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三九貼關節炎

三九貼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09-07 14:52:00

1、三九貼敷一共可以貼幾次?

三九貼敷一共可以貼三次,在農歷的一九、二九、三九中各選擇一天,採用特製中葯葯膏貼敷大椎、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共3次,每次2-3小時。另外常用的方法是三九天內連續使用益氣貼 10-15貼,每日1次每次3小時。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忌食海鮮;注意保暖。

三九貼敷通過葯物對穴位的溫熱刺激,起到促進氣血運行、抵禦外邪入侵的作用。 三九貼敷重點治療包括呼吸系統疾病,如體虛易感冒、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以及風濕科疾病,如關節痛、骨質增生、風濕性關節炎等。

(1)三九貼關節炎擴展資料:

「三九敷貼」指在每年三九天用中葯外敷特定的穴位,已達到祛除和預防呼吸道疾病的一種中醫傳統外治療法。冬季用葯物敷貼穴位不僅能鞏固夏日「冬病夏治」敷貼的效果,還能控制疾病的發作,達到冬夏皆治,使患者獲得更理想的療效。

三九貼配方常用中葯有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肉桂等,研細,調成糊狀,做成直徑約1厘米的葯餅,用膠布固定在穴位上,穴位可選擇天突、膻中、肺腧、膏肓、腎腧等。病情不同選擇的穴位和穴位上的貼敷葯膏也不一樣。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的整體,在疾病的調治過程中,將平衡人體陰陽與四季氣候的特點有機結合,會有事半功倍之效。冬季天氣寒冷,因此選在「三九」時節進行穴位貼敷,扶正祛邪,調補陰陽,能夠幫助人體抵抗外邪,預防疾病。

孩子和成人的過敏性鼻炎、咳喘、反復感冒、慢性咳嗽、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等疾病,都可以通過貼敷三伏貼、三九貼來治療和預防。

2、三九貼的三九貼

《黃帝內經》認為「天人相應」,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的整體。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選擇在一年中最冷的季節「三九」時節進行穴位貼敷,是將人體陰陽與四季氣候的特點有機結合,扶正祛邪,調補陰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以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九貼配方常用中葯有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肉桂等,研細,調成糊狀,做成直徑約1厘米的葯餅,用膠布固定在穴位上,穴位可選擇天突、膻中、肺腧、膏肓、腎腧等。病情不同選擇的穴位和穴位上的貼敷葯膏也不一樣。
白介子:辛能入肺、溫能化痰,有利氣豁痰、溫中開胃、散痛消腫辟惡之功。
延胡索: 具有有鎮痛、鎮靜、催眠作用。
甘遂:具有瀉水逐飲,消腫散結
細辛:具有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肉桂:具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 (1)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咳嗽、喘息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反復發作的呼吸道感染
(2消化系統疾病:
中焦虛寒、虛寒性胃病、胃腸功能紊亂、慢性結腸炎、虛寒腹瀉。
(3)婦產科疾病:
下焦虛寒、宮寒、痛經、帶下量多等。
(4)風濕骨病:
關節痛、骨質增生、關節炎、風濕引起的各種頸、肩、腰、腿痛。
1.加強深呼吸鍛煉。患者取仰卧位,兩手重疊放在臍部,經鼻吸氣後縮唇緩慢地將氣呼出,兩手稍向腹內加壓。用口呼氣時做吹口哨樣動作,按節律進行,盡量將氣呼凈。每次練習3-5分鍾,每天練習數次。
2.學習有效的咯痰方法。坐位或站立,身體向前傾斜,採用縮唇式呼吸方法做幾次呼吸,深吸氣後,用力咳嗽,同時用手壓在腹部。深呼吸、屏氣,然後用力進行兩次短而有力的咳嗽,將痰從肺的深部咯出。咳嗽時間不要太長,宜在早晨起床後或餐前半小時及睡前進行。
3.起居有常,防止感冒,注意背部和頸部保暖。羊毛、鴨絨、動物毛皮衣物及化學纖維衣料,易引起過敏、蕁麻疹、哮喘發作,故咳喘病人的內衣以純棉織品為宜。
4.注意根據疾病寒熱選飲食。少吃辛辣油膩及海魚、蝦、蟹、秋茄等易引起過敏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每日大便通暢。中醫辨證屬寒性哮喘者,不宜多食性偏涼的食物,如生梨、菠菜、毛筍等,而應進食性溫食物如羊肉、姜、桂等;而熱性哮喘則正好相反。荸薺、白蘿卜、胡桃肉、紅棗、芡實、蓮子、山葯等具有健脾化痰、益腎養肺之功效,對防止咳喘發作有一定作用。
5.多補充水分,使用加濕器或在室內灑水以增加室內濕度。
6.適當增加耐寒鍛煉。如游泳、用涼水洗臉等以增加抗寒能力,減少發病。但要注意晨練不宜過早,另外要避免吸入有害氣體,霧天及空氣不好時不宜室外鍛煉。

