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感染反應性關節炎

感染反應性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09-18 00:30:03

1、現在我就是手腳疼痛,腰疼,腿也疼。 有人知道是咋回事不

手腳疼痛,腰疼,腿也疼。可以去按摩店按摩一下,或者去醫院做一下針灸理療。還可以自己用葯酒擦一擦,再休息一下就沒事了。

2、您知道膝關節疼痛的原因嗎

膝關節為負重關節,位於下肢中部,容易受損。膝關節疼痛的臨床表現較為廣泛。現對常見的膝關節疾患分別闡述:一慢性關節炎常見的有退行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現將較為常見的退行性關節炎詳述如下:退行性關節炎多見於老年人,其病因大多與外傷炎症年齡關節力線不正或自身免疫反應有關。患病關節可致骨面破壞,軟骨下骨質壞死硬化和骨質增生,關節邊緣骨刺形成,關節間隙變窄,關節面不平及關節液分泌減少等,反復的損傷形成炎症反應。因此,臨床常發生膝關節疼痛腫脹關節積液活動時發出響聲走路不穩晚期出現關節畸形伸曲功能受到限制,嚴重者走路困難。二慢性滑膜炎及股四頭肌萎縮常見的膝關節滑膜炎有創傷性滑膜炎炎症性滑膜炎結核性滑膜炎及梅毒性滑膜炎等現就創傷性滑膜炎及股四頭肌萎縮進行描述。創傷性滑膜炎是由於關節創傷關節畸形關節負重力線不均等因素所致。隨之而來的有明顯的股四頭肌萎縮,兩者往往形成惡性循環,使治療較為困難。臨床上以中年婦女多見,大多由於中年後股四頭肌肌力隨年齡增加而退化,股四頭肌萎縮,而體重卻往往增加,股四頭肌萎縮使關節不能得到正常的保護,易出現創傷,進而刺激關節滑膜而發生炎症滲出,炎症滲出又不斷增加關節創傷,如內側副韌帶損傷或膝關節十字韌帶鬆弛等。因此,治療的關鍵在於建立肌肉平衡,減少關節創傷,消除炎症。三膝關節脂肪墊炎常多與損傷有關,內源性損傷較為多見,約佔70%。所有形成脂肪墊間隙變小的任何原因如滑膜囊腫膝反屈等,均可發生症狀及屈膝疼。外源性損傷多由外傷所致如半月板前緣分離骨折移位等。四半月板疾患常見的有:半月板破裂半月板囊腫及盤狀軟骨盤。主要症狀為:膝關節疼痛走路僵硬上下樓困難關節活動不靈活走路經常失步跌倒等五彈響膝常見原因有半月板破裂盤狀軟骨盤髕股關節滑脫等。六膝關節周圍滑囊炎常見的滑囊炎病因以外傷化膿性感染較多見,其他還有結核梅毒痛風等疾患七髕骨骨軟骨性骨折是一個經常遇到但又容易漏診的疾患,主要由於外傷而引起多見於運動員舞蹈演員軍事訓練人員及體力勞動者,患者以青年性男性居多,好發於膝關節半曲位時八髕骨軟化症病因較為復雜,與創傷職業年齡及個體體質均有一定關系,尤其在患有高髕骨膝外翻畸形等時更易發病。主要症狀為:患膝不適又難以表達,屈膝關節疼痛等九脛骨粗隆骨軟骨病多發於青年人,發生在脛骨粗隆骨骺處。臨床表現為脛骨粗隆部腫痛局部明顯隆起尤其在膝屈曲跪下時病側疼痛難以忍受,平時走路不受影響,疼痛可忍受。

