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顳下頜關節炎怎麼理療,是怎樣的啊?要怎麼做?
顳下頜關節炎 TMJ是顳下頜關節炎的簡稱,這是下頜與耳連接處的關節的病症,也是常見的疼痛源。將手指放在兩邊的耳道前,張大嘴,就能聽到類似裂開的聲音。 顳下頜關節炎的症狀是很常見的。包括局部關節疼痛、耳部疼痛、頭痛、雜訊和咀嚼時的疼痛,而且伴隨各種肌肉的疼痛。張開嘴的程度有限,有時吞咽食物也有困難。 顳下頜關節炎的原因 牙齒不正 下頜難以輕松的上下活動可能是由於牙齒位置「不正」(牙科醫生稱為咬合不好)造成的。所以治療方法是使牙齒能做正確的咬合。如果牙齒不能正確的合在一起,就會導致顳下頜關節炎。但這不是絕對的,許多人雖然有較好的咬合卻患上了顳下頜關節炎,而許多人雖然牙齒位置不正卻沒有顳下頜關節炎。 肌肉失衡 另一種導致TMJ的原因是肌肉失衡。進行咬合的矯正有助於病情緩解,使用鏡子和生物反饋也能夠緩解症狀。 肌肉失衡的原因有可能是嘴張開時偏向一側。正確的張嘴、閉嘴方法或咬合、咀嚼方法是讓下頜沿中線的方向上升和下降,而不是強偏於左側或者右側。在TMJ中,患者張嘴時偏向一側,而不是沿中線的方向,這時可能會聽到一種磨擦音或稱為捻發音。這種聲音是由於關節膨脹、或者薄膜磨損產生的,說明牽引下頜的肌肉機能不合適,下頜的運動不平衡。如果是由此導致的肌肉失衡,就需要進行咬合的矯正。 肌肉失衡也可能有其它原因。通常患有TMJ的患者在緊張時會咬合用力或咬牙,就像有些人在緊張時會摩拳擦掌和手心出汗。越感到不舒適,他們的咬合越緊;咬合越緊,疼痛越嚴重;疼痛越嚴重,越感到焦慮,神經越緊張,反過來使咬合更緊,形成惡性循環。TMJ的患者還有在睡眠中磨牙的現象。 TMJ的治療 蛋白水解酶葯糖 從番木瓜中提取的番木瓜酶和從菠蘿中提取的菠蘿蛋白酶就是兩種可使用的蛋白水解酶,將其在嘴中面頰和牙齦之間含化有消腫的作用。如Clear ease糖,每天含化服用三到四次會起到一定效果。 消炎葯 萘普生鈉、阿斯匹林和其它非類固醇類葯物都有療效。 類固醇 這類葯物無論是直接向關節注射還是口服,都應當遵從醫生或牙醫的意見使用。MRI(核磁共振)檢查能提供關節情況的最詳細信息,可做為治療的參考。 讓下頜休息 使用絲巾或帽帶來支撐下頜,減輕下頜關節承擔的重量。 緩解TMJ的放鬆方法 如果醫學檢查顯示沒有需要治療的醫學上的原因,可用下面的步驟緩解頭痛和TMJ症狀。但是醫學檢查還是必要的,以免得不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放鬆技巧 放鬆的作用 放鬆對所有頭痛、TMJ問題和幾乎任何疼痛都有幫助。這里介紹的放鬆過程需要大概十分鍾。它對解除過度緊張和明顯的焦慮也有所幫助。也就是說,這個放鬆過程可用於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它有助於大部分的頸部、背部肌肉問題,可緩解無論是由什麼問題引起的肌肉緊張,對所有類型的焦慮、緊張和神經過敏也有效。 