3、進入數九心難受腿難受

數九寒天 關愛你的關節
如今已經進入最寒冷的數九天,您是否感覺到天氣在慢慢變冷呢?南方的冬天雖然沒有北方那般冰冷刺骨,但是對於一些關節疼痛的市民來說還是有點措手不及。專家提醒大家,冬天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關節養護工作,尤其是嚴寒的三九天,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冬天關節養護的小知識,希望可以對大家有些許幫助。
關節養護要科學 保暖很重要
數據顯示,我國關節炎患者已經超過一億人。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病,有「頭號致殘疾病」之稱。關節炎種類超過100種,其中最常見的是骨性關節炎和風濕性關節炎。人們常常將關節炎看做是老年病,過去也確實如此,但現在患者明顯更年輕了。因此,關節的養護對於所有人都很重要。
關節養護的方式一定要科學。冬天的時候,我們最好不要穿那些束縛關節的衣服,那樣很容易留下一些關節隱患。另一個方面,一定要做好關節保暖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避免關節疼痛的事情發生。關節炎與環境、細菌、病毒、遺傳、性激素及精神狀態等因素密切相關。寒冷、潮濕、疲勞、營養不良、創傷、精神因素等常為誘發因素。故而,要想緩解最好的辦法就是先「驅寒」。
據專家介紹,除了添加衣物,冬天要多用熱水泡腳,保證關節部位血液循環和活動自如。但不適宜熱敷,因為熱敷會使關節循環不暢、發脹、發腫,不利於治療。在寒冷的冬季,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病情最易惡化加重,早期通常表現為發涼、麻木,腿部肌肉痙攣,「抽筋」等症狀。往往早期症狀並不典型,所以常會被患者忽視,誤認為是缺鈣或是腰椎病等,耽誤了最佳治療期。
合理鍛煉關節 避免關節損傷
有骨性關節炎的人,既要避免膝關節過度疲勞,又要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以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防止腿部的肌肉萎縮。這不僅能緩解關節疼痛,還能防止病情進展。有的人患關節炎後害怕疼痛,不敢活動,甚至卧床不動。其實這對保護關節並不利,時間長了,反而會引起髕骨老化、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等一系列並發症,進一步加劇關節的損傷和不穩定。患了關節炎後,正確地適當地進行鍛煉,可以增強肌肉韌帶的力量,延緩和減慢關節病的進程。合理鍛煉關節,避免關節損傷應把握好以下環節:
首先,處理好「鍛煉」和「休息」這對矛盾。把握好鍛煉和休息,動和靜的分寸,總的原則是「休息關節,鍛煉肌肉」。對已經出現早期、輕微症狀者,必要的休息可以減少關節的磨損,利於炎症和腫脹的消散。而適當鍛煉可以增加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加強關節的穩定性,減輕關節疼痛和改善關節功能。
要選擇科學適當的鍛煉方式。有膝關節炎的人,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方式,既不增加膝關節的負重能力,又能讓膝關節四周的肌肉和韌帶得到鍛煉。游泳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對頸椎、肩關節、膝關節等都有保健作用,同時對糖尿病、高血壓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散步是一種最經濟、最安全、最適宜長期堅持的運動形式。有關節炎的患者散步時步幅不要太大,速度不要太快,快步疾走容易加劇關節的磨損。
此外,仰卧起坐、俯卧撐、橋形拱身以及模仿蹬自行車,都是患者最好的運動。可以做床上抬腿運動,用大腿帶動小腿,膝關節不彎曲,必要時可以在腳踝部放個沙袋,增加鍛煉強度,這種鍛煉方式的好處是不受場地的限制。關節炎患者不適宜進行一些劇烈的活動,如蹲馬步、蹲下起立、爬樓梯、登山等,這些活動會增加關節負荷,加劇關節的磨損。
「三九貼」有講究 不是人人都適用
入冬以來,隨著氣溫日漸下降,又到了「三九」穴位貼敷的時節。專家提醒,「三九貼」要認准呼吸系統疾病、骨關節病變等適應症,孕婦、年老體弱等人群應慎用或禁用,切不可盲從。專家表示,今年的入九時間是12月22日,但「三九貼」無須都擠在「三九」第一天,只要每次貼敷間隔十天即可。此外,「三九貼」也是葯,也有禁忌人群,有些會對皮膚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
據專家介紹,「三九貼」每年冬季進行,是冬病夏治「三伏貼」的延續,與「三伏貼」合稱「陰陽貼」。「三九」時陽氣收斂,經絡處於半休眠狀態,此時在冬病夏治的基礎上貼敷穴位,可以刺激經絡,起到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止咳平喘的功效。此外,還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增強人的體質和抗病能力,為來年身體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但專家同時提醒,「三九貼敷」要認准小兒及成人哮喘、咳喘、反復呼吸道感染、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風濕性、類風濕關節炎、骨質增生、肩周炎、坐骨神經痛、四肢畏寒等骨關節病變;胃炎、胃竇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表現為喜暖畏寒、得冷食疼痛發作、得暖食疼痛緩解等消化系統疾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凍瘡、鼻炎等適應症,切不可盲從。
冬季關節如何養護
控制自身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飲食的酸鹼平衡對於關節炎的治療及並發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
要經常進行戶外運動。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從而預防關節炎的發生。
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適當的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鹼性體質,從而預防關節炎的發生。
減輕體重。肥胖往往加重關節面的負擔,使關節結構加速磨損、老化,引起變形性關節炎。肥胖還可通過其他代謝並發症間接影響關節,如糖耐量異常、脂質異常症等等。
■小貼士
冬季改善關節炎的食療方
蛇肉歸紅湯
組成:當歸15克,黃芪25克,薏苡仁50克,紅棗(去核)6枚,蛇肉200克。
製法:將當歸、黃芪、薏苡仁、紅棗分別洗凈。蛇肉洗凈,切成小塊。把全部用料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飲湯吃蛇肉,每天1料。
功效:補氣益血、祛濕除痹。用於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之關節疼痛、活動不便者。
獨活黑豆湯
組成:獨活12克,黑豆60克,米酒少許。
製法:將獨活、黑豆放入清水中,文火煮2小時,取汁,兌入米酒,1日內分2次溫服。
功效:祛風勝濕,活血止痛。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屬風濕痹阻者。
百合湯
原料:百合20-30克
製法:煎湯或蒸熟食,每日1劑,可長期服用。
功效:潤肺止咳,寧心安神。百合含有秋水仙鹼等成分,對痛風性關節炎有防治作用。
無花果豬瘦肉湯
材料:無花果150克,豬瘦肉100克。
製法:將無花果、瘦肉分別洗凈切片,加水300毫升,燒開後加入精鹽,煮至熟透,下味精、淋麻油。
功效:適用於風濕疼痛。

