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葯酒:
葯物組成:以宣木瓜9g、關防風9g、羌活12g、川斷15g、威靈仙15g、全蠍9g、僵蠶9g、蒼術12g、牛膝18g、益母草9g、鑽地風9g、蘇梗6g桂枝6g、補骨脂15g、蘇木9g、甘草6g、純高粱白酒4000ml為原料。
將酒和葯物泡製充分浸泡一周,密封,一周後即可適量飲用。
本方功效:本葯酒具有祛風散寒、溫通經絡、除濕消腫、活血止痛的功能,對於風濕性關節炎等有較好的治療或緩解症狀的作用,無明顯毒副作用,適於長期服用。
2、艾草泡酒喝能治關節炎
您好!艾草泡酒對於關節、腰背、小腹冷痛都有一定的幫助。現在由北京中科研發的貼針灸治關節炎效果也很好,貼針灸跟傳統中醫針灸的原理是一樣的,貼針灸不是葯物,是屬於一類醫療器械類,沒有任何副作用,砭石療法是物理療法,沒有葯物成分,非常安全。只有孕婦、經期、5歲以下的兒童和安裝心臟起搏器的要慎用。希望能幫到你。
3、喝中葯泡酒,能治好類風濕性關節炎嗎,喝的前幾天關節反而更痛些,這是不是葯酒治風濕的正常的反應?
不是正常反映,把泡酒的葯名貼出來看看
回答補充:單從這三味葯就可以看出其他葯也無非就是祛風勝濕活血化瘀之品,治風濕當從中焦脾胃入手,此葯耗散真氣,當停止服用。
4、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葯酒方有哪些?
(1)風濕酒Ⅰ(甲方)
葯物組成:川烏、草烏、金銀花、烏梅、甘草、大青鹽各6g。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
主治:男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將上葯浸於白酒250ml 內,密封48 小時,過濾備用。每次5ml,每日3 次。
備註:高血壓病、心臟病、風濕熱、嚴重潰瘍病患者忌服。
(2)風濕酒Ⅱ(乙方)
葯物組成:川烏、草烏、紅花、烏梅、甘草各9g。
功效:溫經散寒,活絡止痛。
主治:女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將上葯浸泡於白酒500ml 內7 天,過濾後備用。每次5ml,每日3 次。
備註:高血壓病、心臟病、風濕熱、嚴重潰瘍病患者忌服。
(3)蘄蛇天麻酒
葯物組成:蘄蛇12g,羌活6g,紅花9g,防風3g,天麻6g,五加皮6g,當歸6g,秦艽6g,白糖90g。
功效:祛濕通絡。
主治: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等症。
用法:將上葯粉碎成粗粉,按滲漉法製成葯酒1kg 即成。每次最多不能超過60g,每日2 次。
(4)諸風應效酒
葯物組成:當歸、川芎、白龍、五加皮、石楠藤、僵蠶、白芍各90g,蒼術15g,白芷、苦參、何首烏、木瓜、牛膝、細辛、黃柏、知母、大楓子、薏苡仁、生地黃各9g,川烏、木香各3g,穿山甲、紫荊皮、羌活、獨活、威靈仙、藁本、防風各45g。
功效:活血養血,祛風除濕,溫經散寒,通經活絡,補益肝腎。
主治:白虎歷節,一切諸風,癱瘓,寒濕痛,肢節疼痛。
用法:上葯共為粗末。好酒一壇(適量),將絹袋盛葯置於壇中,密封壇口,文武火重湯煮2 小時取出,去火毒,過3 日飲之。每次5 ~ 10ml,每日3 次。
(5)經驗九藤酒
葯物組成:鉤藤、紅藤、丁公藤、桑絡藤、菟絲藤、青風藤、天仙藤、陰地蕨根各120g,五味子藤(即紅內消)、忍冬藤各60g。
功效:祛風除濕,通經活絡,宣痹止痛。
主治:遠年痛風及中風左癱右瘓,筋脈拘急,日夜作痛,叫呼不已等症。
用法:將上葯細切,以無灰酒適量,用瓷罐一個盛酒。其前葯真綿包裹放酒中浸之,密封罐中,不可泄氣,春秋7 日,冬10 日,夏5 日。口服,每次30 ~ 50ml,每日3 次。病在上,食後及卧後服;病在下,空心食前服。
5、關節炎用什麼中葯材泡酒好?
