畸形,膝關節伸屈活動受限,活動時關節內有吱吱聲。膝關節骨關節炎早期X線片可無明顯變化;以後可以發現關節間隙狹窄,關節軟骨下骨有硬化和囊腔形成,關節邊緣有骨贅、脛骨隆突變得尖銳;到後期,關節間隙可以消失,股骨和脛骨關節面可以變形。膝關節呈現膝內翻或膝外翻畸形。膝關節骨關節炎可以採用葯物治療、手術治療、理療康復治療。從葯物治療看,既有中葯,又有西葯;既有內服葯,又有外用葯;既有全身用葯,又有局部注射用葯。目前最常用葯物有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葯。例如吲哚美幸(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雙氯芬酸(扶他林)、美洛昔康(莫比可)。近年來又有更新的葯物問世,如西樂葆、萬洛;單純止痛葯有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曲馬多;肌肉鬆弛劑如乙哌立松(妙納);激素類如倍他米松(得寶松);軟骨修復葯物如硫酸軟骨素、氨基葡萄糖(維骨力和葡立膠囊);外用葯中有雙氯芬酸(扶他林)乳劑、依託芬那酯(優邁霜);局部注射葯有透明質酸鈉等。中成葯更是繁多,根據中醫辨證、辨病有多種方劑成葯可使用,絕大多數病人經上述治療,症狀都能得到緩解,如有條件可結合理療康復,症狀好轉更為滿意。部分病人病情較嚴重,一般葯物保守治療無效,對這類病人應該採取手術治療,如施行關節置換手術而獲得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除了葯物、手術治療外,在整個膝關節骨關節炎治療過程中,自我保護、自我保養也十分重要。症狀發作期應制動休息,症狀緩解期的日常起居生活要勞逸結合。總之,要根據骨關節病情變化、具體症狀與體征,採用綜合性治療方法,多數病人都能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早預防,早治療,應當引起關注,氨基葡萄糖為唯一補充軟骨的有效的生理活性物質。非甾體類葯物只能對症治療。經過葯理學家幾十年的努力與探索,會引起胃部不適的消炎止痛葯越來越少 了。由於生理性環氧化酶被抑制後,會引起胃部不適、出血等症狀。因此葯理學家千方百計想方設法設計出一種只抑制誘導性環氧化酶的消炎止痛葯,也就是說這類葯物對生理性環氧化酶不起作用、不會被抑制,或少抑制,而主要針對誘導性環氧化酶,將它抑制,或大部分被抑制。在這一設計理念影響下,近年來出現不少新葯,這類葯物很少出現胃腸道副作用。例如前幾年出現的雙氯芬酸(扶他林)、美洛昔康(莫比可),近幾年被賞識的西樂葆、萬絡,就是屬於這類葯物,它們的副作用很少,主要是發揮它們抑制炎症的作用,使臨床療效大大提高。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關節表面的軟骨出現老化,表現為軟骨內所含的基質成分和軟骨中膠原的排列出現改變。此時人體的負重關節,在反復的周期性應力的刺激下,關節軟骨出現磨損,關節表面不平整,關節表面單位面積所受應力明顯增加,進一步加重關節表面軟骨的磨損,使骨關節炎進行性加重。了解了骨關節炎發生發展的過程,就不難理解,當膝關節已經出現骨關節炎的情況下,每天進行上下樓梯的過度操練,從力學角度來說,對膝關節並無任何好處,反而在過度的操練中,對膝關節的關節表面軟骨進一步損害,因此有些病人在進行了這樣高強度的操練以後,出現了膝關節腫脹、疼痛等症狀。對於膝關節骨關節炎而言,適當的鍛煉對膝關節是有好處的,這種適當的鍛煉包括:在非負重的條件下進行膝關節屈伸活動(如游泳、騎自行車等),鍛煉關節的活動度;進行股四頭肌操練,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膝關節的穩定性。所有的鍛煉應掌握適度為原則,即膝關節的鍛煉並不加重膝關節負擔,同時在鍛煉後不應該出現疼痛、腫脹等不良反應。在膝關節骨關節炎急性發作期應當減少,甚至停止,以減少對關節內滑膜的刺激。
3、髕骨關節炎,髕骨磨損,膝蓋有積液,怎麼治
髕骨關節炎、髕骨磨損、膝蓋積液要早吃維固力、黃盒的、和布洛芬緩釋片
4、骨膜炎和骨膜磨損有什麼區別?這兩種病怎麼治療?
一、什麼是骨膜炎 骨膜炎是由於骨膜及骨膜血管擴張、充血、水腫或骨膜下出血,血腫機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變造成的應力性骨膜損傷或化膿性細菌侵襲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損傷。 二、骨膜炎病因病理 1、平時體育活動少,肌體協調能力差,突然加大運動訓練,跑跳技術要領發揮不好,動作不正確,加上在過硬的運動場地活動時間過長,在跑跳過程中足部反復用力後蹬,小腿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肌肉不斷牽扯,使小腿脛腓骨膜撕裂損傷,骨膜及骨膜血管擴張、充血、水腫或骨膜下出血,血腫機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變 2、創傷後造成化膿性細菌感染 三、骨膜炎症狀 1、局部疼痛 2、局部充血、水腫 3、活動障礙 四、骨膜炎診斷檢查 1、症狀和體征 2、骨X光片 3、實驗室檢查 五、骨膜炎治療方法 1、病因治療,抗感染治療,無菌性炎症 2、保持休息,勿劇烈運動。 3、對症治療。包括消除局部腫脹、水腫、止痛等 4、理療 5、葯物治療 目前治療骨性關節炎辦法不多,局部注射玻璃酸鈉,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局部保暖,適當運動,關節鏡有幫助,你說的這個技術,目前在有的醫院開展,遠期效果需要進一步觀察。嚴重骨性關節炎可以做關節置換手術,解決疼痛和行走的問題,每年發達國家做這個手術的量比我國多很多,國人需要時間進一步接受。目前中醫還沒有治療骨性關節炎特別是促進關節面軟骨生長的確切療效的葯物。
5、膝蓋軟骨磨損怎樣修復
你好,膝關節軟骨磨損可以導致出現骨性關節炎,這是膝關節退行性變的表現,你可以做一下熱敷,按摩,外用膏葯處理,服用氨基葡萄糖治療,並可以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潤滑關節,平時避免劇烈運動。
6、膝蓋軟骨磨損
你好,我是骨科醫師。
你母親的疾病可以診斷為「骨性關節炎",那位醫生不知道是不是專業的骨科醫生,他說的是不對的。
骨性關節炎一般老年人常見,屬於膝關節退行性變,就是年齡大了都會有不同的症狀表現。
現在考慮是不是同時伴有半月板的損傷,建議做核磁共振檢查可以明確,一般骨性關節炎影響日常的活動就需要手術治療了,手術的目的在於減緩膝關節蛻變速度,現在比較常見的術式為」關節鏡手術」,屬於微創手術,只在膝關節周圍打三個筷子大小的眼即可完成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一般的三級甲等醫院均能開展這項手術。
骨性關節炎在老年人群中比較常見,但是很多人不認可手術,有心理負擔,這是錯誤的,不手術的話那些磨損游離的關節軟骨在膝關節內會加重膝關節的磨損。
葯物治療效果不好,比較常用的葯物有:氨基葡萄糖。
建議手術治療,最重要的是注意保養膝關節,避免重體力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