4、三伏貼 效果

「三伏貼敷」與「數九貼敷」可以治療多種反復發作及過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咳嗽;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腸炎,潰瘍病,慢性腹泄;小兒厭食、遺尿;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經等。連續貼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夠明顯減輕症狀,減少發病率。

貼敷時間
6月22日(周日,夏至) 至8月8日(周五,立秋)。
治療方法
每隔10天敷葯一次,每療程3-4次。 貼敷須知: 1、成人貼敷前用鮮生薑片把穴位擦紅,效果更佳,貼敷時間8-10小時,兒童4-6小時。 2、貼敷後局部皮膚出現發紅、微癢及燒灼感,屬葯物正常反應,外用抗過敏軟膏即可。 3、敷貼期間,忌煙、酒及生冷、油膩、海鮮、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穴位示意圖:圖片顯示不正常 注意事項 敷貼季節性療法對時間有一定要求,根據中醫理論每伏第一天是開穴的日子,此時敷貼療法效果最佳。所以最好每伏第一天來進行三伏貼治療,當然也不必過分拘泥於此,錯過了第一天也會有滿意的療效。敷貼對象為6個月以上兒童及成人,敷貼期間禁食生冷、油膩、辛辣之品。 「冬病夏治」是中醫學防治疾病的一個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據《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通過適當地內服或外用一些方葯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可以說「冬病夏治」體現了中醫學中人與自然相協調的整體觀念和對疾病重視預防為主的理念 冬病夏治對於哮喘病、老慢支、過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採取三伏天外貼敷葯方法,是祖國幾千年傳統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慢性患者能起到調節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現代規范治療的一項重要輔助治療手段。 對於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來說,夏天是一個不應放過的最佳治療時機。 冬季因為氣溫、氣壓偏低,偏低,這類病特別容易復發。冬季治療以治標為主,不能夠從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於影響其發病的氣候因素比較少,症狀通常比較輕,有足夠的時間扶正固本,以提高肌體的免疫能力,達到痊癒的目的。 疾病雖在夏季少有發作,但其宿根常存體內,「夏治」是選擇夏天炎熱季節,採用適當葯物進行治療。因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人體陽氣浮越,此時對陽虛者用助陽葯,可更好的發揮扶陽祛寒、扶助正氣、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並可為秋冬儲存陽氣,陽氣充足則冬季不易被嚴寒所傷,「冬病夏治」屬於中醫緩則治其本的治病原則。 選擇在三伏天貼敷,是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對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冬天易發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這3天是人體陽氣最盛的),以辛溫祛寒葯物貼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療,可以減輕冬季發病的症狀。
適應症
