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膝骨性關節炎如何預防

膝骨性關節炎如何預防

發布時間:2020-09-02 07:26:35

1、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具有哪些預防與調攝護理

☆ 導讀: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在近些年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並且致殘率,如今也大大地提高了,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武漢弘濟骨科醫院專家講解,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調攝護理是預防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指關節軟骨出現原發性,或繼發性退行性改變,影響膝關節功能的一種退行性疾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武漢弘濟骨科醫院專家介紹。 因為中老年人,或有其他慢性病病史的人體質虛弱,加之工作勞累,或是存在跌撲損傷,這些往往都是很容易患上該病的,近年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病率,呈現上升的趨勢,而且致殘率也大大提高。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已經成為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一類疾病。」武漢弘濟骨科醫院專家認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主要致病機理,就是肝腎虧虛,筋骨失榮,氣血運行不暢,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關節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等。 目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往往不夠理想,主要原因是該病的患者忽略了預防與日常生活中的調攝護理這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為此,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預防與調攝護理,杜雅俊提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理念。☆ 注意保暖和減肥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首先要注意保暖。」武漢弘濟骨科醫院專家介紹,早在《黃帝內經》就對該病作了詳細的論述。《素問·痹論》指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 由此可見風、寒、濕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所以關節保暖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平時應注意關節保暖,可以用熱水袋、熱毛巾熱敷,即使在大伏天也盡量避免空調、電扇直對關節吹風,必要時戴上護膝,防止關節受涼。 同時,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身體肥胖,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預防,與調攝護理也很重要,人體在直立或行走時,膝關節承受著整個身體的重力,如果體重超標,就會加重膝關節的負擔,再加上長時間行走或幹活,使膝關節所受的沖擊力加重,容易使膝關節發生磨損。 另外,女士盡量不要穿高跟鞋,據有關研究證明,穿高跟鞋的女性膝關節負重增加3到4倍,所以穿高跟鞋對膝關節,也是一個不利的因素,建議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盡量穿厚而有彈性的軟鞋底的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沖擊力,防止膝關節磨損。☆ 體育鍛煉要適當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可以進行體育鍛煉,但是一定要以適當為原則。」武漢弘濟骨科醫院專家認為,根據關節的病理特點,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首先,在急性炎症期關節腫脹疼痛,這時禁止鍛煉,需要卧床休息,患者可以輕輕按揉關節周圍,促進關節的血液循環,加速炎症的吸收,待炎症消退後再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進行功能鍛煉。 其次,選擇合適的、適度的功能鍛煉,可以保護關節並改善關節的活動功能,對膝骨性關節炎合適的鍛煉方式有:游泳、打太極拳、散步等,以及各種不負重關節的屈伸活動,如空蹬自行車等。 對關節有損的運動,應該要盡量地避免,其中就包括了增加關節扭力,或關節面負荷過大的訓練,如:爬山或下蹲起立等活動。另外武漢弘濟骨科醫院專家說,在鍛煉時要避免關節過度疲勞。☆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應多補鈣 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病人,應多食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的食物,如:瘦肉、豆製品、豬蹄、牛蹄等,因為這一些食物,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有效防止骨質疏鬆,還可以生長軟骨及關節潤滑液。 為關節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減輕了關節的症狀,另外注意服用維生素A、C、E,以及補充維生素D,對骨性關節炎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如果預防與生活中,調攝護理得當,對疾病的治療,往往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武漢弘濟骨科醫院專家表示。

2、做好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預防要注意些什麼?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為臨床常見疾病,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此病屬祖國醫學「骨痹」范疇,長沙年輪骨科醫院認為,該病早期是一種非炎症性疾病,晚期則表現為非細菌性炎症。 一、多曬太陽,注意防寒濕,保暖,使膝關節得到很好的休息。疼痛緩解後,每日平地慢走一兩次,每次20—30分鍾。盡量減少上下台階、跑步等使膝關節負重的運動,避免、減少關節軟骨的磨損,不得已上下台階時最好扶樓梯或手杖。 二、不要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更不要盲目地做反復屈伸膝關節、揉按髕骨、抖晃膝關節等運動。鍛煉股四頭肌功能,讓股四頭肌強壯有力,可減輕膝關節疼痛。 三、適合於中老年人的具體鍛煉方法是:坐位或仰卧位,將膝關節伸直,綳緊大腿肌肉,足向頭部背屈,同時綳緊小腿肌肉,每次堅持三四秒,每分鍾做10次,連續做三四分鍾。每天可做三四遍。

滿意請採納

3、骨關節炎如何預防?