3、抗o高是怎麼回事

抗O試驗正常參考值:成人< 500U,兒童< 250U。結合臨床症狀可對風濕熱做出診斷。 抗『O』升高的臨床意義:
1,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猩紅熱、丹毒、鏈球性咽炎、扁桃體炎。對風濕熱、急性腎小球腎炎有間接診斷價值、若多次檢測結果遞增,並伴紅細胞沉降率加快可有助於診斷。
2,少數非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病毒性肝炎、腎病綜合症、結核病、結締組織病、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多發性骨髓瘤等。
3,寒冷地區、寒冷季節。
青黴素是老葯,它的作用機理是作用於細菌的細胞壁,從而抑制細菌的合成。而人體細胞是沒有細胞壁的,所以青黴素對人體沒有毒付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青黴素沒有腎毒性。主要是變態反應(過敏反應)。所以青黴素應在皮試後,皮試結果為陰性者才能使用。
青黴素多用於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尤其是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首選。還有個長效青黴素,作用時間長,適合慢性感染者使用。樓主,建議你抽血做個葯敏試驗,並根據葯敏結果而使用敏感菌所至和感染。一切用葯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在用葯過程中,應定期復查。

4、支原體感染是性病嗎

支原體感染是性病嗎?從女性生殖道分離出支原體是否意味著致病,是否需要葯物治療,是臨床值得研究的課題。有研究表明,在性成熟,無症狀的女性生殖道支原體的檢出率

高達56.8%,在正常的嬰兒和兒童的泌尿生殖道中,也可以檢測出支原體。而劉朝暉等發現,在正常人群中支原體的檢出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在性活躍期達高峰66.4%,絕經後為20%,

平均檢出率為60.9%。支原體正常攜帶率如此之高,這種狀態是無任何症狀的攜帶狀態,而不是感染致病狀態。因此,泌尿生殖道支原體陽性並不能確診為性病,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及其他

性病病原體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才能確診。

5、反應性關節炎是什麼病?

反應性關節炎最常見的病因是細菌感染,例如肺炎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或肢體開放性外傷以後,局部造成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原發病灶感染一段時間後,會出現遠處關節感染,常累及髖關節、膝關節等大關節。梅毒感染也可以引起反應性關節炎。非細菌性感染引起的反應性關節炎主要見於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治療以後產生的反應性關節炎。
還有一些病因目前尚未明確,考慮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合並腫瘤性疾病有關,例如乾燥綜合征合並肺癌,治療後出現的反應性關節炎。

6、關節炎是怎麼形成的

關節炎形成原因:
一:關節炎的病因復雜,主要與自身免疫反應、感染、代謝紊亂、創傷、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根據病因可將關節炎分為骨性、類風濕性、強直性、反應性、痛風性、風濕性、化膿性等。
二:分類
很多疾病可引起關節炎性病變,臨床較為常見的關節炎有以下幾種:
1.骨關節炎
又稱退行性關節病、骨關節病。骨質增生,與人體衰老密切相關,多數老人都可能伴有骨質增生,自然容易得骨關節炎。臨床數據顯示,45歲以下人群骨關節炎患病率僅為2%,而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68%。在醫生看來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炎。
2.類風濕性關節炎
該病常表現為小關節(手指關節、腕關節等)疼痛,且發病關節呈對稱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80%在35~50歲之間,但老人、幼兒同樣可發病。因其病因與遺傳、感染、環境、免疫有著復雜關系,臨床尚無法徹底根治,只能通過葯物治療控制病情,維持關節功能。
3.強直性脊柱炎
多表現為脊柱、骶髂關節等中軸關節病變。病因不清,一般認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該病男性多見,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前,嚴重者可導致脊柱和關節畸形而影響日常生活。
4.反應性關節炎
因腸道系統、泌尿系統等關節外感染因子觸發的炎症性關節病變。降低感染率、提高免疫力有一定防治作用。
5.痛風性關節炎
因尿酸鹽結晶、沉積引起的關節炎。發病多為急性單側關節炎,以腳部大腳趾突然紅腫、疼痛為主要症狀,痛時「痛不欲生」,病程持續一周左右可緩解,像一陣風一樣過去,因此叫「痛風」,但易復發。預防方法是有效的抗氧化,防止核酸被氧化分解,從而減少內源性嘌呤(佔80%)產生,繼而減少尿酸的產生。同時改變生活飲食習慣,少吃動物內臟、海鮮、啤酒白酒等外源性嘌呤,從而減少尿酸產生。
三:平時可吃以下食物來預防和緩解關節炎