有的患者形成了焦慮循環:越著急,神經越緊張,神經越緊張,越感到不安,並造成肌肉(或下頜)的緊張,這種緊張加重不安,使焦慮更嚴重,神經更緊張,令體內產生某些令人情緒低下的化學物質。一種停止這個循環的方法是使用大劑量的葯物,比如當人被擊昏時就不會再感到神經緊張。當然這種方法有很多缺陷。一種更好的方法是使用生物反饋。 顳下頜關節炎(arthritis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可分為感染性、外傷性、退行性及類風濕性四類。 【診斷要點】 (1)感染性關節炎:局部症狀以紅、腫、痛及關節運動障礙為主。亦可有全身症狀,特別是血源性感染發生的敗血症。 (2)外傷性關節炎:有外傷史如挫傷、拔阻生牙、咬硬物等。關節區有劇痛及下頜區運動受障礙,有壓痛、咀嚼痛。 (3)退行性關節炎:下頜運動時關節區疼痛,開口受限,多發生於40-50歲的女性。X線攝片可見髁狀突關節面有侵蝕,骨質破壞。 (4)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表現為早起時關節活動度減低、僵硬,關節區有壓痛,一側或雙側關節軟組織腫脹,病程較長,有時症狀可緩解。X線攝片可見關節附近的骨質密度減低,軟骨盤邊緣有侵蝕;類風濕因子試驗呈陽性。 【治療原則】 (1)感染性關節炎 ①抗炎治療:作葯物敏感試驗,選擇抗生素治療。 ②有膿腫形成時應作切開引流。 ③炎症消退後,應練習張口及理療以防發生關節強直。 (2)外傷性關節炎 ①局部休息、理療、鎮痛。給抗生素預防繼發性感染。 ②如有積液或血腫應抽吸,炎症消退後關節腔內注射潑尼松龍(強的松龍)0.5-1.0ml。 (3)退行性關節炎 ①修復缺牙以恢復正常咀嚼功能。 ②理療:照射紅外線或氦氖激光。 ③關節腔內注射潑尼松龍(強的松龍)0.5-1ml,每周1次。3次為一療程。 (4)類風濕性關節炎 ①理療:照射紅外線或氦氖激光。 ②葯物治療:口服水楊酸類葯物如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芬必得等。關節腔內可注射醋酸氫可的松等激素治療。
2、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常見症狀?
類風濕關節炎常見的症狀就是各種關節的疼痛,手指關節、腕關節等都會感覺疼痛,嚴重的還有關節變形,低熱、晨僵等等。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時我們可以選用國醫大師朱良春的益腎蠲痹丸,益腎壯督治本,蠲痹通絡治標,標本兼治,對症見發熱,關節疼痛、腫大、紅腫熱痛、屈伸不利、肌肉疼痛、瘦削或僵硬,畸形的頑痹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3、類風濕關節炎用葯哪種有效?
益腎蠲痹丸就是一款口碑不錯的葯,它是中成葯,是國醫大師研製出來的,我奶奶吃了一年多了,身體越來越好了。。如果有需要,隨時歡迎你的詢問。
4、發病前兩個月出現關節軟骨或骨質破壞早期應給與改變病情的非甾體抗炎葯?
