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外國人關節炎

外國人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09-02 05:58:49

1、誰是第一個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抗日戰爭時期,國際友人來華支援中國抗戰,與中國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抗戰勝利後,有的國際友人由於思鄉心切或工作的需要,離開了中國;有的國際友人割捨不了對這塊土地上的深情,自願留在了中國,加入了中國國籍。

美國醫生馬海德就是其中的一位,而且有幸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醫治社會病的醫生

1910年9月26日,馬海德出生在美國紐約州水牛城一個阿拉伯移民家庭。他原名喬治·海德姆,後在中國改名為馬海德。1933年夏,憑著良好的學習成績,喬治榮獲醫學博士學位。

在求學時期,喬治結識了一位中國留學生,從他那裡了解到古老的東方悠久燦爛的文化,同時也了解到中國是一個貧困落後、任由西方宰割的國度。在那裡,悠久的文明與落後並存,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喬治對中國充滿著好奇,強烈的治病救人理想促使他決心到中國去行醫。當時,他正在研究東方熱帶病,而中國是最好的研究地點。1933年11月,他毅然飄洋過海,孑然一身,來到中國這個陌生的土地上。

在上海,他結識了一批國際友人,如美國女作家史沫特萊、紐西蘭人路易·艾黎等,而且還結識了被中國人尊稱為「國母」的宋慶齡。

1936年初,喬治應邀來到宋慶齡家。宋慶齡告訴他一個夢寐以求的消息,中共中央准備邀請一位外國醫生和一位外國記者去邊區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共產黨的抗日政策。在宋慶齡的安排下,懷揣半張五英鎊的鈔票,奔向延安。

6月初,喬治先到達南京,然後乘車北上,再轉道西安,目的在於迷惑國民黨特務的跟蹤。在西安,喬治與手持另外半張五英鎊的中共地下黨員董健吾接上頭。在董的安排下,喬治與同胞斯諾闖過重重封鎖線,離開西安,輾轉來到陝北紅軍駐地——安塞。

年輕的衛生部顧問

初到陝北,馬海德對偏僻落後的黃土高坡非常陌生。然而被毛澤東同志接見後,他為毛澤東等人的樂觀精神所感動,立即穿上紅軍的服裝,實際調查根據地情況。

他雖然是外國人,但他不把自己看作是外人,而是把自己當作紅軍中的一員。為了便於結識群眾,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馬海德。這樣一改,既保留了原美國姓,又增加了邊區回族同胞姓氏常見的「馬」字。這是他決心獻身中國革命事業的一個重大行動。

馬海德與斯諾在邊區采訪了4個多月。當斯諾完成采訪任務離開邊區時,馬海德卻說:「我決定留在陝北工作,要為中國革命事業作一些貢獻。」

馬海德參加紅軍的請求,得到毛澤東的贊許,並委任他為衛生部顧問。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又擔任八路軍衛生部顧問。26歲的洋博士能夠留在陝北邊區,並被委以重任,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對他的信任和寄予重託。

馬海德因為工作成績突出,被光榮地吸收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時他也受到魯藝藝術學院一位叫周蘇菲的年輕女學生的青睞,並在1940年3月,兩人結為終身伴侶,從此,蘇菲便成為他的同志和親密幫手。

領導人的保健醫生

馬海德抗戰時期除了擔任衛生部顧問這一重要職務外,更重要的是保證中共中央領導人的身體健康。他深知這一工作的重大意義,竭盡全力去完成這一任務。

毛澤東主席在長期的革命斗爭環境中,養成了夜裡辦公,白天休息的習慣。馬海德從醫學角度,幫助毛澤東調整好生物鍾,保證他完成對全國抗戰的指導工作。馬海德有時拉毛澤東主席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魄。當他發現主席有輕微風濕關節炎後,就陪主席散步,增強肌體的抗病能力。

