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諸葛亮關節炎

諸葛亮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09-14 01:42:21

1、諸葛亮打仗要坐輪椅,選擇坐輪椅有什麼深意嗎?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劉備陣營中的謀士,正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誇贊諸葛孔明的後世美言就不過多闡述。用現在的話來說諸葛丞相可謂是三國時期的網紅之一(也許都沒有之一)!
我認為只要看過影視作品老版《三國演義》和新版三國的人,對於諸葛亮這個人後期的出場總是有一個特寫鏡頭;那就是打仗的時候總有網紅輪椅。那麼他為什麼要坐輪椅呢?真的是因為諸葛孔明腿上有什麼毛病嗎?下面就來解釋一下。


坐輪椅這件事還是要從一個傳說開始:據傳說諸葛亮是孫臏轉世,我們都知道孫臏是因為遭到師兄龐涓的陷害,因此不能走路繼而殘疾坐戰車上。既然是孫臏轉世那麼諸葛亮腿上自然也有疾病。但這一聽就是一個子虛烏有的故事,不是真實歷史;還有一種說法,說諸葛亮最佩服的是孫臏!而孫臏因為腿疾在戰場指揮不得不乘坐戰車。諸葛亮自詡是孫臏一樣的軍事奇才,所以她乘坐戰車是為了效仿偶像孫臏。(甚至原著當中都沒有做出諸葛亮為什麼喜歡坐輪椅出來作戰的解釋)


其實我們基本上可以知道諸葛亮並沒有殘疾也沒有腿疾,歷史上記載,諸葛亮也是有騎過馬的。既然是騎過馬的人,所以證明諸葛亮腿腳沒毛病;既然上面我們說孫臏是真的不能走路從而坐在戰車上,那麼也就是說孫臏沒有坐過輪椅,孫臏坐的是戰車!


據記載這種戰車稱為「素車」是非常輕便,沒有太多裝飾的一種戰車。在古代是用來行軍作戰的工具,(類似於今天的指揮車種)也就是說這種戰車不能稱為輪椅。

綜上所述,諸葛亮打仗坐輪椅是沒有的事情。而且坐戰車更沒有什麼深意。只是現在影視作品對其一種觀影效果和加深觀眾觀念的方式。如果非要說有什麼影響,也許是導演非常崇拜諸葛亮此人,讓諸葛亮呈現在熒屏當中和其他三國人物都不一樣。

2、諸葛亮為什麼坐輪椅?

據說孫臏被算計 被師弟把膝蓋給割了只能坐輪椅,所以轉世後的諸葛亮愛坐輪椅。
先姜尚,後孫臏,五百年前諸葛亮,五百年後劉伯溫。孫臏、諸葛亮、劉伯溫代代相傳,每隔500年投胎轉世。姜子牙封神之後,本想回昆侖成仙道,元始天尊對他說,他根骨太差,讓他轉世重修,並親口許了大羅神仙之位。不過姜子牙轉世須聰明絕頂有九竅玲瓏心方能轉世。九竅玲瓏心五百年一出,姜子牙死後一直等到春秋戰國時期,九竅玲瓏心才出現,姜子牙死後五百年轉世為孫臏,孫臏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功成身就後孫臏修道成仙,明了自己的來歷,卻發現自己雙腿已失,如果像這樣成仙的話一輩子只能在輪椅上坐著,郁悶之下,不得不冰解轉世,孫臏死後五百年轉世為諸葛亮,所以轉世後的諸葛亮愛坐輪椅,後又為劉備所累,火燒博望坡,火燒赤壁,三氣周瑜,最後火燒藤甲軍,傷了陰德,不能位列仙班,諸葛亮死後五百年轉世為劉伯溫,助朱元璋搞定蒙元,得了天下 功成身退,劉伯溫寓居於少城的時分恰恰住在孔明府,府上有一匾:「天下第一人」。他就問這是誰這么大的膽子敢說本人是天下第一人,隨從告知是三國時的孔明先生。劉伯溫聽後很是生氣,心想:孔明雖是奇才,但也不能自稱是天下第一人啊,我伯溫假如早出生幾百年的話沒准比孔明還兇猛。「來人,把牌匾給我拆了。」隨從拆牌匾的時分發現中間還有一個牌匾,一行四言詩露了出來:「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五百年前吾知汝,五百年後汝知誰?」劉伯溫面對牌匾,長跪不起。