發病前兩個月出現關節軟骨或骨質破壞早期應給予改變。病情的非體抗炎葯,這個你可以到醫院去找醫生給你看一下。
5、痛風的表現
風多見於中年男性,女性僅佔5%,主要是絕經後女性,痛風發生有年輕化趨勢。痛風的自然病程可分為四期,即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間歇期、慢性期[3]。臨床表現如下:
1.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多數患者發作前無明顯徵兆,或僅有疲乏、全身不適和關節刺痛等。典型發作常於深夜因關節痛而驚醒,疼痛進行性加劇,在12小時左右達高峰,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多於數天或2周內自行緩解。首次發作多侵犯單關節,部分以上發生在第一跖趾關節,在以後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該部位。其次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關節,肩、髖、脊柱和顳頜等關節少受累,可同時累及多個關節,表現為多關節炎。部分患者可有發熱、寒戰、頭痛、心悸和惡心等全身症狀,可伴白細胞計數升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應蛋白增高等。
2.間歇發作期
痛風發作持續數天至數周後可自行緩解,一般無明顯後遺症狀,或遺留局部皮膚色素沉著、脫屑及刺癢等,以後進入無症狀的間歇期,歷時數月、數年或十餘年後復發,多數患者1年內復發,越發越頻,受累關節越來越多,症狀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受累關節一般從下肢向上肢、從遠端小關節向大關節發展,出現指、腕和肘等關節受累,少數患者可影響到肩、髖、骶髂、胸鎖或脊柱關節,也可累及關節周圍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症狀趨於不典型。少數患者無間歇期,初次發病後呈慢性關節炎表現。
3.慢性痛風石病變期
皮下痛風石和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是長期顯著的高尿酸血症,大量單鈉尿酸鹽晶體沉積於皮下、關節滑膜、軟骨、骨質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結果。皮下痛風石發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也常見於反復發作的關節周圍及鷹嘴、跟腱和髕骨滑囊等部位。外觀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黃白色贅生物,皮膚表面菲薄,破潰後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經久不愈。皮下痛風石常與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並存。關節內大量沉積的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破壞、關節周圍組織纖維化和繼發退行性改變等。臨床表現為持續關節腫痛、壓痛、畸形及功能障礙。慢性期症狀相對緩和,但也可有急性發作。
4.腎臟病變
(1)慢性尿酸鹽腎病尿酸鹽晶體沉積於腎間質,導致慢性腎小管一間質性腎炎。臨床表現為尿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細胞尿、輕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結石尿中尿酸濃度增高呈過飽和狀態,在泌尿系統沉積並形成結石。在痛風患者中的發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現於痛風關節炎發生之前。結石較小者呈砂礫狀隨尿排出,可無症狀;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腎絞痛、血尿、排尿困難、泌尿系感染、腎盂擴張和積水等。
(3)急性尿酸性腎病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驟升高,大量尿酸結晶沉積於腎小管、集合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臨床表現為少尿、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尿中可見大量尿酸晶體。多由惡性腫瘤及其放化療(即腫瘤溶解綜合征)等繼發原因引起。
