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關節炎疥瘡

關節炎疥瘡

發布時間:2020-08-25 00:20:22

1、有關節炎是否能參軍?

一)男性:身高162厘米,體重50 千克,標准體重為身高減去110。
(二)女生:身高158厘米,體重45千克,標准體重為身高減去110。
(三)招收學員為應屆高中畢業生,男性:身高160厘米,體重47千克;女性:身高154厘米,體重43千克。過於肥胖(超出標准體重25%),不合格。
第二條 顱骨缺損、骨折、明顯凹陷、顱內異物存留,腦外傷後綜合症,不合格。
第三條 頸強直,斜頸,Ⅲ度單純性甲狀腺腫大,結核性淋巴結炎,不合格。
第四條 骨、關節、滑囊、腱鞘疾病或損傷及其後遺症,習慣性脫臼,脊柱慢性疾病,慢性腿痛,不合格。輕度胸廓畸形,單純性骨折,治癒後復位良好,無功能障礙,無後遺症,合格。
第五條 兩下肢不等長超過1厘米,膝內翻股骨骨髁間距離和膝外翻脛骨內踝間距超過6厘米,或步態異常,不合格。
第六條 影響功能的指(趾)殘缺、畸形,扁平足,影響長途步行的雞眼、胼胝、皸裂症,不合格。
第七條 影響功能的良性腫瘤、瘢痕,不合格
第八條 各種脈管炎、動脈瘤、重度下肢靜脈曲張、精索靜脈曲張(指揮專業學員中度下肢靜脈曲張、精索靜脈曲張),不合格。
第九條 有胸、腹腔主要臟器手術史,或非主要臟器手術,但伴發主要臟器損傷或其它後遺症,各類疝,脫肛,肛瘺,環狀痔、混合痔和經常發炎出血的陳舊性肛裂,不合格。
第十條 泌尿生殖系統炎症,結核、結石、腫瘤等疾病或損傷及其後遺症,影響功能的生殖器官畸形或發育不全,隱睾,不合格。
無自覺症狀的輕度非交通性精索鞘膜積液(小於健側睾丸1/2),睾丸鞘膜積液(小於健側睾丸1/2),無壓痛、無自覺症狀的精索、副睾小結節、合格。
交通性鞘膜積液,陷睾手術後半年以上,無後遺症,合格。
第十一條 腋臭,頭癬,廣泛性體癬,重度手、足、甲癬,疥瘡,銀屑病,紅斑狼瘡,硬皮病,慢性濕疹,慢性尋麻疹,神經性皮炎,與傳染性麻風病人有密切接觸史(共同生活),及其它有傳染性或難以治癒的皮膚病,不合格。
較大面積或影響軍容的白癜風、瘢痕、黑色素痣、色素沉著、血管瘤等,不合格。

看第四條

2、請教結核性關節炎的問題

結核性關節炎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關節炎。本病見於任何年齡,兒童、年老體弱及營養不良者多見。
1、慢性起病,有低熱、乏力、納差、體重減輕等全身症狀。
2、常侵犯脊柱,髖、膝關節,多為單關節炎。關節疼痛、腫脹,晚期關節功能障礙、畸形和強直。脊柱結核常累及腰椎、胸椎,表現為腰痛、背痛、神經根痛,患椎周圍肌肉人痙攣,局部叩痛明顯,脊柱活動受限和後凸畸形,可有寒性膿腫及竇道形成。病情嚴重者合並偏癱。
3、原發病灶的臨床表現。

1、葯物治療:抗結核治療,採用下列葯物三聯治療,療程半年至1年。
(1)鏈黴素,肌從注射,0.75―1.0g/d
(2)異煙肼,1次口服0.3g。
(3)利福平,1次口服0.6g。
(4)對氨基水楊酸,2g/次,每日3次/d。
(5)吡嗪醯胺,0.25―0.5g/次,每日3次。

2、手術治療:早期在有效抗結核治療控制下,及時而徹底清除病灶壞死物,可縮短療程,防止畸形。還可採用寒性膿腫穿刺和單純滑膜切除術。

3、加強營養:急性期關節制動,症狀緩解後適當活動,盡量保持關節功能。

早期及時治療一般預後良好。

3、這個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這個比較好玩  小時候經常用他扔女孩子長頭發上

蒼耳(拉丁學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爾雅)為菊科植物蒼耳的乾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一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全株都有其毒(貝殼杉烯毒苷),以果實、特別是種子毒性較大。原產於美洲和東亞,廣布歐洲大部和北美部分地區;野生於山坡、草地、路旁等,中國各地均有分布。

經濟價值

莖皮製成的纖維可作麻袋、麻繩。

蒼耳子油是一種高級香料的原料,並可作油漆、油墨及肥皂硬化油等,還可代替桐油。

蒼耳子懸浮液可防治蚜蟲,如加入樟腦,殺蟲率更高,蒼耳子石灰合液可殺蚜蟲。

蒼耳子可做豬的精飼料。

醫學價值

蒼耳屬(Xanthium)植物

蒼耳根:用於疔瘡、癰疽、纏喉風、丹毒、高血壓症、痢疾。

蒼耳莖、葉:苦、辛,涼。有小毒。祛風散熱,解毒殺蟲。用於頭風、頭暈、濕痹拘攣、目赤目翳、疔瘡毒腫、崩漏、麻風。

蒼耳花:用於白癩頑癬、白痢。

蒼耳子——果實:辛、苦,溫。有毒。散風濕、通鼻竅、止痛殺蟲。用於風寒頭痛、鼻塞流涕、齒痛、風寒濕痹、四肢攣痛、疥癬、瘙癢。[2] 

