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膝關節有積液到底要不要抽取?需要注意哪些?
首先要確定是哪一種疾病引起的膝關節積液,不要在未確定病因的情況下盲目抽取膝關節積液。
如果膝關節積液過多、張力過大時可進行關節穿刺抽取積液緩解症狀,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大概一周的時間膝關節積液還會恢復。這樣反而會造成膝關節積液的增多,也為膝關節積液的後續治療增加難度。
所以在確定病因的情況下,針對原發疾病的治療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膝關節積液。
什麼情況下是需要抽液治療的呢?以下三種情況則需要抽取治療:
葯物無法控制或緩解病情,關節液累積過多,脹痛不適,活動受限,這個時候可以通過抽液臨時、有效的緩解不適症狀。
懷疑可能是關節感染引起了化膿性關節炎、關節結核等,需要抽液進行化驗分析,此類情況可以同時將積液專抽除。
准備進行封閉治療前,要先將積液抽掉,再注射。
總之,一旦發生膝關節積液,膝關節不適,建議到正規醫院的骨關節科或者運動醫學科去看看,需要結合醫生的體格檢查再進一步處理。在沒屬有明確引起積液的原因之前,所有的抽液都是治標不治本的,且增加關節感染的風險,因此原則就是,能不抽就不抽,脹的受不了了才抽,或者為了確診病因才抽。
2、膝關節積液抽出後,還會反復出現嗎?
膝關節積液,其實就是膝關節滑膜炎。當退行性膝關節炎並發滑膜炎時,關節里就會出現積液。此外,風濕所引起的關節炎、由病原菌感染所引起的關節炎以及痛風等代謝性關節炎都會引起膝關節積液。關節的表面覆蓋了一層軟骨,外側則包裹著像口袋一樣的關節囊。在關節囊的內層有一種被稱為滑膜的組織能夠產生關節液,起到給軟骨輸送營養和潤滑的作用。但隨著年齡的老化,軟骨漸漸地因磨損而變薄,引起變性,最終引發滑膜炎。滑膜出現炎症後,就必須分泌出更多的關節液,關節液不斷堆積,就形成了所謂的「積液」症狀。由於膝蓋積液引發炎症而導致劇烈疼痛的時候,只要將積液抽出就行了。許多人認為「將積液抽出會更容易導致積液」。其實,將關節液抽出後並不會出現更易積液的情況,但如果不將炎症等根本原因消除的話,即使抽出了關節液,只需大約一周的時間,膝關節中會再次出現積液。而如果將膝蓋中堆積的關節液置之不理,就會出現疼痛加劇,膝蓋不能彎曲等症狀。因此,必要的時候,還是需要將積液抽出,但仍要注意在醫療機構進行適當的保守治療和運動治療,同時在生活中也要採取一些適當的治療方法。治療的時候,不但要將積液抽出,同時還要在關節外側注入葯劑。現在注射的主要是透明質酸鈉。由於透明質酸鈉是一種黏彈性物質,能夠潤滑關節,對關節表面的軟骨能起到保護作用,有效防止軟骨的損傷,最終減輕疼痛。有時為了迅速消除關節的炎症和疼痛,也會使用類固醇等腎上腺皮質激素。因為類固醇劑有著強烈的鎮痛消炎的效果,所以疼痛會比較快得到緩解,還能使得行走不便的人恢復正常行走。但如果長期使用這種葯物會加重對軟骨的損害,所以不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不建議使用。不管哪種方法,對於關節內部所採取的處理方式都有感染的危險,所以不單單要進行局部消毒,還必須考慮到之後的防感染措施。特別是同時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這一點。
3、關節炎積液怎麼
如果不嚴重的話,建議保守治療,吃活血化瘀,舒經解瘀的,然後定期貼膏葯,,熱敷等,如果確實比較嚴重,甚至出現關節鎖的話,那就要做手術,或者抽取積液,不然就沒有別的辦法的,建議打消炎,炎症緩解後,然後抽積液,清理關節內的炎症積液,以後盡量少做關節負擔重的運動。
4、膝蓋抽積液後悔死了
膝關節滑膜炎主要是因膝關節扭傷和多種關節內損傷,而造成的一組綜合症。滑膜炎患者經確診後及時正規有效的治療是很關鍵的,滑膜炎早期一般主要是急性期,採用西醫方法,比如:激素、抽液、沖洗、抗生素等治療,可以取得滿意的療效,也可配合吃些滑膜炎顆粒。
5、膝蓋關節炎積水抽了水有什麼影響嗎
丟失蛋白,容易復發,會虛弱
6、膝關節滑膜炎積液抽水有什麼弊端?