6、強直性脊椎炎早期症狀是怎樣的?
強直性脊椎炎 強脊炎是病因不明的常見病,主要侵犯脊柱中軸關節,全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累及骶髂關節、脊柱和外因關節、眼、心、肺等多器官。本病患病率根據人口、性別和年齡的構成而異,多見於男性。從1989-2000年根據臨床統計男女之比:6:1,發病年齡通常在15歲-30歲之間,40歲以後發病者少。 強脊炎是一種復發性非特異性炎症反應疾病,以與骨附著連接的肌腱、韌帶、關節囊滑膜和松質骨改變為特點,逐漸纖維化和骨化。炎症初期鏡檢可見滑膜增厚,絨毛形成,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向以骨為著附點組織侵蝕破壞,進而肉芽組織形成,肉芽組織既破壞松質骨,又向韌帶、肌腱或關節囊蔓延,組織修復過程中,骨質生成過多、過盛,新骨的骨組織不但填補松質骨缺損外,還向附近延伸,形成韌帶骨贅,骨贅不斷的增生發展,最後導致韌帶鈣化,關節強直,脊柱「竹節樣」變,在髖關節最明顯,幾乎100%受累,約20%病人同時患有周圍骨質、關節病變。 強脊炎早期診斷非常重要,而目前診斷標准均不適合早期發現本病,X線CT、MBI、HLA-B27等先進檢查,其確診後 病程平均已達5-6年之久。一旦 脊柱強直,病情得不到及時控制,發展結果往往是不可逆的。患者失去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對親人、家庭產生很大影響負擔。因此,早期診斷非常關鍵。可以減少疾病的發展機會,降低致殘率,提高愈後質量。所以要求我們醫務人員不斷提高自己業務水平的同時,還應普及本病在廣大群眾中認識。 西醫強脊炎治療,主要用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雷公藤及一些非甾體抗炎葯和糖皮質激素 等。這些葯物可以改善病情緩解症狀,使有些病人病情得到控制,但多數病情被掩蓋,得不到及時徹底的控制治療。遵循標本兼治原則,本中心運用琥珀膏、風濕寧系列葯物治療此病取得可喜治療效果。琥珀膏由數十味名貴中葯熬制而成,具有舒筋活血、軟堅散結、祛風逐寒,溫經通絡之功效,能快速有效把葯物滲透到病灶周圍。控制炎症增殖性肉芽組織生成,阻止漿細胞及淋巴細胞擴散浸潤,修復受損的松質骨,吸收已被骨化的韌帶、肌腱、關節囊組織,恢復軟組織彈性、韌性,並配風濕寧葯物,內部整體調理,以疏風散寒,清熱利濕,活血祛淤,補養肝腎,通絡止痛,鞏固療效,二者標本兼治,相得益彰,。 強脊炎病程是漫長、反復的,所以對病後的預測很難。總體而言,強脊炎的愈後相當良好,一般不影響生命,最重要是早發現早治療,控制病程,提高愈後的生命質量,80%患者可擁有健康美滿的生活。 什麼是強直性脊椎炎? 強直性脊椎炎又稱竹節風,目前醫學界對此症無滿意認識。主要多發青年人,初期表現為下腰部疼痛,因強直性脊椎炎首先侵蝕骶髂關節、逐漸向上蔓延、使脊椎各關節韌帶鈣化,x線顯示椎間隙消失,脊椎呈竹節樣變,早期不易發現,晚期背部疼痛加重,不能久坐,最後形成嚴重駝背,頸項強直,不能直立。前後脊柱活動功能受限,琥珀軟堅膏配合風濕寧膠囊能有效控制強脊炎,軟化鈣化組織,消除疼痛,結合功能鍛煉,會取較好治癒效果。(Ankylosing spondylitis,簡稱AS) 中醫對強直性脊椎炎概念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大多由於以下因素引起病症: ①風寒濕邪侵襲:由於冒雨涉水,勞汗當風,久居濕冷等氣候變化,冷熱交錯,風寒濕之邪入注人體,留於經絡、關節,氣血痹阻而致本病。 ②濕熱浸淫:歲氣濕熱行令,或長夏之際,濕熱交蒸或寒濕蘊積日久、郁而化熱,濕熱之邪浸淫經脈,致本病。 ③淤血阻絡:跌打挫傷,損及腰背,淤血內停,阻滯經脈,氣血不暢。 ④腎精虧虛:先天稟賦不足,加之勞累太過,久病體虛,年老體衰,房事不節,以致後天腎精虧損,筋骨失養而發本病。 綜上所述,先天稟賦不足,腎精虧虛,筋骨失養是本病的基礎,而其它則是引起本病的病理因素。 西醫對強直性脊椎炎概念 目前國內外研究報道,病因尚不明確,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基因因素:強直性脊椎炎比類風濕關節炎有更強的家族遺傳傾向。患者HLA-B27陽性者,其一級親屬中約51%B27抗原為陽性。 ②感染因素:泌尿系感染是引起本病的因素。男性多為前列腺精囊炎引起,通過淋巴或靜脈到骶髂關節,然後到脊椎。 ③其它因素:外傷、甲狀旁腺疾病、肺結核、上呼吸道感染、淋病、內分泌及代謝缺陷過敏等都可能是本病發病因素,但證據不足,有待深入研究證實。 