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強直性脊柱炎關節炎

強直性脊柱炎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09-15 07:27:47

1、如何鑒別強直性脊柱炎和骨關節炎

強直性脊柱炎和骨關節炎均可累及脊柱和外周關節,但兩者在臨床症狀及X線檢查有不同之處,故比較容易鑒別兩者。強直性脊柱炎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骨突、脊柱旁軟組織及外周關節。患者逐漸出現臀髖部或腰背部疼痛和(或)發僵,尤以久卧久坐時明顯。病變初期疼痛多位於一側呈間斷性,數月後多在雙側呈對稱性。晨起或久坐站立時腰部發僵明顯,但活動後減輕。有的患者臀髖部有劇痛感,偶向周邊放射。隨病情的發展,可累及腰椎、胸椎,繼而出現相應部位疼痛、活動受限或脊柱畸形;大部分患者在病初或病程發展中出現外周關節病變,以膝、踝、髖和肩關節多見,表現為局部疼痛、活動受限、關節強直及肌肉萎縮;常伴有全身症狀,可出現發熱、貧血、消瘦或其他器官受累,如眼色素膜炎、跟腱炎等;X線檢查可見關節邊緣模糊,晚期出現骨性融合。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以手的指關節、肘、膝、肩關節及脊柱最易受累。受累關節以疼痛和壓痛為主,活動時關節有摩擦音,嚴重者可發生關節畸形。可出現明顯的晨僵現象,但一般不超過半個小時。頸椎或脊柱病變可引起神經受壓或刺激症狀。一般無全身症狀,不會出現關節強直及肌肉萎縮;X線顯示骨贅生成和椎間隙變窄。

2、強直性脊柱炎與類風濕關節炎區別

你好,看看症狀就知道了。
類風濕性關節炎簡介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不死的癌症,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病因未明的能引起肢體嚴重畸形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並引起劇烈疼痛。
本病發病高峰年齡是20—45歲,多見於女性,男女之比約為1∶3。據文獻報道類風濕發病率:牙買加黑人是10.25%;在美國的白種人為0.5—1%,而在美國的印第安人為5.3%;歐洲人為0.6—1.9%;日本人為0.3—0.6%;我國初步調查為0.32—0.4%,按此數字估計我國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400萬左右。
本病是一種炎症性、進行性、對稱性和破壞性的關節性疾病,以關節晨僵、疼痛腫脹及功能障礙為本病主要臨床表現。輕者影響關節功能,重者造成殘疾,極少數嚴重者可因頸椎破壞而致高位截癱、或因重要臟器血管受累而危及生命。
祖國醫學將其歸屬於「痹證"范疇,而本病病程長,病情頑纏,不少學者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更接近於《金匱要略》之「歷節病」,或稱「頑痹」、「尪痹",以區別於其它的痹症。
類風濕性關節炎國際診斷標准
(美國風濕病學會1987年修正)
1、 晨起關節僵硬至少1小時(大於等於6周)
2、 3個或以上關節腫脹(大於等於6周)
3、 腕關節或掌指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腫脹(大於等於6周)
4、 對稱性腫脹(關節炎),即身體兩側相同關節同時或先後發病
5、 X線片顯示手和(或)腕關節軟骨面糜爛樣和(或)關節周圍骨質稀疏改變
6、 皮下類風濕結節
7、 類風濕因子陽性(1:32以上)
備註:以上1—4條必須持續出現至少6周或12周,具備4條或4條以上者,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因子陽性並不能一定確診為類風濕。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多發於青年男性。病變自骶髂、髖關節椎間盤纖維環附近韌帶鈣化,向上蔓延至脊柱,造成骨強直。初期:厭食、低熱、乏力、消瘦、貧血、腰酸、腰痛或不適,早起覺腰部僵硬,活動後可以緩解,肌腱/韌帶骨附著炎症,外周關節受累。晚期:腰椎前凸曲線消失,進而胸椎後凸而呈駝背畸形、頸椎活動受限、頭向前俯、胸廓變平、腹部突出,最後脊柱各方向活動完全受限。化驗檢查:類風濕因子陰性,人類白細胞抗原HLA—B27陽性率高達90%以上。X線:早期為骶髂關節增寬、邊緣模糊呈鋸齒狀;晚期見關節間隙消失,椎旁韌帶鈣化,呈竹節狀,骨質疏鬆
強直性脊柱炎診斷標准
(一) 1963年羅馬會議制訂的診斷標准
1、腰痛和腰僵3個月以上,休息後也不緩解
2、腰部疼痛及僵硬感
3、腰椎活動受限
4、胸廓擴張活動受限
5、虹膜炎的歷史、現象或後遺症
6、雙側骶髂關節炎加上臨床標准之一,即可認為強直性脊柱炎存在
(二) 1968年紐約會議制定的臨床診斷標准
1、各方面的腰椎活動(前屈、後伸、後彎)完全受限
2、胸腰段或腰椎過去痛過,現在仍痛
3、在第四肋間測量,胸廓的擴張活動度等於或小於2.5cm,肯定強直性脊柱炎成立,如果出現下列情況:1、3~4度雙側骶髂關節炎,加上至少一條臨床指標,2、3~4度單側或2度雙側骶髂關節炎加上第一或第二,三個臨床指標,可能強直性脊柱炎成立,如果僅有3~4度雙側骶髂關節炎而無臨床指標則強直性脊柱炎不成立。

3、我得的是骶髂關節炎還是強直性脊柱炎?求助!很急!

