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症狀,不同對待。我是20年類風濕,關節畸形,四肢短小,身材肥胖。除簡單打字,發簡訊外,生活不能自理。腳掌呈橋拱形。我去鑒定,屬肢體三級。
2、關節的相關疾病
關節炎產生的過程
1. 健康的關節包括強健的骨骼,它主要由必需礦物質在膠原蛋白基質中形成。關節中有一個含有滑液的囊,它保護骨骼的末端不會受到相鄰骨頭和軟骨的沖擊,因為滑液可以有效地潤滑關節。
2. 關節過度疲勞和膳食不平衡會導致酸性體質,軟骨浸泡在酸性體液中就會降解,滑液的潤滑效果也會變差。損失的軟骨成分同時存在於軟骨和骨骼中,導致骨骼末端變得不平滑並形成骨刺(大的骨骼突起)。由此引起的發炎會限制關節的運動。
3.酸性體質的人會造成大量的鈣流失,鈣平衡的失調會導致鈣在軟組織中堆積,引起肌肉疼痛,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骨骼末端會接合,融合在一起。
關節炎與氨糖
許多人在被關節炎折磨多年,卻不知關節炎的發病原因。關節炎主要是由於軟骨受損導致的。
人的身體共有206塊骨頭,關節是連接骨頭的紐帶,是人體能夠活動的支撐點。在關節的連接處都有一層光滑的、薄薄的關節軟骨包被,軟骨是關節面的保護墊,它富有彈性,起緩沖保護作用。
關節軟骨呈半透明狀,表面光滑,呈淡藍色,有光澤,它是由一種特殊的叫做緻密結締組織的膠原纖維構成的基本框架,這種框架呈半環形,類似拱形球門,「框架」的底端緊緊附著在下面的骨質上,上端朝向關節面,這種結構使關節軟骨緊緊與骨結合起來而不會掉下來,同時當受到壓力時候,還可以有少許的變形,起到緩沖壓力的作用。在這些纖維之間,除了軟骨細胞與水分之外,充斥其間的是一種叫粘多糖(例:硫酸軟骨素)的成分。
原纖維、粘多糖是關節的軟骨固體物主要構成。但慢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代謝變,體內氨糖(是構成膠原纖維、粘多糖的小分子前體)合成分泌含量下降,導致軟骨合成能力下降,軟骨中粘多糖的不足,膠原纖維受損。軟骨退化,骨與骨摩擦,誘發骨關節代謝異常與炎症,形成各種關節炎。
氨糖修復軟骨,有效對抗關節炎症
氨糖(氨基葡萄糖)是醫學界視為迄今為止僅有的可以根本治療骨關節疾病的物質。它預防和治療骨關節炎的效果已在國外幾十年的臨床使用中得到廣泛驗證,國內對它的使用剛剛興起。它是人體合成關節軟骨中粘多糖與膠原纖維的原料。
臨床證明,每天外源性的攝入800~1500mg氨糖能促進軟骨細胞活力,促進軟骨粘多糖與膠原纖維的再生、讓軟骨恢復年輕時的彈性,消炎並促進關節滑液生成,從根本上解決全身各處關節炎。
氨糖還能營養韌帶,抑制、包住增生的骨刺,催生關節液,讓關節更靈活。
脫臼
脫臼主要是指關節頭從關節窩中滑出,此時關節無法正常活動,稱之為脫臼。最容易脫臼的是腕關節和踝關節。
3、扁桃體發炎是什麼症狀?