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復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種肺系疾病。
不適宜貼敷的情況
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對貼敷葯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妊娠期婦女。
貼敷後的反應
1.貼敷後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 2.貼敷後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葯膏,禁止抓撓,不宜擅自塗抹葯物,一般可自行痊癒。 3.若皮膚出現紅腫、水泡等嚴重反應,需及時皮膚科就醫。
貼敷時間及注意事項
一般成人8-10小時,兒童4-6小時,每次4片,根據個體差異,貼敷時間也可以做適當調整。貼敷期間,慎食辛辣、海鮮、羊肉、蘑菇等發物。
●貼敷療程:
貼敷療法三年為一療程,病程長的患者可適當延長療程。 ●三九貼敷時間(2008年): 頭伏: 2008年 7月 19日 周六 中伏: 2008年 7月 29日 周一 三伏: 2008年 7月 29日 周一 ●三九貼敷時間(2009年, 注意:2009年一共有四伏,因為有2個中伏): 頭伏: 2009年 7月 14日 周二 中伏: 2009年 7月 24日 周五 中伏: 2009年 8月 3日 周一 三伏: 2009年 8月 13日 周四 2010年伏貼時間:頭伏:7月19日-7月28日 中伏:7月29日-8月7日 三伏:8月8日-8月17日

5、三伏貼的第二伏貼哪五個穴位?是成人咳喘,頭伏貼了大椎,天突,檀中,背後還有一對分不清是肺俞還是什麼

品名:三伏貼 三九貼
使用方法:用生薑汁兌入葯粉,調成膏狀,用時揭開三伏貼的無紡布,取適量抹在三伏貼圈內,貼上穴位即可。(小孩子或者剛開始第一次用的可以先用清水或者蛋清代替生薑汁,適應沒有任何不適之後再慢慢調回生薑汁)
2014年三伏天:
預貼:7月8日--7月17日
一伏:7月18日--7月27日
二伏: 7月28日-- 8月6日
三伏: 8月7日-- 8月16日
加強貼:8月17日--8月26日
三九天:
一九:2013年12月23日--2013年12月31日
二九:2014年01月01日--2014年01月09日
三九:2014年01月10日--2014年01月18日
加強貼:2014年01月19日--2014年01月27日
具體機能調節的敷貼穴位:

三伏貼基礎穴位:大椎、天突、肺俞、風門、膏肓(共8個穴位)。

保健貼(體虛者、冬天四肢冰涼、畏寒喜暖、無精打彩,抵抗力低下,容易感冒咳嗽發燒等.
選用穴位:大椎、 足三里、 脾俞、 腎俞、 關元、命門等
具體辯證:疏肝經的可加太沖,補腎的加太溪,健脾胃的加胃俞,化痰的加豐隆、健肺系統的加肺俞,膏肓,驅風寒的加風門等。

上呼吸道呼吸系統及肺系系統: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咳嗽、慢性咽炎、肺氣腫、慢性及過敏性鼻炎、體虛易感冒者;
選用穴位:大椎、肺俞、風門、膏盲、檀中、心腧、定喘、天突、膈腧、豐隆、脾俞、腎俞、足三里、中脘等。

具體辯證:以咳嗽為例,風寒的可用肺俞、風門等穴。有痰的咳嗽可用豐隆。膻中。天突,積食咳嗽可用脾俞、腎俞、足三里、中脘等。

消化系統:脾胃虛寒、胃痛,胃脹,消化性潰瘍,中焦虛寒、胃腸功能紊亂、慢性結腸炎、虛寒腹瀉等;
選用穴位: 足三里、關元、腎腧、脾腧、胃腧、肝腧、大腸腧、中脘等。

婦產科:下焦虛寒、宮寒、痛經、帶下量多等;
選用穴位:關元、命門(補腎陽)、腎俞(補腎陰)、天樞、外陵、足三里、三陰交、膈腧、肝俞、血海等。

風濕骨痛:關節痛、骨質增生、關節炎、類風濕、風濕引起的各種頸、肩、腰、腿痛等。
選用穴位:大椎、曲池、外關、命門、腎腧、足三里,陽陵泉、血海、大杼等。

一般來說。一次可以選擇5-8個穴位進行貼敷,不能同時貼過多的穴位。一天內若分不同時間貼,應先後背再前面,因後背為陽。前面屬陰;先上再下,有內熱的人最後加貼三陰交或湧泉,引火下行。(我們會給每個客戶附送一份穴點陣圖可供參考)

