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聲音嘶啞有兩年了不見好?時好時壞
聲音嘶啞可能的原因:
(一)聲帶炎症:急、慢性喉炎,喉的特異性炎症如結核、梅毒、黴菌感染等。
(二)喉外傷:喉的銳器傷、爆炸傷、挫傷、物理或化學燒傷、氣管插管損傷和手術創傷,以及發聲不當、有害氣體(如福爾馬林、氨水等)引起的聲帶損傷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如氣管切開或全喉切除後,可引起完全性失音。
(三)喉的增生性疾病:如聲帶小結、聲帶息肉、肉芽腫、聲帶及喉室囊腫、喉的良性腫瘤以及惡性腫瘤。
(四)喉肌肉、關節及神經性疾病:如重症肌無力,環杓關節炎,環杓關節脫位、固定,喉返及喉上神經麻痹。
(五)喉異物:嵌頓於聲帶與前庭的異物,最易引起聲音嘶啞,聲門下異物損傷或撞擊聲門,也可引起喉水腫導致聲嘶。
(六)喉的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喉蹼、喉軟骨畸形、先天性喉氣囊腫及先天性聲帶發育不全等。
(七)喉外疾病:甲狀腺、縱隔、肺部腫瘤和手術損傷喉返神經;腦血管意外、顱內腫瘤、腦外傷及手術後遺症、腦干病變等,均可導致中樞性聲帶運動異常而出現聲音嘶啞或失音。全身疾病如內分泌功能障礙、過量應用激素;精神性因素如癔病,均可引起聲音嘶啞或失音。
聲音嘶啞的診斷:
主要診斷方法,也可輔以其他特殊檢查。
(一)病史:
急性喉炎多有受涼、感冒的病史。小兒急性喉炎發病較急,常在夜間睡眠中突然發作,呈聲音嘶啞、喉鳴、犬吠樣咳嗽且常伴有發熱;慢性喉炎聲音嘶啞為持續性,聲帶勞累時加重,聲休後減輕;聲帶腫瘤為持續性聲嘶並逐漸加重,環杓關節炎多伴有咽痛;環杓關節脫位常有外傷或氣管插管的病史;如聲音嘶啞發生於甲狀腺、食道或縱隔手術後,應考慮手術損傷喉返神經;外傷引起的聲音嘶啞多有明顯的外傷或手術史;癔病性失音發病突然,常與情緒波動有關。
(二)喉鏡檢查:
1、間接喉鏡檢查:凡有聲音嘶啞或失音者,應常規進行。檢查時注意觀察聲帶的顏色、形狀、外展及閉合情況,還要觀察聲門上下區、喉室、杓狀軟骨、杓間區、環後區及梨狀窩區有無病變。如病人惡心反射敏感,檢查難於進行,可用1%地卡因局部噴霧後再行檢查;如為嬰兒形會厭或會厭抬舉不良,不易暴露聲帶全貌,可用會厭拉鉤或間接喉鉗拉起會厭進行檢查。
2、直接喉鏡或支撐喉鏡檢查:可在局麻下進行,也可在全麻下進行,發現問題可直接活檢。因局麻檢查法病人非常痛苦,檢查者也十分費力,現已很少採用。全麻檢查法病人和檢查者都比較舒適,但需要麻醉師的配合。該檢查法對於環後及梨狀窩的病變,具有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
3、纖維喉鏡檢查:纖維喉鏡具有可彎曲性,可經口腔或鼻腔插入喉頭,配有冷光源和吸引、活檢孔,照明好,能放大,還可以連接攝錄像系統,對檢查過程進行監視和記錄。而且在黏膜表面麻醉下即能完成,效果好,無痛苦,病人容易接受。
4、電子動態喉鏡檢查:電子動態喉鏡藉助於現代光學窺鏡技術和電子頻閃光源,可以清楚地顯示聲帶及其振動情況,對於區別器質性和功能性發音障礙,鑒別良、惡性新生物,發現早期喉癌等具有重要價值。
喉鏡檢查在聲音嘶啞及失音的診斷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喉部本身的病變,通過喉鏡檢查均可有不同程度的陽性發現。如急性喉炎聲帶黏膜急性充血、水腫;慢性喉炎聲帶為暗紅色,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肥厚、邊緣不整或有小結、息肉;良性新生物一般比較光滑且有蒂,生長緩慢,不會引起聲帶固定;惡性腫瘤多為結節型、菜花型或潰瘍型,生長迅速,可引起聲帶固定並出現淋巴結轉移。癔病性失音的聲帶形狀及運動多正常,僅在發聲時兩側聲帶不能在中線匯合。(三)聲譜儀檢查聲譜儀(tonspectrograph):是一種將聲音信號按照頻率、響度和強度做三維記錄的聲學分析裝置,可用於記錄病理嗓音的特徵,輔助臨床診斷,並
2、喉嚨下方,有堵住的感覺
從您的描述分析,有可能是咽異物感,即感覺咽部有異物,卡不出、咽不下,中醫稱為「梅核氣」,多由慢性咽炎引起。慢性咽炎系臟腑陰虛,虛火上擾所致,宜滋陰清熱。可口服清咽利喉顆粒或金嗓利咽丸,平時用雙花、麥冬、甘草及胖大海代茶飲。同時戒煙酒,忌辛辣飲食,遠離粉塵環境。如有貧血與便秘要及早糾正,否則會加重異物感。但咽異物感只是感覺有異物,卡不出咽不下,不影響呼吸與吞咽。如果您呼吸及吞咽有障礙,則需進行食道鏡及甲狀腺超聲檢查,排除食道及甲狀腺疾病。
3、梅核氣的症狀
1.幾個小偏方:
方1
【組成】綠茶、月季花、玫瑰各3 克,桔梗、山萸肉各6 克。
【用法】研為細末,開水沖泡,代茶飲。
【主治】氣滯血瘀之梅核氣。
方2
【組成】綠萼梅、綠茶、合歡花各3 克,枸杞子5 克。
【用法】開水沖泡,代茶飲。
【主治】梅核氣。
方3
【組成】生蜂蜜20 克,雞蛋1 個,香油數滴。
【用法】雞蛋打入碗中攪勻,沸水沖熟,調入蜂蜜及香油,頓服,1 日2次,早晚空腹服。
【主治】梅核氣,肺胃虛火,口咽乾燥,時輕時重,以及慢性咽炎。
2.其它方法:
梅核氣的診斷要點