扁桃體發炎之前常常有壓力大、著涼等誘因,發病很急,患者可能出現高燒,怕冷,寒戰,體溫可達到39度,40度。患者出現咽部疼痛,吞咽時更為明顯,有的人覺得疼痛劇烈可以蔓延到整個臉部及耳後。一部分患者頸部淋巴結腫起來了,感覺下巴或者脖子起大包,一觸碰,有疼痛的感覺。患者常因吞咽困難,發燒、消化不良而食慾減低,厭食。
4、扁桃體發炎是什麼症狀
急性充血性扁桃體炎:全身和局部症狀均較輕。檢查見扁桃體充血、腫脹,表面無膿性滲出物。常有鄰近部位的粘膜炎症。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易鑒別。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潛伏期約為3-4日,咽痛開始於一側,繼則雙側咽部均明顯疼痛,吞咽時疼痛加劇。患者有全身不適,惡寒、發熱,四肢疼痛等症狀。另外,某些患者可有同側耳痛及耳鳴和聽力減退現象。檢查咽部充血,扁桃體紅腫,表面有膿性滲出物,並可連接成片如偽膜狀,但易於拭去,不留出血創面。兩側下頜角下淋巴結常有腫痛。
5、扁挑體炎怎麼辦?
扁桃體炎
扁桃體炎一般是指齶扁桃體的非特異性炎症,可分為急性扁桃體炎、慢性扁桃體炎。急性扁桃體炎大多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感染細菌或病毒所致,起病急,以咽痛為主要症狀,伴有畏寒、發熱、頭痛等症狀,是兒童和育少年的常見病。慢性扁桃體炎是由於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所致,表現為咽部乾燥,有堵塞感,分泌物粘,不易咳出,口臭,其反復發作可誘發其他疾病,如慢性腎炎、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等,因此須積極治療。患者平時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注意口腔衛生,及時治療附近組織的疾病,飲食宜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煙酒,一旦本病成為誘發其他疾病的病灶,或有其他手術指征時則應考慮手術治療。
本病相當於中醫學「乳蛾」的范疇,急性扁桃體炎相當於「風熱乳蛾」,慢性扁桃體炎相當於「虛火乳蛾」。風熱乳蛾多因氣候驟變,寒熱失調,肺衛不固,致風熱邪毒乘虛從口鼻而從侵喉核,或因過食煙酒等,脾胃蘊熱,或因外感風熱失治,邪毒乘熱內傳肺胃,上灼喉核,發為本病;虛火乳蛾多因風熱乳蛾或溫病之後餘毒未清,邪熱耗傷肺陰,或因素體陰虛,加之勞倦過度,腎陰虧損,虛火上炎,蒸喉核,發為本病。臨床常見的證型有:
1,肺經風熱型:證見發熱畏寒,咽痛,咳嗽,苔白或黃,脈數。
2.肺胃蘊熱型:證見高熱畏寒,咽痛劇烈,吞咽困難,口渴引飲,口臭便秘,舌紅,苔黃厚,脈洪數。
3.熱毒內盛型:證見高熱不退,咽癇有增無減,伴同側耳痛,吞咽困難,苔黃質紅,脈洪數。
4.虛火上炎型:證見咽干口燥,咽部似有物堵塞感,乾咳,伴手足心熱,或氣短,腰酸,苔少,舌紅,脈細數。
5.腎陰虛型:證見口燥咽干,人暮尤甚,且有灼熱微痛,異物感,伴五心煩熱,頭暈,不易耐勞,喉核及四周發紅,喉核上有黃白色膿栓擠出,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
6.肺脾氣虛型:證見咽干,刺癢,微咳,痰少而粘,咯吐不出,人寐頭上汗多,喉核暗紅連及周圍,喉核上有白色點狀短痕,或乳酪樣膿栓擠出,舌質淡紅少苔,脈細數。
一、可選用的西葯
1.急性扁桃體炎:
