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關節炎犯天陰

關節炎犯天陰

發布時間:2020-09-06 14:45:01

1、為什麼關節炎會在陰雨天疼

患有關節炎的病人中,約有90%的人因自己關節出現疼痛,或疼痛加重而知道將要有刮風、下雨、下雪、寒潮來臨等天氣變化。嘿!病變關節竟成了能發布「天氣預報」的「氣象台」!
曾有學者在寒冷的環境中,對健康人和關節炎病人進行過一系列研究,證實關節炎病人對寒冷較為敏感。如健康人和關節炎病人同在短時間內從30℃降到15℃的寒冷環境中,健康人可出現關節痛;若降溫幅度小、時間長,則健康人不出現疼痛,而關節炎病人會出現關節痛症狀。關節炎病人在寒冷環境中,皮膚溫度下降要比健康人慢,當進入溫暖環境時,皮膚溫度上升也較健康人慢。這是因為,病人的周圍血管收縮和擴張時間延長,且收縮、擴張得不充分。因此,在突然寒冷時,病人往往會發生關節痛。同時,寒冷還可使關節的滑液黏度增加,關節活動時也就增加了阻力。在陰雨連綿的天氣,常常會有氣溫下降;氣壓降低、濕度增高的現象,這三種因素就是造成關節炎病人局部疼痛加重的主要原因,其中濕度的改變起著主要作用。因為陰雨天比較寒冷和潮濕,當人體受到寒冷時,首先作用於皮膚冷覺感受器,然後通過神經反射傳導到大腦中樞,繼而使皮膚、肌肉和小血管發生收縮,血管中的血液流動變慢,皮膚上就會出現「雞皮疙瘩」,醫學上叫做「立毛肌收縮」,這樣就會使人體對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局部症狀也隨之加重。此外,濕度的改變對關節周圍組織的影響很大,它可使血管擴張,關節囊充血,這種變化在天氣轉變時也是症狀加重的原因。另外,潮濕能使熱的傳導增快20倍,當人身上的衣服被雨淋濕後,身體熱量向外發散就會快得多。由於寒冷對身體的人侵加快,因此人就容易受涼得病。若是關節炎病人,則關節疼痛就容易發作。:有學者觀察到,若當,日的平均氣溫與隔日的平均氣溫比較;」升高或降低3℃以上;連日氣壓變化升高或降低10毫巴以上,逐日相對濕度上下變化大於10%,關節痛病人發病就會明顯增加。 有的學者則認為:人體的細胞內外有著正負電荷的電位差,正常人始終保持著相對平衡。在大氣流中,由於帶正負電荷的大氣分子不同而互相吸引撞擊,產生了電磁波。大氣分子中的電磁波不斷地以每秒30萬千米的速度傳導,天氣變化時發生的異常電磁波,引起人體細胞正負電荷的電位變化,從而破壞了體內的相對平衡。關節炎病人受到氣溫、氣壓、濕度變化的影響,將導致體內細胞充血、水腫及炎性物質的滲出,組織微循環發生改變,末梢神經受到物理和化學性刺激,關節就會出現疼痛,原來關節疼痛的人則疼痛加重。 為什麼在天寒地凍的隆冬,關節炎病人感覺反而不那麼敏感呢?這是因為,冬天雖然寒冷,但是天氣乾燥,濕度不一定高。衣服穿得又較多,寒氣入侵比較慢,因此有不少病人在冬天關節炎症狀不一定會加重。另外,天氣變化僅僅是促使發病的一個條件,只要人的機能正常,可以不出現關節疼痛。因此,在天氣變化時,關節炎病人也並非一定會出現關節疼痛,原來關節疼痛者疼痛不一定會加重。—關節炎病人,一旦聽到氣象預報有突然降溫或陰雨的消息,就應及時作好保暖等預防工作,以減少或減輕關節疼痛的發生,避免自身的「氣象台」發出「天氣預報」。

2、為什麼陰雨天會加重關節不適

中醫的病機理論當中引起外感疾病的因素稱為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熱。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就是風邪夾濕侵襲人體,所以在陰雨天氣濕度加重的時候症狀會更加明顯。

3、風濕性關節炎!為什麼一到陰天下雨犯病部位就會很疼??感謝賜教!!