入葯治麻風,種子利尿、發汗。

莖葉搗爛後塗敷,治疥癬,蟲咬傷等。

性味

苦辛、寒、有毒。

①《別錄》:"苦辛,微寒,有小毒。"

②《葯性論》:"味甘,無毒。"

③《千金·食治》:"味苦辛,微寒澀,有小毒。"

禁忌

1.忌與豬肉、馬肉、米泔水同服。

2.血虛頭痛不宜服用。

中毒預防

①不可與豬肉、馬肉、米泔水共食。

②不宜做蒼耳餅吃,更不得隨意生食嫩葉或果實。

③嚴格掌握劑量,按醫囑服用。

各家論述

《別錄》:"治膝痛,溪毒。"

《葯性論》:"主肝家熱,明目。"

《唐本草》:"主大風,癲癇,頭風,濕痹,毒在骨髓,除諸毒螫,殺疳濕匿,主腰膝中風毒。亦主猘狗毒。"

《本草拾遺》:"葉挼安舌下,令涎出,去目黃好睡。"

《履巉岩本草》:"去風活血。"

《綱目》:"善通頂門連腦。"

《天寶本草》:"去風解毒。治肚大青筋,皮膚瘙癢,風濕症。"

《廣東中葯》II:"治紅雲血癬,痰火核,感冒,鼻淵。"

《本經》:「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跡」

《要葯分劑》:「治鼻淵鼻首,斷不可缺,能使清陽之氣上行巔頂也。[3] 

臨床應用編輯

治療麻風

對改善症狀有較好作用,用葯後能使患者結節消失,恢復正常皮膚,或紅斑顏色變淡、范圍縮小,面部、耳垂浸潤性損害減輕,脹大的尺神經變細變軟,手足活動靈活,部分恢復知覺。麻風桿菌也有減少趨勢。病理浸潤亦稍有進步。但上述療效多發生在用葯後3~4月之間,以後進步便不明顯,且有部分病人發生新生損害,少數病人繼續用葯至12~15個月又有不同程度的進步,但不及初期效果明顯。因此認為蒼耳草宜與碸類葯或氨硫脲同時服用或交替服用,以期收到較滿意的效果。劑量及用法:尚無統一的劑量標准。一般採用新鮮蒼耳草製成浸膏丸或片內服。浸膏丸每粒相當於生葯1~2兩或4兩。開始用4兩,每日1次,3日後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和病情輕重逐漸增加用量,最多每日16兩,2次分服;有的每日用8~24兩,連服3個月,休息兩周;也有主張每日用12兩,3次分服,若出現副作用可酌量減少,如無不良反應而見效遲緩者,可酌情漸增劑量。副作用有食慾減退、便秘,及發熱、神經症狀等,但均較輕微。有人指出:在服用大劑量時,應注意安全,以免發生中毒事故。

治療慢性鼻炎

據50餘例臨床觀察,有效率在50%以上。具有抗過敏作用。對急性副鼻竇炎也有效果。用法:蒼耳全草注射液,每支2毫升(相當於生葯2克)肌肉注射,每日1~2次。

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

蒼耳草2兩(乾的1兩),煎服,每日1劑。輕者3~5天,重者7~10天即可見效。

治療早期血吸蟲病

用蒼耳全草2兩,檳榔1.5兩,煎成60毫升,每次10毫升,每日3次食前服,連服10天。治療32例,患者食慾增加,體力增強,一般體征均見好轉;3個月後28例曾復查大便,血吸蟲卵陰轉率為78.6%。常見的葯物反應有腹痛、腹瀉、頭暈和惡心等。[4] 

民族用葯

【白葯】脂:果實治風濕頭痛,鼻炎,牙痛,胃痛,風濕痛,瘡癰;全草治麻風,腮腺炎,蕁麻疹,濕疹,瘡癰熱痛。根治痢疾,腸炎《大理葯志》。書我果:果實、全草治感冒,頭痛,慢性鼻竇炎,瘧疾,風濕性關節炎,子宮出血,深部膿腫,麻風,皮膚濕疹《滇葯錄》。

【傣葯】牙西溫,雅其聞(西傣):果實、根治腎炎,睾丸炎,尿中夾砂石《版納傣葯》。帶總苞的果實治風寒頭痛,過敏性鼻炎,風濕疼痛,四肢拘攣,濕疹,蟲傷《滇省志》。芽希溫(西傣):全草治腎炎,睾丸炎,尿痛《傣醫葯》。

【哈尼葯】折嘎:全草治肝炎,小兒腦震盪《滇葯錄》。

【瑤葯】美農米:根、葉、果實、全草水煎服治尿道感染;葉研粉沖米酒服治麻風,研末吹人患耳治中耳炎;果實水煎服治慢性鼻炎;全草水煎主治牙痛,耳痛,水煎洗患處治皮膚瘙癢,疥瘡《桂葯編》。