【鹿筋猴骨酒】
【處方】鹿筋30g 猴骨200g 當歸50g 木瓜40g 黨參75g 玉竹200g 黃芪75g 重樓100g 虎杖96g 熟地75g 續斷100g 肉桂50g 紅花10g 枸杞子75g 秦艽50g 川牛膝40g 茯苓40g
【製法】以上十七味,酌予碎斷,裝入布袋,置容器內,加入白酒15kg,密閉浸泡30~40天,每天攪拌一次,取出布袋壓榨,榨出液澄清後與浸液合並,加蔗糖0.6kg攪拌使溶解,密閉,靜置15天以上,濾過,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紅色的澄清液體;味辛、甘、微苦。
【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濕、舒筋活血。用於四肢麻木,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注意】按規定量服用,孕婦及高血壓者忌服。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
6、風濕痛人適合喝什麼葯酒,怎麼泡
僅供參考
風濕、類風濕治療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7、治療關節炎和風濕關節炎泡酒的葯材有那些
這個泡酒的話,需先尋思個適合的泡酒配方,按配方配置葯材。另外泡酒所用的白酒需注意,現在食用酒精酒泛濫,媒體最近老報道現在白酒市場7成左右酒都是酒精勾兌的,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兌,好多打著純糧的旗號其實是食用酒精勾兌,不宜用塑料桶酒,酒腐蝕性很強容易把塑料腐蝕到酒里,度數在55°到60°之間為宜,一個是真正的純糧食酒,谷養康糧食酒,京東有,至於配方,泡酒之家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以上內容摘自網路
8、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常用哪些葯酒?
(1)三蛇酒
葯物組成:烏梢蛇1500g,大白花蛇200g,蝮蛇100g,生地500g,冰糖5000g,白酒100kg。
將三種蛇剁去頭,用酒洗潤切成短節乾燥,冰糖加熱熔化待用。
將白酒裝入酒壇。三蛇、生地直接倒入酒中,加蓋密閉,每天攪拌1 次,10 ~ 15 天開壇過濾,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除風祛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主治:風寒濕痹。
用法:每次5ml,每日3 次。
(2)馮了性葯酒
葯物組成:羌活、威靈仙、五加皮、丁公藤、桂枝、獨活、青蒿子、麻黃、白芷、小茴香、當歸、川芎、梔子、防己、白酒。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主治:適用於痹病風濕痹阻證。
用法:每次10ml,每日1 次。
(3)除濕酒
葯物組成:虎骨(豹骨代)、防己、雲苓、杜仲、松節、秦艽、狗脊、茄根各12g,續斷、伸筋草各9g,獨活、蠶矢各6g,木瓜、枸杞、蒼耳子、_薟草各12g,桑枝15g,牛膝12g。
將上葯浸於糧酒2500g 中,過5 日即成。
功效:除風散寒,祛濕通絡。
主治:風寒濕痹證。
用法:口服,每次10ml,每日1 次。
(4)虎骨木瓜酒
葯物組成:制虎骨(豹骨代)、當歸、川芎、續斷、五加皮、川牛膝、天麻、紅花、白茄根各50g,桑枝200g,秦艽、防風各25g,木瓜150g。
上葯共研粗末,以絹盛,浸入好高粱酒10kg 中,浸至7 日,濾去渣,澄清後加冰糖1kg。
功效:散寒除風,祛濕通絡,活瘀止痛。
主治:風寒濕痹證。
用法:隨量飲用。
(5)木瓜牛膝酒葯物組成:木瓜120g,牛膝60g,桑寄生60g。將上葯浸入大麴酒500ml 中7 天。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屬瘀血痹阻者。
用法:每服10ml,每日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