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上合關節炎

上合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09-02 14:14:09

1、穿什麼樣的鞋子有利於健康?

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打赤腳的時候,腳部神經控制可以敏銳地感受地形及腳部角度的變化,有助於改變關節施力角度,所以比較不會累。澳洲研究人員針對17名女子足球選手進行腳底敏感度的測量,結果發現,在赤腳的狀況下,足球釘鞋內墊的表面粗糙程度,會影響腳部施力狀態的反應:鞋子內墊越光滑,腳底反應越遲鈍,因此會影響腳部施力的平衡。鞋子內墊越粗糙,腳底反應越靈敏,腳部施力的平衡就越能順利運作,連帶地腳部所受到的沖擊傷害也比較少。

這個發現告訴我們選擇一雙好鞋子的重要性:現代人的腳部問題主要是來自於其所穿的鞋子:在追求美感與造型的風氣下,腳部的舒適與功能往往因此而被犧牲,長期如此,就會造成行動不便、關節疼痛的問題。更糟糕的是,腿部窈窕修長的形狀,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導致胖胖腿、外八腿、內八腿等等難看的姿勢出現,嚴重地影響別人對你的觀感。可究竟穿什麼樣的鞋子才適合和有利於自己的健康?

☆ 老人:穿鞋宜松軟帶後跟

家住廣州市海珠區的陳伯喜歡穿平底鞋,還特意去上下九路一買就買回幾對老式的塑料底平底鞋穿。專家說,如果平底鞋的鞋跟平得幾乎沒有,腳著地的瞬間全身體重過多地作用在後腳跟上,走路多了,上傳的沖力可能會使老人產生足踝、膝、髖關節和腰等部位的疼痛不適,以及頭昏、頭痛等。而且,由於穿平底鞋時足弓的緩沖力下降,極易在腳用力不當的瞬間造成骨折

專家提醒,老年人最好穿松軟帶後跟的鞋,鞋後跟高度以高出鞋底前掌2厘米左右為宜。除了要注意鞋後跟的高度外,老年人的鞋底還要稍大一些,必須有防滑波紋,以免摔倒。

☆ 學生:不宜整天穿運動鞋

中小學生穿著運動鞋最為普遍,由於運動鞋鞋底富有彈性,對青少年跑、跳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的確比較適宜青少年,但長期穿著也可能帶來許多弊病。

專家說,運動鞋出於保護作用,對雙腳包裹得比較厚實,但是在天熱環境下整天穿著,容易因為缺乏透氣而引起真菌繁殖及傳播,發生腳癬、皮炎、濕疹等病症。因此,不適宜不分用途和天氣,戶外家裡都整天穿著運動鞋。此外,運動鞋最理想的鞋跟高度也是2-3厘米,這樣能保證人體重心恰如其分地分布。

2、怎樣防治骨髓

一、預防
預防
1、一般感染性疾病的預防:
癤疔瘡癰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都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且最易繼發感染而致血源性骨髓炎的發生。因此預防癤瘡癰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對預防骨髓炎的發生是十分重要的。其預防的主要措施是:
1、保持室內氣流通注意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
2、青春期應多食蔬采水果少用油劑潤膚以防止皮脂腺分泌物堆積或腺管阻塞
3、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防止感冒發生
4、扁桃體炎反復發作者應積極預防和治療,必要時考慮手術摘除
2、預防外傷感染:
外傷感染包括組織損傷後感染和骨骼損傷後感染,也是引起骨髓炎的常見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積極預防。
3、及早發現和及時治療感染:
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感染,其嚴重程度影響范圍的大小與全身和局部的條件都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與發現的遲早處理的及時與否也有很的大的關系。因此對於感染性的疾病,應及早發現、及時治療。這對於預防骨髓炎的發生有著積極的作用。淺表的感染,局部表現明顯容易發現。深部感染常難以診斷。除體溫和血象異常以及患處疼痛較重外,局部皮膚並不一定表現為炎症的浸潤,但卻有明顯腫脹。臨床必須認真檢查綜合分析,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
4、開放性骨折的處理:開放性骨折首先要防止感染。我們一般不主張內固定。因骨折後局部軟組織損傷,充血水腫若再施內固定所採用的鋼針等異物繼續刺激,局部可能成為繼發感染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常選用止血、清創、整骨,外用自製的止血生肌之類的葯物,用小夾板固定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已行內固定的開放性骨折,一旦發生感染並蔓延到髓腔後,炎性感染常沿髓內針向兩端擴散,在髓內針穿入或穿出部位的皮下也可能形成感染,一旦發生,應特別注意首先取出內固定物以控制感染。具體的講,骨髓炎的預防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還要適當進地進行體育鍛煉。
特別注意事項:
一、在感冒發燒期間,體溫不可超過38.5度,此時要盡快使用抗菌、消炎、退燒類針劑靜脈點滴或肌肉注射,或清熱解毒、發汗解表類中成葯內服,將有可能感染成骨髓炎的細菌扼殺在萌芽狀態中;

二、在外傷骨折,或跌打損傷,或手術後感染中,瘡臃腫毒即褥瘡等疾病的發作時,一定要及時准確地對症治療處理好,控制住細菌進一步的入侵,此時可以使用大劑量的抗感染、抗病毒、消炎類葯物靜脈點滴(也可以用大劑量的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排毒拔毒類中葯內服外用)使患者體內感染的病毒及早地排出體外或消散。