【仫佬葯】咯嘎:功用同瑤族《桂葯編》。

【壯葯】棵威倫(柳城):功用同瑤族《桂葯編》。

【侗葯】念把甲:功用同瑤族《桂葯編》。Piudt doux:果實及全草主治燔耿(著熱),耿耳卡(腮腺炎)《侗醫學》。

【水葯】牛虱子,獨供:種子及全草治鼻炎頭痛,麻風病《水醫葯》。

【僳僳葯】他他能:果實治風寒頭痛,慢性鼻竇炎,瘧疾,風濕性關節炎;全草治子宮出血,深部膿腫,麻風病,皮膚濕疹《怒江葯》。

【阿昌葯】蒼耳:種子治慢性鼻竇炎,副鼻竇炎;全草治子宮出血,深部膿腫《德宏葯錄》。

【彝葯】紅刺樹尖:枝尖治風寒濕痹,關節腫痛,傷風頭痛,喉痛聲啞《哀牢》。尼布希:根或果實主治麻風,瘡癢,鼻痛,風濕,風丹,具斂瘡生肌,怯風止癢之功《彝植葯》。

【苗葯】Bid ghuangd ghunb(比廣棍),Jab ved(加歐),Zendj ax dlierb(整家修),Traob ghat yaox(挑嘎擺):果實治筋骨疼痛,鼻炎,皮膚瘙癢,治腳翻經《苗醫葯》。成熟帶總苞的果實用於鼻炎,皮膚瘙癢,風濕痹痛《湘藍考》。

【藏葯】切才爾:地上部分主治瘟病時疫,臟腑之熱症,風熱,菌痢腹瀉,腹痛。全草治腎炎《中國藏葯》、《青藏葯鑒》。地上部分清熱解毒,除風。治瘟病時疫,腎病高燒,郁熱,風濕痹痛,風疹《藏本草》。

【蒙葯】浩尼-獐古,納德瑪:果實用於鼻炎,鼻竇炎,頭痛,過敏性鼻炎,皮膚瘙癢,風濕痹痛《蒙葯》。好您一掌古:治瘡瘍,外傷《蒙植葯志》。

【維葯】蒼耳葉:治風寒感冒。

【朝葯】止痛、治感冒、風濕性關節痛《朝葯錄》。

【畲葯】蒼耳草,羊帶來,粘肉葵,道人頭,野茄子:全草果實治風寒頭痛,四肢酸麻,遍身發疹,手足拘攣,瘰癧疥瘡《畲醫葯》。

【土家葯】羊屎果( yan shi guo):果實和全草治頭痛,頑癬,皮膚癢疹;全草切碎,倒人廁所可殺蛆《土家葯》。蒼耳蟲(植物上生長一種昆蟲)主治疔瘡。[2] 

4、我想請問下我得了這個疥瘡結節。用了很多葯多一直沒好,怎麼辦?

主要用於神經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異位性皮炎、慢性接觸性皮炎、慢性濕疹、銀屑病、扁平苔蘚及類風濕性關節炎、肛門及外陰瘙癢、斑禿、瘢痕疙瘩、結節性癢症、皮膚澱粉樣變、疥瘡結節等。

5、哥哥的症狀,我不是學這個方面的,希望有人能幫我想想

這是肌肉筋膜慢性的炎症。可睡前熱敷,堅持體育活動,鍛煉腰背肌。平時不要一個姿勢過久(長期電腦、伏案等)。疼痛嚴重可針灸治療。

6、雷公藤是什麼

雷公藤是一種中草葯,又名黃藤,斷腸草。葯品有粗製片,甲素片,多甙片等
本品具有較強的非特異性抗炎作用,又有較強的以抑制為主的免疫調節作用,並且有明顯的劑量--效應關系。還有拮抗炎症介質,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水腫等多緩解而產生綜合效應。
本品不是激素,但是有激素樣作用。
可以用於風濕病的治療。
但要注意副作用,主要對生殖系統,胃腸道,血液,皮膚,等有較大影響

7、冬季的生活起居應注意哪些內容?

冬季6節氣是樹木凋零、蟲蟄冬伏、萬物閉藏的季節。這時人們應注意「養藏之道」。起居也應以此為原則。

1.順應冬季6節氣的起居要求冬季6節氣氣候寒冷,人們的起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習慣,順應冬季6節氣的特點,具體地說有以下要求。

(1)立冬時節的起居要求在傳統觀念中「冬」即」終也」,結束之意,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不要因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正如「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勞作汗出,發泄陽氣。」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而衣著的過少過薄、室溫過低即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賜予自然界光明與溫暖,失去她萬物無法生存。同樣,人體如果沒有陽氣,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立冬後,我國北方室內開始安置爐火或供應暖氣了。漫長的冬季,長時間生活在使用取暖器的環境中,往往會出現乾燥上火和易患呼吸系統疾病的現象。科學研究證明,人生活在相對濕度40%~60%、濕度指數為50~60的環境中最感舒適。

冬天,氣候本來就十分乾燥,使用取暖器使環境中相對濕度大大下降,空氣更為乾燥,會使鼻咽、氣管、支氣管粘膜脫水,使其彈性降低,粘液分泌減少,纖毛運動減弱,當吸入空氣中的塵埃和細菌時不能像正常時那樣很快清除出去,容易誘發和加重呼吸系統疾病。此外,乾燥的空氣使表皮細胞脫水、皮脂腺分泌減少,導致皮膚粗糙起皺甚至開裂。因此,使用取暖器的家庭應注意居室的濕度。最好有一隻濕度計,如相對濕度低了,可向地上灑些水,或用濕拖把拖地板,或者在取暖器周圍放盆水,以增加濕度。如在居室內養上兩盆水仙,不但能調節室內相對濕度,還會使居室顯得生機勃勃和春意融融。

