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化膿性關節炎手術後發損痛

化膿性關節炎手術後發損痛

發布時間:2020-10-06 02:18:29

1、化膿性關節炎手術後恢復及如何治療_化膿性關節炎

一般化膿性關節炎,採取關節置管沖洗半月,連續三次培養沒有細菌,才能拔管。抗生素一定要足量,夠療程。否則會引起關節僵硬。預防的重要環節是保持關節的正常結構不被嚴重破壞、即保持正常的滑膜及關節囊、關節軟骨、關節內滑液。其手段是早期明確診斷,立即予以敏感抗生素,將細菌對機體的侵襲力控制在最低水平,同時早期進行關節穿刺,沖洗關節,防止纖維蛋白沉積。如到了後期,關節出現屈曲攣縮與非功能位強直,則應給予牽引或外固定於功能位。

2、化膿性關節炎手術後好多了,正在牽引和康復。但還有點肘關節腫脹。能用什麼口服葯嗎?

可以適當使用一些。解熱鎮痛,活血化瘀的葯物。這一類葯物很多地方說骨龍膠囊接骨片金骨蓮膠囊。盤龍七片都可以,葯店都買得到。或者簡單吃點三七粉也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3、我能做人工關節置換嗎?【化膿性關節炎,做了髖關節融合】

手術需要慎重,如果沒有嚴重疼痛,不建議手術。
需要面見病人,詳細查體後決定能否手術以及手術風險。

請您方便時來醫院門診就診,並帶好您的相關資料(X線片子、化驗單)。
我的門診時間:周一下午;周二、三上午。

(北大人民醫院寇伯龍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肩關節鏡手術,您知道多少?

肩關節鏡手術是通過切開皮膚若干個筷子粗細甚至更小的孔,將特製攝像鏡頭、手術器具伸入關節內,在連接顯示器監視下,由有經驗的醫生操作,以診斷和治療各種關節疾病。肩關節鏡下手術和開放性手術相比,有切口小,感染率低,皮膚瘢痕極小,術後病殘率低,康復快等諸多特點。國內肩關節鏡的較快發展還是近3-5年的事情,但到目前為止,能夠自如地進行肩關節鏡的大陸醫生寥寥無幾,國外技術精湛的肩關節鏡醫生,也是屈指可數。這是因為肩關節鏡技術與膝關節鏡技術完全不同,肩關節鏡技術需要眼--腦---手精確配合,這是絕大多數人難以完成的,甚至永遠完不成的。所以目前許多單位雖然擁有了肩關節鏡設備,但卻一直難以開展全鏡下微創手術,而是鏡下結合切開進行,這些技術事實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微創技術,或者說「mini open」手術。當然雖然康復稍困難,mini open手術效果也會很好,所以建議肩關節鏡技術還沒有完全掌握的情況下,可以先進行有限切開肩關節手術,以免發生不該發生的並發症。隨著現代人工作效率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肩關節疼痛成為令中老年人煩惱的疾患之一。人們常有這樣一個誤解,肩關節周圍疼痛就是肩周炎。其實不然,如果患者出現肩關節周圍疼痛,肩膀活動受限制則要考慮多種疾病,比如肩周炎、習慣性肩關節脫位、肩鎖關節炎、頸椎病、腫瘤以及感染等,都需要通過病史、症狀、體征以及輔助檢查鑒別診斷,當傳統治療方法無效時可使用肩關節鏡檢查及治療。肩關節鏡手術主要適合對滑膜刨削骨贅剔除、游離體摘除、肩關節脫位或半脫位、關節盂唇撕裂、肩袖撕裂、凍結肩、喙肩韌帶和肩峰成型術、肩周炎、肩袖損傷、鈣化性肌腱炎、肱二頭肌肌腱損傷、滑膜炎、化膿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等病變的診斷與治療。我院骨科關節病區是衛生部關節鏡培訓基地的資質,有3套關節鏡主機及配套設備,完全掌握了肩關節鏡技術,多次在國內外肩關節鏡培訓課程中擔任教師。

與化膿性關節炎手術後發損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