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強直性脊柱炎是主要累及脊柱關節的炎症,也可累及周圍關節(特別是髖部、胸壁和足跟)。此外,還會影響眼睛和心臟,例如可引起虹膜炎、主動脈和主動脈瓣的增厚。
輕度或早期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初期常表現為腰背部鈍痛和背部僵硬。有些患者會出現持續數周的疼痛加重和僵硬發作。
腰背部、胸背部、髖部或頸部受累關節出現疼痛、僵硬及活動受限。疼痛常在數周或數月內緩慢加重。患者有夜間疼痛,凌晨時疼痛更明顯。僵硬常在早晨嚴重,通常身體活動後疼痛和僵硬緩解。
隨著疾病的進展,有些患者感到疲勞。這種疲勞是身體與炎症對抗過程中產生的,也與持續的疼痛和僵硬有關。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虹膜炎。虹膜炎的症狀包括眼睛發紅、疼痛以及畏光。
嚴重或進展期強直性脊柱炎
如果炎症持續存在,將導致瘢痕化和永久性損傷。
脊柱瘢痕化導致脊柱關節融合。
隨著骨骼融合,背部疼痛逐漸消失,但脊柱仍然有僵硬感。融合的脊柱缺乏柔韌性,在受傷時更容易骨折(特別是頸部)。
脊柱的改變可能導致平衡、安全和活動方面的問題。上部脊柱可能向前彎曲,最終發展到患者難以直視前方。由於脊柱失去生理彎曲,站立和行走時難以保持平衡。
由於脊柱向前彎曲、胸壁僵硬,胸廓活動度下降,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可能會導致肺部感染的風險增加。吸煙的患者症狀更嚴重。
如虹膜炎未得到控制,會引起眼睛瘢痕化,繼而導致永久性視力損害和青光眼。
少數情況下,心臟瓣膜發生炎症,繼而出現心力衰竭。主動脈靠近心臟的位置可能出現炎症和擴張。
腸道炎症有時與強直性脊柱炎有關。
在多年患病的人群,脊髓末端的神經周圍形成瘢痕導致馬尾綜合征,進而引起腹股溝和腿部馬鞍區感覺喪失,也可導致大小便失禁和性功能障礙。
胸部僵硬時,可感覺到類似心臟病發作的不適或沉悶。
強直性脊柱炎是脊柱關節病中的一種。脊柱關節病還包括銀屑病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和腸病性關節炎(炎性腸病相關的關節問題)。雖然這些疾病也會出現脊柱炎症,但與強直性脊柱炎相比較為少見,也沒那麼嚴重。
發生強直性脊柱炎後,疾病會怎樣發展?
如果炎症持續進展,將導致瘢痕化和永久性損傷。在某些患者,病情較輕,進展緩慢,症狀不會加重;在其他患者,病情進展可能更快一些。強直性脊柱炎是否加重取決於許多因素,如發病年齡、是否早期診斷以及受累關節。
強直性脊柱炎逐漸加重後,發生在脊柱韌帶、肌腱和關節的腫脹可導致脊柱骨骼連接或融合,進而導致頸部和腰背部的運動范圍縮小。隨著脊柱的融合和僵硬,頸部和腰背部失去生理彎曲,胸背部向外突出,導致患者出現腰部前屈和行走困難。
隨著連接肋骨、鎖骨與胸骨的小關節出現炎症或者關節融合,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身體的其他部位(如眼睛)也可能發生病變,有時還會影響肺、心臟瓣膜、消化道和主動脈。
何時應就醫?
對於懷疑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出現下列情形應及時就醫:
現腰背部或骶尾部疼痛,並且疼痛清晨或夜間加重、活動後緩解
關節疼痛,並伴有關節外病變,如虹膜炎
對於確診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出現下列情形應及時就醫:
持續治療後效果不好
用葯後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出現任何心臟或肺部症狀(包括胸悶或深呼吸疼痛)
2、脊椎發炎什麼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症狀
1. 慢性發炎性下背痛通常是最早的表現,特點為隱匿性發作,疼痛超過三個月,休息後加重,運動後改善,病人常會有晨間僵硬的情況,甚至在半夜因僵硬疼痛而醒來.