(1)全身治療:本病多為鏈球菌感染,抗生素首選育霉索,青雷素過敏者可選用紅黴素、林可黴素等。高熱頭痛及全身酸痛者可選用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經2—3日治療後如病情無好轉,則應考慮是否病毒或其他細菌感染,改用抗病毒葯、敏感抗生京或磺胺類葯物,可酌情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
(2)局部治療:可選用
小兒扁桃體炎
人的咽部象個拱形門,有兩個拱形組織組成。一個舌齶弓一個叫咽齶弓,分別跨在兩側,形成兩個窩,內即扁桃體。正常時分泌少量粘液,裡面含有白細胞及吞噬細胞,一旦有細菌病毒從這里經過,就被吸附在上面,然後被吞噬消化掉。隨著免疫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扁桃體的作用,目前已公認它是一個免疫器官。如從摘除的扁桃體中可以提煉出「轉移因子」。這個因子可以增強免疫,抑制病毒。除扁桃體外,鼻腔後面的腺樣體及咽後壁的淋巴組織,共同組成一個環狀的淋巴網,罩在呼吸道的最上端,對進入呼吸道的空氣起到過濾作用,這是一個強大的防禦機構。扁桃體首當其沖,一旦人的抵抗力下降,細菌病毒就會在此大量繁殖,扁桃體就會發炎。發炎的扁桃體充血、腫脹、化膿。扁桃體的陷窩上出現許多小膿栓,嚴重的會布滿膿苔。經常反復發炎可形成慢性扁桃體炎,由於反復炎症使扁桃體增生肥大,兩側扁桃體幾乎碰在一起,像兩扇大門堵住了咽部。
扁桃體炎的危害還不止這些,它一旦成為病灶,細菌就會在這里繁殖,並產生毒素,隨血液進入人體,使人體發生免疫反應,而這種免疫反應是一種異常的過敏狀態,可以進一步導致不少重要臟器得病,如急性腎炎、風濕病等,這些並發症的危害遠遠超過扁桃體炎本身的危害。
小兒患扁桃體炎時全身的感染症狀很明顯,孩子表現為:高燒可達39~40℃,同時伴有寒戰,全身乏力,頭痛及全身痛,食慾不振,惡心和嘔吐。檢查咽部時可發現扁桃體上有膿。這是最有力的診斷依據,因為光憑全身症狀不能與其他感冒相區別。
急性扁桃體炎的治療主要是控制感染,扁桃體炎多為細菌感染,特別是化膿性扁桃體炎更是化膿菌所致,所以必須使用抗生素。慢性扁桃體炎引起的扁桃體肥大可造成呼吸困難,特別是睡眠時,因舌頭也鬆弛後倒,致使鼾聲如雷,天長日久會因慢性缺氧而影響生長發育,慢性缺氧還會使孩子的智力發育受到影響。
家庭護理要點
1.扁桃體一般3~10歲時最大, 10歲以後逐漸萎縮,因此兒童時期的扁桃體炎是防治的重點。
2.加強鍛煉,特別是冬季,要多參與戶外活動,使身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增強,減少扁桃體發炎的機會。
3.保持口腔清潔,吃東西後要漱口。
4.急性扁桃體炎多為細菌感染所致,特別是化膿菌,如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因此必須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黴素類最有效,根據炎症的輕重程度可選擇口服或靜脈注射。
5。慢性扁桃體炎或扁桃體肥大可作扁桃體切除,現在多採用扁桃體快速擠切術,手術時先在病兒嘴內噴表面麻醉葯,稍等一會兒,病兒的咽部感覺就會遲鈍,再讓他躺在床上,醫生使用一種叫擠切刀的器械,在病兒張口的一瞬間就能將扁桃體全部切除。手術十分迅速,病兒還未感覺疼痛,手術就完成了,病兒一直清醒,所以能馬上吃冷食,目的是促進血管收縮,預防術後出血。手術不需住院,術後門診觀察1~2小時便可以回家。
6.術後1~2周內吃半流質飲食,如面片,雞蛋糕。
7.手術切除以後並非完事大吉,還能再得咽炎。所以理想的方法是盡量不切除
6、化膿性扁頭體炎怎麼治療?
