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告訴我針刺穴位名稱,治病范圍,這組穴位對治療骨性關節炎效果怎麼樣?
委中,陰陵泉,承山,昆侖。
2、膝關節炎的針灸穴位
血海穴 足三里穴 犢鼻穴 或局部的阿是穴
3、尋找針灸治療關節炎穴點陣圖解
認識中醫就從了解人體穴位開始,人體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內屬於臟腑,外布於全身,將各部組織、器官聯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指經脈,猶如直通的徑路,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絡,指絡脈,猶如網路,是經脈的細小分支。經絡學說是中醫的精髓之一,與臟腑、氣血等基礎理論一起,對中醫各科特別是對針灸的臨床辯證和治療,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正確認識和理解人體經絡穴位,是養生、保健、治療的先決條件。人體穴位由十二經絡穴位和奇經八脈穴位組成,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也稱為「正經」。奇經八脈的「奇」有「異」的意思,是指與十二經脈不同而「別道奇行」的八條經脈。包括手三陰經穴位(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穴位(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穴位(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穴位(足太陰脾經位、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奇經八脈穴位片包括督脈、任脈穴位。人體穴位是什麼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別名包括:「氣穴」、輸穴、「氣府」、「節」、「會」、「骨空」、「脈氣所發」、「砭灸處」、「穴位」。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人體中,五臟六腑「正經」的經絡有12條(實際上,左右對稱共有24條)。另外,身體正面中央有「任脈」,身體背面中央有「督脈」,各有一條特殊經絡,縱貫全身。這14條經絡上所排列著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全部共有365處。在自我健康意識越來越凸顯的今天,進行自我穴位按摩或給家人保健非常有必要,也是一個健康好習慣的形成。頭疼頭暈者,可按摩穴位:太陽穴和風池穴。 適於女性對於女性的痛經、小腹疼痛,可選擇有利於活血的穴位:三陰交穴、太沖穴。 尋找它:三陰交穴是女性可常用到的一個穴位,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上緣三指寬。太沖穴位於足部的背側,大拇指與第二個腳趾的中間。有利於舒肝理氣,解決緩解易生氣、睡不好、壓力大的煩惱。失眠者經常失眠者或睡眠質量不好的人,可選擇穴位:太沖穴、印堂穴、足三里穴、合谷穴、神門穴。 尋找它:印堂穴——兩眉頭連線中點。合谷穴——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位於骨頭延長角的交點。神門穴——在手腕腕橫紋上,手腕關節手掌側下方與手腕橫紋交界處的凹陷處。 減肥對於肥胖者,也可通過穴位按摩來促進脂肪的代謝。 腹部胖者,可選擇穴位:天樞穴、中脘穴、氣海穴、關元穴。 尋找它:氣海穴——位於人體腹部,肚臍下1寸半,也稱丹田。關元穴——肚臍直下3寸,4橫指處。天樞穴、中脘穴。 臀部胖者,可按摩穴位:環跳穴、殷門穴。 尋找它:殷門穴——位於臀部下方和膝窩連線上,約靠近臀部的2/5處,洗澡的時候也可多沖洗此穴位,可使腿部曲線優美。 易感冒、免疫力差對於經常感冒、過敏性鼻炎患者。可按摩穴位:迎香穴、足三里穴、合谷穴。 尋找它:迎香穴——鼻翼旁約一厘米處,有兩個穴位。足三里穴、合谷穴。 按摩要點:鼻炎發作時,可按摩迎香穴,得到快速地緩解。平時,常按足三里穴和合谷穴,會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乳房保健按摩穴位:乳根穴、天池穴、期門穴。 脾胃、消化功能如果平日里你的脾胃不好、消化能力差,可按摩穴位:中脘穴、足三里穴。 尋找它:中脘穴——兩肋骨連接點和肚臍連接線的中間點。足三里穴——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此穴。 按摩要點:足三里穴——肌肉比較大,按摩力度可稍大,要滲透到穴位里。中脘穴——大拇指指腹來回按壓,指腹用力,力度可稍大,但不能用指甲掐。 便秘經常便秘者,或者大便不好等下消化道功能較差者,可按摩穴位:天樞穴、足三里穴。 尋找它:天樞穴——位於人體中腹部,肚臍向左右三指寬處。 頸肩不舒服者,除了經常轉轉頭部外,可自我按摩或通過家人來按摩。 按摩穴位:風池穴。 尋找它:在人體的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於與耳垂齊平。 眼部疲勞看書或工作時間較長,為了緩解視力疲勞可使用的方式,可選擇按摩穴位:太陽穴、睛明穴、四白穴。 尋找它:太陽穴——比較常見的一個穴位,頭部側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間向後一橫指凹陷處。(圖B)睛明穴——
4、退行性骨性關節病的中醫療法有哪些?
