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痛風怎麼定義的?
假性痛風指的是焦磷酸鈣雙水化物【Ca2P2O7·2H2O】結晶沉著於關節軟骨所致的疾病。由於它是在1961年研究痛風的關節液時發現的,故稱為假性痛風。它又可稱焦磷酸鈣雙水化物沉積症或軟骨鈣化症,是由焦磷酸鈣雙水化物結晶誘發的滑膜炎。男女發病率相似,40歲以下發病者少見,但在老年人中,年齡愈大患病率愈高,從放射學軟骨鈣化看,65—74歲陽性者佔15%,84歲以上者可高達44%。
疾病分類
假性痛風一般可分為4類:
①家族性;
②散發性(原因不明性);
③繼發於其他代謝疾病,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痛風、肝豆狀核變性等;
④創傷或外科手術後。
與痛風不同,假性痛風與無機焦磷酸鹽的產生和排泄無明顯關聯。假性痛風的急性發作多是在結晶由軟骨脫落至滑囊後,而促使脫落的因素可能又很多,如創傷、甲狀旁腺手術後,並發另一急性炎性關節炎等。
疾病症狀
此病急性發作時突然起病,關節呈紅、腫、熱、痛的表現,關節腔內常有積液。最多發生於膝關節及其他常見的髖、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偶爾累及指、趾關節,但很少像痛風那樣侵犯大踇趾。常為單個關節急性發作。手術和外傷可誘發。慢性的可侵犯多關節,呈對稱性,進展緩慢,與骨關節炎相似。假性痛風的臨床表現與痛風相似,但較輕,四肢小關節較少受累,而痛風好發於四肢小關節。急性發作時血沉增快,白細胞增高,血尿酸值不高。關節滑液中可發現焦磷酸鈣雙水化物結晶。X線片上可見關節軟骨呈點狀和線狀鈣化斑。
2、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如何鑒別診斷?
早期多誤診為類風濕關節炎、滑囊炎、化膿性關節炎、急性蜂窩組織炎等。
1.與類風濕關節炎鑒別點:女性多見,常侵犯小關節,無痛風急性發作特點,軟組織腫脹以關節為中心,呈梭形,而痛風以骨缺損為中心,呈不規則腫脹,骨破壞比痛風小,且有普遍骨質疏鬆,對秋水仙鹼治療無效。
2.與足部急性蜂窩組織炎鑒別點:為軟組織的急性彌漫性化膿炎症,常有感冒史,很少見於夜間突然發作;不侵及關節或具有關節症狀;全身症狀重並見寒戰及白細胞增多等症狀;此外,年齡不受限制,且治療後不會多次復發。
3.與單純拇趾滑囊炎的鑒別點:常有外傷史或局部慢性損傷性刺激因素,在拇趾多見於拇外翻,鞋子大小等局部磨擦或足部負重不正所引起;不經治療或病因糾正,不易自行消退,此外發作時間,疼痛程度都沒有痛風嚴重,對秋水仙鹼治療無效。
4.其他應與假性痛風鑒別:該病為焦磷酸鹽代謝障礙所致,多見於老年人,主要侵犯部位以大關節為主(常見膝關節),四肢關節少見,急性發作很像痛風,也可夜間發作,但較輕,後期可致關節畸形, X片可見軟骨鈣化,關節穿刺液檢查示雪花樣焦磷酸鹽鈣結晶,對秋水仙鹼治療無效。
3、輕微痛風關節痛可以治癒嗎
可以有效控制的。
據統計,我國約有210萬至940萬痛風患者,數量龐大。痛風已儼然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代謝性疾病一樣,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頑疾。實際上,痛風往往與上述疾病伴發,增加了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那麼,痛風怎麼來的,如何有效避免痛風,又如何更好地治療管理痛風呢?
第一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血液中的尿酸鹽在關節腔沉積導致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的炎症。痛風這個名詞很好地形容了患者的表現。首先是疼痛來如風,之前可能沒有什麼徵兆,疼痛很快就發作起來了;其次是真的「痛瘋」了,很多痛風患者都描述過想把疼痛部位給砍掉,可見疼痛有多厲害。
第二尿酸鹽為什麼會到了關節腔里?