3、三國中,諸葛亮為什麼要坐那四輪車,而不騎馬

諸葛亮抄親自指揮大規模的作戰,是在劉備死後,五虎上將凋零,此時朝中智謀之士奇缺,能征慣戰的人又沒能選拔上來,造成諸葛亮不由得每一件事不事必躬親。劉備死後,諸葛亮鞠躬盡瘁,可想而知身體每況愈下,因此可想而知諸葛亮作四輪車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不論冬夏,他總是羽扇綸巾,端坐四輪車。要的是那種仙風道骨的派頭,求的就是那種不疾不徐的風度,給人一種穩如泰山之感。這也是古代讀書人的風格。

其二,身體跟不上。諸葛先生的身體不太好,一個讀書人不重視體育鍛煉,又喜歡熬夜,自然身體有些小恙。據專家分析,諸葛亮應該患有風濕關節炎或風癱之類的病。因為他南征孟獲的時候就乘坐四輪車。畢竟南方多山,道路難行,四輪車更難行走。而諸葛不騎馬,可見身體應該有些差。

當初,諸葛亮和司馬懿在渭水之濱對陣時,司馬懿一身戎裝,來到陣前,卻見對面蜀軍陣中,諸葛亮乘一輛沒有油漆的車,著著葛布巾,手持白羽扇,指揮著三軍。司馬懿不由地贊嘆:「真可謂名士矣。」可到最後,卻見諸葛亮一身疲憊,怎能不感慨。可見諸葛亮坐四輪車其實不是為了耍酷,而是因為身體太差的緣故。

4、為什麼諸葛亮把周瑜氣死?

說三國, 話三國, 三國英雄何其多也? 我個人認為三國時代的人最牛叉的人,值得嚮往;
遙想當年, 小喬出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一樽還淚西月
年輕的時候初讀此詩,第一印象,寫的儒將諸葛亮, 小喬出嫁是寫周瑜的;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寫的是諸葛亮的; 甚至都以為赤壁之戰是諸葛亮功在第一; 然為隨著年齡的增長, 三國讀的多了, 理解的深了, 才發現此時的建安十三年至十五年的諸葛亮,什麼都不是, 而此段時間的歷史主角確是周瑜, 此刻最大的英雄也是周瑜. 我們就比較一下, 這段時間內的周瑜和諸葛亮;也給周瑜證明下, 周瑜是不可能給諸葛亮氣死的; 周瑜被諸葛亮氣死,應該是諸葛亮被周瑜氣死吧;原因如下:
周瑜(175-210),死在建安15年, 年36;
諸葛亮(181~~234)年54歲,就是說諸葛亮比周瑜小七歲, 建安十三年, 周瑜34歲, 諸葛亮27歲,

1. 周瑜年少得志, 諸葛亮小周瑜6歲, 21歲就攻城拔寨了也就是建安元年, 而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 也就是26歲得時候,劉備才去隆中找諸葛亮, 27歲得時候才建立第一功(建立孫權和劉備的戰略聯盟, 共抗曹操.)也就是周瑜早11年的發揮;即在建安13年的時候,諸葛亮是個剛出茅廬的一個謀士,參謀(還不是參謀長: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28歲),而周瑜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名將;周瑜怎麼會嫉妒諸葛亮?
2. 周瑜出生世家大族; 諸葛亮出生一個沒落的世家;而且父母早亡;不嫉妒.
3. 自身條件:周瑜是天下聞名的帥哥,江東父老呼之 周郎(周郎即周帥哥是也); 而諸葛亮也是一個身長八尺; 但是沒有說他英姿並發; 估計就是身高挺好, 人就長的一般般, 但是……, 權且算是平手. 不嫉妒.
4. 老婆, 周瑜的老婆小喬, 天下最美的美女之一; 諸葛亮的老婆」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 「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不嫉妒.
5. 能力,功績上來講, 建安15年,周瑜是東吳第一名將, 東吳的第一紅人;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剛剛被打敗, 掉下來在野外的兵器,還沒有生銹;(借東風, 是三國演義的說法) 諸葛亮當時還最多是個參謀長; 不是一個實力派.且當時的劉備集團的實力遠遠不如東吳(借荊州); 兩個人又不是一個級別的, 不嫉妒.
6.個人藝術素養:
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諸葛亮, 空城計中, 城牆上撫琴一曲,縱然不至於多麼差,也沒有多麼好,最起碼沒有周瑜強;不嫉妒.
7. 性格柔性上講:
周瑜 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惟與程普不睦。[江表傳曰: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雖然周瑜和魯肅政見不一致(周瑜,滅劉備,自大; 魯肅, 聯劉備抗曹),但是不為自己的固執推薦魯肅接替自己的位子.
諸葛亮: 殺馬謖, 沒有重用魏延, 死後:蜀中無大將, 廖化作先鋒;

