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豬鏈球菌病?
鏈球菌病是由鏈球菌屬中致病性鏈球菌所致的動物和人共患的一種多型性傳染病,為重要的細菌性傳染病之一。豬鏈球菌病是由C、D、E及L群鏈球菌引起豬的多種疾病的總稱。急性常為出血性敗血症和腦炎,慢性以關節炎、心內膜炎、淋巴結化膿及組織化膿等為特徵。本病分布於世界各地,目前已有22個國家和地區報道有豬鏈球菌病,曾在我國的華南、西南和華東等地區大面積流行,迄今全國已有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報道了本病,給我國的養豬業造成極大的危害。
2、豬鏈球菌病主要表現哪些臨床症狀?
豬鏈球菌病,可分為豬敗血性鏈球菌病(即敗血型)、豬鏈球菌性腦膜炎(即腦膜炎型)、豬淋巴結膿腫(即淋巴結膿腫型)三種類型。
(1)敗血型
分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其中,最急性病例主要見於流行初期,發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見任何異常症狀豬就突然死亡;急性型病豬表現為精神沉鬱,體溫升高達43℃,出現稽留熱,食慾不振,眼結膜潮紅,流淚,鼻腔中流出漿液性或膿性分泌物,呼吸急促,間有咳嗽,頸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膚呈紫紅色,有出血點,出現跛行,病程稍長,多在1~3天內死亡;慢性型病例多由急性型轉變而來,病豬多為多發性關節炎,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高度跛行,甚至不能站立,嚴重的可癱瘓,病程可達2~3周。
(2)腦膜炎型
以腦膜炎為主要症狀。多發生於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主要表現為神經症狀,如運動失調,盲目走動,轉圈,空嚼,磨牙,仰卧,後軀麻痹,側卧於地,四肢呈游泳狀劃動。病程短的幾小時,長的1~5天,致死率極高。病程長的表現為多發性關節炎。
(3)淋巴結膿腫型
該型是由豬鏈球菌經口、鼻及皮膚損傷感染而引起,多見於斷奶仔豬和育肥豬。主要表現為在頜下、咽部、耳下、頸部等部位的淋巴結化膿和形成膿腫,病程3~5周。
豬鏈球菌病的臨床表現
3、豬鏈球菌感染成關節炎型不治療會自愈嗎
這個還是治療一下吧,自己好的可能性不大,整理自康大夫豬病防治互助 問答平台。
4、豬鏈球菌,前腿疲,什麼葯效果好
養殖場應警惕鏈球菌病流行爆發,避免給養豬場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豬鏈球菌病是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主要分為以下類型。
疫病類型
急性敗血症型一般發生在流行初期,突然發病,往往還未見任何症狀就死亡,體溫升至41℃~42℃,在數小時至1天內死亡。精神委頓,腹下有紫紅色斑。
腦膜炎型多發於哺乳仔豬和保育仔豬,發病初期,患豬體溫升高,食慾廢絕,便秘,有漿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繼而出現神經症狀,轉圈,空嚼,磨牙,直至後軀麻痹,共濟失調,側卧於地,四肢作游泳狀,頸部僵直,角弓反張,甚至昏迷死亡。部分豬出現多發性關節炎、關節腫大,病程1~2天。
關節炎型多發生於小豬,關節腫大,跛行,卧地不起。病豬精神沉鬱,食慾減退。體溫升高到41℃以上,呈稽留熱,呼吸促迫,心跳增速,糞便乾燥,有的呈算盤子狀,糞便表面常有粘液。後由一肢變為兩肢疼痛。病豬耳部、胸部、腹部出現紫斑。
化膿性淋巴結炎型病豬淋巴結腫脹、堅硬、有熱痛感,採食、咀嚼、吞咽和呼吸較為困難,多見於頜下淋巴結化膿性炎症,咽喉、耳下、頸部等淋巴結也可發生。病程為3~5個星期,病豬經治療後,腫脹部分中央變軟,皮膚壞死,破潰流膿,並逐漸痊癒。該病需通過實驗室檢驗出豬鏈球菌方可確診。
防治措施
預防措施發病後全場立即進行普查,隔離病豬,減少傳播;對有膿腫,尿囊積液,後肢麻痹,癱瘓的病豬予以淘汰,實行獨立防疫體系,可避免人員相互流動和生豬相互接觸傳播。
加強飼養管理加強通風換氣,每欄宜養6~8頭豬。加強衛生,尿糞分離,欄桿清潔。若免疫不及時或免疫失敗發生鏈球菌病時,同群健康豬應立即接種鏈球菌病疫苗實行緊急預防,全場每周一次大消毒,消毒後在豬舍內噴灑護舍安,使舍內有益菌大量增殖,減少病原傳播。
定期添加營養物質在飲水中交替添加優樂舒等,以增強生豬的免疫力和減少應激。
切斷傳播途徑引種時,首先在隔離場飼養45天,經觀察、檢測確認該豬無病後回本場飼養。回場後在場區隔離場再飼養45天,實行仔豬早期免疫技術,即3~5日齡口服4頭份豬鏈球菌病疫苗進行首次免疫,50~60日齡肌注2頭份進行加強免疫以防止免疫失敗。
