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秋天不穿秋褲真的會得關節炎嗎?
人們提到的大多數「關節炎」、「風濕」等疾病其實指的就是骨關節炎,期大部分炎症的發生都與關節達到使用壽命有關,此外還有一些關節炎是由於人體免疫系統功能紊亂所致,少部分由於微生物感染所導致。然而,對於寒冷導致關節炎這一說法,目前並沒有明確結論來說明這一觀點。
那麼,關節的「使用壽命」是如何影響人體的呢?我們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一個使用期間,當然人體的關節也不例外。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反復使用的關節會出現一定的變化,關節處的軟骨會變薄、軟化、失去彈性,甚至碎裂、剝脫,軟骨下的骨質增生並形成骨贅,最終導致關節疼痛、關節僵硬和活動受限,這便是骨關節炎。而且,人們到了40歲以後就更容出現這種病變,長期負重或者長期劇烈運動的人們還會出現關節提前病變的情況。
當然,除了使用壽命之外,目前已知的骨關節炎發病的危險因素還包括高齡、肥胖、雌激素缺乏、骨密度異常、過度運動、吸煙、維生素D缺乏,以及創傷、關節形態異常、關節周圍肌肉無力、反復的應力負荷等機械因素。
雖然寒冷不會直接導致關節炎的發生,但是老一輩人提出這個觀點也並未偶然。因為關節炎的主要臨床表現是關節痛,而且每次趕上天氣變化、潮濕受涼的時候,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就會加重,而秋天和冬天正是天氣的多變季節,所以這難免會讓人們想到秋天和關節炎之間的因果關系。
那麼,為何關節炎患者會在寒冷的時候發生病情加重的情況呢?目前為止,這一問題科學上並無定論,有人認為寒冷環境改變了關節周圍組織的順應性、關節液的粘滯性,以及關節周圍毛細血管通透性有關;也有人認為這完全是人們的心理作用,當寒冷影響到人們情緒的時候,負面情緒可以降低疼痛閾值,因此使人感受到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