扁桃體炎
扁桃體炎一般是指齶扁桃體的非特異性炎症,可分為急性扁桃體炎、慢性扁桃體炎。急性扁桃體炎大多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感染細菌或病毒所致,起病急,以咽痛為主要症狀,伴有畏寒、發熱、頭痛等症狀,是兒童和育少年的常見病。慢性扁桃體炎是由於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所致,表現為咽部乾燥,有堵塞感,分泌物粘,不易咳出,口臭,其反復發作可誘發其他疾病,如慢性腎炎、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等,因此須積極治療。患者平時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注意口腔衛生,及時治療附近組織的疾病,飲食宜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煙酒,一旦本病成為誘發其他疾病的病灶,或有其他手術指征時則應考慮手術治療。
本病相當於中醫學「乳蛾」的范疇,急性扁桃體炎相當於「風熱乳蛾」,慢性扁桃體炎相當於「虛火乳蛾」。風熱乳蛾多因氣候驟變,寒熱失調,肺衛不固,致風熱邪毒乘虛從口鼻而從侵喉核,或因過食煙酒等,脾胃蘊熱,或因外感風熱失治,邪毒乘熱內傳肺胃,上灼喉核,發為本病;虛火乳蛾多因風熱乳蛾或溫病之後餘毒未清,邪熱耗傷肺陰,或因素體陰虛,加之勞倦過度,腎陰虧損,虛火上炎,蒸喉核,發為本病。臨床常見的證型有:
1,肺經風熱型:證見發熱畏寒,咽痛,咳嗽,苔白或黃,脈數。
2.肺胃蘊熱型:證見高熱畏寒,咽痛劇烈,吞咽困難,口渴引飲,口臭便秘,舌紅,苔黃厚,脈洪數。
3.熱毒內盛型:證見高熱不退,咽癇有增無減,伴同側耳痛,吞咽困難,苔黃質紅,脈洪數。
4.虛火上炎型:證見咽干口燥,咽部似有物堵塞感,乾咳,伴手足心熱,或氣短,腰酸,苔少,舌紅,脈細數。
5.腎陰虛型:證見口燥咽干,人暮尤甚,且有灼熱微痛,異物感,伴五心煩熱,頭暈,不易耐勞,喉核及四周發紅,喉核上有黃白色膿栓擠出,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
6.肺脾氣虛型:證見咽干,刺癢,微咳,痰少而粘,咯吐不出,人寐頭上汗多,喉核暗紅連及周圍,喉核上有白色點狀短痕,或乳酪樣膿栓擠出,舌質淡紅少苔,脈細數。
一、可選用的西葯
1.急性扁桃體炎:
(1)全身治療:本病多為鏈球菌感染,抗生素首選育霉索,青雷素過敏者可選用紅黴素、林可黴素等。高熱頭痛及全身酸痛者可選用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經2—3日治療後如病情無好轉,則應考慮是否病毒或其他細菌感染,改用抗病毒葯、敏感抗生京或磺胺類葯物,可酌情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
(2)局部治療:可選用
小兒扁桃體炎
人的咽部象個拱形門,有兩個拱形組織組成。一個舌齶弓一個叫咽齶弓,分別跨在兩側,形成兩個窩,內即扁桃體。正常時分泌少量粘液,裡面含有白細胞及吞噬細胞,一旦有細菌病毒從這里經過,就被吸附在上面,然後被吞噬消化掉。隨著免疫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扁桃體的作用,目前已公認它是一個免疫器官。如從摘除的扁桃體中可以提煉出「轉移因子」。這個因子可以增強免疫,抑制病毒。除扁桃體外,鼻腔後面的腺樣體及咽後壁的淋巴組織,共同組成一個環狀的淋巴網,罩在呼吸道的最上端,對進入呼吸道的空氣起到過濾作用,這是一個強大的防禦機構。扁桃體首當其沖,一旦人的抵抗力下降,細菌病毒就會在此大量繁殖,扁桃體就會發炎。發炎的扁桃體充血、腫脹、化膿。扁桃體的陷窩上出現許多小膿栓,嚴重的會布滿膿苔。經常反復發炎可形成慢性扁桃體炎,由於反復炎症使扁桃體增生肥大,兩側扁桃體幾乎碰在一起,像兩扇大門堵住了咽部。