尿酸鹽在關節腔沉積主要是因為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所致。那麼尿酸又是從哪來的呢?尿酸是從細胞DNA成分中的嘌呤代謝產生的。我們血液中的尿酸有20%來自攝入食物中的嘌呤,其餘的都是自己體內新陳代謝產生的。
第三尿酸濃度升高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在攝入和產生尿酸的同時,也會排出尿酸,正常時能維持平衡。當排出減少或者攝入產生增多時,就會出現尿酸水平升高。不得不說,尿酸濃度過高90%的原因是排出減少。
第四尿酸升高還會造成什麼危害嗎?
有人可能會覺得痛風盡管痛,但治療幾天就好了,沒什麼太大危害吧。但痛風發作時不敢動,而長期痛風會導致關節畸形,某種意義上相當於殘疾,是很影響生活質量的。另外,尿酸高還容易形成腎結石,造成腎功能損傷甚至腎衰。如前所述,痛風尤其是在女性中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第五怎麼預防痛風?
調節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辦法,包括減重、少吃富含嘌呤的食物、限制酒精攝入(每天不超過1兩白酒)。簡單地說吧,就是「管好你的嘴,邁開你的腿,看好你的腰圍」。另外,控制伴隨痛風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也很重要。不過這幾類疾病通過上述改變生活方式的做法也能得到改善。
第六哪些食物富含嘌呤?
既然嘌呤是細胞內DNA的成分,那麼一般來說,細胞越密集,所含嘌呤就越多。具體來說,動物內臟(尤其是腦、肝、心、腎),海產品(尤其是海魚、貝殼類)含量最高;其次是魚蝦、肉類、豆類;而各種谷類、蔬菜、水果、牛奶、雞蛋含量較低。注意,不要把嘌呤含量與蛋白質含量混為一談。
第七萬一痛風發作怎麼辦?
在痛風發作時不要試圖去用葯降低血中尿酸水平,因為這樣反而會加重痛風。正確的做法是給予止痛抗炎葯。能用的就目前就三大類:一是解熱鎮痛葯,包括布洛芬800mg一天3至4次,或吲哚美辛25-50mg一天4次;二是秋水仙鹼,從1mg開始,然後每1-2小時吃0.5mg,24小時總量不超過6mg;三是激素類,可關節腔內給葯,也可口服潑尼松20-30mg,每天一次,10-14天內逐漸減量。使用這些葯物的時候應注意其副作用。
第八痛風消退後怎麼辦?
痛風消退後就應該降尿酸治療了。最常用的葯物包括丙磺舒、別嘌醇、非布司他。這些葯物中,丙磺舒是促尿酸排泄的,但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不能用於已有腎結石的患者中;別嘌醇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葯物,性價比最高;非布司他也是抑制尿酸生成,長期服用幾乎可杜絕痛風的再發作,還可使七成患者已形成的痛風石溶解,安全性也有保障,但價格偏貴。要根據個人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葯物。
第九痛風應該怎麼管理?
最主要的是維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在服葯期間定期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尿酸水平。在維持尿酸水平<6mg/dL(約為360μmol/L)的同時,也保持肝腎功能正常就行了。
世界衛生組織對疼痛做過聲明,認為無痛是基本人權,我們希望痛風越來越少,盡量減少痛風的發作,避免痛風帶來的長期傷害。
-------------------
4、假性痛風關節炎有哪些症狀咸寧麻塘知道嗎?