此外,居室中要勤開窗通風。通風可使室外的新鮮空氣更換室內污濁空氣,減少病菌的滋生。不通風的情況下,室內二氧化碳含量超過人的正常需要量,引起人的頭痛,脈搏緩慢,血壓增高,還有可能出現意識喪失。因此,勤開窗很重要。不過應當只開朝南面的窗子,不能使居室中有穿堂風。

立冬時節睡覺前,先用溫水泡洗雙腳,然後用力揉檫足心,除了能祛污垢、禦寒保暖外,還有補腎強身、解除疲勞、促進睡眠、延緩衰老,以及防治感冒、冠心病、高血壓等多種病症的作用。如果所泡的葯水改用中草葯甘草、元葫煎劑,可以防治凍瘡;用茄稈連根煎洗,可控制凍瘡發展;用煅牡蠣、大黃、地膚子、蛇床子煎洗,可治療足癬;用雞毛煎洗,可治頑固性膝踝關節麻木痙攣;用白果樹葉煎洗,還可治小兒腹瀉等。

在我國古代的學術著作《列子》的「楊朱」篇中,有這樣一個「野老獻曝」的故事:

從前,宋國有個田野老人,窮得只能靠粗麻之衣過冬。太陽出來了,他就跑到屋外去曬太陽以禦寒冷。這使他感到十分暖和、舒服,竟不知道天底下還有大廈、暖衣、棉衣、肥鮮之類的好東西。於是他就對老伴說:「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

這野老想把曬太陽的暖和、舒服奉獻給君王,雖似嫌孤陋寡聞,不識時務,可是細想來,他欲獻於君王的「負日之暄」,還真包含有值得我們探究、借鑒的科學道理。這一故事中所說的「負日之暄」,用今天的話來說也就是「日光浴」。

我國傳統的醫學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曬太陽,更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立冬時節進行日光浴,應特別注意不可過度曝曬,以免紫外線輻射過度引起人體皮膚衰老,甚至患有皮膚癌。進行日光浴還須注意保護頭和眼睛,以免由於過度曝曬引起頭暈目眩,倦怠乏力。也不宜在空腹、飽腹和疲勞時進行日光浴,以免引起頭暈等不良反應。另外,較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和神經興奮症患者,對陽光有過敏反應者,有出血傾向者,以及月經期、分娩後一個月內的婦女,進行日光浴時也須注意不可過度曝曬,以免發生意外。

(2)小雪時節的起居要求小雪時節,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這時的黃河以北地區會出現初雪,雖雪量有限,但還是給乾燥的冬季增添了一些濕潤。空氣的濕潤對於呼吸系統的疾病會有所改善。但雪後會出現降溫天氣,所以起居要做好禦寒保暖,防止感冒的發生。

(3)大雪時節的起居要求大雪時節後,天氣越來越涼,寒風蕭蕭,雪花飄飄。我國北方開始出現大幅度降溫降雪天氣,遼寧、新疆等地還會有暴風雪。俗話說「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瑞雪兆豐年」,雪景是美麗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雪可以使城市空氣清新濕潤,還可以保護農作物。可是大雪帶給人們的不全是浪漫的詩情畫意,雪既令人欣喜滿懷,又讓人手忙腳亂,讓人喜憂參半,有時候還真挺惱人的,尤其是給市民出行、生活帶來了不少麻煩。

俗話說「風後曖,雪後寒」,伴隨著大雪而來的是溫度下降,摔傷、凍傷、感冒、交通事故等成為雪天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雪天氣溫變化較大,較易誘發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雪天,老年人摔傷以手腕、股骨等處骨折的居多,年輕人則多是軟組織挫傷。從預防的角度看,老年人應減少戶外活動,出行最好由其他人攙扶上街。行人出行時則盡量放慢騎車或步行的速度,避免滑倒。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層較薄,保暖性較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粘膜毛細血管收縮,使抗病能力下降,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數九嚴寒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

所以在天氣日漸寒冷的大雪時節,首先要根據氣候的變化適當增減衣服;其次,患有心腦血管病、關節炎、消化系統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身體不舒服應該主動到醫院檢查,通過中醫的調理達到預防疾病的的目的。最後,戴頂帽子,配條圍脖,穿雙保暖鞋,也不失為防寒的最佳選擇。

有些人因天冷怕寒,冬天睡覺時總愛多穿些衣服。其實這樣做很不利於健康。因為人在睡眠時中樞神經系統活動減慢,大腦、肌肉進人休息狀態,心臟跳動次數減少,肌肉的反射運動和緊張度減弱,此時脫衣而眠,可很快消除疲勞,使身體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由於人體皮膚能分泌和散發出一些化學物質,此時若和衣而眠,無疑會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和汗液的蒸發,衣服對肌肉的壓迫和摩擦還會影響血液循環,造成體表熱量減少,即使蓋上較厚的被子,也會感到寒冷。因此,在寒冷的冬天不宜穿厚衣服睡覺。

(4)冬至時節的起居要求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按八卦學說,此時為地雷復卦。卦象中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象徵陽氣的初生。我國古時曾以冬至定為子月,即一年的開始。在一天十二時辰中,子時也是人體一陽初生的時間。

古代養生修煉非常重視陽氣初生這一時期。認為陽氣初生時,要像農民育苗、婦人懷孕一樣,需小心保護,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因為只有人體內的陽氣充足,才會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時、子月便在養生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在冬至時節,需避寒就溫,宜毛衣貼身,棉軟著體;手腳易凍,尤宜保暖。