馬海德當時還有一位重點醫療保護對象,就是當時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王稼祥在長期艱苦的革命環境中,積勞成疾,患有多種疾病。馬海德對症下葯,體貼細微。每當王稼祥稍有不舒服的感覺,馬海德就日夜守在他的身邊,直到病情痊癒後才離開。

周恩來總理在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次在騎馬時,不慎跌落馬下,摔斷了右臂,馬海德立即組織當時在延安的印度醫療隊的巴蘇華、柯棣華等著名醫生對周總理進行會診,當他們發現周總理的臂骨癒合很不理想,右臂肌肉出現萎縮時,感到萬分內疚。但是馬海德並沒有從困難中退縮下來,仍然抱著極負責任的態度,想盡辦法幫助周總理度過難關,直到中共中央決定送周總理去蘇聯治療時為止。

延安當時是中國抗戰的指導中心,匯集了中共中央的領導同志,如董必武、吳玉章、林伯渠、徐特立、謝覺哉等。大部分從前線到延安匯報工作或開會的領導同志,都接受過馬海德醫生的檢查或治療。他認為:「這些同志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在為中國人民爭取未來的幸福生活,我們必須保證他們的健康。」保證中央領導同志的身體健康,是馬海德在抗戰時期的一大貢獻。

最幸運的國際友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馬海德並沒有離開中國,而是繼續支持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新中國成立後,馬海德一進北京城,提出加入中國國籍的申請。他已經模糊了國別,已經把自己看作新中國的一個分子,他要投入於新中國的建設中去。他這種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贏得了中國政府的尊重。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了他的請求,馬海德有幸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馬海德非常激動,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他協助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把主要精力放在解決性病和控制麻風病領域,並取得重大成果。60年代中國政府宣布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性病在中國已經基本滅絕。這與他積極從事性病研究和治療是分不開的。「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雖然受到「四人幫」的迫害,但他仍然堅持治病救人的理想。「文化大革命」之後,他集中精力從事麻風病的研究和治療,為中國治療麻風病開出較好的良方。

1988年,當他強忍著病痛,堅持工作時,終因體力不支病倒,10月3日與世長辭。馬海德的一生,閃爍著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的燦爛光輝。

2、西方人吃醋嗎?

據傳,西洋醋誕生於公元前5000年,在巴比諾利亞,人們用椰樹的樹液、果汁以及葡萄乾釀酒,再經發酵製成醋。由於椰棗樹液的甜度較低,人們摘下成熟的果實,曬干,製成濃稠裝糖漿,在聖經中稱之為蜜。在蜜中添加葡萄酒發酵液作為菌種,一個人就能製成酒,酒再製成醋。

醋在英文中稱之為vinegar,來源於法文vinaigre,意思是酒(vin)發酸(aigre)。
英國麥芽醋;西班牙雪利醋;奧地利蘋果醋

3、第一個取得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
抗日戰爭時期,國際友人來華支援中國抗戰,與中國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抗戰勝利後,有的國際友人由於思鄉心切或工作的需要,離開了中國;有的國際友人割捨不了對這塊土地上的深情,自願留在了中國,加入了中國國籍。美國醫生馬海德就是其中的一位,而且有幸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醫治社會病的醫生

1910年9月26日,馬海德出生在美國紐約州水牛城一個阿拉伯移民家庭。他原名喬治·海德姆,後在中國改名為馬海德。1933年夏,憑著良好的學習成績,喬治榮獲醫學博士學位。

在求學時期,喬治結識了一位中國留學生,從他那裡了解到古老的東方悠久燦爛的文化,同時也了解到中國是一個貧困落後、任由西方宰割的國度。在那裡,悠久的文明與落後並存,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喬治對中國充滿著好奇,強烈的治病救人理想促使他決心到中國去行醫。當時,他正在研究東方熱帶病,而中國是最好的研究地點。1933年11月,他毅然飄洋過海,孑然一身,來到中國這個陌生的土地上。