關節積水屬滑膜炎,滑膜炎是滑膜受到刺激產生炎症,造成分泌液失調形成積液的一種關節病變.滑膜細胞分泌液體,可以潤滑和滋養關節,機體運動時關節所產生的熱能全賴於滑膜液體及其血液循環而得以散發。當關節受外在性和內在性因素影響時,滑膜發生反應,引起充血或水腫,並且滲出液體,表現為關節腫脹,痛疼,功能受障礙。也可說關節腔有積液,就有滑膜炎症。醫學研究確認:膝關節滑膜炎、踝關節滑膜炎、髖關節滑膜炎、滑囊炎、創傷性關節炎、創傷性滑膜炎、骨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類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疼等疾病。產生的疼痛原因主要是滑膜發炎造成,所以這類疾病最後歸結為治療滑膜炎。滑膜炎:關節囊的內層,有一層很薄的組織,即滑膜.在正常情況下,滑膜能分泌很少量的液體,主要作用是使關節面在磨動時更滑潤,好比機器里加潤滑油一樣.當關節內部存在某種刺激物的時候,不論是細菌性,物理性或是化學性的刺激物,滑膜就會首先發生反應,引起充血和水腫,並且滲出液體,使關節囊膨脹,表現出關節腫脹.久而久之,便成了慢性滑膜炎.所以說滑膜炎是由於微循環受阻不通產生的充血腫脹和積水,盡量減少抽水注射頻率,過多的抽水注射會刺激滑膜下結締組織組纖維增生,以及滑膜組織老化等,使滑膜組織再生與修復能力顯著降低,再治療就比較麻煩.積水消除之前也一定不要勞累和鍛煉,過多活動會損傷骨骼,簡單通俗的可理解為:滑囊是一個儲油器,是為骨骼肌腱運動加油的,目地是為了增加潤滑減少摩擦,如果有了積水,積水稀釋了滑液就起不到潤滑作用了,此時劇烈活動就會產生骨骼摩擦,最終損傷骨骼.治療原則是調節和疏通受阻的微循環,只要受阻的微循環暢通了、滑囊分泌滑液產出與吸收達到平衡就可康復。治療:建議中醫治療,中醫的療法是以舒筋活血,促進微循環流暢為主,保和堂徐記膏藥(滑膜囊炎膏)貼敷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綠色療法,由於葯物用於肌表薄貼,因此可直接作用於關節滑囊部位,使葯性直達病灶,達到活血化淤,通經走絡,祛風散寒和調節微循環的目的。貼於體表的葯物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促使受阻的微循環暢通,消除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使之重歸於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就會徹底康復。祝早日康復!
7、膝關節積液不抽出有什麼後果
首先得明確你的關節積液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量有多少。
如果是由於病理原因,譬如滑膜炎,化膿性關節炎,骨腫瘤等原因造成的,如果量少可以先對症治療並觀察病情變化,暫不抽也無妨。如果量多就必須抽出。
如果是因為創傷原因,譬如外傷後的關節積液也就是積血,量少可以不抽,量多就必須抽出。否則極易造成感染。關節粘連。影響關節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