三、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可疲勞過度,過於勞累會造成人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此時細菌可乘虛而入導致骨髓炎及其他疾病的發生。

四、日常生活中,如有其他疾病的發生,治療期間切不可濫用或長期使用激素類化學葯物,此類葯物使用不當則易加速骨質的硬化,骨髓腔的硬化及阻塞,造成骨細胞正常代謝功能障礙,甚至引起骨壞死。

二、護理
誤區
在慢性骨炎疾病的治療當中,由於各類患者存在這樣那樣的認識誤區,極不利於疾病的控制和有效治療。那麼,到底有哪些誤區容易使患者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呢?這些誤區究竟有哪些?會產生哪些後果?
1、神性依賴葯物。
在長期與結核菌斗爭的過程中,臨床上常有部分病人因其知道結核菌的頑固性和難治性,本來經避部透皮式治療和全身抗結核葯物的治療後,已判定臨床治癒,卻總是表現出難以脫掉對葯物的依賴性,經常懷疑自己的病未治癒,總是找借口和理由在局部用葯和服用一些與本病有關或無關的葯物。目的只是求得精神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平衡。但如果經常對症自購一些葯物服用,時間一久,葯物的毒性會尋找和固守自己的靶位,導致葯源性疾病的產生。
2、「老毛病」和「久病成良醫」現象:

隨著非處方葯物更多地進入家庭。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抗癆葯物,輔助治療葯物隨處可買到。有些患者常常認為是老毛病,自己也略知一二,不遵醫囑,只根據自己好惡或感覺,擅自停葯、改葯,從而出現某種葯物重復使用,不但對細菌起不到正向作用,反而增加對機體的毒副作用甚至讓細菌鑽了耐葯/賴葯的空子,使治療失敗,導致病情難以控制。
3、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當作補葯使用。因為醫療廣告宣傳的誘導和自己本身沒能正確理解葯物葯理作用的內涵,片面地追求「葯效」作用。本病病人往往把自己的病與這些葯物的臨床葯理作用斷章取義或將適應症對號入座,把維生素與微量元素類葯當作補葯長期服用。

維生素一類雖然是維持機體正常代謝和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是作為輔酶參與各種代謝功能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但它們在人體內含量甚微,如攝入過多,既不能為機體提供能量,也不作為機體構成成分。維生素或維生素前體廣泛存在於肉類、蔬菜、瓜果、糧食等食物中。平衡膳食,機體吸收能力正常,且無特殊需要,都可由飲食攝入滿足,如把它作補品,不加限制地濫用,不但對身體無益,反而有害。許多骨結核病人喜歡服用維生素AD類葯物,如維生素A攝入過量,可導致輕度、重度、嚴重中毒,甚至死亡。慢性中毒可有骨關節疼痛、腫脹,皮膚搔癢,疲勞、軟弱、全身不適,發熱、頭痛、嘔吐、顱內壓增高,肝毒性反應血液系統改變等。維生素中毒高鈣血症,腎鈣質沉澱導致腎功能衰竭等。
所以,慢性骨感染疾病患者,不可偏信或自以為是地隨便吃「補葯」,再補出與之相關的葯源性疾病來!(4)隨意增減主渠道治病的葯物用量。
有些骨與關節結核病人,對葯物的葯理作用代謝過程不甚了解,只是感覺本葯有較大的毒副作用,隨意停葯、換葯,又在用葯上不能定時、定量,療程又不分長短,病情好轉時,又出現忘服、漏服葯物現象,這往往也是導致疾病遷延難愈治療失敗的原因。
5、模仿他人用葯途徑。

長期的病痛折磨,折磨,病友之間產生同病相憐之情。醫治一樣的疾病,不一樣的治療方法和葯物是常事,但病人有時就把自己的治療方案與病友作比較後,任意作廢,仿效別的病人「高效」的治療方法與葯物使用,忽略了一個人會有多種疾病共存,同一種疾病人有多種症狀同時出現的可能性,即使疾病相同,用葯時間長短也不一樣,何況人與人之間還存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誘發、繼發因素等,也沒有考慮自己的臨床症狀、急緩程度,病菌抗菌譜的變化,病原菌的變異問題。所以還是要遵守醫囑用葯,以免造成治療失誤。
6、多種相同族系裡的葯物並用。

這種用葯方法,加大了相同葯物在體內的毒性反應,攪亂了人體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破壞了人體微生態相互制約的本能,產生菌群失調症而掩蓋了病情的轉歸。對本病的治療判斷容易造成失誤,延誤對疾病的准確診斷與治療的機會,從而帶來了難以消除的負面影響。
7、服用保健品或補品替代葯品。