1.以咽內異物感為主要症狀,但不礙飲食。症狀的輕重與情志的變化有關。
2.檢查咽喉各部所見均屬正常,無任何有關的陽性體征。
3.本病需與虛火喉痹,咽喉及食道腫物相鑒別。虛火喉痹覺有異物刺痛感,並覺咽喉乾燥,常有發出「吭喀」聲音的動作,症狀與情志變化關系不大;檢查時可見咽喉粘膜呈微暗紅色,喉底有淋巴濾泡增生。咽喉及食道腫瘤,吞咽困難,有礙飲食,肉眼檢查或X光鋇劑透視可發現腫瘤。
--------------------------------------------------------------------------------
梅核氣的辨證分析
肝主疏泄,性喜調達。若為情志所傷,肝失調達,則肝氣郁結,循經上逆,結於咽喉;或因肝病乘脾,以致肝鬱脾滯,運化失司,津液不得輸布,積聚成痰,痰氣互結於咽喉而為病。由於肝氣郁結,患者常精神抑鬱,多慮多疑,並覺胸悶脅脹,心煩郁怒,暖氣,喜太息。脾虛痰聚者,則喉中痰多,肢倦納呆,脘腹脹滿。總的治療方法是疏肝解郁,行氣導滯,散結除痰。
--------------------------------------------------------------------------------
梅核氣的辨證論治
肝鬱氣滯型
【證見】 咽喉內有異物感,或如梅核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甚則感到窒悶難忍,但不礙飲食。患者常精神抑鬱,多慮多疑,並覺胸悶脅脹,善太息,郁怒,噯氣。舌質淡紅,苔白,脈弦。
【治法】 疏肝理氣解郁。
【方葯】
1.主方半夏厚朴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法半夏12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香附12克,紫蘇12克,白芍15克,薄荷6克(後下),甘草6克,生薑3片。水煎服。
胸脅苦悶者,加柴胡12克、薤白15克。口乾,舌質偏紅者,加夏枯草12克、杭菊10克。
2.中成葯
(1)逍遙丸,口服,大蜜丸每次2丸,水蜜丸每次10~15克,每日1—2次;水泛丸每次8~10丸,每日1。3次。
(2)丹梔逍遙丸,每次6—8片,每日2次。
脾虛痰聚型
【證見】 咽喉內異物感,常覺痰多難咯。或有咳嗽痰白,肢倦,納呆,脘腹脹滿。舌胖苔白膩,脈滑。
【治法】 健脾理氣化痰。
【方葯】
1.主方二陳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法半夏12克,陳皮6克,茯苓15克,神曲12克,黨參15克,白術12克,砂仁6克(後下)。水煎服。
若痰黃舌紅者,加黃芩12克、薄荷6克(後下)。心煩者,加合歡花10克、素馨花10克。
2.中成葯
(1)四君子丸(沖劑、液、袋泡劑),口服,水泛丸每次3—6克,沖劑每次15克,袋泡劑每次1~2袋,每日3次;合劑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
(2)陳夏六君子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3)香砂養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
梅核氣的外治法
用冰硼散、冰麝散慢慢咽服,每次0.5克,每日6~7次。
--------------------------------------------------------------------------------
梅核氣的其他療法
1.針灸治療
(1)毫針刺廉泉穴,針尖向上刺至舌根部,並令患者作吞咽動作,至異物感消失為止。
(2)取合谷、內關、太沖、豐隆等穴,中等刺激,留針15—30分鍾,每日1次
2.飲食療法
(1)合歡花蒸豬肝:合歡花(干品)10~12克,放碟中,加清水少許,泡浸4—6小時,再將豬肝100~150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鹽少許調味,隔水蒸熟,食豬肝。
(2)玫瑰花茶:玫瑰花瓣(於品)6-10克,放茶盅內,沖人沸水,加蓋煽片刻,代茶飲。
(3)蔥煮柚皮:鮮柚皮1個,在炭火上將外層黃棕色燒焦,颳去表層,然後放人清水中泡浸1日,使其苦味析出。再切塊加水煮,將熟時以蔥兩棵切碎加入,用油、鹽調味,佐膳。
3.咽喉部導引法
(1)不拘行立坐卧,隨時閉目靜心,待神調氣定後,即行叩齒36次,再以舌上下左右攪動,待津液滿口時進行鼓漱,然後如咽硬物狀,將咽津吞下。
(2)靜坐,以舌托上齶,凝神該處有一股涼水流下,待將滿口時,吞下。
4.預防調護
(1)細心開導,解除思想顧慮,增強治療信心。
(2)少食煎炒炙焯辛辣食物。
(3)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或用咽喉部的導引法進行鍛煉。
4、環杓關節受損 環樞椎半脫位
頸椎受傷急性期由於單側肌肉筋攣收縮,可致影像及觸診上環樞關節偏歪,待後期肌回肉恢復後環樞關節仍偏歪答才可下「環樞關節半脫位」的診斷。如果沒有症狀可以暫時不做處理,如有頭暈、惡心、偏頭痛,後枕部疼痛緊張感等,仍需做專項治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