扁桃體炎的危害還不止這些,它一旦成為病灶,細菌就會在這里繁殖,並產生毒素,隨血液進入人體,使人體發生免疫反應,而這種免疫反應是一種異常的過敏狀態,可以進一步導致不少重要臟器得病,如急性腎炎、風濕病等,這些並發症的危害遠遠超過扁桃體炎本身的危害。
小兒患扁桃體炎時全身的感染症狀很明顯,孩子表現為:高燒可達39~40℃,同時伴有寒戰,全身乏力,頭痛及全身痛,食慾不振,惡心和嘔吐。檢查咽部時可發現扁桃體上有膿。這是最有力的診斷依據,因為光憑全身症狀不能與其他感冒相區別。
急性扁桃體炎的治療主要是控制感染,扁桃體炎多為細菌感染,特別是化膿性扁桃體炎更是化膿菌所致,所以必須使用抗生素。慢性扁桃體炎引起的扁桃體肥大可造成呼吸困難,特別是睡眠時,因舌頭也鬆弛後倒,致使鼾聲如雷,天長日久會因慢性缺氧而影響生長發育,慢性缺氧還會使孩子的智力發育受到影響。
家庭護理要點
1.扁桃體一般3~10歲時最大, 10歲以後逐漸萎縮,因此兒童時期的扁桃體炎是防治的重點。
2.加強鍛煉,特別是冬季,要多參與戶外活動,使身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增強,減少扁桃體發炎的機會。
3.保持口腔清潔,吃東西後要漱口。
4.急性扁桃體炎多為細菌感染所致,特別是化膿菌,如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因此必須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黴素類最有效,根據炎症的輕重程度可選擇口服或靜脈注射。
5。慢性扁桃體炎或扁桃體肥大可作扁桃體切除,現在多採用扁桃體快速擠切術,手術時先在病兒嘴內噴表面麻醉葯,稍等一會兒,病兒的咽部感覺就會遲鈍,再讓他躺在床上,醫生使用一種叫擠切刀的器械,在病兒張口的一瞬間就能將扁桃體全部切除。手術十分迅速,病兒還未感覺疼痛,手術就完成了,病兒一直清醒,所以能馬上吃冷食,目的是促進血管收縮,預防術後出血。手術不需住院,術後門診觀察1~2小時便可以回家。
6.術後1~2周內吃半流質飲食,如面片,雞蛋糕。
7.手術切除以後並非完事大吉,還能再得咽炎。所以理想的方法是盡量不切除。
扁桃體炎
【簡介】
扁桃體炎是咽部扁桃體發生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一種病症。為兒童時期常見病。現代醫學認為扁桃體是人體咽部的兩個最大的淋巴組織,一般4~5歲後逐漸增大,到12歲以後開始逐漸萎縮。正常情況下扁桃體能抵抗進入鼻和咽腔里的細菌,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但是、小兒由於身體抵抗力低,加上受涼感冒,就會使扁桃體抵抗細菌的能力減弱,從而導致口腔、咽部、鼻腔以及外界的細菌侵入扁桃體、發生炎症。嚴重者扁桃體紅腫化膿,形成化膿性扁桃體炎、久治不愈可轉成慢性扁桃體炎,容易引起腎炎、心臟病。風濕等全身性疾病和雞胸、漏斗胸。中醫學因其形狀似乳頭或蠶蛾,故稱其為「乳蛾」,主要由於風熱邪毒從口鼻而入侵犯肺胃兩經,邪毒熏蒸於咽喉遂成本病。或肺胃素有積熱,或熱毒較甚,灼熱肺胃之陰,津液不足,虛火上炎而成,常反復發作。
臨床表現為在急性期出現發熱頭痛,畏寒,幼兒可因高熱而引起驚厥,咽痛明顯,唾液增多等,嚴重者可出現張嘴困難。檢查時,可見扁桃體紅腫,表面有淡黃色或白色的膿點,下頜淋巴結常見腫大。在慢性期表現為咽部和扁桃體潮紅,可見黃色分泌物,咽喉疼痛不明顯,偶爾有低熱及食慾不佳等。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清肺經300次,清天河水200次。
(2)以拇指從腕關節撓側緣向虎口直推,反復操作100次。
(3)患兒仰卧,家長以拇指、食指的指腹分別置於咽喉部兩則,由上向下輕輕推擦,反復操作200次。
(4)患兒俯卧,家長以掌根直推脊柱兩側的肌肉,以熱為度。