(5)小寒時節的起居要求小寒時節,是一年天氣中開始最冷的時候。在此節氣中,要防止冷輻射對身體的傷害。

據環境醫學研究,在我國北方嚴寒季節,室內氣溫和牆壁溫度有較大的差別,牆壁溫度比室內氣溫低3℃至8℃。當牆壁溫度比室內氣溫低5℃時,人在距離牆壁30厘米處就會產生寒冷的感覺。如果牆壁溫度再下降1℃,即牆壁溫度比室溫低6℃,人在距離牆壁50厘米處就會產生寒冷的感覺,這是因為冷輻射或稱為負輻射所導致的。

人體組織受到負輻射的作用之後,局部組織出現血液循環障礙,神經肌肉活動緩慢且不靈活。全身反應可表現為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尿量增加,感覺寒冷。如果原先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關節炎等病變,可能誘發心肌梗塞、腦出血、胃出血、關節腫痛等負輻射綜合症。

在嚴寒的季節,人們要特別注意預防負輻射綜合症。具體措施是遠離過冷的牆壁和其他物體,睡覺時至少要離開牆壁50厘米以上。如果牆壁與室內溫度相差超過5℃,牆壁常出現潮濕甚至有小水珠形成。此時可在牆壁前置放木板或泡沫塑料,以阻斷和減輕負輻射,從而保護身體免受負輻射的損害。

(6)大寒時節的起居要求大寒時節天氣寒冷,由於北方冷空氣勢力強大,空氣乾燥,雨雪較少,我國大部分地區呈現出一種持續「晴冷」的態勢。有心腦血管病史的人在此節氣中尤其要注意保暖,早晚要少出門,避免感冒。早上應盡可能晚起,中午或下午可到戶外活動一個小時左右,外出時一定加穿外套,最好戴上口罩、帽子、圍巾。

此節氣一般以晴為主。所以,要注意利用陽光來保養身體。

冬季寒冷易使人患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而此節氣的天氣特點除了寒冷外,空氣也比較乾燥,白天的平均相對濕度一般低於50%,加之室內採暖,居室內的濕度常常只有30%左右,這種乾燥的氣候會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症狀。

所以,注意保暖的同時,也要關注身邊的濕度,早晚要多開窗通氣(因早晚室外濕度相對較高),室內取暖時也要注意在地板上灑點水,或是晾一些濕毛巾之類的東西,以增加空氣濕度。

2.順應冬季6節氣的作息順應冬季6節氣的作息有以下一些具體要求。

(1)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冬季日出時間晚,日落時間早,白晝時間短,天黑時間長,大約有13個小時,人們應隨著太陽升落規律,早睡晚起,使意志埋伏藏匿般的寧靜,讓自身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

「早卧晚起,以待日光」(《黃帝內經》),意思是說,人們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些睡、晚點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早睡以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起床則應待日出之後,這時人體陽氣迅速上升,血中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含量也逐漸上升。此時起床,則頭腦清醒,機智靈敏,還能躲避嚴寒,求其溫暖。此時空氣中負離子濃度高,對人體有益,還可到戶外活動以吸收大量新鮮空氣。除起居作息合理安排外,還必須保持室內溫暖恆定。室溫過低則易傷元陽,室溫過高,室內外溫差大,容易外感。

(2)定時午睡很必要人的腦細胞完全興奮只能維持4~5小時,中午有一次睡眠節律,此時身體若得到短時間的修整,可使迷走神經的興奮性達到有效的高度,有利於將午飯中的營養轉化為人體所需的有效成分,即中醫所講的氣血。人體氣血充足,午後的工作就有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冬季午睡時間,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即可。

(3)睡覺勿蒙頭屈腿有很多人喜歡蒙頭睡覺,特別是冬季由於氣溫低,更不乏有蒙頭大睡者。在冬季,氣壓比較低,空氣中含氧量也相對減少,室內為了保溫,門窗封閉較嚴,通風不良,這就使室內的氧氣進一步減少,常使人感到壓抑,胸悶。倘若再蒙頭睡覺就更顯得氧氣不足了。蒙頭睡覺的害處,還在於被內通風不良,空氣惡濁,人體不能進行正常的氣體交換,使被內新鮮氧氣越來越少,二氧化碳氣越積越多,以致使人產生種種缺氧症狀。重者,還可因缺氧使人易做噩夢,精神恐懼,突然驚醒。久之,甚至還可以引起神經衰弱等後遺症。這都是蒙頭睡覺招致的不良後果。因此冬季睡眠切勿用被蒙頭。

此外,有些怕冷的老年人在冬夜喜歡彎腰屈腿睡,結果越睡越覺得冷。這是因為在睡眠中人體的血液循環較為緩慢,屈腿睡眠會影響軀體的血液暢通,容易造成下肢供血不足,使雙腿熱量減少。因此,有屈腿睡習慣的老人,睡眠質量差,容易醒,消除疲勞慢,而且還常因雙腳受寒而感冒。

(4)勤曬被褥冬季6節氣要勤曬被褥,勤曬被褥有以下好處:

第一,可避免潮濕。據科學家計算,每人每晝夜要從皮膚排出約1000毫升的汗水,每周也要從皮膚分泌出40~60克的油脂類物質。這些汗水和油脂在晚上睡覺時,便沾污到被褥上,時間一長,被褥變得潮濕。經日光曝曬後,會立即恢復乾爽,使人鋪蓋舒適而不受病。