從你的檢查結果上看你應該是骶髂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年齡要更年輕,而且主要累及中柱骨,HLA-B27多為陽性。
但從你「敘述」的臨床症狀上看你又不單純是骶髂關節炎的症狀,我是懷疑你可能有其他自身免疫系統的疾病,建議你查抗核抗體等,如果確實都沒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個好一點的中醫去系統調理一下,盡量不要在不能明確診斷的情況下亂吃葯,這樣只會延誤病情。

4、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什麼是脊柱關節炎,如何治療

你好,強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附著點炎症為主要症狀的疾病,與HLA-B27呈強關聯,病因尚不明確,是以脊柱為主要病變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變,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脊柱關節炎(Spondyloarthritis,SpA),既往又稱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或脊柱關節病。是一組以脊柱和外周關節病為主,多系統受累的系統性炎性疾病。
治療上,大多採用非甾體類抗炎葯、抗風濕葯、生物制劑和康復訓練進行治療。

5、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嗎?

在過去近100年的時間內,一直把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關節炎當作一個病。自從本世紀40年代發內現血清類風濕容因子及70年代發現HLA-B27和強直性脊柱炎密切相關以來,強直性脊柱炎才有可能從類風濕關節炎中區分出來。現已明確並得到公認,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關節炎是兩個不同的獨立疾病,它們的主要區別點有:(1)強直性脊柱炎男性多發而類風濕關節炎女性居多。 (2)強直性脊柱炎無例外地有骶髂關節受累,類風濕關節炎則無。 (3)強直性脊柱炎為全脊柱自下而上的受累,而類風濕關節炎脊柱如受累,只侵犯頸椎。 (4)外周關節病變在強直性脊柱炎為少數關節、非對稱性,且以下肢大關節為主,而類風濕關節炎則為多關節、對稱性,四肢大小關節均可受累。 (5)強直性脊柱炎無類風濕關節炎所見的類風濕結節。 (6)強直性脊柱炎的血清類風濕因子一概陰性(不高於正常人群的陽性率),而類風濕關節炎的類風濕因子陽性率佔60-90%。

6、脊柱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症為主,並侵犯四肢關節和其它臟器的全身性疾病. 此病致殘率較高:一般先侵犯骶髂關節,然後沿脊柱逐漸向上發展,而累及腰椎,胸椎,甚至頸椎.強直性脊柱炎在沒有變形之前是完全可以治癒的,如果變形就只能控制不發展. 治療從提高免疫系統和滋補肝腎著手全面調理,配合調和脾胃.去風通絡,活血散寒,消腫止痛,治療用中葯對症內服、外敷活血拔寒透骨散,沒有任何副作用,經濟實惠,療效好,療程短。不要用西葯,副作用太大.不要喝酒,不要勞累,注意休息。

7、強直性脊柱炎與類風濕關節炎有哪些區別?求大神幫助

你好! 在過去近100年的時間內,一直把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關節炎當作一個病。自從本世紀40年代發現血清類風濕因子及70年代發現HLA-B27和強直性脊柱炎密切相關以來,強直性脊柱炎才有可能從類風濕關節炎中區分出來。現已明確並得到公認,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關節炎是兩個不同的獨立疾病,它們的主要區別點有: ①強直性脊柱炎男性多發而類風濕關節炎女性居多。 ②強直性脊柱炎無例外地有骶髂關節受累,類風濕關節炎則無。 ③強直性脊柱炎為全脊柱自下而上地受累,而類風濕關節炎脊柱如受累,只侵犯頸椎。 ④外周關節病變在強直性脊柱炎為少數關節、非對稱性,且以下肢大關節為主,而類風濕關節炎則為多關節、對稱性,四肢大小關節均可受累。 ⑤強直性脊柱炎無類風濕關節炎所見的類風濕結節。 ⑥強直性脊柱炎的血清類風濕因子一概陰性(不高於正常人群的陽性率),而類風濕關節炎的類風濕因子陽性率點60~90%。 ⑦強直性脊柱炎以HLA-B27陽性居多,而類風濕關節炎則為HLA-DR4陽性。 南京市察哈爾路10號

8、您好,我得了強直性脊柱炎,目前是骶髂關節炎,我該怎麼辦

病情分析: 您好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症為主,並侵犯四肢關節和其它臟器的全身性疾病.。此病致殘率較高,一般先侵犯骶髂關節,然後沿脊柱逐漸向上發展,而累及腰椎、胸椎、甚至頸椎。強直性脊柱炎在沒有變形之前是可以治癒的。
意見建議:治療的話,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綜合病因、年齡、體質等情況,確定治療方案。有針對性的治療,並每天堅持科學的康復功能鍛煉,幫助病情的早日恢復。

與強直性脊柱炎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