在上海,他結識了一批國際友人,如美國女作家史沫特萊、紐西蘭人路易·艾黎等,而且還結識了被中國人尊稱為「國母」的宋慶齡。

1936年初,喬治應邀來到宋慶齡家。宋慶齡告訴他一個夢寐以求的消息,中共中央准備邀請一位外國醫生和一位外國記者去邊區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共產黨的抗日政策。在宋慶齡的安排下,懷揣半張五英鎊的鈔票,奔向延安。

6月初,喬治先到達南京,然後乘車北上,再轉道西安,目的在於迷惑國民黨特務的跟蹤。在西安,喬治與手持另外半張五英鎊的中共地下黨員董健吾接上頭。在董的安排下,喬治與同胞斯諾闖過重重封鎖線,離開西安,輾轉來到陝北紅軍駐地——安塞。

年輕的衛生部顧問

初到陝北,馬海德對偏僻落後的黃土高坡非常陌生。然而被毛澤東同志接見後,他為毛澤東等人的樂觀精神所感動,立即穿上紅軍的服裝,實際調查根據地情況。

他雖然是外國人,但他不把自己看作是外人,而是把自己當作紅軍中的一員。為了便於結識群眾,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馬海德。這樣一改,既保留了原美國姓,又增加了邊區回族同胞姓氏常見的「馬」字。這是他決心獻身中國革命事業的一個重大行動。

馬海德與斯諾在邊區采訪了4個多月。當斯諾完成采訪任務離開邊區時,馬海德卻說:「我決定留在陝北工作,要為中國革命事業作一些貢獻。」

馬海德參加紅軍的請求,得到毛澤東的贊許,並委任他為衛生部顧問。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又擔任八路軍衛生部顧問。26歲的洋博士能夠留在陝北邊區,並被委以重任,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對他的信任和寄予重託。

馬海德因為工作成績突出,被光榮地吸收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時他也受到魯藝藝術學院一位叫周蘇菲的年輕女學生的青睞,並在1940年3月,兩人結為終身伴侶,從此,蘇菲便成為他的同志和親密幫手。

領導人的保健醫生

馬海德抗戰時期除了擔任衛生部顧問這一重要職務外,更重要的是保證中共中央領導人的身體健康。他深知這一工作的重大意義,竭盡全力去完成這一任務。

毛澤東主席在長期的革命斗爭環境中,養成了夜裡辦公,白天休息的習慣。馬海德從醫學角度,幫助毛澤東調整好生物鍾,保證他完成對全國抗戰的指導工作。馬海德有時拉毛澤東主席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魄。當他發現主席有輕微風濕性關節炎後,就陪主席散步,增強肌體的抗病能力。

馬海德當時還有一位重點醫療保護對象,就是當時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王稼祥在長期艱苦的革命環境中,積勞成疾,患有多種疾病。馬海德對症下葯,體貼細微。每當王稼祥稍有不舒服的感覺,馬海德就日夜守在他的身邊,直到病情痊癒後才離開。

周恩來總理在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次在騎馬時,不慎跌落馬下,摔斷了右臂,馬海德立即組織當時在延安的印度醫療隊的巴蘇華、柯棣華等著名醫生對周總理進行會診,當他們發現周總理的臂骨癒合很不理想,右臂肌肉出現萎縮時,感到萬分內疚。但是馬海德並沒有從困難中退縮下來,仍然抱著極負責任的態度,想盡辦法幫助周總理度過難關,直到中共中央決定送周總理去蘇聯治療時為止。

延安當時是中國抗戰的指導中心,匯集了中共中央的領導同志,如董必武、吳玉章、林伯渠、徐特立、謝覺哉等。大部分從前線到延安匯報工作或開會的領導同志,都接受過馬海德醫生的檢查或治療。他認為:「這些同志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在為中國人民爭取未來的幸福生活,我們必須保證他們的健康。」保證中央領導同志的身體健康,是馬海德在抗戰時期的一大貢獻。