第二,可殺菌消毒。被褥上的細菌和微生物藉人體分泌的汗水及油脂,極易繁殖。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強烈的殺菌消毒作用,可殺死各種細菌和微生物。用日光曬被褥是既可靠又經濟的滅菌法。

第三,經日光曝曬後的被褥更加膨鬆、柔軟,而且曬後的被褥,有一股日光特有的香味,這樣,蓋上就會更加舒適。

(5)蓋被勿太厚人在睡眠中也是需要呼吸的。當仰卧時,厚重的棉被壓迫胸部,會影響人的呼吸活動,減少肺的呼吸量。對兒童來說,會影響其正常的生長發育。對大人來講,由於胸部受壓,常常會做噩夢,影響睡眠質量。如果患有肺氣腫、心臟病的老年人的胸部受到重壓,不但會噩夢頻繁,還會導致病情突然加重,發生急性缺氧窒息或心絞痛。

此外,蓋上厚重的棉被,被窩里的溫度就會升高;再加上許多人喜歡通宵使用電熱毯,這樣被窩里的溫度就會大大超過人的承受能力。被窩里的溫度太高,人的機體代謝旺盛、能量消耗過大、汗液排泄增多,就會煩躁不安,醒來後會覺得疲勞睏倦、頭昏腦脹。而且溫度太高,兒童容易踢被子,老人起夜時溫差過大,容易感冒著涼。

(6)莫忘穿睡衣冬季,人在睡眠期間因肌體抵抗力和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降低,很容易患感冒及引起中風等症,穿上睡衣則能預防疾病、保護身體健康。由於睡衣寬松肥大,有利於肌肉放鬆和心臟排血,睡眠可使人得到充分的休息。

穿睡衣崇尚舒適。以無拘無束、寬柔自如為宜。其面料以自然織物為佳,如透氣吸潮性能良好的棉布、針織布,柔軟的絲質料子。因為睡衣直接與肌膚接觸,因此不宜穿化纖製品。

(7)夜不憋尿冬夜,許多老人有了「尿意」,卻因為怕冷而強忍著挨到天亮才去解手。事實上這種憋尿的習慣對老人的健康十分不利。因為長時間憋尿使含有細菌和有毒物質的尿液不能及時排出,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尿痛、尿血或溢尿等病症。嚴重時,尿路感染還會向上蔓延到腎臟,影響腎功能。憋尿還會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緊張,使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冠心病患者出現心絞痛和心律失常等。

國外研究資料表明,排尿次數與膀胱癌的發病率密切相關。排尿次數越少,患膀胱癌的危險性越大,這是因為憋尿增加了尿中致癌物質對膀胱的作用時間。據最近美國科學家的研究報告顯示,有憋尿習慣者,患膀胱癌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高出3~5倍。

老年人不妨在床前放一尿具,在床邊排尿,避免冬夜去廁所排尿受涼或發生意外。

3.順應冬季6節氣的衣著冬季6節氣的著裝尤其要注意,切不可因著裝單薄而受涼,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

(1)冬天著裝的基本原則冬季著裝頗有學問,服裝的選擇真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今天,服裝已成了衡量一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發達程度的尺度之一。一個人的穿戴也反映其思想、情操、文化素養和審美觀念。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服裝選擇也有了新觀念、新標准,即求新,求實、求便,求廉。且審美觀因人而異,有人以艷麗為美;有人以樸素大方為美;有人以瀟灑飄逸為美;有人以文雅莊重為美……雖然每人的衣著各不相同,但有幾個基本原則需遵循。冬裝的選擇,要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習慣、生活方式、個人愛好、經濟條件以及所從事的職業等不同情況來考慮。老人選服裝,要稱心如意,並可禦寒,穿脫方便及煥發青春。

①滿足防寒保暖的需要冬季的特點是寒冷,尤其是北方,真是天寒地凍、風刀霜劍、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一片冰雪世界;南方氣溫雖不算低,但寒溫不定,且「室內室外一樣冷」,常有陰雨濃霧,空氣潮濕,這些不利的氣候因素均需借衣服來抵禦。尤其是老年人,體質普遍較差,自身活動能力及抗寒能力減弱。大多數老人自感冬季寒冷難耐,保暖成了頭等大事,穿著稍薄,體溫就難以保持,很易受涼感冒,從而繼發他病。因此老人選擇冬裝,第一原則就是要注重防寒保暖功能,並注意寬大松軟。上了年紀的人,一般都有肌肉萎縮和動作乏力的現象,寬大松軟、穿脫方便也很重要。患有氣管炎、哮喘、胃潰瘍的人,最好再增加一件狗皮背心,狗皮比羊皮保暖性能好,利於保護心、肺和胃部不致受寒。有關節炎、風濕病的人,製作冬衣時在貼近肩胛、膝蓋等關節部位用棉層或皮毛加厚,也可單獨製作棉墊或皮毛墊。

②注意防風的性能北方的冬季一般西北風較多,風力愈大相對溫度也就越低。當風力有1~3級時,服裝的隔熱值可下降0.1~0.8克羅。風級在5級時,服裝隔熱值可下降1.5克羅。由於風的壓力可使大量空氣透人衣服內,破壞服裝下層的靜止空氣,致使貼身衣服變得冰涼。所以冬季外衣的面料應選用緻密,透氣性差的如毛呢、皮裝等。不宜穿著毛線編織的外套,這種外衣由於空隙大,防風性能差,只適於室內或無風情況下穿用。