風濕性關節炎是由甲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中醫屬「痹症」范疇。
關節炎是常見、多發且致殘率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位十二大醫學攻關難題。
關節炎的傳統治法是益氣養血,祛風除濕,搜風通絡化痰祛淤。「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民間治療本病的良方妙葯有:
1:葯酒療法
內服葯方:白術、杜仲、仙靈脾各12克,全蠍、秦艽、防風、川烏、草烏、木瓜、牛膝、當歸、川芎、金銀花、麻黃、烏梅各9克,蜈蚣3條,白酒250毫升,紅糖250克。
製法:將葯、酒共致陶罐內,布封口,泥糊緊,文火煎2小時後,埋地下或放進井水中,去火毒,1晝夜後濾渣取液備用。
用法:每飯後服35毫升,日3次,10天為1療程。
外用處方:大血藤、絡石藤、青風藤各30克,木瓜、沒葯各15克,牛膝、木防己、丹皮、乳香、田七各12克,桃仁、桑支各6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葯浸酒內1周後用棉花沾葯酒塗擦患處,日3-5次
療效:治風濕性關節炎內服外擦1療程見效,3療程可愈。有效率達90%。
2:處方:海風藤、寬筋藤、忍冬藤、丁公藤、石楠藤、雞血藤各30克。
用法:共研細末,每服2克,日3次,28天為1療程。
療效:用葯1療程,有效率達91%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4、關節炎,總是 到陰雨天就犯疼,有什麼效果比較好的保健品么

可以試試荷蘭的骨維力,可以緩解,雖然不能治癒,但是狀況會好很多,並且是純天然的。

5、關節炎又犯了,一到陰天下雨的時候就死疼死疼的,有什麼好辦法?

聽說鹿血還行可以試一下

6、為什麼患關節炎的人能預報天氣

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常常能預示近一兩天內的氣候變化,有時還真准,所以常稱自己是「氣象預報站」。經過臨床觀察,有人報告,大約80%-90%的關節炎病人能夠預測到溫度和氣壓的變化,尤其是對陰天和下雨更為敏感。美國一位學者經研究認為,大氣中濕度的增加,不是關節炎患者預測天氣變化的主要原因,因為濕度本身不會使關節炎疼痛、腫脹。理由很簡單,一個關節炎不很嚴重或者更確切的說,在他預測天氣變化前關節可能沒有什麼症狀,他接觸水或者直接把腳浸入水中,也不一定會引起他的關節症狀。其主要原因,是大氣氣壓的降低。關節裡面的膜在氣壓下降時發生擴張,擴張的膜對旁邊的滑膜囊施加了壓力,刺激關節腫脹、疼痛。如果關節囊內的液體,能夠適應濕度和氣壓的變化,調節好關節囊的液體量就不會有關節痛、脹的感覺。不能隨濕度和氣壓的下降調節減少關節囊中的液體,那麼膜就會擴張,而引起關節症狀出現,所以才能預測天氣的變化。也有人認為是大氣中異常電磁作用於有病的關節部位,產生了酸痛,從而使病人能預感到天氣的變化。

7、陰雨天氣為什麼會關節痛

陰雨天常常會有氣溫下降、氣壓降低、濕度增高的現象,這三種因素就是造成關節炎患者局部疼痛加重的主要原因。因為陰雨天比較寒冷和潮濕,當人體受到寒冷時,首先作用於皮膚冷覺感受器,使皮膚、肌肉和小血管發生收縮,血管中的血液流動變慢,使人體對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局部症狀也隨之加重。其次,濕度增加可使血管擴張、關節囊充血,這種變化在天氣轉變時也是症狀加重的原因。另外,潮濕能使熱的傳導增快,寒冷對身體的人侵加快,關節炎病人的關節疼痛就容易發作。

與關節炎犯天陰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