8. 生命線短長,和身後事及後代:
功高震主,不得善終的事情(或者死後後代比較慘);一次又一次的重復再現了; 孫權比諸葛亮小一歲, 比周瑜小七歲,周瑜21歲時候已經和孫策一起攻城拔寨, 周瑜帥,周瑜的能力,名聲無異於當時的天皇巨星, 而孫權十四五歲的時候, 如果是追星一族,則無疑是周瑜的粉絲; 且孫權在孫策死的時候, 彷徨無助之際周瑜帶頭宣布向其效忠, 有擁立之功; 曹操勢大來襲之際,又是周瑜;談笑間檣櫓灰飛湮滅; 赤壁之戰後,周瑜的身影相對於孫權來說, 過於強大了, 而周瑜恰巧病死了; 對於此,孫權的評價是, 孫權最喜周公瑾:邈焉難繼.(權: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 周瑜的一生,是在切當的年齡,遇到切當的夥伴, 娶到心儀的對象; 建立不勢奇功; 功成身死;
巴頓將軍說的正確: 一個士兵最好的歸宿,是在最後一仗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打死。」周瑜就是!
相對於諸葛亮, 後主劉禪, 稱諸葛亮為父; 把所有的國家大事都教給諸葛亮, 自己只住持祭祀的事情, 被諸葛亮的光輝壓抑住的不行. 所以諸葛亮死後,劉禪在國家層面不進行大規模的祭祀; 甚至不讓民間私人祭祀; 所以可以看得出, 劉禪是對諸葛亮是不滿的, 只是劉禪比較弱而已; 如果換做一個比較強勢的君主, 諸葛亮死後肯定要差一點,實際上諸葛亮死後,劉禪就不為諸葛亮官方祭拜,只是因為民間的力量太大,才不得已,劉禪才下令官方祭拜!; 這點上說,諸葛亮是幸運的!幸運而已.

綜上所述, 周瑜真的不會被諸葛亮氣死, 如果比較真正被氣死肯定是諸葛亮.
如果做一個三國時候實力,人氣排行榜, 周瑜必名列前三甲,作為國家大員,功勛卓著;領導滿意(孫權:邈焉難繼) 作為偶像人物年少貌美,嬌妻美娟; 個人藝術修養: 音樂修養,應無出其右者(傳聞: 廣陵散是其作品,當然三爵之後,曲有缼誤,必知之,知之必顧); 還有比這個更完美的人么? 諸葛亮必定要排在其後.
江山如何,一時多少豪傑.

5、劉備死後,諸葛亮打仗為何不騎馬,總坐著輪椅?

劉備死後,諸葛亮打仗不騎馬,總坐著輪椅是因為在劉備死後蜀國基本上是無將可用的整日操勞,身體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經受不了騎馬的顛簸,為了保持體力才會總坐輪椅

諸葛亮身非常的高,經常以管仲樂毅自比,人家都說堂堂的七尺男兒,諸葛亮比人家還多了一尺呢。亮坐上輪椅的時間,大概是從劉備死後,他開始坐上輪椅的,而且平時也不見他坐,只有在兩軍對壘打仗的時候。諸葛亮就是一介文人,不是那些武將出身的將軍,沒有習武,沒鍛煉過身體,騎馬自然是受不了的,但是他作為總指揮,必須得親臨現場,作為四輪車,輪椅就成了他的最好代步工具,這種說法確實是有一定的道理。

也有人認為,諸葛亮坐的,並不是我們現在的輪椅,而是四輪車子,這是一種古代用作戰的戰車。古代的戰車是以馬作為動力的,秦漢以前戰斗的主要方式是車馬戰,一直到了漢武帝年間,漢朝和匈奴人打仗的時候,戰車並沒有很突出的優點。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商周時候的姜子牙轉世成了孫臏,被砍了膝蓋沒有辦法行走。後來,他轉世為諸葛亮。雖然他沒有腿部的問題,但是他也已經習慣了坐輪椅。因此,當他能夠騎馬去戰場時,他依舊坐輪椅出現。這就更荒誕了。除了這兩句話之外,一些網友故意說諸葛亮在早期種田的時候而患關節炎,所以那時候他不得不使用輪椅。

6、關於諸葛亮的段子

一、借東風
話說火燒赤壁之後,周瑜嫉妒諸葛亮,暗自向上天祈求:「若能如孔明一樣預知天氣,我願折壽二十年!」
第二天醒來,周瑜發現自己得了非常嚴重的關節炎!