③以多層著裝為好冬裝穿著以多層為好。這樣既便於增減衣服,也有較好的保暖性。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由於活潑好動,運動量大易於出汗。多層服裝可以做到隨時增減衣服,有利於防止著涼感冒。

④便於自己生活需要尤其是老人,離退休後的日常生活、娛樂可完全根據個人的愛好和條件來安排:種花、養鳥、家務、逗孫子、外出溜達,坐茶館聊天,看電視電影,多種多樣,自得其樂。選擇冬季服裝要從便於這些活動上考慮。運動或娛樂時,適於穿那些輕便保曖,便於穿脫的服裝,而在讀書、休閑時,則適於穿寬松輕便的防寒保暖服裝。

⑤適合自身的特點這是指臉型、體型、膚色、年齡及性格、愛好等。中青年對此十分敏感,老年人也不可忽視。服裝的式樣、顏色、花紋可改變人的視覺,在視覺上發生長度和寬度的變化:淺色有放大的感覺,深色有縮小的感覺;直線條有拉長的感覺,橫線條有拉寬的感覺等。選購冬服根據這些特點,才可克服自身的弱點,用服裝把自己裝扮得既入時又完美。體型肥胖的人適宜選擇色彩較深的服裝,使人感覺體積縮小;體型瘦高的人宜選擇淺色服裝,給人以豐滿的感覺,符合自身審美特點。

⑥符合社會的審美標准作為社會的人,穿什麼樣的服裝,也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觀點和精神面貌。不要忽視民族、時代的具體條件,盡選那些不倫不類、標新立異的奇裝異服,這樣會脫離社會的審美標准,受到社會有聲無聲的非議。

還應強調的是冬季內衣的選擇。內衣是直接接觸肌膚的貼身衣,應選吸濕性能好、透氣性強、輕盈柔軟、便於洗滌、穿著舒適、無污染、無毒害的純棉針織物為宜。尤其是老人,純睛綸汗衫不宜作內衣,它可能會引起過敏、皮膚瘙癢等不適之感。為保暖可選絨衫褲,它具有厚實、柔軟、保溫的特點,有薄絨、厚絨、特絨三種可供選擇,老年人以後兩種為宜。還有些內衣能彌補身體缺陷,增加身體曲線美,目前很流行,但老年人無須選擇。

(2)冬季著裝保暖的學問穿衣保暖,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實不然。我們知道,當人體穿上衣服後,便處在一個溫度比室溫高,變化比室溫小的氣層里。衣服不能減少人體熱量的散失,也不能保存人體中的熱量;衣服只是使身體周圍有一層溫暖的空氣,使身體向外的散熱暫時減慢。

據測定,人體穿衣後,平均能保存由傳導和輻射而散發的全部熱量的1/3。

因此,在寒冷的冬季,注意衣服的保暖性,對於減少人體熱量的散發,禦寒保暖具有重要意義。

冬裝的保暖性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①衣料的導熱性衣料的導熱性越低,則保曖性越高。在眾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綸、腈綸、蠶絲、醋脂粘膠棉導熱性最低,所以保曖性最高,而錦綸、丙綸、滌綸的導熱性較高,因而它們的保暖禦寒作用也就較低。

②衣料內的空氣層我們知道,衣料內的空氣幾乎是靜止的,而靜止的空氣中導熱性最低,其保暖性也最好。因此,衣料中所含的空氣越多,保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織物和蠶絲含空氣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織物的氣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曖性更佳。

③衣料的顏色衣料的顏色與吸收日光輻射熱量有密切關系。各種顏色吸熱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是:黑、紫、紅、橙、綠、灰、藍、黃、白。黑色衣料吸收的熱量為太陽輻射熱量的88%,綠色為57%,白色為20%。因此,冬令外衣應選深色,如在中間穿淺色衣服,其保暖效果更佳。另外,吸收太陽輻射的熱量,還與衣料的表面狀態有關。表面光滑的吸收熱量少,表面粗糙的吸收熱量多。因此,各種表面粗糙和起毛的麥爾登呢、制服呢、大眾呢等厚呢大衣是良好的冬令外衣。

④衣服的層次冬季穿衣應多層次,層次多,衣服與體表之間的空氣層也就多,其保暖效果也就好。內衣應選擇具有較好吸濕性和透氣性的衣料,如各種純棉毛衫褲、棉和棉粘的絨衫褲等。中層和次外層的衣料含空氣量要多,可選擇羊毛、腈綸和混紡織物,最外層的衣料,導熱性最小,各種厚呢衣服是最佳選擇。

冬裝保曖除應注意以上四點外,平時還應根據天氣變化和各人的身體情況適時添加衣服。

(3)冬季出門戴手套嚴冬季節,出門戴手套,既保暖,又可保護手部皮膚,手套是男女老幼必備的禦寒用品。但是,在選戴手套時,不僅要根據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氣候,還要因人而異。

在選購手套時,大小尺碼要適宜。太大達不到保曖效果,並使手指活動不便;太小使手部血液循環受阻,反而引起不適。手套大小以戴時舒適,脫時方便為好。

手套要固定自己使用,不隨便亂戴別人手套,以免傳染皮膚病。例如疥瘡、手癬等,都可以通過手套傳染。多汗症的病人,冬天手部皮膚青紫,自覺濕冷,但手掌又易出汗。這些人的手套要選用棉織製品,既保暖,又有良好的吸水性,並且可以經常洗換。對於患有手足皸裂的人,冬天皸裂加劇,由於手部天天需搽葯,最好是戴二層手套,里層手套宜用薄棉織品,便於經常洗滌,以保持清潔。有少數人,對某種化學纖維有過敏病史,應該避免使用這種材料做的手套。