適用人群:成人及2周歲以上小孩子(2周歲以下小孩不建議敷貼)

敷貼時間:
敷貼次數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每一伏的頭一天各貼1次;或者每一伏的頭三天每天貼一次;或者每周1-2次;最少要堅持連續三年的時間。
敷貼時間為成人為2~4小時,小兒為0.5~2小時,根據個人體質差異也可適當延長或減少時間,如果敷貼部位出現癢、痛,可適當減少敷貼時間。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它是根據《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人的體表經絡中的氣血最旺盛的有利時機,此時通過穴位貼敷貼最易刺激穴位,激發經氣,通過皮膚滲透吸收,促使經絡暢通,氣血調和。所以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時敷貼,可更好的發揮扶陽祛寒、扶助正氣、扶正固本的作用,並可為秋冬儲存陽氣,陽氣充足則冬季不易被嚴寒所傷,自然就可減少冬季一些症狀的發生。

三九天是全年氣溫最低的時候,此時人體陽氣斂藏,氣血不暢,以穴位貼敷貼在特定穴位,益肺理氣,從而宣肺豁痰,健脾溫腎,驅散寒邪。

有的人會問:這種穴位貼一定要在三伏天和三九天用嗎?季節敷貼有著適應天時的基礎,在這兩個季節效果是比其他時段會好一些。但是其他時段也是可以用的,不一定局限在這兩個時段。

注意事項:
1,根據個人體質和皮膚的耐受程度,部分人敷貼後會出現輕微麻木、溫熱、癢、針刺、疼痛等感覺,也有部分無明顯感覺,這些均屬於貼敷吸收的正常反應。如果感覺特別劇烈,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請及時取下,用清水沖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撓,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它止癢產品,防止對局部的皮膚的進一步刺激。
2,敷貼期間,應減少運動,避免出汗,盡量避免電扇、空調直吹,以利於更好的吸收;注意防止污損衣物;應盡量避免食用寒涼、過咸等食物;應盡量避免煙酒、油膩、海味、辛辣、牛羊肉等發物,以免出現發皰現象自己處理不好。敷貼當天不能洗冷水澡,並且注意剛貼過的穴位不能馬上洗冷水或受涼。
3,因個人皮膚耐受程度不同,如背部有輕微的紅、腫、刺、癢等情況,或背部敷貼處出現針尖至小米大小的水泡,屬正常反應,僅需保持背部乾燥即可,一般可自行消失,注意最好等水泡消掉後再進行第二次的敷貼。若出現大的水泡,可就診消毒處理,以防感染。其實三伏貼也有人叫發泡貼,意思是貼到皮膚起泡效果更好,但是這里提醒下為避免出現大水泡自己不懂的處理,貼敷時間就要少一些,貼到微紅即可取下。

4,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症狀和急性發熱發燒期、對貼敷葯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症狀、女性月經期間以及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不能貼敷;關節部位不宜敷貼;妊娠期婦女、有腫瘤、糖尿病等慎用;

6、貼三九貼時能生吃大蒜嗎

貼三九貼時能生吃大蒜,但要少吃,因為適量總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三九貼:
治病原理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的整體,在疾病的調治過程中,將平衡人體陰陽與四季氣候的特點有機結合,會有事半功倍之效。冬季天氣寒冷,因此選在「三九」時節進行穴位貼敷,扶正祛邪,調補陰陽,不僅能夠幫助人體抵抗外邪,預防疾病,而且也會對夏天三伏貼的療效起到加強和鞏固的作用。
功能
孩子和成人的過敏性鼻炎、咳喘、反復感冒、慢性咳嗽、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等疾病,都可以通過貼敷三伏貼、三九貼來治療和預防。
適應症
(1)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咳嗽、喘息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反復發作的呼吸道感染
(2消化系統疾病:
中焦虛寒、虛寒性胃病、胃腸功能紊亂、慢性結腸炎、虛寒腹瀉。
(3)婦產科疾病:
下焦虛寒、宮寒、痛經、帶下量多等。
(4)風濕骨病:
關節痛、骨質增生、關節炎、風濕引起的各種頸、肩、腰、腿痛。

與三九貼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