不管市場上能起強身健體作用或且有滋補效果的保健葯物,宣傳的力度與防病治病的效力有多大,都不能替代對本病的病原微生物具有針對性殺傷或殺滅作用的葯物。更不應該把保健葯物和治療葯品相提並論,或混為一談,沖擊了治療性葯品的臨床運用。在臨床上經常發現,尤其是成年以後的慢性骨結核病人,因知道治療的葯物副作用大,而另選擇了具有保健性的葯物來替代治療性葯品的位置,還認為能收到治病防病雙豐收的效果。在此,提醒患者,它不能替代治療性葯物的位置。保健品在治療性葯物參與的基礎上合情合理地使用,對本病的治療是一種輔助手段,對治療本病有好處,但不能完全替代。
1、一般護理
1、急性骨髓炎症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症狀如寒戰、脈快、頭痛等,要注意觀察體溫、脈搏、血壓等病情變化,有高熱休克者,給予氧氣吸入,激素治療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應專人護理。

2、體溫高於39.5℃者,需要給予物理降溫,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葯物降溫時,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現虛脫,同時應及時擦洗及更換清潔乾燥的衣褲,以免受涼。

3、加強營養,鼓勵病人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一般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隨時給病人飲水或果汁,必要時適當補液,糾下貧血,增強機體抵抗力。

4、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墊起,上肢用三角巾懸吊,以利靜脈迴流,減輕腫脹。為了限制患肢活動,減少疼痛和減輕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托或皮膚牽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牽引要注意肢體血液循環,凡發現肢體皮膚發紫、發冷、腫脹、麻木等,說明有血液循環障礙,應找醫生及時處理。傷口分泌物過多,膿血透過石膏,使石膏軟化 破壞等,應及時更換石膏或開窗更換敷料。

5、注意觀察鄰近關節有無出現紅、腫、熱、痛等情況或全身其他部位有無病灶轉移的徵象。因為當膿液穿過干骺端進入關節腔時,可引起化膿性關節炎或炎症擴散,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膿腫等,若診斷穿刺證實有膿液者,常需切開排膿減壓,放置引流條或引流管充他引流。應及時更換敷料,並保持床單清潔,注意對傷口的隔離和敷料處理,防止交叉感染。

6、氣血不足者,除同服氣血雙補葯物外,還就選用肌收口散,撒於創口內,使肉芽生長,而逐漸癒合。腐生肌膏。

2、慢性骨髓炎病人的傷口處理:
慢性骨髓炎病人保持傷口排膿通暢,病變部位死腔的擴大引流,使死骨與病骨完全分離後,施行手術清除死骨,刮除肉芽組織,消滅死腔,同時進行全身治療。部分患兒因病變部位血液循環增加,促使肢體過長,相反骺板受炎症破壞可致肢體縮短或發生病理性骨折後的畸形癒合。小兒患了骨髓炎,家長要耐心配合醫生,定期復診並進行傷口換葯,爭取早日康復。
3、急性骨髓炎患者的注意事項
得了急性骨髓炎的患者一般都是小兒或是抵抗力差的老人,病情一般比較急迫,所以臨床處理中一定要注意好相關的問題:
第一,急性骨髓炎症期(發病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症狀如寒戰、脈快、頭痛等,要注意觀察體溫、脈搏、血壓等病情變化,有高熱休克者,給予氧氣吸入,激素治療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應專人護理。
第二,體溫高於39.5℃者,需要給予物理降溫,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葯物降溫時,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現虛脫,同時應及時擦洗及更換清潔乾燥的衣褲,以免受涼。
第三,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墊起,上肢用三角巾懸吊,以利靜脈迴流,減輕腫脹。為了限制患肢活動,減少疼痛和減輕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托或皮膚牽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牽引要注意肢體血液循環,凡發現肢體皮膚發紫、發冷、腫脹、麻木等,說明有血液循環障礙,應找醫生及時處理。傷口分泌物過多,膿血透過石膏,使石膏軟化 破壞等,應及時更換石膏或開窗更換敷料。
第四,加強營養,鼓勵病人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一般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隨時給病人飲水或果汁,必要時適當補液,糾下貧血,增強機體抵抗力。
第五,注意觀察鄰近關節有無出現紅、腫、熱、痛等情況或全身其他部位有無病灶轉移的徵象。因為當膿液穿過干骺端進入關節腔時,可引起化膿性關節炎或炎症擴散,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膿腫等,若診斷穿刺證實有膿液者,常需切開排膿減壓,放置引流條或引流管充他引流。應及時更換敷料,並保持床單清潔,注意對傷口的隔離和敷料處理,防止交叉感染(尤其是結核性的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屬於臨床的急症,處理上注意好以後,愈後一般都是很好的,但是不恰當或是不全面的處理,容易留下後遺症,導致以後的慢性骨髓炎的發作!所以建議患者選擇有經驗的醫院就診。

3、27.3度去旅遊要准備些什麼

有錢都不是問題
 旅遊必備物品清單
1、葯品清單(有老人)
2、日用品清單
3、證件(去北京,其中乘坐飛機、火車、長途汽車)
4、應急類物品(如針線包)
錢.銀行卡.身份證.手機.充電器.相機.換洗的衣服和分開裝衣服的袋子.洗漱用品.(毛巾牙刷牙膏梳子,不要用酒店的).這些是必須帶的。
MP3.一包壓縮餅干(防止車子出問題路上餓的).墨鏡。帽子。傘。防曬霜。這些是選帶的。
舒服的鞋子。如果出去旅遊的話最好帶上能打折的證件(學生證等)。這些是必須的。
其實只要老人身體好沒什麼要准備的葯物~
你就針對老人的身體准備行程天數一半的常用的葯物就好了~
其他的就帶個創可貼,現在再加個藿香正氣水,然後帶個風油精就好了~
其他的就看個人了•萬一要帶眼鏡的話那可就不能忘記了
應急類的東西其實都不用帶~針線包酒店是有免費的送的~