最幸運的國際友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馬海德並沒有離開中國,而是繼續支持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新中國成立後,馬海德一進北京城,提出加入中國國籍的申請。他已經模糊了國別,已經把自己看作新中國的一個分子,他要投入於新中國的建設中去。他這種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贏得了中國政府的尊重。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了他的請求,馬海德有幸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馬海德非常激動,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他協助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把主要精力放在解決性病和控制麻風病領域,並取得重大成果。60年代中國政府宣布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性病在中國已經基本滅絕。這與他積極從事性病研究和治療是分不開的。「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雖然受到「四人幫」的迫害,但他仍然堅持治病救人的理想。「文化大革命」之後,他集中精力從事麻風病的研究和治療,為中國治療麻風病開出較好的良方。

1988年,當他強忍著病痛,堅持工作時,終因體力不支病倒,10月3日與世長辭。馬海德的一生,閃爍著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的燦爛光輝。(中國網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供稿)

4、古代的西方人生病以後吃什麼葯呢?

西方葯物同樣源遠流長,隨著長期的醫葯實踐而逐漸發展。古希臘時代的名醫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前377年)重視飲食和葯物在治療中的意義,應用大麥粥、海蔥、白藜蘆等作為治療葯物;羅馬最著名的醫生和葯物學家蓋倫(約公元129—200年),曾編寫了《倫治療術》和其它有關葯物學的著作,並對許多草葯作了植物學分類,創造出阿片和許多其它的葯物制劑,至今許多簡單的植物浸膏仍稱為蓋倫制劑(Galenials)。

早在2700多年前,希臘就已是一個奴隸制國家。古代希臘文化,對於其後整個歐洲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提到西方歷史,必須言及希臘。講醫學史、也該言必希臘。但醫葯並非從希臘開始。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醫和葯。從某種意義上說,醫學的歷史也是人類的歷史。有了人,人就會生病;有了病,人會用他的大腦想辦法同疾病作斗爭,因而產生了醫和它的工具——葯。到了奴隸社會,生產力發展,哲學產生,樸素的醫和葯的知識,經哲學的概括上升為醫學理論,因而產生了醫學,古希臘是奴隸制度較發達的國家,它的哲學也很發達,所以它能把過去樸素的醫和葯上升為理論,成為歐洲比較古老的醫學開端。實際上希臘醫學也並不是希臘人獨創的,其中一部分繼承了古代埃及和巴比倫的醫葯知識。

埃及
埃及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了古埃及文化。當時醫術很原始,疾病與迷信常混為一談。他們治病通常依靠祈禱或請一些僧侶醫生。因此,埃及人中最有名的醫生——醫神伊姆荷泰普(Imhotep),被認為可以包治百病,而且能夠守護人類死後的靈魂。盡管埃及醫學中帶有迷信色彩,但它孕藏著實際的治療方法和對疾病的認識,這些是從「紙草文」(Papyrus)即埃及最早的文獻中體現的。所謂紙草文就是書寫在一片片草本植物根莖上的文字。這些是在近代發現的,現存有五、六種,較著名的且與醫學有關系的紙草文有卡亨(Kahum)紙草文,寫於公元前2000~1800年,主要介紹婦科;史密斯(Edivin Smith)紙草文,約寫於公元前1700年,介紹外科;埃伯斯(Ebers)紙草文,約寫於公元前l500年,介紹一般的醫學理論。這些紙草文均是以發現者的名字來命名。在這些紙草文中,記載了帶有迷信色彩咒文、魔術:也有各種葯物,如止咳葯、吸入葯、熏蒸葯、坐葯及灌腸葯等。外科方面記載了割開法(即把膿瘡割開)、燒灼法,還寫到眼科方面的手術。在衛生方面,如住宅與身體的清潔等都有規定,且常把動物的分泌物和動物身體的一部分作為葯物。