一:抵抗炎症的食物
1.富含ω-3的食物
許多研究證實,ω-3脂肪酸可預防和治療體內各種炎症,也可預防關節疼痛。這類食物包括:深海魚類,比如:三文魚、沙丁魚、金槍魚、馬鮫魚; 一些植物產品,比如:亞麻籽、奇亞籽、核桃和鱷梨、蝦粉、螃蟹粉、海洋魚低聚肽粉、牡蠣粉、鮭魚粉、大蒜粉、菠蘿蛋白酶成分。
2.姜辣素
姜含有豐富的姜辣素,這是一種形成合成酶(COX-2)的抑制劑,所以姜是一種很好的天然抗炎葯,雖然效果不如普通的非甾體類抗炎葯,但是你不必擔心副作用。
3.橄欖油
純橄欖油含有多酚和ω-3脂肪酸,兩者都是抗氧化劑並有助於減少炎症。橄欖油還含有刺激荃,這是一種類似於非甾體類抗炎葯的物質。研究表明,經常使用橄欖油的人,很少患有由風濕性關節炎造成的關節僵硬和關節疼痛。
4、活力捷:對蝦粉、螃蟹粉、海洋魚低聚肽粉、牡蠣粉、鮭魚粉、大蒜粉、菠蘿蛋白酶成分。
二:抗氧化食品
研究發現,氧化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關節炎和退化性關節炎。需要抵抗吸收抗氧化劑的自由基,如:維生素(A、C、E)、β-胡蘿卜素、礦物質(硒、鋅、銅、錳、鐵)、黃酮類化合物、異黃酮、多酚和其他抗氧化輔酶。
1.杏仁
杏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大約是芝麻的十三倍,是南瓜的六倍。少量杏仁,約28克,可提供女性一天所需維生素E的60%,可保護關節細胞的細胞膜並防止自由基的侵入。對於不喜歡杏仁的人,可以選擇葵花籽或花生,它們也富有維生素E。
2.木瓜
研究表明,攝入過少維生素C的人與攝入過多維生素C的人相比,關節炎的發病率增加了三倍。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抗氧化劑,可以穿透細胞以保護細胞內的DNA免受自由基的傷害。木瓜中的維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兩倍,然而木瓜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這是另一種對關節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劑。
3.黑豆
黑豆富含花青素,這是一種合成酶(COX-2)的抑制劑,且具有抗炎的作用。同時,黑豆還有另一種保護關節的抗氧化劑,那就是錳。黑豆中的錳有助於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傷害。
4.綠茶
綠茶中的多酚被認為是一種抗氧化劑。抗氧化劑可以減少炎症並減少對軟骨的損害。
三:有助於軟骨的食物
軟骨是一種精細的白色結構,纏繞在骨骼、胸肋骨、耳朵、鼻子、支氣管和椎骨之間的關節周圍。在骨架中有一個神經系統,所以如果兩個骨架直接碰撞,會引起劇烈疼痛。幸運的是,在骨架之間有軟骨,使得骨架不會直接相互碰撞,軟骨也沒有任何血管和神經結構,所以當我們走動時不會感到疼痛。膠原蛋白是軟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使軟骨承受重力和壓力,支持各種關節的運動。
1.蘋果
蘋果富含槲皮素。槲皮素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其具有抗炎的作用,有助於產生和修復膠原蛋白。康奈爾大學的學者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尚未煮熟或加工的蘋果比加工過的蘋果保留更多的槲皮素。研究還發現,槲皮素濃縮在蘋果皮中,蘋果顏色越深,槲皮素含量越高。
2.西蘭花
西蘭花富含有機硫化合物,有助於提高軟骨組織的質量和軟骨組織的彈性,並可增加韌帶的強度、增加潤滑黏液的分泌。西蘭花富含維生素K和C,就像蘿卜硫素一樣作為抗氧化劑。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200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蘿卜硫素可以幫助身體細胞對抗自由基,有助於預防或減緩骨關節炎(OA)的進展。富含鈣的西蘭花也與關節的保護密切相關,而蛋白質和維生素A、B、C和少量的維生素K,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並減輕關節疼痛。
3.羽衣甘藍
羽衣甘藍屬於芥菜科。羽衣甘藍含有豐富的鈣,但不含膽固醇,脂肪和卡路里遠低於乳製品。羽衣甘藍還富含維生素A、C和K,以及參與關節保護的銅和錳等兩個礦物質。銅可以促進膠原蛋白的生長並提高韌帶的質量; 而錳是人體器官生長和修復所需的一些酶的必需成分。
4.含有類胡蘿卜素的食物
類胡蘿卜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最著名的是β-胡蘿卜素,它可以減少體內炎症並減輕關節疼痛的症狀。富含β-胡蘿卜素的食物包括:胡蘿卜、甘薯、冬瓜、南瓜、甜瓜和菠菜。
5.蔥蒜類食物
研究表明,經常食用蔥蒜類食物(如大蒜、洋蔥和韭菜)的人很少患骨關節炎。研究人員指出,在大蒜中有一種叫做二烯丙基二硫的化合物,它可以有效地限制破壞軟骨的酶的產生。