一級必備:
背包 睡袋 雨衣 帽子 手套 地圖 食物 水壺 常用葯 指北針
二級必備:
哨子 小刀 手電筒 電池 燈泡 筆記本 垃圾袋 衛生紙 打火機 針線包
三級必備:
望遠鏡 相機 防寒衣物 毛巾

假日正是出遊的「黃金期」。就在大家遊山玩水的歡樂時光里,一些疾病也會不請自到。有些人會因地理環境的改變,出現胃口不佳、頭昏無力、精神萎靡、腹瀉和皮膚發癢等發生所謂水土不服症狀;還有人會因風寒入侵或飲食不當而患了感冒或消化系統等疾病。因此出門之前,一定別忘了准備好旅遊葯箱。
旅行備用應急物品應簡單、多用途、輕便。一般應備:氣體打火機一個(防風火機更好)、燈籠蠟燭數支,用於照明、取暖、點火、野外生火煮食;多用小刀一把,切割削之用;細尼龍繩5~10米,捆綁物品、晾曬衣物、扎營等;小型指南針一個,茺野山林失向用;手電筒一個哨子一個,遇險發信號聯絡用;高猛酸鉀一小瓶,既可消毒用,又可作引火燃料;葯棉若干,擦洗和包紮傷口用,也可作引火物;絲巾一塊,既可防風保暖用,又可用於包紮傷口和作止血帶;有蓋鐵皮罐一個(形狀不限),既可裝上述應急物品,又能作為飲具煮食,還可用其蓋反射日光發信號。應急物品不宜繁雜過多。要注意實用和攜帶方便。
旅行前准備行李不免有一些煩亂,但不管你去哪兒,只要記得帶上以下十件重要物品,准備行李就變得容易多了:
1、 錢和錢包
你努力工作掙錢,平時又省吃儉用,現在是享受花錢的樂趣的時候了。買個錢包,裝上貴重物品,比如信用卡,護照,現金等,貼身保存。一般來說,要帶上比預算多20%的錢,再帶上20張1元面額的小鈔、硬幣。為防止意外,還要把備用的信用卡和身份證分開存放。
2、 旅行包
不同旅行包適合不同的旅行。探險旅遊用具與一般旅遊不一樣,在香港街頭漫步和騎在駝背上享受沙漠之旅的旅行包顯然不同。所以,首先明確你的旅行目的――體育、娛樂、野外活動還是探險旅遊,然後挑選適用的旅行包。旅行包的大小最好可以放在座位下、飛機或火車的行李架上。
3、鞋子
穿上合腳的鞋子,帶上一些幹得快的襪子以免腳受潮。如果要走長路還要帶點滑石粉灑在鞋上,這在炎熱的天氣可以避免腳出汗或長皮疹。上飛機時穿上最重的鞋子,並且多帶雙輕便鞋,這樣在長途飛行中你可以脫掉鞋子以免它變臟。
4、醫葯包
不要忘記攜帶葯丸、綳帶、蘇打水、止血棉塞、防曬霜、驅蚊劑等。抗生素也是必備品,它可以治療嚴重腹瀉、炎症、上呼吸道疾病等。出發前先咨詢一下醫生,准備葯物需要有醫療、保健學知識。
5、消遣書
帶本書路上閱讀,你可以跟遊伴交換書籍。選一本跟目的地的國家、民族有關的書籍,最好不是虛構的游記,讀一些與勇氣、自信、獨立自主精神有關的故事。
6、易乾的外衣
棉、羊毛、亞麻衣服又重又過時,對旅遊來說是不合適的。易乾的衣服便於路上換洗。某些織物可以防潮,在參加海上劃船、漂流等衣服容易打濕的活動中,可以盡量保證身上又干又保暖。
7、適合各種天氣的服裝
雖然你帶的衣服取決於目的地的氣候和你的旅行項目,但一般來說,一件輕便的雨衣是必須的,這件雨衣要有口袋、有帽兜。如果要帶防風衣,就要帶那種寬松的,裡面可以加幾件衣服的風衣。
8、止水塞
旅行家都知道止水塞的重要作用,沒有它你怎麼能泡淋浴或在水池裡積水洗衣服呢?平時止水塞能適用於各種洗滌池,另外還要帶一包洗衣粉。
9、塑料袋子
你可以把臟內衣和濕的游泳衣分開存放,袋子也可以分門別類放旅行用具和化妝品等。記住帶上塑料袋和橡皮筋等小物品。
10、好的旅伴
如果沒有旅伴,你就照照鏡子對自己說:我和我自己旅行,可以嗎?!。單身旅行的優越之處是你可以注意到更多的人,但諸多問題是你事先要考慮到的。
記得帶上筆和日記本,記下你的所見所聞。
1、身份證或護照:沒有了證件,無異於流竄犯,時刻都會碰到麻煩。
2、現金和信用卡:現金要整零搭配,否則會吃虧,甚至搞到假鈔。如果要住飯店,一定要帶信用卡,這樣可以避免把大量現金抵押在前台。
3、飛機票或火車票:如果忘帶在身上,現買往往來不及。
4、少量葯品:少量的消炎葯,黃連,創可貼,風油精,感冒葯,它們是保證旅遊不會中途而廢的重要物品。這里我再補充一點小經驗,那就是請帶一小塊干凈的薑片,當你突發急性腸炎,腹瀉腹痛時,服用一小塊姜,只需幾分鍾,一些OK。這可是本人幾天前在郊外親身再次嘗試過的成功經驗,勝過黃連素,挽救了一頓美味大餐。其實本人最討厭吃薑了,可是我還要強烈建議我自己和您帶上它吧。
5、幾塊巧克力:旅遊地區往往風雲莫測,一旦陷入陰冷潮濕,山風凜凜,飢寒交迫的處境,幾塊巧克力是堅持下去的頂樑柱,本人曾身有體會。最好再備上幾塊牛肉乾,這樣可以延長抵抗飢餓的時間,從而振奮起精神。
6、指南針:在南方(雲貴川)丘陵地帶失去方向感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再加上人煙稀少,你可能永遠也回不到家了。
7、手錶或商務通、文曲星:時間是保證行程是否順利的關鍵,商務通和文曲星上不但有時間有鬧鈴,而且還有很多有助於旅行的內容。有朋友說手機上也有表,就不用再帶手錶了。我要說,如果您只出門旅行兩天的話,可以用手機計時。但是兩天以上的旅行,看手機里的表就有問題了,而且危險。一方面,手機的電池電量有限,反復開機查看時間,必然浪費電能,縮短手機的待機時間。通常在旅遊點不大容易找到充電的地方,在國外,電源插孔和電壓也不一定合適。而沒有電的手機就是廢物,不但不能在危機時及時與外界聯系,連時間也不知道了,豈不危險嗎?
8、手機:請記住,為自己保留一條與外界聯系的有效渠道,是身處困境時最後的法寶。這一點即使在境外旅遊也是如此。現在
的全球通手機完全可以保證全球通。建議不要拿手機當表用,因為旅行時最愛丟的東西就是手機。只要不需要通話,就保存在最安全的地方,晚上入睡前,務必關掉手機,節省電能。按這種方法,一般一塊厚鋰電池可以堅持整四天的旅遊行程。
9、目的地的地圖和旅程地圖:這是保證旅行順利的另一關鍵物品,這東西實在不能算沉,也不佔地兒,就帶上吧。
10、手電筒:要那種防水、防擠壓,聚光好,電珠耐用的電筒,買最好的高容量電池(起碼是2號電池)。千萬不要吝惜錢,用舊電池。
以上十種物品是通常旅行是必須要帶的東西,他們完全可以保證你一路順利平安。當然條件允許,特別是男士,完全可以在多帶一些其它的物品,比如多功能刀具,替換的球鞋和衣物,飲料,雨具等。