古埃及文化與醫學相關的內容,還應提到「木乃伊」。木乃伊是一種干化屍。因為埃及人迷信,他們認為如果人死後,把屍體保存下來,則靈魂可以回歸。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已實行屍體干化法、即用香料等葯品塗抹在屍體裡面,清除屍體內心臟以外的所有臟器,這樣風干後,便形成一種干化屍。木乃伊的價值,以現代人的觀點來看,首先由它可觀察到古人所患的疾病,有關節炎、動脈硬化、腫瘤等。最近西方有的醫學家著手研究5000年前木乃伊身上是否有AIDs病毒類似物存在。如果有,則可證明AIDS病毒如同流感病毒一樣,是由變異而來的。另外,木乃伊還可幫助我們了解屍體防腐法。屍體保存也是醫學研究的一項內容,用什麼葯物可以將屍體保存五千年的時間,很值得後人深思。

巴比倫和亞述
巴比倫和亞述 是美索不達米亞這片肥沃土地上的國家。美索不達米亞亦稱兩河流域,即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流域平原。這兩個國家的一些情況與古埃及非常類似,他們的醫學有如下幾個特點:巴比倫和亞述約在公元前3000年末到公元前2000年初,形成奴隸制國家,他們都比較重視占星術,認為人體的構造符合天體的運行。這種人體是個小宇宙的觀念,與我國古代頗為相似。由於認為人體是一個小天體,所以迷信天體對人體會發生重大影響。所謂占星術,即認為天體的變化和星體的運行,對人體的疾病、禍福都有關系。現在看來,這種觀點當然是迷信,但也並非都是迷信。我們已知,太陽黑子的變化,會影響地球上流行病的爆發流行,所以古人認識的東西,現在也不能一概否定,天體與人體確是有一定關系的。

此外,巴比倫和亞述重視肝臟,他們認為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正如古代中國人重視心臟一樣。對動物肝臟認識精細,常以肝臟作為祭祀用品,他們認為肝臟是非常神聖的東西,並用陶器到製成肝臟模型;上面還記有文字。世界上最早的醫學法律,是約在公元前1700年巴比倫國王漢穆拉比制定的《法典》,它是統治者保護自己階級的醫療法律,其中規定:奴隸因醫生手術而死亡或致盲目,醫生須賠償奴隸主全部或一半的奴隸身價,如果盲目或死亡者為紳士,則醫生必定受到將兩手切落的嚴厲處罰。明確反映出奴隸社會中奴隸主與奴隸的關系。巴比倫和亞述與埃及一樣,有兩種醫生,一種是僧侶醫生,治病方法是咒文和祈禱,另一種是有實際經驗的醫生,由平民擔任。

古希臘
古希臘醫學主要以義大利半島東南部地中海沿岸為中心。當時希臘由較多個民族組成,希臘醫學除吸收上述埃及、巴比倫和亞述的醫學以外,還有小亞細亞西部的米諾亞(Minoa)民族的醫學。米諾亞民族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地中海沿岸繁榮過,據考古學者研究,那是當時一個比較先進的民族,文明程度較高。雖然他們後來被希臘人征服,但是他們的民族文化並沒有被消滅,而且對希臘醫學產生一定影響。比如米諾亞民族曾經以蛇作為宗教上的~種符號或表徵,而希臘人則以蛇作為醫學的象徵,這就是希臘醫學受米諾亞醫學影響的一個佐證。此外,米諾亞人使用的一種排水裝置,以後發展為希臘醫學衛生設施的一部分。

希臘醫學中具有科學精神的是以醫學始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7年)為代表的一派。
古羅馬著名的醫學家中,塞爾薩斯(Celsus,公元1世紀)是世界上最早用拉丁文寫醫書的醫學家。羅馬人使用的文字是拉丁文,但是在塞爾薩斯以前.醫學界沿用的都是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因而醫書都是用希臘文寫成。到塞爾薩斯以後,羅馬人才開始用本國文字——拉丁文寫醫書。
另一位羅馬最著名的醫生是蓋侖(Galen),130年,他生於培爾格蒙(Pergamum)。他的父親是位建築師。蓋侖17歲時開始學醫,曾拜眾多名醫為師,還到亞歷山大利亞學習過。以後回到家鄉,據說他擔任過角鬥士醫生.他從事過護理工作,並知道用酒類給人們治病。162年,蓋侖來到羅馬,從此開始了他燦爛的一生。