7、抗0高是什麼意思

抗0高是的意思是抗鏈球菌溶血素O數值偏高。

抗0(ASO)實驗:取靜脈血2ml,注入試管中送檢,不抗凝。『正常值范圍』<500單位。『臨床意義』增高:見於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扁桃體炎,猩紅熱,活動性心臟病,風濕性關節炎,急性腎炎等。

細菌侵入人體後可產生多種毒素,刺激人體產生對抗毒素的物質,稱為抗體。其中由鏈球菌感染後產生的抗體,即抗O是臨床醫生用來診斷鏈球菌感染的重要指標。

抗O增高說明在最近一段時間內有鏈球菌感染存在,但不能單獨用抗O增高來診斷風濕熱。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Anti-streptolysin O test,ASO test)簡稱抗O試驗。常用於風濕熱的輔助診斷。患者血清中的抗O大多在250單位左右,活動者一般超過400單位。

(7)感染反應性關節炎擴展資料:

抗鏈球菌溶血素O的臨床意義:

☆ASO測定對於診斷A族鏈球菌感染很有價值,其存在及含量可反映感染的嚴重程度。

☆A組鏈球菌感染後1周,ASO即開始升高,4~6周可達高峰,並能持續數月,當感染減退時,ASO值下降並在6個月內回到正常值,如果ASO滴度不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復發性感染或慢性感染。多次測定,抗體效價逐漸升高對診斷有重要意義,抗體效價逐漸下降,說明病情緩解。

☆風濕熱、急性腎小球腎炎、結節性紅斑、猩紅熱、急性扁桃體炎等ASO明顯升高。

☆少數肝炎、結締組織病、結核病及多發性骨髓瘤病人亦可使ASO增高。

☆由於人們常與A族鏈球菌接觸,正常人也存在低效價的抗體,通常ml,當效價>200IU/ml時,才被認為有診斷價值。

☆少於15-20%的健康人血清中的ASO含量高於200IU/ml。大多數新生兒的ASO含量高於其母親,但在其出生後數周內ASO含量會急劇下降。學齡前兒童的ASO值通常低於100IU/ml,然後隨年齡的增加ASO值增加,並在學齡期達到頂峰,成年後ASO值下降。

☆除了急性階段外,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血清中通常檢測不到ASO值的升高。在腎病綜合征和抗體缺乏綜合征患者的血清中僅有極低含量的ASO。

參考資料:網路-醫學抗鏈球菌溶血素"O"

8、什麼原因造成的關節炎

關節炎原因是過度勞損: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由於膝關節長期受到壓迫,關節軟組織比正常人受損更加嚴重。過於肥胖:肥胖人群由於本身體重過大,對下肢造成長期負荷,導致關節炎發作。環境潮濕:潮濕環境容易造成體內氣血運行受阻,容易出現關節炎。關節受到感染:由於關節軟骨在之前收到損傷,容易引起繼發性關節炎。遺傳基因:研究顯示,關節炎的發病有家族聚集的傾向,父母當中出現關節炎,下一代人出現關節炎的幾率也是比較大的。

與感染反應性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