強直性脊椎炎診斷應做那些檢查 ①血沉檢查:早期和活動期,80%的病人血沉增快,靜止期和晚期血沉降至正常。 ②抗「O」,類風濕因子「RF」以排出風濕、類風濕病變。 ③組織相容抗原檢查(HLA-B27),研究發現,臨床中90%以上的病人,其HLA-B27為陽性。 ④X線檢查:骶骼關節的改變是診斷本病的重要依據,其次,脊椎的改變,髖關節、膝關節、肌腱附著點的改變、鈣化、間隙變小。 強直性脊椎炎診斷標准 1、以兩骶骼關節,腰背部反復疼痛僵硬為主,3個月以上。 2、早、中期患者,腰椎、胸廊擴張活動有不同程度受限,晚期患者脊椎強直駝背固定。 3、化驗檢查:血沉多增塊,類風濕多陰性,HLA-B27多強陽性。 4、X線檢查:早期脊椎周圍關節突出,骶髂關節間隙模糊;中期脊椎活動受限強直,骶髂關節蠶蝕樣改變,部分韌帶骨質破壞,方椎小關節間隙模糊;晚期骶髂關節融合,脊柱呈竹節樣變,脊椎強直駝背,呈竹節樣變。 強直炎需與骶骼關節結核、骶骼關節化膿性關節炎、緻密性骼骨炎、脊柱結核、脊柱 化膿性骨髓炎、脊柱增生性關節炎、椎間盤突出,類風濕關節炎等區別開來,以免誤診,失去治療的大好時機。 強脊炎(AS)保健 強脊炎澡浴效方 川椒目,海藻、雞血藤、海風藤、絡石滕各30g,昆布、羌活、獨活、 川烏草烏、半夏、木瓜、桂枝各15g,豨薟草100g,桑枝100g,咸靈仙50g。 用法:以上葯物用紗布包好,用水5kg,煎30分鍾後倒入浴缸,另5kg熱水混之,趁熱洗浴,浸泡人體,每次1小時,7-10日為一個療程。 家庭推拿治療強脊炎 脊椎操作手法:①患者俯卧位,術者以雙手拇指著力按壓腰眼(腎俞位置)順時針方向揉動,並由外向脊柱正中推動腰肌。②按上姿勢,術者用掌根沿脊柱兩側外1寸,由下而上(尾骨兩側至後背)按揉腰肌十次。用拇指著力同樣方法十次,沿脊椎兩側按揉十次。稍後叩擊後背,以達放鬆為度。 強脊炎食療 1、桂漿粥:肉桂2-3g,粳米50-100g,紅糖適量,將肉桂煎汁去渣,再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後,調入肉桂汁及紅糖,同煮為粥,適用於寒濕阻絡強脊炎。 2、雪鳳鹿筋湯:干鹿筋200g,雪蓮花3g,蘑菇片50g,雞腳200g,火腿25g,味精5g,紹酒10g,生薑、蔥白、食鹽。 製作:①將鹿筋加水浸泡2天後,切成細條塊下鍋,加入姜、蔥、紹酒、水,將鹿筋煨透取出;②將雞腳洗凈去爪尖,拆大骨,放入罐內,將雪蓮花洗凈後用紗布袋松裝放入罐內,上面再放鹿筋,火腿片、蘑菇片,加高湯、紹酒、生薑、蔥白,上籠蒸至鹿筋松軟時取出(約2小時)濾出原湯,湯中加入味精、食鹽,攪勻後倒入罐子內再蒸半小時取出即可食用。適用於肝腎虧虛,寒濕阻絡型強脊炎。
7、類風濕關節炎還有哪些病變?
1、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發腎病;類風濕關節炎出現腎功能障礙,多與長期使用抗類風濕葯和非甾體消炎鎮痛葯有關。停止用葯後,即可逐漸改善。長期使用非甾體消炎鎮痛葯,也有可能引起間質性腎炎,雖然進展緩慢,但可導致腎功能衰竭,因此老年人和有腎病患者應慎重使用。2、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發皮膚病;具有代表性的為類風濕結節。另外,惡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起壞死性脈管炎,出現一種紫癜、潰瘍和壞疽混合存在的皮膚病變,多見下肢下13部位。3、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發眼病;類風濕也能累及眼睛,約15%患者可出現乾燥綜合征,從而引起角膜和結膜乾燥不適,少數患者可並發鞏膜炎、虹膜炎,多發生在角膜邊緣2~3毫米處。4、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發呼吸道疾病;多見胸膜炎和間質性肺炎,特別是長期患病的老年人。5、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發神經系統疾病;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往往出現神經功能障礙。其原因與頸椎壓迫脊髓或因滑膜炎、肌腱滑膜炎壓迫周圍神經,都可出現神經功能障礙。6、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發心臟病;類風濕關節炎並發心包炎可高達20%~50%,少數還形成類風濕結節,多數無症狀,往往在心臟超聲檢查時發現。但也有引起左心衰竭的可能。類風濕性關節炎六大病變
8、強直性脊柱炎或風濕?
