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血能不能查到筋傷了嗎,關節炎查血能查到嗎。
曾紀洲醫生答單純驗血很難查出關節炎。如果關節痛,建議您到當地骨科就診,僅供參考。
2、/得了關節炎怎麼辦
病情分析:你好,關節炎具體是什麼位置的?關節炎?現在程度怎麼樣?有多長時間了?有沒有進行過相關檢查呢?一般關節炎多發生在大關節,比如膝關節,髖關節等地方,以膝關節最為常見,如果是膝關節炎的話,程度不嚴重,可以先進行保守治療,如果程度嚴重,膝關節變形,建議進行關節置換的手術治療。
3、筋傷到怎麼辦
軟組織損傷:軟組織是指人體的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滑膜囊,神經、血管等。這些組織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發生機能或結構的異常,稱軟組織損傷。分急性損傷,慢性損傷。急性損傷分扭傷、挫傷、拉傷。慢性損傷稱陳傷、勞損。臨床表現為疼痛、功能障礙、肌肉痙攣、畸形等。軟組織損傷後可能出現的並發症有:血管舒縮功能紊亂引起的持久性局部發熱和腫脹、營養性紊亂引起的肌萎縮、韌帶鬆弛引起的關節不穩定、損傷性關節炎、關節周圍骨化、關節內游離體等。治療:各種軟組織損傷(扭傷):直接使用接骨散外敷,它局部給葯,使葯能快速滲透到損傷的部位,快速止痛消腫,活血化瘀,接骨續筋,達到治療目的,而且安全可靠,有條件的理應首選.新傷2-3天止痛消腫,3-6天治癒.3個月以內的傷一般2-3副葯就治癒了.嚴重的需要3-4副葯.陳傷需要3-6副葯。軟組織損傷應急時治療,以免發生神經粘連,肌肉萎縮等其它後遺症和並發症的出現.注意事項:有外傷、皮膚嚴重過敏者禁用.
4、手臂傷筋了怎麼辦?

韌帶、肌腱拉傷就是我們常常所說得「傷筋動骨」中的筋,如果完全斷裂,需要手術,一般需要三個月才能恢復,但我看你可能因為沒有進行熱身運動,很容易造成腿部和手臂拉傷,從而影響生活和活動,下面給出肌肉拉傷的一般處理方法:

1、如果你在出現身體某個部位的拉傷請立即停止相關工作或者運動,首先可以使用冰塊或者冷毛巾對受傷部位進行局部降溫,這樣可以降低局部血液循環,減輕受傷部位疼痛和腫脹(這個要看肌肉拉傷程度,肌肉拉傷程度大、造成充血量增加,腫脹增大,反之亦然)

2、在處理完成以後,可以使用外部干預治療方法,首先可以使用修復拉傷肌肉的膏葯,比如享貼膏葯,能夠在12小時以內作用於受傷肌肉部位,快速修復受損肌肉,在貼上一般6個小時以內疼痛和腫脹會明顯降低,然後配合外部輕輕的按摩會使肌肉放鬆,加快修復速度。

3、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迴流

4、修養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建議拉傷的人,雖然有外部干預會加快修復速度,但畢竟不是立刻恢復,建議你可以休息3-4天,以保證肌肉盡可能的恢復。
5、創傷性關節炎如何治療
創傷性關節炎是各種損傷引起的關節炎,發病年齡及部位分布廣泛,手及四肢大關節均為好發部位,其中以膝、踝關節最多,其次為髖關節等。
引起創傷性關節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1.關節內曾有骨折,整復不平,致關節面磨損;2.關節內游離體對關節面的損傷;3.關節內血腫及積液產生化學炎症和溶解酶,損傷關節滑膜及關節面;4.持續性慢性關節損傷及關節負荷過重,如某些長期維持特定姿勢的工人及運動員,均可能造成特定關節及周圍組織損傷,您的受傷情況可能就屬於這一種。
一般來說,創傷性關節炎常見於青壯年人群,他們大多都有外傷史及慢性勞損史。關節酸痛不適及活動障礙逐漸加重,尤其過勞後症狀加重,休息後明顯減輕。後期還可能出現關節交鎖現象;關節摩擦感或摩擦音,關節邊緣壓痛或觸及腫塊,關節積液、畸形及活動障礙多見。晚期肌肉萎縮及無力,關節周圍軟組織攣縮,嚴重影響關節活動。
患者一旦確診為創傷性關節炎,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致病因素,即減輕勞動強度,改變勞動姿勢,早期正確治療。主要的治療方法也有很多,如止痛葯、痛點封閉、關節腔內注射及關節沖洗等。(彭蓓 黃梅 王曉青 整理)
6、關於扭傷引起的關節炎
膏葯的作用很小,市場上種類繁多,搞不好還會引起皮膚過敏,你母親這種情況在中醫上叫做凝傷,受傷之後沒有很好活動經絡,疏通氣血,日久凝聚與筋脈之間,在經穴奇巧處形成核塊,疼痛酸脹,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按摩和中葯熏洗治療,並且在治療期間早注意休息,鑒於有10年之久。所以恢復起來肯定會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你下一步的做得就是找一個口碑好的中醫按摩師,和聽隨醫囑堅持下來。熏洗我可以推薦一種葯物:艾葉。望早日康復 補充:看見樓下的答案 深感悲哀 為什麼中西醫不能和平相處呢? 西醫有西方國家的理論 中醫有中華傳統醫葯的經驗 為什麼要出言詆毀呢 不解 我通過樓主的主訴我就可以開熏洗的葯物那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中醫的道理。你當然不能 因為西葯是有毒副作用的 並且 西葯在康復治療上可以說是空白 唯一就是止疼葯 但患者要的不是 麻醉。
7、關節炎怎樣治療?
急性關節炎表現關節囊緊張膨大,向外凸出,呈大小不等的腫脹,觸診病關節,有熱、痛感。指壓病關節,可感到有波動感。穿刺病關節囊,可抽出比較混濁的黃色液體,這種液體凝固也較快。站立時,患病肢體關節屈曲,不願負重。行走時,呈跛行。慢性關節炎症狀較輕,但腫脹程度與急性關節炎相同。關節炎感染化膿時,患病關節高度腫脹,熱、痛和波動明顯。
治療方法
(1)患病初期活動要減少,要採取冷敷療法,並纏上壓迫綳帶。
(2)氫化可的松100~200毫克,青黴素30萬單位,向患部的關節腔內注射,4天注射一次。
(3)化膿性關節炎,可採取穿刺排膿,再用0.5%普魯卡因青黴素沖洗創腔,然後注進抗生素。
(4)用蟾酥、蒼耳子、楓樹球各4.5克,共煎汁,一次灌服。
(5)從健康牛的關節中抽5~12毫升滑液,注入到病牛的患病關節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