二、沖敵陣
諸葛亮每次帶兵征戰,必然羽扇綸巾、坐四輪小車。一日與敵軍相遇,他忽然身先士卒、沖向敵陣。蜀軍士氣大振,隨後沖鋒打破敵軍。戰後眾人贊嘆:「軍師神勇!」孔明感嘆:「坡陡地滑,剎車失靈了!」

三、隆中對
劉備臨終前說:「先生當年作<隆中對>,說我能一統天下,為何沒有應驗?」諸葛亮回答:「<隆中對>在隆中自然是對,出了隆中就不敢保證了!」劉備遂駕崩。

四、空城計
西城上,諸葛亮一曲奏罷,餘音繞梁,城外的十五萬魏軍聽得如痴如醉。諸葛亮:「謝謝大家,每位請交門票費一兩。」魏軍大驚,片刻之間,十五萬人走得一個不剩。

五、三顧茅廬之農業稅
曹操:「諸葛亮,你要是跟俺干,俺給美女高官!」諸葛亮笑而不答,曹操失望離去。
孫權:「諸葛亮,你要是跟俺干,俺給年薪百萬!」諸葛亮搖頭不語,孫權憤然離去。
劉備:「諸葛亮,你要是幫俺奪得江山,俺一定取消農業稅!」諸葛亮欣然點頭。

7、三國時期諸葛亮後來為什麼要坐在輪椅上指揮

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里,都有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諸葛亮身長回八尺、容貌甚偉、羽答扇綸巾。可這個身高超過1.8米的大漢,每次都是坐著四輪車出現在戰場上。聯想到諸葛亮不太愛活動的生活習慣,大致可以推斷,他的腿腳應該有殘疾.

一種可能是諸葛亮青少年時摔傷腿腳,地點最可能是泰山郡。當時他正是好動的時候。泰山郡坐落在泰山腳下,周圍都是崎嶇不平的山區,難免在玩耍時發生意外。還有一種可能諸葛亮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了表現對敵人的戰略藐視,他長期坐著輪椅,導致氣血不流通,瘀血阻絡。

8、三國歷史上,諸葛亮為什麼要坐輪椅打仗

諸葛亮坐的不是輪椅,是戰車,諸葛亮效仿孫臏

9、「很多場景諸葛亮出現時,都是坐在輪椅上,讓別人推著他,這是怎麼回事?他會騎馬么?要求有出處。」

首先,諸葛亮會騎馬

正史《三國志·劉備傳》說過孔明騎馬:「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

其次,諸葛亮坐輪椅,是因為《語林》里說「武侯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三軍皆隨其進止」

其實素輿是四個輪子的木頭車,不知道為啥會被導演理解成輪椅,就算跟司馬懿打那杖坐了木頭車,也不至於成天的坐,居然被演得像殘疾一樣,實在讓人無語

10、諸葛亮臨死前說的話是什麼?

芥子不是篇文章
芥子
芥子
(《別錄》)

【異名】芥菜子(《孫天仁集效方》),青菜子(《分類草葯性》),黃芥子(《中葯志》)。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種子。植物形態詳"芥菜"條。

【採集】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採收,將植株連根拔起,或將果實摘下,曬干後,打下種子,簸凈果殼、枝、葉等雜質。

【葯材】種子類圓球形,直徑1~1.6毫米,種皮深黃色至棕黃色,少數呈紅棕色。用放大鏡觀察,種子表面現微細網狀紋理,種臍明顯,呈點狀。浸水中膨脹,除去種皮,可見子葉兩片,沿主脈處相重對折,胚根位於2對摺子葉之間。乾燥品無臭,味初似油樣,後辛辣。粉碎濕潤後,發生特殊辛烈臭氣。以子粒飽滿、大小均勻、黃色或紅棕色者為佳。
全國各地皆產,以河南、安徽產量最大。