旅遊小竅門
(1)警惕騙子:在旅途中,您會遇到很多社會閑雜人拉客,他們會以低的價格為誘餌,吸引遊客,但這多是些騙人的手段。為了您的權益,建議您選擇合法、有實力、信譽好的旅行社,對您才會有保障。
(2)火車票:如您出行是一地往返,可在當地一次性購買往返火車票。
(3)機票:10人以上集體購票可拿到很低的團體機票折扣票價。
(4)用車:旅遊難免要用車,最好提前做好用車計劃,有條件的包車用比較方便,如您租一輛11座的旅行車,合適坐7-8人,租一輛22座的旅行車合適坐18-19人,人均的費用也相對低。
(5)自助游:如您想選擇自助游,也可讓旅行社幫助訂房及返程飛機、火車票。當您到達目的地後,最好有本地向導,或參加目的地的一日游、二日游,因為景點本身有許多的文化內涵,如沒有向導或導游,您可能無從了解,得不到應有的樂趣。
(6)權益保障:當你參加目的地旅遊之前,先了解旅遊行程,簽定旅遊合同,這樣您的權益才會受到保障。

首先,要根據你要去地方的天氣狀況准備好衣物,替換的衣物可根據你去的天數來定。要是帶小孩子去,一定要多為他准備一些替換的衣物。
其次,像預防感冒、鬧肚子、蚊叮蟲咬的葯也是必備的,有心臟病、哮喘等疾病者還要帶上你自己的常用葯。 整理好這些以後,你還要考慮一些零碎的東西,比如餐巾紙、擦手巾、手紙等;愛好攝影的朋友當然要帶上相機,不過帶足膠卷也是必要的,因此有些旅遊區的膠卷可要貴好多哦!身份證、小孩子的戶口本、結婚證書等必備的證件以及紙筆等小物件也不要忘記,萬一有什麼用途你不會抓瞎。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錢。大約是預算的150%就夠了。

怎樣放?
如果你用的是一般的旅行包,最好將衣物等不常用的東西放在下層,而依次將葯品、紙巾、證件等放在上層。當然,如果你要是有一個雙肩背的登山包就更好了,因此一般的登山包都有好幾個口袋可以分別放置這些東西,比如包的下層放置衣物和不常用的雜物,上層放置像機包等,包的頂蓋放置葯品、紙巾等物,包的兩個側袋分別放置證件等物,再加上為專業登山運動員准備的小葯品、洗漱用品包等,很多東西都可以分門別類地放置,這樣你就不會因為東西多而亂作一團。
挑個好包無論去哪裡,旅行袋都要最重要的旅行裝具。旅行袋分為提式和背式兩種。提式可以使肩膀放鬆得到休息背式可以解放雙手,利於行動。在這里建議選擇背式的。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旅行袋大多用高密度尼龍作為用料,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價格則在八九十元到二百多元不等。