2.隨證加減
(1)風熱外侵型:症見發熱惡寒,咽痛難咽,鼻塞體倦,頭身疼痛,咳嗽有痰,舌質紅,苔薄黃。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大椎穴300次。
③按揉曲池、合谷穴各50次。
④以手提拿肩井穴10~20次。
(2)肺胃熱盛型:症見高熱,口渴引飲,咽痛明顯,咳痰黃稠,腹部脹滿,日臭流涎,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常用手法加
①清大腸300次,退六腑300次,清小腸200次。
②推湧泉300次。
③推下七節骨300次。
④按揉大椎穴1分鍾。
(3)陰虛火旺型:症見經常低熱,下午較顯,咽部發干,輕微咽痛,過量發音或食辛辣後加重,乾咳無痰,吞咽有異物感,精神較差,舌質紅,舌苔少。常用手法加
①補腎經300次,運內勞宮30次。
②推 湧泉300次。
③按揉肺俞、腎俞穴各1分鍾。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用拇指甲掐雙側少商穴1~2分鍾。
(2)以指按揉合谷穴1~3分鍾。
(3)點按太溪、 湧泉穴各1分鍾。
(4)以大拇指指腹搓擦患兒雙側大魚際處,反復操作2~5分鍾。
(5)以掌根直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
生活調理
(1)患兒應注意休息,室內溫度不宜過高,以不感覺冷為宜,空氣要新鮮,不要在室內抽煙,減少咽部刺激。
(2)注意口腔衛生,多喝開水,或果汁水,以補充體內水分。
(3)不要帶患兒到影院、商場等人口密集場所,特別是在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疾病流行之際。
(4)注意加強飲食營養,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
(5)在按摩過程中,如果患兒出現體溫突然升高、腹痛,或出現休克的早期症狀,應盡快去醫院治療。
扁桃體炎
(一)急性扁桃體炎
急性扁桃體炎(acute tonsillitis)常發生於兒童及青年。病原菌主要是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此外,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和腺病毒也可引起。按其病變特點可分為:
1.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 病變輕,且多局限於粘膜層,可見炎性細胞浸潤,扁桃體充血、腫脹,但腫大不明顯,表面也無滲出物。
2.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 扁桃體明顯腫大,普遍充血及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隱窩內充滿膿性滲出物。病變較重者,多數淋巴濾泡增大、化膿,形成多發性濾泡膿腫,並可向隱窩或表面穿破,形成潰瘍,小膿腫也可融合,致使整個扁桃體化膿。
(二)慢性扁桃體炎
慢性扁桃體炎(chronic tonsillitis)多由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演變而來。按其病變可分為:
1.慢性肥大性扁桃體炎 扁桃體呈不同程度腫大,淋巴組織顯著增生,淋巴濾泡增多、增大,生發中心擴大,淋巴組織內,特別粘膜上皮下可見大量漿細胞和一些中性粒細胞浸潤,隱窩內可見炎性滲出物。有時,由於淋巴組織和結締組織增生可形成息肉樣腫物。
2.慢性纖維性扁桃體炎 由於大量纖維結締組織增生(瘢痕化),扁桃體體積縮小、質硬,淋巴組織往往萎縮甚至消失。隱窩常因出口阻塞而呈囊狀擴張,囊內也可見炎性滲出物。在增生的結締組織中有時可見軟骨或骨化生。
7、關節軟骨有什麼作用?
