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佐劑關節炎大鼠

佐劑關節炎大鼠

發布時間:2020-09-18 13:09:00

1、求生物專業英語翻譯!!

樓主偶來啦!樓上的你看不懂中文是那個七級的翻譯得不通順好吧。。AA很明顯是adjuvant arthritis(佐劑關節炎) 的縮寫嘛,「丙烯酸或花生四烯酸」是從有道詞典上搬下來的。還有很多生硬譯出的地方,像administration譯為「管理」就不對啊。
我可是查了不少資料,一句一句翻譯的。偶本來就是翻譯專業的,高中參加過全國生物奧林匹克競賽所以比較感興趣。希望對樓主能有幫助~~望採納啊~~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是一種造血細胞生長因子。
在為患有惡性血液系統和淋巴系統疾病的患者實施同種異體移植術時,它用於促進捐獻者的幹細胞(祖細胞)進入血液。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也可以促進人類樹突細胞將初始CD4+T細胞極化成Th2表型的細胞。
近來,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通過基於趨化因子和細胞因子的免疫偏差,為進行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實驗的小鼠提供了保護。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對小鼠的治療,是將T細胞極化成Th2形式,並促進APC表面形成低表達協同刺激分子,即MHCⅡ類分子。
如果沒有協同刺激,T細胞和APC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導致免疫的無反應性和耐受性。
另外,經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後,小鼠體內的單核白細胞會通過產生白細胞介素-10,抑制T細胞的增殖。
經粒細胞集落因子治療的小鼠和人類體內的樹突細胞在體外活化之後,會減少產生腫瘤壞死因子-α或白細胞介素-12。

這些發現提示我們,研究免疫極化和(或)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作用導致耐受性,可能有助於治療佐劑關節炎。佐劑關節炎是自身免疫性關節炎的模型,而自身免疫性關節炎與發炎性關節炎一樣,對人類有著重要影響。
通過向Lewis(劉易斯)鼠皮下注射結核桿菌在礦物油中混勻後的懸浮液,可以引起佐劑關節炎(AA)。
在該模型中,T細胞對結核分枝桿菌抗原的反應,在關節炎的發病機理中已經涉及到。
實際上,佐劑關節炎可由Lewis鼠的單一T細胞克隆(可識別65千道爾頓的熱休克蛋白(hsp65)上的180-188肽段)引起,並在部分軟骨蛋白聚糖的交叉反應中表現出來。

通過皮下給予混入礦物油的肽段180-188或者鼻內給予肽段176-190,佐劑關節炎可被阻止。此時患佐劑關節炎的Lewis鼠體內的180-188序列的關鍵作用更加明顯了。
因此,在患佐劑關節炎Lewis鼠的治療中,我們是在不給予肽段的條件下,研究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

2、氟比洛芬巴布膏的葯理毒理

對於疼痛、急性炎症及慢性炎症,有優良的鎮痛抗炎作用。1.鎮痛作用對專於Randall-Selitto法(大鼠)、尿酸滑膜屬炎(犬)所致的疼痛反應,比基質明顯具有強烈的抑製作用。2.抗炎作用(1)對急性炎症的作用對於角叉菜膠所致的足浮腫(大鼠)、抗大鼠家兔血清所致的背部浮腫(大鼠)、紫外線紅斑(豚鼠),比基質明顯具有強烈的抑製作用。對於角叉菜膠所致的背部浮腫(大鼠)、抗大鼠家兔血清所致的背部浮腫(大鼠)、紫外線紅斑(豚鼠),與1%吲哚美辛軟膏、腎上腺素軟膏及水楊酸甲酯貼相比,顯示出同等或更強的抑製作用。(2)對慢性炎症的作用對福爾馬林浸漬濾紙法所致的肉芽形成(大鼠)、佐劑型關節炎(大鼠),比基質明顯具有強烈的抑製作用。對於紙盤法所致的肉芽形成(豚鼠),與1%吲哚美辛軟膏、腎上腺素軟膏及水楊酸甲酯貼相比,顯示出幾乎同等或更強的抑製作用。

3、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葯方有哪些?