旅遊衣物的准備:
旅遊,突出個一「游」字,這就是說「輕裝」,在保暖、對身體健康有利的前提下,衣著越少、越輕越好。旅遊服的選擇,應具有通風好、吸熱少、吸水性強、耐臟、易洗等特點。春秋兩季,運動裝和牛仔褲配套常被作為旅遊服。運動裝柔軟,牛仔褲彈性好、粗糙、厚實,易於爬山、長途行走,還能給人以剛柔相濟,輕松活潑的美感;夏季服裝多姿多彩,但旅遊服仍以茄克衫、牛仔褲配套為好,在城市內部游覽以日常衣服最為方便;冬季,由於我國南北溫差大,所以衣著有很大差別,南北旅遊,遊客常常要帶很多衣服,很不方便。一些有經驗的旅遊者,有不少更換衣服的招法:北方人到南方,登車時內穿毛衣毛褲,外套大衣,上車後,大衣由家人帶回;南方人到北方,可以帶大衣,出門時穿著,進賓館就可以脫掉了。
旅遊時最好穿旅遊鞋。旅遊鞋具有透氣、耐磨、輕盈、柔軟等特點,有利於登山和長途行走。
旅遊時帶著大圍巾天氣突然變冷時,可打結成無扣女上衣穿用。帶小孩游覽遇雨,用塑料袋剪成斗蓬很方便。在條件不具備洗淋浴時,可用大塑料袋裝上水,吊起即成簡易淋浴設備。洗後的襯衣想馬上穿,可把濕衣服放入大塑料袋中,向袋內吹熱風,衣服很快就干。夏天把易融的巧克力、糖果與冰凍的果汁放在一起,可避免融化。溫泉里洗澡時,不要帶金銀首飾,以免被硫氧化變黑。灰塵、異物進入眼睛時,先閉上眼睛,然後用舌頭頂住有異物眼睛一側的面頰內側,灰塵就易隨淚流出。
衣:外出旅遊著裝要輕便、大方、舒適。衣褲不宜過於寬大或窄小,以免影響走路。夏季旅遊,由於早晚溫差較大,除了帶上隨身的換洗衣服外,最好再帶一件夾衣或絨線衣;冬季旅遊,必須帶上毛衣、棉衣、風帽等。旅遊不宜穿化纖一類的汗衫、背心、內褲。是由於其透氣性差,出汗後易粘貼在身上,很不舒服。尼龍內衣內褲還會刺激皮膚引發多種皮膚病。服裝的顏色必須講究,夏天不宜穿深色衣服,從吸收輻射熱由弱到強的順序是白、土黃、米灰、綠、紅、青、黑。為減少烈日直接暴曬頭部,夏季旅遊應帶上草帽或白色遮陽帽。另需備帶輕便的雨衣或折疊式雨傘。
行:旅遊穿鞋要輕便、透氣、防滑,走路以布鞋為最佳,爬山以橡膠底鞋為最佳,忌穿新皮鞋、硬底鞋、高跟鞋。路途勿爬車、跳車、車未停穩搶上搶下;乘車時,頭手勿伸出窗外,應隨時抓住扶手;駕駛員應提高警惕,事先檢查車況,排除故障,遵守交通規則,確保旅遊安全。