簡單定義:關節軟骨表面光滑,能減少相鄰兩骨的摩擦,緩沖運動是產生的震動。
關節軟骨在關節活動中起重要作用,它的結構非常精細和科學,以適應不同的功能需要。了解關節軟骨的結構對於理解骨關節痛中的一些問題有重要意義。
關節軟骨屬於透明軟骨,表面光滑,呈淡藍色,有光澤,它是由一種特殊的叫做緻密結締組織的膠原纖維構成的基本框架,這種框架呈半環形,類似拱形球門,其底端緊緊附著在下面的骨質上,上端朝向關節面,這種結構使關節軟骨緊緊與骨結合起來而不會掉下來,同時當受到壓力時候,還可以有少許的變形,起到緩沖壓力的作用。在這些纖維之間,散在分布著軟骨細胞,軟骨細胞由淺層向深層逐漸由扁平樣至橢圓或圓形的細胞組成,這些軟骨細胞維持關節軟骨的正常代謝。關節軟骨沒有神經支配,也沒有血管,其營養成分必須從關節液中取得,而其代謝廢物也必須排至關節液中,關節軟骨的這種營養代謝必須通過關節運動,使關節軟骨不斷的受到壓力刺激才行,所以關節運動對於維持關節軟骨的正常結構起重要的作用。
關節軟骨主要的功能是緩解壓力的作用,在壓力作用下,軟骨被壓縮,解除壓力,又可伸展,類似於彈性墊的效果,猶如鐵軌和枕木之間的橡皮墊,可以保護軟骨下的骨骼不受破壞,或者僅發生輕微的損傷。除此之外,關節軟骨還有潤滑作用,使骨端滑動。由於彈性作用,可迅速恢復原狀,因此關節軟骨的形狀改變而體積不變。在青年人,這種彈性作用較強,緩沖效果亦佳。然而老年人其纖維變性,彈性減弱,關節軟骨的延伸能力也減弱,且恢復原狀的能力也變得不如青年人,再加上老年人關節液減少,使關節軟骨變得乾燥,因此老年人的關節軟骨易受損傷,經常發生退行性骨關節病。
8、我們身體有哪些地方有拱形和球形?各有什麼作用?
腎小球是球形的,用於重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9、關節的基本結構是怎樣的,一般有哪幾種類型?
關節的基本結構是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以及一些相關的韌帶、血管和神經等組成的
(一)關節面
表面光滑並由關節軟骨覆蓋,有少量滑液,無血管,無神經。營養由滑液及關節滑膜層的血管滲透獲得,除胸鎖、下頜關節的關節軟骨為纖維軟骨外,其他關節都是透明軟骨。
1.關節軟骨的順應性人體各關節是以曲面的方式以「力吻合」構合而成。曲面關系呈輕度不吻合狀態,如果兩個具備順應性的關節表面在承載時達到完全吻合狀態,則關節的表面必然在非承載狀態呈現不吻合,所以關節順應性愈強,其在無載荷狀態下所呈現的不吻合程度愈大。關節軟骨組織學結構為膠原纖維與蛋白多糖性能各異,二者相輔相成形成軟骨順應性。膠原有細而長的纖維,具備了良好的承受抗應力能力,而蛋白多糖是粘稠的凝膠,僅能承受很小的抗應力,但聚攏於閉合系統內則能承受很大的壓應力。膠原纖維構成拱形網路,粘稠毛刷狀水化多糖蛋白分子圍繞於纖維周圍附著其上,成為閉合整體。當載荷垂直作用於軟骨上時,膠原纖維和蛋白多糖均承受壓力,由於膠原纖維不能有效的對抗壓應力,而基本上不可壓縮的凝膠則朝側向流動,這種流動又遞次受到周圍凝膠同樣趨向的阻擋,在承受垂直載荷的邊緣處膠原纖維則處於受牽張狀態。如此產生的軟骨變形在卸載時又重新恢復原態。這種拱形網路系統的軟骨順應性形態學特點使不吻合的關節在承載過程中逐漸達到完全吻合,才能使關節面均勻地傳導載荷,使其最大或最小壓應力與壓強最接近,是最理想的載荷關節。