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的臨床表現之一,多見於青少年。風濕熱是一種與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變主要累及心臟、關節、皮下組織。風濕性關節炎呈遊走性,受累關節常為大關節,尤其是膝、踝、肘和腕關節。典型表現為紅、腫、熱、痛、壓痛和活動受限。炎症消退後,關節功能完全恢復而很少出現關節畸形。

本病屬中醫「痹證」范疇,系由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致正氣不足,衛外不固,風、寒、濕、熱外邪侵襲人體,或壅滯於經,或鬱塞於絡,氣血凝滯,脈絡痹阻而成。治療以祛邪為主,兼以扶正。

【方一】清熱宣痹湯(張沛虯)

【出處】《名醫名方錄第四輯》

【組成】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甘草5克,桂枝10克,防己15克,忍冬藤30克,天花粉30克,威靈仙30克,豨薟草15克,黃柏12克。

【功用】清熱通絡,宣痹勝濕。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熱痹),症見高熱,關節腫痛,口渴,苔白膩或黃膩。

【方解】本方由仲景白虎加桂枝湯化裁而成。方中石膏、知母清泄肌熱;忍冬藤、豨薟草、威靈仙、防己、黃柏清熱宣痹,舒筋通絡;桂枝辛溫,在大隊寒葯中,能增強該方祛風濕通經絡的效果。天花粉、生甘草清熱生津,調和諸葯。共奏清熱通絡、宣痹勝濕的作用。

【葯理】白虎湯有顯著解熱作用,並可抗感染。桂枝有明顯的抗炎、抗過敏作用,桂枝總揮發油對急性炎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對過敏性炎症模型大鼠佐劑型關節炎有抑製作用。防己有抗炎作用,能明顯減輕甲醛性關節炎大鼠的踝關節腫脹程度;還有抗過敏和免疫抑製作用。

【用法】上葯先煎石膏,約半小時後,將其餘葯物一起兌入,再煎半小時取服,每劑煎2次,日服1劑,分2次溫服。如病情嚴重,可日服2劑,分4次服用。

【方二】五桑四藤防己湯(魏長春)

【出處】《名醫方證真傳》

【組成】桑葉10克,桑白皮10克,桑枝15克,桑椹子12克,桑寄生10克,鉤藤10克,雞血藤15克,忍冬藤15克,天仙藤15克,防己10克。

【功用】清熱除濕,舒筋活絡。

【主治】本方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屬陰虛血熱或久服辛燥走竄之品致陰液虧虛者。症見風濕性痹痛,骨節酸楚,脈弦細,舌苔白滑。

【方解】本方以五桑為主,四藤及防己為輔。方中桑寄生補腎健腰;桑椹子補肝腎、養氣血;桑枝祛風濕、利關節;桑白皮清熱利濕;桑葉疏風散熱;雞血藤活血養血,通痹止痛;忍冬藤清熱祛風;鉤藤平肝熄風舒筋;天仙藤疏通氣血、利濕蠲痹;防己治關節腫痛。10味合用,具挾正達邪,驅除風濕,舒筋活絡,調和氣血之功。

【葯理】桑葉煎劑體外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等多種致病菌有抑製作用。桑白皮有鎮痛作用。忍冬藤、雞血藤具有抗炎作用。防己有抗炎作用,能明顯減輕甲醛性關節炎大鼠的踝關節腫脹程度;還有抗過敏和免疫抑製作用。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服。

【方三】調濕方

【出處】《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

【組成】地骨皮30克、羚羊骨18克、薏苡仁30克、雲苓皮30克、桑枝30克、威靈仙15克、白茅根18克、生石膏30克、雞血藤30克、穿破石30克、接骨木30克。

【功用】清熱利濕,活血祛風,通絡止痛。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濕熱痹阻經脈,氣血運行不暢者。症見大關節紅腫熱痛,伴有全身酸困,發熱,煩渴,納差,尿黃、便干,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

【方解】方中地骨皮清骨瀉火,達腎涼血;羚羊骨、水牛角深入筋骨,熄風清熱止痛;生石膏、雞血藤緩筋通絡,活血清熱,氣血兩清,入筋止搐;雲苓皮、白茅根善清溫火,功專消腫,專利皮膚水結;老桑枝祛風活絡,通利關節,善治周身風濕痹痛;接骨木、穿破石祛風利濕,舒筋通絡,活血止痛,攻堅散結,壯骨和胃;蜈蚣、威靈仙通經達絡,走而不守,引葯力直達病所。諸葯合用,可入絡清熱,入筋祛濕,入皮消腫,入血通脈,入骨止痛,入關利節。