假痛風性關節炎的主要症狀是以關節的疼痛,主要是累積一個或數個關節發作一天或者是數周,長時間的疼痛,髖、肩、肘、膝、踝等多個關節,同時會出現手指關節的腫脹,偶爾會出現急性的一些感染,到當地醫院可以測定血尿酸和血沉來幫助診斷,也可以結合臨床症狀,通常可以累積多個關節,包括纖維、軟骨或透明軟骨。
其診斷主要是還可以抽取關節積液做顯微鏡檢查,可以看到結晶體,其治療主要是限制關節活動,關節抽取積液,也可以做半月板切除或增生的骨贅或游離體的摘除。葯物治療主要是以秋水仙鹼為主,但這種葯物刺激腎,建議密切觀察腎功能。
5、真假痛風怎樣鑒別
所謂假性痛風,是指焦磷酸鈣雙水化物(Ca2P207 ? 2H2O )的結晶,沉著於關節軟骨及其周圍組織引起的疾病,以關節炎為主要表現。這一病症是於1961年,在學者研究痛風的關節液時,發現了焦磷酸鈣雙水化物結晶,其假性痛風,故稱之為假性痛風,也稱焦瞵酸鈣雙水化物沉積症,或軟骨鈣化症。其實這一病症是由焦磷酸鈣雙水化物結晶誘發的滑膜炎。
發病機制鑒別
假性痛風的病因未明,可能與遺傳、外傷和代謝障礙等因素有關。基本病因為焦磷酸鈣沉積。一般可分為4類:
1、家族性;
2、散發性(原因不明性);
3、繼發於其他代謝性疾病,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痛風、肝豆狀核變性等;
4、創傷或外科手術後。
與痛風不同,假性痛風與無機焦磷酸鹽的產生和排泄天明顯關聯。假性痛風的急性發作多是在結晶由軟骨脫落至滑囊後,而促使脫落的因素又很多,如創傷、甲狀旁腺手術後,並發另一種急性炎症性關節炎等。
臨床表現鑒別
假性痛風的臨床表現與痛風相似,但較輕,四肢小關節較少受累,而痛風好發於四肢小關節。當假性痛風急性發作時也會突然起病,出現關節呈紅、腫、熱、痛等表現,關節腔內常有積液。最多發於膝關節及其他常見的髖關節、踝關節、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等大關節,偶爾累及指關節、趾關節,但很少像痛風那樣侵犯大拇趾。
另外,當假性痛風急性發作時血沉增快,白細胞增高,但血尿酸值不高。且關節滑液中可發現焦磷酸鈣雙水化物結晶。x線片上亦可見關節軟骨呈點狀和線狀鈣化斑。而實驗室焦磷酸鈣檢測也有助於診斷。
6、怎麼判斷假性痛風 詳細
夠多的話,就容易對痛風進行一種誤判,導致判斷錯誤,還有可能引判斷假性痛風,首先要了解實際生活中很多出現類似痛風的症狀,然後要進行與正規的痛風病發進行區別,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鑒判斷假性痛風。第一點,急性痛風發作的時候,會引起不明原因造成關節腫脹劇烈接觸性痛風劇烈的症狀,所以如果是外界物質造成的,則有可能不是痛風病。第二點,痛風病患者病發的時候都會體現出血尿酸高的現象,所以在判斷痛風的時候,鑒定痛風最好的方法是對尿酸的檢查。第三點,假性痛風病經常會與骨折,關節炎等病症相結合在一起,所以要區分痛風發作與這兩者疾病的關系。第四點,對於用葯導致關節出現畸形或者異常現象的病人要及時的做檢查,不能按照痛風的方法來鑒別。第五點,痛風病發的時候是因為體內血尿酸高導致病人的軟關節組織引起尿酸鹽累積現象而造成腫脹,劇痛的反應,因此在病發類似這些症狀的時候,對於軟組織的尿酸鹽的檢查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性痛風的症狀人們要明確,因痛風非常普遍,但是也容易讓很多人混淆,所以要經過正規的醫院鑒定之後才能合理的提供治療方案。
7、莫將假性痛風誤識為痛風?
假性痛風的正式醫學名稱是焦磷酸鈣沉著症。假性痛風是指因焦磷酸鈣結晶沉著在關節軟骨而引起的發作性大關節炎,而痛風性關節炎則是尿酸鹽結晶引起的關節炎。由於焦磷酸鈣結晶是在研究痛風性關節炎的關節液時發現的,故習慣稱為假性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