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關節炎引起心包炎

關節炎引起心包炎

發布時間:2020-10-03 19:35:29

1、心包炎中常見的病因是什麼?

心包炎可以分為兩類,包括急性心包炎和慢性心包炎,其發生的病因也不相同:
1、急性心包炎可因感染,結締組織異常,代謝異常,損傷,心肌梗塞或某些葯物引起,或可為非特異性。
2、慢性縮窄性心包炎通常為非特異性的,但幾乎任何急性心包炎均可成為其原因。常見的原因為結核或其他感染、新生物、日光或聲音的輻射、類風濕關節炎、創傷和心臟手術.風濕熱之後極少有縮窄性心包炎。
臨床上對本病的預防主要包括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結核病、風濕熱、敗血症等。同時應加強鍛煉,提高機體抵抗力。慎起居,節飲食、調理情志。

2、關節炎會不會引起身體內臟方面的疾病啊?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急性疼痛期間,由於長期卧床,或者服用激素時間過長等,可致患者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出現一些並發症。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肺炎
由於免疫能力下降,遭受細菌感染,患者常合並肺炎。
2.泌尿系統感染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日常生活不注意,或者患感冒後,常容易發生泌尿系感染。
3.庫欣綜合征
患者若用激素時間過長,常因體內腎上腺皮質功能受到抑制而並發庫欣綜合征。常見症狀主要有滿月臉、水牛背、體重增加等。
4.口腔潰瘍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劑之後常出現口腔潰瘍,此外還可出現惡心嘔吐、厭食、皮疹、味覺消失等不良反應。
5.傳染病
患者由於患此病的時間太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當社會上流行某些傳染病時,比正常人更易受到傳染。

3、心包炎是什麼?

(1)急性心包炎 可由感染性原因(尤其是結核菌感染)和非感染性原因(如風濕、心肌梗死、尿毒症、結締組織疾病、腫瘤以及過敏和放射等)兩大類原因引起。除原發病的表現外,急性心包炎本身表現還有:
1)症狀 ①心前區疼痛是乾性心包炎的主要症狀;②呼吸困難是心包積液的最突出症狀,常伴有紫紺、煩躁不安等;③吞咽困難、刺激性咳嗽及聲嘶是受心包積液壓迫所致。
2)體征 ①胸膜磨擦音屬乾性心包炎所有;②心包積液出現:心臟體征有心尖搏動消失,心音低鈍遙遠,心率快,心界擴大並隨體位變換而改變,可聽到心包叩擊音,心臟壓塞征,在短時間內急性發生時可出現休克,發生較慢者體循環瘀血症(見縮窄性心包炎),多有脈壓變小及出現呼氣時脈搏顯著減弱或滔滔失現象(即吸停脈或稱奇脈);③左肌受壓而表現為左肩胛下區叩診呈濁音,語顫增強,並可聽到支氣管呼吸音,稱為伊活征;④X線及超聲波檢查可發現心包積液。
3)治療 急性心包炎患者由於心包積液,病情較重,症狀較多,故需積極治療:①一般治療:患者應卧床休息,積液較多且有呼吸困難者應媽半卧位或端坐位,並給氧氣吸入和應用利尿葯以及低鹽飲食,患者可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疼痛明顯進可給予去痛片等葯口服;②病因治療:如抗結核、抗風濕等;③解除心包堵塞:如心包穿刺抽液、手術治療等。
(2)縮窄性心包炎 縮窄性心包炎是急性心包炎的後遺症,主要是心包膜在量纖維組織增生,形成堅厚的外殼,壓迫並限制心臟的舒張。
1) 症狀 主要是呼吸困難,其次是咳嗽、衰弱、乏力、心悸及食慾不振等。
2) 體征 ①心臟體征同心包積液;②心臟壓塞征:腔靜脈血流受阻,如頸靜脈怒張、肝
腫大及肝頸迴流徵陽性,下垂性水腫及胸、腹水、紫紺等,脈壓小,可有奇脈。
X線檢查心臟"小而平靜"。
3)治療 縮窄性心包炎除病因治療外,手術作心包剝離或松解術以解除心臟的壓迫是本病治療的關鍵;對心、腎功能不全者應給矛相應治療:若心衰不能控制或肝、腎功能極差時不宜手術治療。

http://health.zhengcom.com/illness/nk/xby.htm

4、關節炎有哪些症狀?

一般關節炎最典型的症狀有以下幾點:
1.關節疼痛是zd最主要的表現,不同類型的關節炎就會出現不同的疼痛點。
2.關節腫脹是關節炎最常見的,關節腫脹的程度一般是與疾病成專正比的。
3.關節功能障礙,關節炎屬症,引發周圍組織水腫就會就會引起關節活動受限。不同類型的關節炎體征也不相同,也有出現紅斑、畸形、滲液、骨擦音、肌肉萎縮或者是肌無力等症狀。

5、關節炎主要是什麼部位疼痛啊

您好:關關節炎根據病因可分為:風濕性、類風濕性、外傷性、骨性關節炎及化膿性關節炎 1、風濕性關節炎為風濕熱的表現之一,多見於成年人,常發生於膝、肩、肘、腕等大關節,發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後,出現遊走性關節痛、腫及發熱和其它風濕熱的表現。 2、類風濕性關節炎多見於青壯年,起病緩慢,常發生於手足小關節及骶髂部,並逐漸累及全身關節。初始患病關節亦表現出紅、腫、痛及活動不便等,久則關節畸形或強直。 3、外傷性關節炎多因外傷或持續慢性勞損引起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變或形成骨刺,表現為患病關節腫、痛及運動障礙,易發生在持重關節、如肩、膝、踝等關節,運動員及青壯年中多見。 4、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病變,骨關節炎的名稱極多,如肥大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均指一種病,國內統一使用骨關節炎。其患病率隨著年齡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發。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間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則較少發病。骨性關節炎由組織變性及積累性勞損引起,多見於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最常發病的部位是膝、手指、頸、腰椎等處,症狀主要為關節疼痛、僵硬(經輕微活動後會覺疼痛減輕),重者可出現關節腫脹、肌肉萎縮等。 5、化膿性關節炎往往由細菌侵入關節腔引起,多見於少年兒童,常發生於髖關節,主要症狀為局部紅、腫、痛、熱和功能障礙,以及高熱等全身中毒症狀。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關節炎或何種類型的關節炎,均應及早診治,以免導致永久性關節功能障礙甚至致殘。

6、關節炎怎樣治療?

急性關節炎表現關節囊緊張膨大,向外凸出,呈大小不等的腫脹,觸診病關節,有熱、痛感。指壓病關節,可感到有波動感。穿刺病關節囊,可抽出比較混濁的黃色液體,這種液體凝固也較快。站立時,患病肢體關節屈曲,不願負重。行走時,呈跛行。慢性關節炎症狀較輕,但腫脹程度與急性關節炎相同。關節炎感染化膿時,患病關節高度腫脹,熱、痛和波動明顯。
治療方法

(1)患病初期活動要減少,要採取冷敷療法,並纏上壓迫綳帶。

(2)氫化可的松100~200毫克,青黴素30萬單位,向患部的關節腔內注射,4天注射一次。

(3)化膿性關節炎,可採取穿刺排膿,再用0.5%普魯卡因青黴素沖洗創腔,然後注進抗生素。

(4)用蟾酥、蒼耳子、楓樹球各4.5克,共煎汁,一次灌服。

(5)從健康牛的關節中抽5~12毫升滑液,注入到病牛的患病關節囊中。

與關節炎引起心包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