【葯理】地骨皮水、醇提取物對發熱家兔有解熱作用。薏苡仁抑制肌肉收縮,鎮痛解熱。白茅根可抗菌解熱。生石膏對內毒素發熱有明顯的解熱效果。雞血藤有抗炎作用。

【用法】將上葯用冷水浸泡30分鍾,文火煎30分鍾,取汁約300毫升,日服2次,1次150毫升。每日或隔日1劑。

【方四】獨活寄生湯

【出處】《中華中西醫學雜志》

【組成】獨活15克、寄生40克、秦艽15克、防風15克、細辛3克(後下)、川芎15克、當歸15克、熟地黃20克、白芍40克、桂枝20克、茯苓15克、杜仲15克、川牛膝20克、黨參20克、甘草10克。

【功用】祛風除濕,散寒止痛,扶正祛邪。

【主治】慢性風濕性關節炎,表現為肌肉、關節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每遇潮濕或氣候變化疼痛加重,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

【方解】方中獨活長於祛下焦風寒濕邪,蠲痹止痛,為君葯;防風,秦艽祛風散濕,桂枝溫經散寒,通利血脈,細辛祛寒止痛為臣葯;佐以寄生、牛膝、杜仲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當歸、白芍、熟地黃、川芎養血活血;黨參、茯苓、甘草補氣健脾,扶助正氣均為佐葯;甘草調和諸葯,又為使葯。本方特點以祛風散寒除濕為主,輔以補肝腎,益氣血之品。攻補兼顧,祛邪扶正,扶正不礙邪。

【葯理】葯理研究顯示,獨活寄生湯有抗炎作用,對角叉菜膠和甲醛所致足跖腫脹有抑製作用;還可以鎮痛;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提高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

【用法】水煎早晚溫服,療程15~30天。

【方五】身痛逐瘀湯

【出處】《現代中醫葯》

【組成】當歸30克,川芎15克,紅花9克,桃仁9克,五靈脂9克,威靈仙15克,秦艽15克,羌活12克,川牛膝12克,香附12克,地龍15克,乳香9克,沒葯9克,甘草6克。

【功用】活血通絡,逐瘀止痛。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瘀血阻絡者。症見關節刺痛難忍,伴有麻木感,屈伸不利,舌質暗兼有瘀點,脈澀而沉。

【方解】方中當歸、川芎、紅花、桃仁活血逐瘀;五靈脂、乳香、沒葯消腫止痛,活血逐瘀;地龍、川牛膝、秦艽、羌活、威靈仙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秦艽具有抗炎作用,所含秦艽鹼甲可抑制大鼠甲醛性及蛋清性關節腫和足腫;並有抗過敏和鎮痛作用。牛膝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激活小鼠巨噬細胞對細菌的吞噬能力以及擴張血管,改善循環,促進炎性病變吸收等,以發揮抗炎消腫作用。羌活對多種實驗性足腫脹有明顯抑製作用,並能促進佐劑型關節炎模型動物全血白細胞吞噬功能。

【用法】水煎每日1劑,每次服250毫升,早晚各服1次,10劑為一個療程。

【方六】四妙湯加減

【出處】《中國校醫》

【組成】忍冬藤20克,蒼術10克,薏苡仁15克,知母10克,牛膝6克,木瓜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當歸10克,生甘草3克。

【功用】清熱祛濕,活血通絡。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屬濕熱者。

【方解】方中忍冬藤清熱解毒,善治熱痹;黃柏苦寒清熱,蒼術苦溫燥濕,二者配合具有清熱燥濕之效;蒼術、黃芪、牛膝、木瓜既能祛濕,又能舒筋通絡;生地入血分清熱涼血;芍葯、甘草斂陰養血,緩急止痛,佐以川芎、當歸有助於血脈之暢通;諸葯合用葯症相合,使濕祛熱清,病症自除。

【葯理】忍冬藤具有抗炎作用。知母有解熱抗炎作用,對大腸桿菌所致家兔發熱有解熱作用,對鹿角菜膠性大鼠腳爪水腫及棉球性肉芽腫均有顯著抑製作用。木瓜對動物實驗性關節炎有明顯消腫作用。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分服。10~20天為1個療程。

【方七】通陽活血湯

【出處】《實用中醫內科雜志》

【組成】當歸15克,桂枝10~15克,白芍12~30克,黃芪15~30克,細辛3克,通草12克,川芎、防風、桃仁、紅花各10克,甘草6克。

【功用】通陽養血,散寒除痹。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日久病邪不去,陽虛血弱、寒凝痹阻者。症見四肢關節疼痛,遇寒涼加劇,得溫熱則舒,面黃少華,舌質淡紫,苔薄白,脈細澀。