旅行必備物品清單
假日正是出遊的「黃金期」。就在大家遊山玩水的歡樂時光里,一些疾病也會不請自到。有些人會因地理環境的改變,出現
胃口不佳、頭昏無力、精神萎靡、腹瀉和皮膚發癢等發生所謂水土不服症狀;還有人會因風寒入侵或飲食不當而患了感冒或消化系
統等疾病。因此出門之前,一定別忘了准備好旅遊葯箱。
旅行備用應急物品應簡單、多用途、輕便。一般應備:氣體打火機一個(防風火機更好)、燈籠蠟燭數支,用於照明、取暖、 點火、野外生火煮食;多用小刀一把,切割削之用;細尼龍繩5~10米,捆綁物品、晾曬衣物、扎營等;小型指南針一個,茺野山林失向用;手電筒一個哨子一個,遇險發信號聯絡用;高猛酸鉀一小瓶,既可消毒用,又可作引火燃料;葯棉若干,擦洗和包紮傷口用,也可作引火物;絲巾一塊,既可防風保暖用,又可用於包紮傷口和作止血帶;有蓋鐵皮罐一個(形狀不限),既可裝上述
應急物品,又能作為飲具煮食,還可用其蓋反射日光發信號。應急物品不宜繁雜過多。要注意實用和攜帶方便。
防暈車、船葯
乘暈寧 行前半小時服50毫克,可1日3次。
乘暈靜 同乘暈寧。
蛇傷葯
上海蛇葯
用於治療蝮蛇、竹葉青、眼鏡蛇、銀環蛇、五步蛇咬傷。 首次服10片,以後每次服5片,4~6小時服1次。
季德勝蛇葯 用於毒蛇、毒蟲咬傷。每次服5~15片並同時服解毒 片2~4片,1日3次。服葯同時將葯片用溫開水溶化
後塗於傷口周圍約半寸處,並配合其它局部處理。
防暑葯
仁丹 隨時按說明外搽或內服。
清涼油 隨時按說明外搽或內服。
十滴水 隨時按說明外搽或內服。
莪術油 隨時按說明外搽或內服。
風油精 隨時按說明外搽或內服。
白花油 隨時按說明外搽或內服。
傷科葯
正紅花油 用於扭傷瘀腫、跌打刀傷、燙傷燒傷、心腹諸痛、風濕 骨痛、四肢麻木、腰骨痛、頭風脹痛、蚊叮蟲咬、惡毒
陰瘡等。常搽患處立即顯效。
黑鬼油 用於蛇蟲鼠咬、跌打刀傷、燙傷、燒傷、瘡科灶肉、腳 腫腳筋痛。多搽患處即愈。
驅風油 用於四時感冒不適、風寒濕痹、霍亂吐瀉、胃痛腹痛、 腹脹、蛇咬蜂蜇、風火牙痛、無名腫毒、燙傷燒傷、暈
車暈船等。依照說明書搽穴位或數滴口服。
莪術油 用於感冒、霍亂吐瀉、暑熱痧症、中風中痰不省人 事、跌撲失氣、頭刺痛、風火牙痛、支氣管哮喘及各種咳嗽
、寒熱肚痛、腰背四肢痛、瘙癢症、疥瘡、無名腫 毒、跌打損傷、燙傷燒傷、蛇蟲蠍狗魚蜈蚣傷、吐血、 失眠
、外傷出血等。按說明書外搽或內服。
雲南白葯 用於刀槍跌打諸傷及內外出血與血瘀腫痛。
麝香跌打風濕膏 消腫止痛之功效,用於跌打諸傷、風濕骨痛。
抗生素類葯物
氟哌酸膠囊 用於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婦科、皮膚、五官和軟組 織等器官和部位的感染。
麥迪黴素 用於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淋球菌引起 的各種炎症和腫毒。
頭孢氨苄膠囊 用於各種炎症,每次服2~4粒,每日3~4次,兒童酌 減。青黴素過敏者忌用。
乙醯螺旋黴素片 用於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淋球菌、梅 毒螺旋體所引起的感染,也可用於支原體肺炎。
四環素片 用於呼吸道、腸道、泌尿道感染。每次服2片,每日4次。 孕婦和嬰兒慎用。
土黴素片 作用、劑量、服用次數和禁忌同四環素片。
黃連素片 用於腸道感染。每次服2~3片,1日2次,飯後服。孕 婦慎用。
復方新諾明 用於呼吸道、泌尿疲乏、腸道感染。每次服2片、1日2次, 飯後服。對磺胺葯物過敏者禁用。
黃連上清片 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用於咽炎、牙齦炎、通便。每次4片, 1 日2次。
牛黃解毒片 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用於咽炎、扁桃腺炎、牙齦炎、口腔 潰瘍、 急性結膜炎、癤腫。
抗病毒葯物
病毒靈(嗎啉雙胍) 對多種病毒有抑製作用。用於感冒等。每次0.1克, 1日3次。
金剛烷胺 抗亞洲甲Ⅱ型流感病毒及其它病毒,用於流感。每次 0.1克, 1 日2次。
板藍根沖劑 清熱、解毒,有抗病毒作用,主要用於感昌、上呼吸 道感染和咽炎。每次沖服1~2包,1日2~3次。
板藍根片 作用同板藍根沖劑。每次服4片,1日3次。
呼吸系統常用葯
速效傷風膠囊 用於感冒發熱。每次服1粒,1日3次,血液病患者慎用。
銀翹解毒片 用於感冒初起。每次服4~6片,1日2次。
羚翹解毒片 用於感冒初起和發熱較高者,每次服4~6片,1日2次。
羚翹解毒丸 作用同羚翹解毒片。每次服1~2丸,1日2次。
咳必清 用於無痰乾咳,每次服25毫克,1日3~4次。
復方甘草片 鎮咳祛痰。每次服1~2片,1日3次。不能長期服用。
復方川貝片 鎮咳祛痰,用於熱咳。每次2~3片,1日3次。
維C銀翹片 用於流感、急性熱病發熱、頭痛咳嗽、四肢怠倦咽喉紅腫。 每次服2~3片,每日3次。
喉痛靈糖衣片 用於急性化膿性咽喉炎、扁桃腺炎、感冒發熱、上呼吸道炎、 療瘡。每次服4~6片,1日3~4次,兒童酌減。
喘定 用於支氣管嘟喘。每次服1~2片,1日3次。
牡荊油丸 鎮咳、祛痰、平喘,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每次 服1~ 2丸,1日3次。
六神丸 消腫解毒,用於急性扁桃腺炎、咽炎、癰疽、瘡癤等,內服 外敷。每次服10粒,1日1~2次,以含服療效更佳。