5、一直穿短褲的外國人到底會不會生關節炎

當然會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吧。
但是人家也沒有一直穿短褲吧...
現在的人們多是要風度不要溫度,其實為自己的中晚年埋下了好多隱患。
不然現在的不孕不育怎麼會相比古時多那麼多?
身體里受寒太嚴重了。
所以,更多時候還是要考慮身體健康吧~

6、我是華僑,急求膝關節痛問題

不知道你是什麼身份,假如你在醫院治療不愈時。

請聯系我,我給你介紹神醫

7、外國人不得老寒腿嗎?

日本女生一年四季都是短裙,有很多還不穿褲襪的。腿上凍的都是瘡也不會穿厚的。所以,日本溫泉那麼火,而且,日本人泡澡,女高中,每天都要泡一個小時
還有一點,就是運動多吧。你看運動員有時也穿的很少,還有那麼多人冬泳,這應該還是和運動有關的。中國南方人也幾乎不穿秋褲的。尤其是學生,會被歧視的。

8、古代西方人靠什麼治病

西方葯物同樣源遠流長,隨著長期的醫葯實踐而逐漸發展。古希臘時代的名醫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前377年)重視飲食和葯物在治療中的意義,應用大麥粥、海蔥、白藜蘆等作為治療葯物;羅馬最著名的醫生和葯物學家蓋倫(約公元129—200年),曾編寫了《倫治療術》和其它有關葯物學的著作,並對許多草葯作了植物學分類,創造出阿片和許多其它的葯物制劑,至今許多簡單的植物浸膏仍稱為蓋倫制劑(Galenials)。
早在2700多年前,希臘就已是一個奴隸制國家。古代希臘文化,對於其後整個歐洲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提到西方歷史,必須言及希臘。講醫學史、也該言必希臘。但醫葯並非從希臘開始。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醫和葯。從某種意義上說,醫學的歷史也是人類的歷史。有了人,人就會生病;有了病,人會用他的大腦想辦法同疾病作斗爭,因而產生了醫和它的工具——葯。到了奴隸社會,生產力發展,哲學產生,樸素的醫和葯的知識,經哲學的概括上升為醫學理論,因而產生了醫學,古希臘是奴隸制度較發達的國家,它的哲學也很發達,所以它能把過去樸素的醫和葯上升為理論,成為歐洲比較古老的醫學開端。實際上希臘醫學也並不是希臘人獨創的,其中一部分繼承了古代埃及和巴比倫的醫葯知識。
埃及
埃及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了古埃及文化。當時醫術很原始,疾病與迷信常混為一談。他們治病通常依靠祈禱或請一些僧侶醫生。因此,埃及人中最有名的醫生——醫神伊姆荷泰普(Imhotep),被認為可以包治百病,而且能夠守護人類死後的靈魂。盡管埃及醫學中帶有迷信色彩,但它孕藏著實際的治療方法和對疾病的認識,這些是從「紙草文」(Papyrus)即埃及最早的文獻中體現的。所謂紙草文就是書寫在一片片草本植物根莖上的文字。這些是在近代發現的,現存有五、六種,較著名的且與醫學有關系的紙草文有卡亨(Kahum)紙草文,寫於公元前2000~1800年,主要介紹婦科;史密斯(Edivin Smith)紙草文,約寫於公元前1700年,介紹外科;埃伯斯(Ebers)紙草文,約寫於公元前l500年,介紹一般的醫學理論。這些紙草文均是以發現者的名字來命名。在這些紙草文中,記載了帶有迷信色彩咒文、魔術:也有各種葯物,如止咳葯、吸入葯、熏蒸葯、坐葯及灌腸葯等。外科方面記載了割開法(即把膿瘡割開)、燒灼法,還寫到眼科方面的手術。在衛生方面,如住宅與身體的清潔等都有規定,且常把動物的分泌物和動物身體的一部分作為葯物。