常注意事項如下:
1.保持樂觀情緒:絕大多數患者的預後是良好的。單純X線有骨質增生者不一定出現症狀。
2.有合理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平時飲用牛奶(少量多次),多曬太陽,必要時補充鈣劑。應調整勞動強度或更換導致症狀加重的工種,消除或避免不利因素,如劇烈運動。
3.避免過度負荷:避免受累關節的過度負荷,肥胖者應減輕體重。膝和髖關節受累者應避免長時間站立、跪位和蹲位。
4.選擇適當的鞋:老年人最好穿松軟帶後跟的鞋,鞋後跟高度以高出鞋底前掌2cm左右為宜,老年人的鞋底還要稍大一些,必須有防滑波紋,以免摔倒。
5.使用輔助設施:可利用把手、手杖、護膝、步行器、楔形鞋墊(膝內翻或外翻者)或其他輔助裝置,減輕受累關節的負荷。
6.輔助理療:急性期以止痛、消腫和改善功能為主;慢性期以增強局部血循環,改善關節功能為主。已做關節成形術和含有金屬元件的關節禁用透熱或超聲療法,以免深部灼熱傷。
7.進行緩和的有氧運動: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若鍛煉後關節持續疼痛,應降低運動強度和時間。有氧運動包括關節運動和肌肉運動,以膝關節為例:關節運動可取坐位或卧位,行膝關節屈伸和旋轉運動,每日3次左右。肌肉運動方法有兩種:(1)取卧位,直抬腿達35°左右,維持5秒,重復20-30次,每日2-4次。(2)直立位向後伸下肢達45°,維持5秒,重復20-30次,每日進行2-4次。不同病人應採取不同的鍛煉方法:膝關節受累可進行游泳或散步,但頸椎骨關節炎不適於游泳;頸椎和腰椎受累者可行輕柔的頸和腰部活動,手受累者可做抓和握鍛煉。
8.正確使用葯物:可以選擇對因治療骨關節炎的氨基葡萄糖類葯物。不宜濫用鎮痛葯,尤其對於有高血壓、肝或腎功能受損患者應謹慎用葯,以防發生不良反應。

4、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產生的疼痛,該如何進行預防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引起的疼痛要吃布洛芬緩釋膠囊,可以早吃維固力、黃盒的。運動、保暖、

5、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如何預防及鍛煉?

山東省立骨科袁林醫生表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常見的由多種因素導致的慢性關節疾患,起病變特點是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和關節周圍的繼發性骨質增生。好發於50歲以上的人群,女性略多。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就診?


一旦出現以下情況需要及時就診:

一、下蹲、起立、上下樓梯出現膝關節疼痛或疼痛加重。

二、膝關節晨起有僵硬感,稍微活動後減輕。

三、膝關節屈伸活動時會聽到彈響、感到摩擦感並疼痛感。

四、遇寒後膝關節疼痛加重。

五、膝關節變形,活動度欠佳,蹲下起不來、起來蹲不下。


預防膝關節骨關節關節炎方法:


1、減輕體重

膝關節是人體的主要承重關節,體重越大,膝關節壓力越大,磨損也就越快。因體重導致膝關節炎的患者,近幾年在病人群占據了很大比例。


2、盡量不穿高跟鞋

高後跟讓人體重心前傾,為維持重心穩定,膝關節局部壓力增加,久之易導致膝關節韌帶鬆弛和軟骨磨損。建議女性生活中應多穿平跟軟底鞋以吸收震盪和平衡膝關節負荷。

3、減少頻繁登高及長時間快走

現代人喜歡選擇登山、爬樓梯、快步走來健身,但如果過度,也會帶來負面效應,致使加速膝關節的軟骨磨損,加快關節炎發生。很多年輕患者都是在經常爬山、爬樓後做過早出現骨性關節炎。走路鍛煉身體簡單有效,建議每分鍾不超過100步和鍛煉時間不超過1小時,保護好關節。運動前做好充分熱身。


4、服用維生素ACE及補足D

女性患膝關節炎的比率遠超於男性,特別是更年期後由於體內雌性激素大量下降,軟骨變薄變脆不耐磨損。對女性來說:多曬太陽、多喝牛奶、服用維生素A、C、E及補足維生素D等對骨性關節炎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功能鍛煉方法

1、股四頭肌等張收縮訓練

直腿抬高鍛訓練:仰卧位,下肢伸直抬起,保持足跟距離床面15-30cm左右,堅持20-30秒,放下休息5-10秒,再抬起,反復訓練。

2、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

患者取仰卧位,膝關節伸直,股四頭肌盡力收縮,保持10-15 s,放鬆5 s,反復訓練。

3、膝關節屈伸活動法

患者坐在床邊,雙膝置於床旁,然後盡量伸直膝關節,保持伸直位,保持10-15s,緩慢屈曲膝關節,反復進行鍛煉。

與膝骨性關節炎如何預防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