兒童酌減量。外敷可用開水調成糊 狀塗患處。孕婦禁用。
喉症丸 同六神丸。
草珊瑚含片 抗菌消炎、止血止痛,用於口腔及咽喉炎症。每次含服 1~2片,每小時內2~4次,1日10~20片。
消化系統常用葯
雷尼替丁 抗酸,保護潰瘍面,用於胃潰瘍、胃酸過多、胃痛。每次服150 毫升,1日2次,4~6周為一療程。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 作用同雷尼替丁,但療效不如雷尼替丁,且副作用較多。 每次服200毫克,1日3次,臨睡前加服400毫克, 4~
6周為一療程。
胃舒平 抑制胃酸,保護潰瘍面,用於胃酸過多、胃潰瘍、胃痛。 每次嚼服2~4片,1日3~4次。不宜與四環素同
用,青光眼患者忌用。
普魯本辛 用於胃潰瘍、胃酸過多、胃炎、胃腸痙攣。每次服15~30 毫克, 1日3次。青光眼病人忌用。
顛茄浸膏片 解胃腸痙攣性疼痛。每次服8~15毫克,1日3次。青光 眼病人忌用。
胃復安 用於嘔吐、暖氣、胃酸過多、胃脹。每次服4~3毫克, 1日3次。
多酶片 幫助消化,增進食慾。每次服1~2片,1日3次。
藿香正氣丸(水) 清暑化濕、和胃止嘔,用於腹脹、嘔吐、中暑頭痛。每次服 1管,1日2~3次。
痢特靈(呋喃唑酮) 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消化性潰瘍、泌尿道感染、傷寒、 副傷寒。
果導片(酚酞) 緩瀉作用,用於習慣性便秘。
抗過敏葯
息斯敏片 每次服1片,1日1次。
撲爾敏 每次服4毫克,1日2~3次。
非那根 每次服12.5~25毫克,1日2~3次。
賽庚啶 每次服4毫克,1日3次。
退熱、止痛葯去痛片 每次服1片,1日3次。
撲熱息痛片 每次服0.5克,1日3次,兒童酌減。
消炎痛 用於關節炎等炎症性疼痛。每次服25毫克,1日23次。 消化道潰瘍痛人慎用。
炎痛喜康(吡羅喜康) 有消炎、鎮痛、退熱的作用,與消炎痛基本同功。飯後服,1日總量限40毫克以內。血液病,有胃潰瘍史病人慎
用。
牙痛一粒丸 牙痛或齲齒痛時,用1粒填在牙痛處。
鎮靜、安眠葯
安定 鎮靜、安定神經,幫助睡眠,但作用較弱。睡前服2片。 青光眼病人禁用。
氟安定 有顯著促眠作用,服後20分鍾內起作用,持續7~8小 時。睡前服1~ 2片。服葯同時避免飲酒。
利眠寧 有鎮靜、安定、肌肉鬆馳作用。睡前服10毫克。 速可眠 短效安眠葯,服後15~20分鍾入睡,持續3~4小時。
醫生點評
旅遊葯箱應以簡單、必需為原則,以備旅遊途中隨時應用。如有心臟、胃腸、呼吸系統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在出門前要帶足自己常用的葯品按時服用,不得擅自停葯;冠心病患者除帶常用葯物外,還應帶上急救用葯,做到有備無患。
出門在外若病情不同於一般,假如疼痛劇烈且來勢兇猛,則應立即去當地醫院檢查、確診,千萬不要擅自用葯,以免掩蓋病情,貽誤治療。此外,在假期旅遊中沒有醫生指導的情況下,以使用一種葯物為好,盡量避免聯合用葯。
鮮花盛開的季節,空氣中散播的花粉可能會引起過敏表現,輕則可能起皮疹,重者可能誘發哮喘,所以准備撲爾敏等抗過敏症的葯物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少人在服用撲爾敏等抗過敏葯時有嗜睡症狀,旅遊時最好選擇無嗜睡症狀的息斯敏。對花粉有過敏史的人在出遊時盡量不要直接觸摸花木,患哮喘病的朋友最好同時選購支氣管舒張劑,做到有備無患,輕松出遊。

對於過敏體質的人,在選擇抗生素、鎮靜催眠葯、解熱止痛葯等時要特別謹慎。如速效感冒膠囊中含有阿司匹林或撲熱息痛等成分,有過敏者應禁用。對磺胺過敏的人不得選擇磺胺類葯物。安必仙膠囊中含有青黴素的成分,對青黴素過敏者應慎用。可改 用其它較為安全地葯物。

旅遊途中失眠的原因主要是神經系統的活動規律被打亂。這只是暫時的神經失調,不是病態,不要輕易服用安眠葯。

旅行時最好准備一支體溫計,這樣可以在發燒時准確計錄體溫,掌握病情。

4、嘴經常張開合不攏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呀

病情分析:您好,根據您的描述,考慮顳下頜關節紊亂,是現代人一種常見的疾病。多由於過度大張口,要硬物,長期偏側咀嚼,心理緊張等因素。一般症狀是關節疼痛,下頜運動異常,關節彈響和雜音。指導意見:建議您最近避免大張口,避免咬硬物,讓關節好好休息。平時的話可以用熱毛巾敷一下關節處,堅持一段時間症狀應該會好轉。到醫院可以掛號口腔科或者是康復理療科就診,一般建議做針灸或者理療。希望能幫到您。

與上合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