免疫失敗主要有2個因素:一是免疫給葯期間使用抗菌葯或飼喂含抗菌素的飼料,殺傷了部分抗原;二是免疫劑量不夠。所以,在使用鏈球菌病疫苗的前後10天共20天內,不能使用抗菌葯和含抗菌素的飼料。免疫前後10天添加1%的促免1號,增強疫苗免疫水平。
葯物治療對發病豬治療首選葯物是氨苄青黴素、青黴素、阿莫西林和頭孢噻呋,肌肉注射,每天3次,連用2天;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維生素C注射液10毫升,靜脈注射,每天2次,連用2天。對出現跛行症狀豬,可配合使用鎮痛葯物治療;對出現高熱豬,應配合使用解熱鎮痛葯物;對淋巴結膿腫豬,待膿腫成熟變軟後,及時切開,排出膿汁,用0.1%高錳酸鉀液沖洗後,塗上碘酊,配合注射青黴素等抗菌葯物,短期內避免用水沖洗,以防感染。
參考資料來自:王哇塞獸醫網 http://www.wangwasai.com/zhubing-c3/
5、豬鏈球菌病如何治療
豬鏈球菌病是由多種不同的鏈球菌引起的不同症狀的總稱,主要由豬2型鏈球菌引起,流行無明顯的季節性,但在7~10月份易大面積發生。多發生在哺乳仔豬和育成豬,體溫升至41~43℃,食慾減少至廢絕來,便秘,有的後期拉稀,咳嗽,呼吸困難。有的出現多發性關節炎,關節腫大。有的出現神經症狀,共濟失調,興奮、轉圈。有的倒地側卧,四肢劃動,叫聲嘶啞,最後因衰竭死亡。
預防可接種鏈球菌滅活自菌苗或弱毒菌苗。治療時可肌肉注射青黴素類抗生素,對體溫升高者,可注射安乃近注射液或安痛定注射液,每日2次,至體溫正常,或採用青黴素+慶大黴素、zd復方磺胺-5-甲氧嘧啶治療。可選用當地流行的血清型菌株作為制苗菌株制備疫苗,在仔豬出生42小時後注射。
6、豬鏈球菌什麼症狀
鏈球菌病是由鏈球菌屬中致病性鏈球菌所致的動物和人共患的一種多型性傳染病,為重要的細菌性傳染病之一。豬鏈球菌病是由C、D、E及L群鏈球菌引起豬的多種疾病的總稱。急性常為出血性敗血症和腦炎,慢性以關節炎、心內膜炎、淋巴結化膿及組織化膿等為特徵。本病分布於世界各地,目前已有22個國家和地區報道有豬鏈球菌病,曾在我國的華南、西南和華東等地區大面積流行,迄今全國已有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報道了本病,給我國的養豬業造成極大的危害。
7、豬鏈球菌病用什麼葯治療
本病急性病例,必須早期用葯,葯量要足,拖延時間或葯量不足,或用葯時間短,則療效不佳或轉為慢性。
鏈黴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400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氯黴素40千克的豬,用量為1.2克。每日二次肌肉注射。
新黴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為250毫克。每日分2次肌肉注射。
卡那黴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為600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
四環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為2.0克。分2~3次內服。
先鋒黴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為4克,分2次肌肉注射。
膿腫應切開排膿,用2%的洗必泰溶液沖洗,再塗碘酊或撒碘仿磺胺粉。
8、豬鏈球菌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臨床上可分為4型,最急性病例常突然死亡。
急性敗血型:體溫升高到41~43℃,不食、便秘。有漿液性鼻液,眼結膜潮紅流淚。2天內出現多發性關節炎、跛行、爬行不能站立。有的病豬出現共濟失調、磨牙、空嚼或昏睡。少數豬皮膚出現廣泛性充血、潮紅,病的後期出現呼吸困難。常1~3天死亡,病死率80%~90%。
腦膜炎型:此型多見於哺乳仔豬和斷奶小豬,體溫升高到41℃左右,不食。病豬出現前肢高踏,四肢不協調、轉圈。空嚼、磨牙、繼而後肢麻痹、前肢爬行,四肢作游泳狀或昏迷不醒。部分豬出現多發性關節炎、關節腫脹。
關節炎型:一肢或幾肢關節腫脹,疼痛、跛行,有的逐漸好轉,有的惡化轉為急性敗血型。
淋巴結膿腫型:多見頜下淋巴結化膿性炎症,咽、耳下、頸部等淋巴結也常受侵害。淋巴結腫脹、有熱痛、破潰後流膿,一般不引起死亡。
確診豬鏈球菌病,應將病料送檢。
9、母豬得了鏈球菌,是關節炎型的
用磺胺間甲氧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