你好
強直性脊柱炎也屬於風濕病。
根據你的臨床表現你的風濕病是定了,但強直性脊柱炎不能排除。
建議你做骶髂關節核磁檢查。
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治療
在我們沒有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之前,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強直性脊柱炎簡稱「強脊炎"。
所謂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獨立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髖關節、椎間關節和肋椎關節,早期可以表現為背部、臀部、髖部疼痛為主,最終以脊柱強直而致殘的病症稱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在中醫被稱為「龜背風」、「竹節風」、「大僂病」、「骨痹」。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是素體陽虛、肝腎陰精虧虛,督脈失榮,又巧遇風、寒、濕三邪乘虛而入,互為因果而犯病。
強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表現:
本病多見於青少年男性,起病多隱匿,早期可表現為遠端關節疼痛,逐步發展為臀部、髖部、下背部呈間歇性鈍疼,有僵硬感或坐骨神經痛,病程遷延數月或數年後,可突然出現持續性疼痛,甚至較嚴重性疼痛。病人常有晨僵感,在天氣寒冷和潮濕及勞累和感冒時症狀可惡化。
還有些病人可有不明原因的虹膜炎、全身疲勞感、厭食、體重減輕和低熱等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以脊柱關節受累最為嚴重,但也可累及全身任何關節,形成關節炎。
1·骶髂關節炎:是多數病人首先出現的受累症狀,主要表現為:腿疼、大腿根部疼長放射到一側或兩側臀部,偶爾放射到大腿。
2·腰椎關節炎:多表現為病人背部疼痛不適和運動功能障礙,查體時腰部骨突關節可有直接觸痛,脊旁肌肉明顯痙攣,腰椎脊柱變直或彎曲,不能伸直可並發腰椎病。
3·胸部關節炎:多表現為病人上背部疼痛、胸神經疼痛、胸廓擴張運動受限,吸氣時疼痛明顯。
4·頸椎關節炎:多表現為病人頸部僵直,不能低頭視物,視野受限,看人連軸轉等,可並發頸椎病。
5·周圍關節炎:多表現為肩周炎、髖關節炎等表現。病人可以出現「鴨步」狀態,可並發股骨頭壞死。
以上是強直性脊柱炎的常見臨床表現和體征。最有力的診斷輔助檢查是骶髂關節的X光片,HLA-B27的兩項檢查。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
西醫目前尚無阻止本病進展的有效療法,最好的葯物是免疫制劑,但副作用相當大,尤其是對肝臟、腎臟的損害比較明顯;在沒有治療好這個病之前,又給患者增加了新的病症,這對於患者來說無疑就是雪上加霜。
根據我多年的臨床經驗,目前中醫對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療效確切,能夠及時控制病情,解除疼痛,減少致殘,恢復關節功能。對於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治療,及時積極妥善的早期治療與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這對今後病情的穩定、預防和發展、畸形至關重要。
強直性脊柱炎在中醫分三種證候:1·腎虛督寒證 2·肝腎兩虛筋骨失榮證 3·督脈邪壅久郁化熱證
我根據強直性脊柱炎三種不同的證候、不同症狀、不同表現,運用付氏中葯換血療法對不同的病人進行辯證論治,經過一到兩個療程的治療後,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症狀被控制,疼痛得到緩解,病情得到明顯的好轉;經過四五個療程的治療後,患者可達到臨床治癒。
本人根據多年的強直性脊柱炎治療經驗,總結出一套針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三字經:
站要立、坐要直、卧要板、忌用枕、防外感、注保暖、多營養、適休息、多鍛煉、治要早、心要寬、病可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