小孩手小皮膚薄嫩,手套材料以柔軟的棉絨、絨線,或者彈性尼龍織品為好。

老年人血液循環較差,手足特別怕冷,冬季寒冷季節戴手套更加需要。

由於老年人皮膚比較乾燥,手套以輕軟的毛皮、棉絨、絨線為宜。

冬天騎自行車戴的手套,不宜選用人造革、尼龍或者過厚的材料。因為冬季人造革容易發硬;尼龍太滑、摩擦力小,騎車時容易滑手;材料過厚致使手指活動不便,這些都不利於安全騎車。

(4)戴口罩的注意點寒冬臘月,北風呼嘯,人們外出時往往喜歡戴上口罩,它既可預防上呼吸道疾病,又能抵禦寒冷。其實戴口罩還有另一層作用,就是能阻擋自己的口鼻里的細菌傳染給他人。但是戴口罩要講究衛生,要不然反而弄巧成拙,而招惹疾病呢!

使用口罩應注意以下幾點:

√戴口罩必須口鼻都遮著,不要露出鼻子,否則起不到戴口罩的作用。

√口罩只能單面使用,不要未經清洗又反過來再戴。兩面亂用,會將口罩外面的細菌、灰塵直接緊貼面部。

√應多備幾只口罩交替使用,每日換洗1次,不要連續用上幾天。清洗時,應開水燙5分鍾,然後擠干放在太陽下曬,具有殺菌作用。

√口罩不用時,疊好放在清潔的信封里,不要隨便塞入口袋或拎包,切忌掛在脖子上,甩到背脊後或塞進胸前衣襟內。

√患感冒時,由於咳嗽或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口罩容易沾濕和污染,可在口罩內面襯墊一塊小手帕。

√青少年和壯年人不提倡多戴口罩,應該常接受寒冷的考驗,使抗病能力增加,對健康有利。

(5)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襖在數九隆冬的季節,人們往往身上穿得十分厚實而忽視了頭部的防寒,甚至把帽子視為無足輕重的東西。其實這是不科學的。

要知道,人的頭部和整個身體的熱平衡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寒冷的條件下,如果只是穿得很曖,而不戴帽子,其體熱就會迅速地從頭部散去,這種熱散失所佔的比例是相當大的。冬天在室外戴一頂帽子,即使是一頂較單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明顯的。因此,人們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襖」的說法。

(6)冬季不穿過緊的鞋人的雙腳離心臟較遠,血液供應較少且慢,再加上腳的表面脂肪層比較薄,所以保溫能力較差,在一般情況下,腳的皮溫最低,趾尖溫度有時只有25℃。腳與上呼吸道粘膜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神經聯系,一旦腳掌受了涼,可以反射性地導

8、關節炎長時間站著病情會厲害嗎

5)每日體療有益於保持良好的生理曲度,減少畸形和維持良好的胸廓擴張度;游泳是很好的全身運動 治療方案:你一定得注意好休息和保暖並且也可以適當的用一些消炎葯頭孢適當的做一個局部的關節熱敷按 抹也都有一定的調整的。擁擁   <蕁 固※風※膏>


年輕人也不能小視脊椎保健,專家指出,由於工作負荷過重,且缺乏保健意識,許多人年紀輕輕卻得了脊椎退行性改變的老年病,整日被腰酸背痛所困擾。除了及時就醫和避免一種姿勢過久以外,還有沒有更好的防治措施呢?日前,記者就辦公室人員高發的腰椎疾病的防治問題,專訪了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運動學專家竇文浩。

竇教授說,對於長期久坐的人,腰椎疾病是很常見的,表現為時重時輕,勞累時則疼痛加重,理療雖然能減輕疼痛,但卻無法除掉病根。根據運動醫學的研究,腰部的繞環運動以及倒步走,對治療和預防腰椎疼痛療效非常明顯。

所謂的繞環運動,基本動作如下:兩腿略微分開,兩手叉在後腰部,以腰為軸心繞圈轉動身體,若疼得厲害的話,可以動作緩慢一點,先往左邊轉,再往右邊轉。這個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很管用,建議大家試一下。

還有一個辦法,是目前國際上較為推行的一種治療腰椎疾病的運動療法,那就是倒步走。倒步走時兩腿交替向後邁步,增強了大腿後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可使腰部韌帶的彈性增強,腰椎的穩定性增強,使骨骼、肌肉、韌帶的功能得到恢復,因此能使腰椎疼痛減輕甚至消失。倒步走現在已廣泛用於健身,它還適於腰傷、腰部肌肉疼痛以及小腦平衡能力差的人。

倒步走療法動作簡單,容易掌握,不論年齡大小、男女老少,都可以進行鍛煉。倒步走應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鍾,要循序漸進。腰椎疼得厲害時若能立即進行倒步走鍛煉,可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慢性腰椎患者若能長期堅持倒步走,兩個月便可見到良好效果,有些患者甚至可以治癒。

需要提醒的是,倒步走時,人們對空間的知覺能力明顯下降,容易摔倒,因此步速不宜太快,力求走得穩,兩眼要平視後下方以便掌握方向。為了安全,倒步走時,最好前腳掌擦地交替後退。還可採取結伴而行的辦法,一人往前走,另一人倒步走,兩人交替輪換,互相照應。

與關節炎疥瘡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