古埃及文化與醫學相關的內容,還應提到「木乃伊」。木乃伊是一種干化屍。因為埃及人迷信,他們認為如果人死後,把屍體保存下來,則靈魂可以回歸。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已實行屍體干化法、即用香料等葯品塗抹在屍體裡面,清除屍體內心臟以外的所有臟器,這樣風干後,便形成一種干化屍。木乃伊的價值,以現代人的觀點來看,首先由它可觀察到古人所患的疾病,有關節炎、動脈硬化、腫瘤等。最近西方有的醫學家著手研究5000年前木乃伊身上是否有AIDs病毒類似物存在。如果有,則可證明AIDS病毒如同流感病毒一樣,是由變異而來的。另外,木乃伊還可幫助我們了解屍體防腐法。屍體保存也是醫學研究的一項內容,用什麼葯物可以將屍體保存五千年的時間,很值得後人深思。
巴比倫和亞述
巴比倫和亞述 是美索不達米亞這片肥沃土地上的國家。美索不達米亞亦稱兩河流域,即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流域平原。這兩個國家的一些情況與古埃及非常類似,他們的醫學有如下幾個特點:巴比倫和亞述約在公元前3000年末到公元前2000年初,形成奴隸制國家,他們都比較重視占星術,認為人體的構造符合天體的運行。這種人體是個小宇宙的觀念,與我國古代頗為相似。由於認為人體是一個小天體,所以迷信天體對人體會發生重大影響。所謂占星術,即認為天體的變化和星體的運行,對人體的疾病、禍福都有關系。現在看來,這種觀點當然是迷信,但也並非都是迷信。我們已知,太陽黑子的變化,會影響地球上流行病的爆發流行,所以古人認識的東西,現在也不能一概否定,天體與人體確是有一定關系的。
此外,巴比倫和亞述重視肝臟,他們認為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正如古代中國人重視心臟一樣。對動物肝臟認識精細,常以肝臟作為祭祀用品,他們認為肝臟是非常神聖的東西,並用陶器到製成肝臟模型;上面還記有文字。世界上最早的醫學法律,是約在公元前1700年巴比倫國王漢穆拉比制定的《法典》,它是統治者保護自己階級的醫療法律,其中規定:奴隸因醫生手術而死亡或致盲目,醫生須賠償奴隸主全部或一半的奴隸身價,如果盲目或死亡者為紳士,則醫生必定受到將兩手切落的嚴厲處罰。明確反映出奴隸社會中奴隸主與奴隸的關系。巴比倫和亞述與埃及一樣,有兩種醫生,一種是僧侶醫生,治病方法是咒文和祈禱,另一種是有實際經驗的醫生,由平民擔任。
古希臘
古希臘醫學主要以義大利半島東南部地中海沿岸為中心。當時希臘由較多個民族組成,希臘醫學除吸收上述埃及、巴比倫和亞述的醫學以外,還有小亞細亞西部的米諾亞(Minoa)民族的醫學。米諾亞民族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地中海沿岸繁榮過,據考古學者研究,那是當時一個比較先進的民族,文明程度較高。雖然他們後來被希臘人征服,但是他們的民族文化並沒有被消滅,而且對希臘醫學產生一定影響。比如米諾亞民族曾經以蛇作為宗教上的~種符號或表徵,而希臘人則以蛇作為醫學的象徵,這就是希臘醫學受米諾亞醫學影響的一個佐證。此外,米諾亞人使用的一種排水裝置,以後發展為希臘醫學衛生設施的一部分。
希臘醫學中具有科學精神的是以醫學始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7年)為代表的一派。
古羅馬著名的醫學家中,塞爾薩斯(Celsus,公元1世紀)是世界上最早用拉丁文寫醫書的醫學家。羅馬人使用的文字是拉丁文,但是在塞爾薩斯以前.醫學界沿用的都是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因而醫書都是用希臘文寫成。到塞爾薩斯以後,羅馬人才開始用本國文字——拉丁文寫醫書。
另一位羅馬最著名的醫生是蓋侖(Galen),130年,他生於培爾格蒙(Pergamum)。他的父親是位建築師。蓋侖17歲時開始學醫,曾拜眾多名醫為師,還到亞歷山大利亞學習過。以後回到家鄉,據說他擔任過角鬥士醫生.他從事過護理工作,並知道用酒類給人們治病。162年,蓋侖來到羅馬,從此開始了他燦爛的一生。
【TSD、M】