針刺治療
[主穴]膝眼、鶴頂、犢鼻、陽陵泉。
[配穴]血海、風市、陰陵泉、足三里、委中、絕骨。
[針法]每次選5~7個穴位,進針得氣後中等刺激,留針30min,每天1次,10次為一療程。
灸法治療
1.艾條溫和灸選用上述穴位3~5個,用艾條點燃施灸,也可在針刺後施灸,每次20~30min,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d。
2.艾炷隔姜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施灸3~6壯,艾炷如黃豆或蠶豆大小,放在鮮薑片上,每日或隔日灸治一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d。
推拿手法治療
1.強筋鬆弛法以右手拇食指在內外膝眼處點、按、揉、推動3~5min,再在膝關節兩側、鶴頂穴各推、揉3~5min,以松解關節周圍組織。
2.牽拉晃膝法術者一手握小腿下部,另一手握住膝關節兩膝眼部或置於髕骨上緣,兩手配合使膝關節做屈伸及旋轉運動10~15次。
3.加壓屈膝法病人膝關節已能屈至90°左右時,術者將一前臂壓於膝關節下緣,一手握住踝關節上緣,讓病人屈膝屈髖,術者雙手盡量將膝關節向腹部彈壓5~6次,以增加關節活動度。
4.髕骨松解手法病人仰卧位,膝關節伸直,術者用雙手將髕骨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用具有沖擊力的推彈手法,使髕骨向四個方向活動。
注意:此手法應盡量輕柔,逐漸增加關節活動度,不可用力過猛,防止手法過重造成骨折、肌肉拉傷。每天進行1~2次,每次活動不少於30min。
六、針刀治療病人仰卧位,膝下墊枕,選擇手術點,用甲紫定位作標記,局部按外科手術常規用碘酒、酒精消毒,鋪無菌洞巾,術者戴無菌手套、口罩、帽子,按針刀手術常規進針法施術,用針刀對膝關節髕骨周圍、髕上囊、髕下囊、髕下脂肪墊、交叉韌帶、髁間嵴和內外側副韌帶及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髂脛束等附著點處壓痛點及骨質增生處的變性、結疤、粘連及攣縮的軟組織進行切開松解等施術手術。針刀點依據病情而定,單膝1~5點,雙膝罹患者兩膝交替治療。術後3周內不得負重,拄雙拐,以間斷性下肢牽引和自我鍛煉患肢屈伸功能為主,3周後下肢負重訓練,6周棄拐行走,6個月內不可長途行走或負重行走。
5、拔罐治關節炎要取哪幾個穴位
不好意思,您的問題描述的不清楚,不好回答,因為關節炎太多種類了,臨床常見的關節炎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其他全身性疾病的關節表現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腫瘤、血液病等。。。首先要確認您是哪一種類型的關節炎,才方便辯證施治。。
北京全凈通拔罐醫療技術研究院是全國首家專業從事中醫罐療的技術研發和服務單位,成立八年以來以其精湛的技術為廣大患者解除了病痛,王靜院子從事中醫罐療20多年, 更是被授予中華罐王的榮譽稱號。全凈通的中醫罐療調制濕疹與通風也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認證為科技推廣項目。 您可以去咨詢一下。。。祝您早日康復!~
6、關節炎需要針灸哪些穴位?
一般是局部針刺,不過針灸治療關節炎的效果的確不是很理想,建議配合西葯注射治療,祝你早日康復
7、得了骨關節炎怎麼辦?
保暖非常重要。適時加衣是保暖最重要的辦法,一些年輕女性為了風度在大冷的冬天穿薄祙是非常不可取的,寒風浸骨,久而久之,患上關節炎也是必然的。對於一些末梢循環不好的人,即那些一到冬天就手腳冰冷,怎麼也熱乎不起來的人,除了穿較厚的衣服,在背心貼「暖寶寶」和睡前熱水泡腳也是保暖的辦法之一。「暖寶寶」是利用現代科技製成的即時發熱貼,人的背心部位有肺俞、風門、膏肓、至陽等穴位,其上下左右還有腎俞、八髎等穴位,溫暖這些穴位,對疏通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和溫煦督脈都有好處,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關節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