2.關節軟骨與骨的傳遞力學基礎整個關節軟骨起著緩沖外力的彈簧墊作用,覆蓋面以下在一定厚度內骨小梁呈均勻拱形,拱形區以遠部位拱形骨小梁以面向關節面為主導排列組合,在關節軟骨縱向載荷作用下,傳導給拱形骨小粱,產生水平推力,使拱體所受的彎曲減少,來承受軸向壓力,同時又可使骨結構承受力較差的剪應力的拉伸應力轉化為壓應力,從而使骨小梁處於理想的應力環境之中。呈拱形的骨小梁互相連接,交叉編織,將整個骨松質連成一體形成的桁架結構,使關節軟骨及骨質在承受負荷時發生一定程度的形變,使關節面擴展而增加接觸面,這種關節軟骨及其下層骨質具備的順應性是關節得到長久傳導載荷而不出現退變的重要基礎
(二)關節囊
由纖維結締組織構成,兩邊附著於關節面以外的骨面,圍繞關節同外面組織隔開,可分兩層。
1.纖維層(外層)是緻密的纖維結締組織膜,薄厚、松緊與具體作用相適應,是構成關節與骨之間的主要聯系結構,纖維層富有血管、神經和淋巴管。
2.滑膜層(內層)由疏鬆結締膜構成,平滑光亮,薄而柔潤,緊貼纖維層內,附著關節軟骨周緣,有時從纖維缺無處突出形成滑膜囊。
關節血管通過纖維層在關節周圍的滑膜內形成豐富的血管網,並為關節軟骨提供部分營養。滑膜層表面有數不清的微小突起,稱滑膜絨毛,增加了滑膜面積,有利於滑液的分泌與吸收。大的滑膜褶皺稱「滑膜襞」,其內含有脂肪組織,成為「滑膜脂墊」。在關節運動時,其腔的形狀、容積、壓力發生改變,滑膜脂墊起調節作用。(三)關節腔
由關節囊滑膜層和關節軟骨共同圍成密閉的腔,為滑膜關節獨有,含有少量的滑液,腔內為負壓,對保持關節的穩定性有一定的作用。
(四)關節的輔助裝置主要有韌帶、關節盤和關節盂唇。
1.韌帶連接兩骨之間的緻密結締組織束或膜,加強關節穩定、抗拉力。在關節外的韌帶稱「囊外韌帶」,有的為關節周圍肌腱的延續。位於關節囊內的稱「囊內韌帶」,由滑膜包繞,位於滑膜層與纖維層之問。
2.關節盤關節間的纖維軟骨板,周緣附著於關節囊,不僅增加了關節的穩定性,而且減少了沖擊和震動,同時由於隔離了上下關節面形成兩個腔,從而增加了運動形式和范圍。
3.關節盂唇是附著於關節盂周緣的纖維軟骨環,有加深關節盂,增強關節穩定性作用。
(五)關節的血管、淋巴、神經
1.關節的血管動脈主要來自關節周圍動脈的分支,細支直接進入關節囊,分布到纖維層及滑膜層,與鄰近動脈吻合,形成動脈環,供應滑膜,關節軟骨無血管。
2.關節的淋巴關節囊各層都有淋巴網,淋巴管與骨膜淋巴管吻合,輸人管匯入鄰近的局部淋巴結,關節軟骨無淋巴管。
3.關節的神經來源於支配該關節運動有關肌肉的神經,其關節分支分布到該關節囊的一定區域及所屬的皮膚,但不同來源的關節支在支配部位有疊加分布。關節的軀體感覺神經纖維分布於關節囊纖維層、滑膜及韌帶,本體感覺分布在韌帶及關節囊,關節的血管壁接受內臟的神經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