【方解】全方以桂枝、黃芪、細辛補氣溫陽,散寒通脈;以當歸、白芍養血柔筋;以川芎、桃仁、紅花活血通絡;以防風、通草疏風祛濕;甘草調和諸葯。諸葯配伍,予攻予補,攻補兼備。

【葯理】桂枝有明顯的抗炎、抗過敏作用,對過敏性炎症模型大鼠佐劑型關節炎有抑製作用。白芍調節免疫,白芍總苷及芍葯苷有鎮痛作用。細辛有較強鎮痛作用,抗炎作用明顯,對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足腫脹有明顯的抑製作用,明顯減少炎症組織和滲出液中細胞含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30天為1個療程。

【方八】消痹湯

【出處】《中國中醫葯雜志》

【組成】桂枝10克,羌、獨活各10克,防風10克,木瓜10克,淫羊藿15克,豨薟草15克,絡石藤15克,絲瓜絡15克,伸筋草15克,秦艽10克。

【功用】祛風通絡,除濕通痹。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屬風寒濕痹者。症見大關節腫脹疼痛,遇寒涼加劇,得溫熱則舒等。

【方解】方中羌活、獨活、秦艽、豨薟草祛風濕;防風、伸筋草、絲瓜絡、絡石藤祛風通絡;木瓜和胃除濕;淫羊藿溫補腎陽;桂枝溫通經脈。諸葯合用,起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除濕通痹的作用。

【葯理】羌活、獨活均有抗炎作用,能抑制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足腫脹。木瓜對動物實驗性關節炎有明顯消腫作用。豨薟草對於實驗性關節炎具有消炎作用,可降低血ASO、ESR。秦艽鹼甲可抑制大鼠甲醛性及蛋清性關節腫和足腫,並有抗過敏和鎮痛作用。

【用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800毫升,分早、晚2次服。7天為1療程。

【方九】活血通絡湯

【出處】《中華臨床新醫學》

【組成】黃芪15克,苡米30克,羌獨活各10克,秦艽10克,寄生15克,熟附子6克,桂枝6克,絲瓜絡10克,雞血藤15克,當歸15克,川芎8克,木瓜12克,茯苓15克。

【功用】補益肝腎,活血通絡,祛風除濕。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

【方解】黃芪、苡米健脾利濕,益氣生血治本;當歸、雞血藤、川芎、絲瓜絡補血養肝,活血通絡;羌獨活、秦艽、熟附子、桂枝祛風化濕,溫經散寒止痛;茯苓、寄生、木瓜有補腎強筋、利水滲濕之功。

【葯理】黃芪、當歸有調節免疫功能、增加機體耐缺氧能力的作用,可提高內皮細胞抗損傷能力。川芎抗血小板凝集,溶栓,降低血液濃度,抗痙攣,減少血管滲出和水腫。苡米抑制肌肉收縮,鎮痛解熱。附子所含生物鹼對滲出性炎症有抑製作用,且同時抑制滲出液中白細胞的滲出,此外還具有鎮痛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1次。

4、洛索洛芬鈉分散片的葯理毒理

洛索洛芬鈉為非甾體消炎葯,具有較好的鎮痛消炎作用,尤其是鎮痛作用較強,其作用機理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其作用點為環氧化酮。本品為前體葯物,經消化道吸收後變換成活性代謝物e而發揮作用。葯理作用:據國外文獻報道:1.鎮痛作用(1) 在Randall-Selitto法(炎症足加壓法:大鼠口服)試驗中,洛索洛芬鈉的ED50值為0.13mg/kg,比萘普生、吲哚美辛、酮洛芬的鎮痛作用強10~20倍。(2) 在大鼠熱炎症性疼痛法(大鼠口服)試驗中,洛索洛芬鈉的ID50值為0.76mg/kg,鎮痛作用與萘普生相同,比吲哚美辛、酮洛芬的鎮痛作用強3~5倍。(3) 在大鼠慢性佐劑關節炎疼痛法(大鼠口服)試驗中,洛索洛芬鈉的ED50值為0.53mg/kg,比萘普生、吲哚美辛、酮洛芬的鎮痛作用強4~6倍。(4) 本品的鎮痛作用部位為末梢,屬外周性的。2.抗炎症作用洛索洛芬鈉對角叉菜膠浮腫(大鼠),佐劑關節炎(大鼠)等的急性及慢性炎症,顯示與酮洛芬及萘普生幾乎同等的抗炎症作用。3.解熱作用洛索洛芬鈉對酵母引起的發熱(大鼠),顯示與酮洛芬及萘普生幾乎同等、吲哚美辛的約3倍的解熱作用。毒理研究:致癌性、生殖毒性、遺傳毒性和長期毒性未見文獻報道。