9、古代西方怎麼治病?

1、如果在古代西方生病了,第一時間想到的多為祈禱,是的,你沒聽錯,因為讓人生病的是神,「病」代表對人們罪過的懲罰,自然需要祈禱懺悔了,當然這種方法顯然不靠譜。

2、巫術,類似於古代中國的跳大神,就是拿著法器來回嘟囔著專業術語,有時還撒個聖水,拍拍打打,突然大吼一聲嚇你一跳,反正就是裝神弄鬼,如果碰巧病人自愈了,就當做自己功勞,可見西方古人看病,並沒有太好的方法,才得以出現冠以除巫的名義。

3、利用動植物治病,據記載,古羅馬醫學典籍,就曾記錄了540種植物、180多種動物、100種礦石用於治療疾病,可見古西方醫學和中醫也有過類似之處,可能由於神學介入等原因,沒有進一步完善普及發展。

4、放血治療,這種方法在古西方史上非常著名,理論體系來自古希臘醫聖西波克拉底的四體液學,竟然還出現了針對不同疾病,放血部位也不同的療法。著名華盛頓總統就是死於放血療法。

西方的放血療法的理論基礎是源自古希臘的醫聖希波克拉底和伽林,說人的生命依賴四種體液,血,粘液,黑膽汁和黃膽汁,這四種體液對應空氣,水,土和火,和中國的「金木水火土」接近,多了個「氣」少了「金木」。

古希臘人認為血在四種體液中是佔主導地位的,伽林大夫認為血是人體產生的,經常「過剩」,正如中醫里滋陰派講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一樣,中醫滋陰,古西醫於是就放血。

伽林還和把人體皮下的動靜脈血管和身體各個內臟器管聯系起來,所謂「相表裡」,得不同的病,就在「相表裡」的血管上開口子放血,例如放右臂靜脈的血治療肝病,放左臂靜脈的血治療脾臟的病。

5、除此之外,還有熏蒸、灌腸、灼燒、苦修等等方法,總而言之,不管有用沒用,都要試一試,死馬當活馬醫嘛,萬一還真能把病治癒了呢。

(9)外國人關節炎擴展資料

在人類歷史的早期,醫學是以哲學形式出現的。人類在對自身身體理解的基礎上,提出了各種各樣的醫學理論。

古代西方國家的醫學起源於古希臘,它的它奠基人是希波克拉底,古代西方國家的醫學的「四體液學說」認為人體是由血液、粘液、黃膽液、黑膽液組成的,而且各個部分是相互聯系的,身體中充滿了各種液體,這些液體的平衡是機體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它們的平衡與否反映在氣色、氣質和性情上。

同時,古代西方國家的醫學還強調心與身、人體與自然的相互聯系,並非常重視保持健康,認為健康主要取決於生活方式、心理和情緒狀態、環境、飲食、鍛煉、心態平和以及意志力等因素的影響。

古代西方國家的醫學體系要求醫生應當特別重視研究每個病人個體健康的特殊性和獨特性,所以它關注的是病人而不是疾病,強調的是病人和醫生之間的主動合作。 到十七世紀時,「四體液」學說遭到了猛烈抨擊,因為它被認為是沒有任何物質基礎的空洞理論。

與外國人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