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關節炎腿發抖

關節炎腿發抖

發布時間:2020-09-30 08:07:22

1、我只想知道關節炎會不會引起腿不經意發抖?請醫生明細的回答。

問題分析:
你好,你現在的情況飲食要清淡的,是有可能的,到醫院骨科檢查的。

意見建議:
建議你避免受涼的,多喝溫開水的,配合醫生檢查治療的。

2、腿老是發抖,就是抽搐的那種,腿膝蓋里酥酥的感覺,這是怎麼回事?

坐的太多,缺乏鍛煉.
1.不要熱敷按摩
2.休息時抬高患肢過心臟
3.走路要正,不然好腿也要痛
4.吃點活血片
5.床上活動關節為主,下地負重鍛煉為輔

0

3、坐著時右腿顫抖是什麼病!

估計就是局部神經興奮性過高,對其支配的肌纖維發放自發性神經沖動,引起一個或幾個運動單位的肌纖維顫搐樣收縮,臨床上稱為肌束顫動。表現為皮下的快速或蠕動樣的細小運動,為肉眼能見到的最細微的不自主運動。病人常常主訴有肌肉跳動感,可以發生在正常休息時、疲勞和緊張過後(你有長時間站立的肌肉疲勞史,比較符合),又叫自發性良性肌束顫動。
服用一些維生素B1和谷維素,也可以在感覺抖動得厲害的地方貼上一塊止痛膏葯即可。
如果上述方法用過,仍然不能緩解,並且伴有肌肉萎縮的話,就應該重視,有可能是下運動神經原的病變,需要去做肌電圖診斷。

4、為什麼我的腿一到冬天就會發抖啊?

注意腿部的保暖,補充復合維生素B,適當對腿部進行按摩,夏天少玩水,水濕後要及是擦乾。避免吹冷風。
特別要補充維生素B1,維生素B1缺乏時,可引起多種神經炎症,如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所引起的多發性神經炎,患者的周圍神經末梢有發炎和退化現象,(周圍神經炎常由下肢向上發展,先知覺過敏,後麻木,蟻走樣感覺,呈襪套形,此種感覺異常呈上升性、對稱性)。並伴有四肢麻木、肌肉萎縮、心力衰竭、下肢水腫等症狀

5、腿從大腿一直到腳都疼,還一直抖,像抽筋,疼的都不能走,這是什麼病啊

椎間盤突出引起腿痛的可能性比較大。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佔95%。
臨床表現:

(一)症狀
1.腰痛
是大多數患者最先出現的症狀,發生率約91%。由於纖維環外層及後縱韌帶受到髓核刺激,經竇椎神經而產生下腰部感應痛,有時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雖然高位腰椎間盤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經痛,但臨床少見,不足5%。絕大多數患者是腰4~5、腰5~骶1間隙突出,表現為坐骨神經痛。典型坐骨神經痛是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噴嚏和咳嗽等腹壓增高的情況下疼痛會加劇。放射痛的肢體多為一側,僅極少數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現為雙下肢症狀。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間盤產生化學物質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應使神經根發生化學性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壓迫或牽張已有炎症的神經根,使其靜脈迴流受阻,進一步加重水腫,使得對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壓的神經根缺血。上述三種因素相互關連,互為加重因素。
治療
1.非手術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大多數病人可以經非手術治療緩解或治癒。其治療原理並非將退變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回復原位,而是改變椎間盤組織與受壓神經根的相對位置或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松解神經根的粘連,消除神經根的炎症,從而緩解症狀。非手術治療主要適用於:①年輕、初次發作或病程較短者;②症狀較輕,休息後症狀可自行緩解者;③影像學檢查無明顯椎管狹窄。
(1)絕對卧床休息 初次發作時,應嚴格卧床休息,強調大、小便均不應下床或坐起,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後可以佩戴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3個月內不做彎腰持物動作。此方法簡單有效,但較難堅持。緩解後,應加強腰背肌鍛煉,以減少復發的幾率。
(2)牽引治療 採用骨盆牽引,可以增加椎間隙寬度,減少椎間盤內壓,椎間盤突出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需要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3)理療和推拿、按摩 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椎間盤內壓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導致病情加重,應慎重。
(4)支持治療 可嘗試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進行支持治療。硫酸氨基葡萄糖與硫酸軟骨素在臨床上用於治療全身各部位的骨關節炎,這些軟骨保護劑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軟骨分解作用。基礎研究顯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細胞產生炎性因子,並促進椎間盤軟骨基質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臨床研究發現,向椎間盤內注射氨基葡萄糖可以顯著減輕椎間盤退行性疾病導致的下腰痛,同時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報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轉椎間盤退行性改變。
(5)皮質激素硬膜外注射 皮質激素是一種長效抗炎劑,可以減輕神經根周圍炎症和粘連。一般採用長效皮質類固醇制劑+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為一個療程,2~4周後可再用一個療程。
(6)髓核化學溶解法 利用膠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間盤內或硬脊膜與突出的髓核之間,選擇性溶解髓核和纖維環,而不損害神經根,以降低椎間盤內壓力或使突出的髓核變小從而緩解症狀。但該方法有產生過敏反應的風險。

6、關節炎會引起腿不經意間的發抖嗎?

指導意見:
不同的關節炎,其病因、臨床表現 、治療及轉歸均不一。關節炎的病因復雜,主要與炎症、自身免疫反應、感染、代謝紊 亂、創傷、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建議你還是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找到病因後再對症下葯。

7、關節炎會導致腿腳水腫嗎

關節炎是一種無菌性的炎症,老年性關節炎的確是會引起腿腫的現象。而且會引起關節局部疼痛,活動受限,這種情況一定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不要長時間行走。
另外,最好是到醫院檢查一下水腫的原因,是否是因為關節炎引起的,或者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8、患有關節炎的人如何鍛煉腿部肌肉

1.盡量避免身體肥胖,防止加重膝關節的負擔,一旦身體超重,就要積極減肥,控制體重。
2.注意走路和勞動的姿勢,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幹活。避免長時間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工作時下蹲(如汽車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為低坐位(坐小板凳),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一種姿勢而用力過大。
3.走遠路時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沖擊力,避免膝關節發生磨損。

與關節炎腿發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