5、有關大鼠佐劑性關節炎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佐劑性關節炎?給你點資料
2005年02月21日 中草葯2004 Vol.35 No.9 P.1023-1026 為了研究山茱萸免疫抑制活性部位(鞣質活性部位,F-1C)對佐劑性關節炎(AA)大鼠免疫功能的影響,有學者運用淋巴細胞增殖反應、流式細胞技術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觀察F-1C體內和體外對AA大鼠免疫功能的影響,並與環孢素A(CsA)和雷公藤多苷片(TW)進行比較。結果ig給予F-1C(30 mg/kg)對AA大鼠原發性足腫脹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該作用較TW強,較CsA弱;F-1C對AA大鼠低下的脾細胞增殖反應具有改善作用;對亢進的胸腺細胞增殖反應具有抑製作用。F-1C體外對AA大鼠低下的脾細胞產生IgG水平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並能抑制亢進的胸腺細胞增殖反應。可見F-1C治療AA大鼠原發足腫脹的作用可能與糾正AA大鼠的異常的免疫反應有關。

http://www.ilib.cn/Abstract.aspx?A=zhfsbx98200203019

這個網站上面有.自己去看看吧.

6、怎樣用雞二型膠原和佐劑誘導大鼠風濕性關節炎

患病以後,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積極治療,切忌以下幾種行為的發生:

一,早期不在乎,認為自己會好.有的人早期只有一個手指,足趾或腰,背,髖關節疼痛,但卻不在乎,等到病重了才去醫院,結果容易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二,未經醫生診斷,自己亂吃葯,導致各種不良後果(包括激素引起的骨壞死,骨質疏鬆等;抗炎止痛類引起的胃部不適,潰瘍,出血,肝腎損害等).

三,為圖省錢或方便,看街頭小廣告到非正規診療機構吃所謂的「驗方」.由於不知道「驗方」中含有的葯物成分,吃葯後症狀看似緩解了,病人就認為有「療效」,其實往往會掩蓋病情.要正規系統中醫中葯治療,選用靈效丹系列,骨神康系列治療.效果佳.

四,見好就收,不徹底治療.有的病人治療效果很好,但是一見病痛減輕,就停止治療,等再犯病時再治療,結果使病情不斷發展,越來越重.

7、洛索洛芬鈉膠囊的葯理毒理

洛索洛芬鈉為非甾體消炎葯,具有鎮痛、消炎及解熱作用,尤其是鎮痛作用較強,其作用機理為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其作用點為環氧化酮。本品為前體葯物,經消化道變換成活性代謝物而發揮作用。葯理作用:據國外文獻報道:1.鎮痛作用(1) 在Randall-Selitto法(炎症足加壓法:大鼠口服)試驗中,洛索洛芬鈉的ED50值為0.13mg/kg,比萘普生、吲哚美辛、酮洛芬的鎮痛作用強10~20倍。(2) 在大鼠熱炎症性疼痛法(大鼠口服)試驗中,洛索洛芬鈉的ID50值為0.76mg/kg,鎮痛作用與萘普生相同,比吲哚美辛、酮洛芬的鎮痛作用強3~5倍。(3) 在大鼠慢性佐劑關節炎疼痛法(大鼠口服)試驗中,洛索洛芬鈉的ED50值為0.53mg/kg,比萘普生、吲哚美辛、酮洛芬的鎮痛作用強4~6倍。(4) 本品的鎮痛作用部位為末梢,屬外周性的。2.消炎作用洛索洛芬鈉對角叉菜膠浮腫(大鼠),佐劑關節炎(大鼠)等的急性及慢性炎症,顯示與酮洛芬及萘普生幾乎同等的抗炎症作用。3.解熱作用洛索洛芬鈉對酵母引起的發熱(大鼠),顯示與酮洛芬及萘普生幾乎同等、吲哚美辛的約3倍的解熱作用。

與佐劑關節炎大鼠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