【化學成分】種子含黑芥子甙、芥子酶、芥子酸、芥子鹼、脂肪油、蛋白質、粘液質。酶解後所得揮發油名芥子油,含有異硫氰酸的甲酯、異丙酯、烯丙酯、丁酯、仲丁酯、丁烯-3-酯、戊烯-4-酯、苯酯、苄酯、苯乙酯和3-甲硫基丙酯。脂肪油是多種脂肪酸的甘油酯,其脂肪酸為芥酸、廿碳烯-11-酸、油酸、亞油酸、亞麻酸、棕櫚酸、花生酸、硬脂酸、山嵛酸。

【葯理作用】刺激作用:芥子含黑芥子甙,甙本身無刺激作用,但遇水經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揮發油,主要成分為異硫氰酸烯丙酯,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應用於皮膚,有溫暖的感覺並使之發紅,甚至引起水泡、膿皰。通常將芥子粉除去脂肪曲後做成芥子硬膏使用,用作抗刺激劑(刺激性葯物使用於皮膚局部,其作用不僅限於用葯部位,並牽涉到其他部位,產生治療作用時,稱為抗刺激作用),治療神經痛、風濕痛、胸膜炎及扭傷等。使用前先用微溫的水濕潤,以加強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則抑制芥子酶的作用)。應用時間不超過15~30分鍾,皮膚敏感者只能應用5~10分鍾。芥子粉用作調味劑,使唾液分泌及澱粉酶活性增加,使心臟體積和心率減少。小量可刺激胃粘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有時可緩解頑固性呃逆。內服大量可迅速引起嘔吐,可用於麻醉性葯物中毒之治療。

【炮製】炒芥子:原葯簸凈雜質,置鍋內炒至深黃色,微有香味,取出。放涼。

【性味】辛,熱。①《千金·食治》:"味辛,有毒。"②《綱目》:"辛,熱,無毒。"③《四川中葯志》:"性溫,味辛,無毒。"

【歸經】《得配本草》:"入手太陰經。"

【功用主治】溫中散寒,利氣豁痰,通經絡,消腫毒。治胃寒吐食,心腹疼痛,肺寒咳嗽,痛痹,喉痹,陰疽,流痰,跌打損傷。

①《別錄》:"主射工及注氣發無恆處,丸服之;或搗為末,酢和塗之。"

②陶弘景:"歸鼻。去一切邪惡疰氣,喉痹。"

③《日華子本草》:"治風毒腫及麻痹,醋研敷之;撲損瘀血,腰痛腎冷,和生薑研微暖塗貼;心痛,酒醋服之。"

④《日用本草》:"研末水調塗頂囟,止衄血。"

⑤《綱目》:"溫中散寒,豁痰利竅。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風冷氣痛,口噤唇緊。消散癰腫、瘀血。"

⑥《分類草葯性》:"消腫毒,止血痢。"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宜忌】肺虛咳嗽及阻虛火旺者忌服。

①《綱目》:"多食昏目動火,泄氣傷精。"

②《得配本草》:"陰虛火盛,氣虛久嗽者忌用。"

【選方】①治感寒無汗:水調芥子末填臍內,以熱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簡便單方》)

②治上氣嘔吐:芥子二升,末之,蜜丸,寅時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服;亦可作散,空腹服之;及可酒浸服,並治臍下絞痛。(《千金方》)

③治婦人中風,口噤、舌本縮:芥子一升,細研,以醋三升,煎取一升,塗頷頰下。(《聖惠方》)

④治關節炎:芥末一兩,醋適量。將芥末先用少量開水濕潤,再加醋調成糊狀,攤在布上再蓋一層紗布,貼敷痛處。三小時後取下,每隔三至五天貼一次。(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⑤治陰證傷寒,腹痛厥逆:芥菜子研末,水調貼臍上。(《生生編》)

⑥治大人小兒癰腫:芥子末,湯和敷紙上貼之。(《千金方》)

⑦治腫及瘰癧:小芥子搗末,醋和作餅子,貼。數看,消即止,恐損肉。(《補缺肘後方》)

⑧治咽喉閉塞不通甚者:芥子三兩,搗,細羅為散,以水蜜調為膏,塗於外喉下熁之,干即易之。(《聖惠方》)

⑨治耳聾:芥子搗碎,以人乳和,綿裹內之。(《千金方》)

⑩治眉毛不生:芥菜子、半夏等分。為末,生薑自然汁調搽。(《孫天仁集效方》)

與諸葛亮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