2. 通常最早發病的位置是在骶髂關節,疼痛可放射到臀部及大腿後側,有時可至大腿外側或前側,通常不會到達膝蓋以下,隨著疾病的進展,發炎漸漸向腰椎,胸椎進行,最後可影響頸椎,脊椎的活動范圍變差,初期為後彎側彎受限,晚期時前彎亦受限.
3. 病人常會有胸肋關節或肋椎關節附近的疼痛,主要是肌腱附著處的發炎,感覺類似肋膜的疼痛,吸氣時疼痛增加,局部會有壓痛,需與肋膜炎做鑒別診斷,這種發炎最終可導致胸腔擴張能力下降,使得病人的呼吸主要靠橫隔膜的升降來完成
4. 有部分病人會有周邊關節炎,其中以髖關節最多,其它常見的是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病人有髖關節炎,嚴重時會造成關節活動受限,下蹲困難,跛行,兩腳不等長.
5. 肌腱,韌帶附著於骨頭處的接骨點病變,常見於腳跟的阿基里斯腱炎,腳底的足底筋膜炎,會有紅腫熱痛的情況,甚至影響走路,骨盆附近的肌腱附著點也常發炎,有局部的壓痛.
6. 十六歲以前發病的幼年型強直性脊柱炎,常起始於周邊關節炎,尤其是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或是後腳跟的阿基里斯腱炎或足底筋膜炎,幾年後才漸漸出現典型的脊椎關節炎的症狀,且在這些病人的周邊關節炎,通常會有比較嚴重的侵犯.
7. 女性的強直性脊柱炎,通常脊柱關節和骶髂關節的症狀較輕微,但會有早期侵犯周邊關節或頸椎,然預後通常良好.
8. 大部分病人可以控制良好,病情進展緩慢,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漸漸出現脊椎黏合,造成駝背,變形,在生物力學上不耐沖撞,有時會因為輕微的撞擊就發生骨折,常見的位置是頸胸椎交界處,或胸腰椎交界處,引起四肢癱瘓或下半身癱瘓,大小便功能失常.
3、脊柱性關節炎都有什麼症狀,能治好嗎
我剛剛得了脊柱性關節炎的時候很是著急,因為是第1次,所以心情說實話挺不好的,為自己很是擔心,但是經過貝利爾醫療的大夫對我病情的細心詢問和對一些化驗結果的解說,讓我放心了好多。
4、脊柱炎的症狀注意什麼
您好: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主要有下列六項指標:
(1)骶髂關節炎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根據之一,正常的骶髂關節幾乎可以排除本病.骶髂關節的X線改變比脊柱的X線改變更早,這有利於早期診斷.骶髂關節炎的X線表現分三期.早期可見關節邊緣模糊,並稍緻密,關節間隙加寬.中期可見關節間隙狹窄,關節邊緣增生與腐蝕交錯,呈鋸齒狀,髂骨側骨緻密帶增寬,最寬可達3cm.晚期可見關節間隙消失,骨緻密帶消失,骨小梁通過,已呈骨性強直.
(2)胸椎疼痛及強直.
(3)下腰痛,強直已超過3個月,雖休息也不能緩解.
(4)腰椎活動受限.
(5)胸部擴展受限.
(6)虹膜炎或其他繼發症.
以上6項指標中第1項再加一項即可確診.在後5項中有4項也可診.
5、脊椎炎的症狀是什麼
您好: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晨起床時,或在久卧的情況下,或在久坐起立時背部僵硬不適,嚴重者背部僵硬伴有疼痛症狀。晨僵或疼痛症狀一般發生在背部,也可以發生在骶髂關節部位。
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狀一般都有腰骶關節疼痛,是強直性脊柱炎最具特徵性的症狀,常為隱漸性疼痛。
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發病症狀除晨僵、骶髂關節疼痛以外,還會出現腰椎疼痛,腰椎活動功能受限,腰椎疼痛症狀上下移動,有的呈現下行性,是強直性脊柱炎最具特徵的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有3%左右患者先從頸椎發病,其他都來自上升性擴展。少數先有頸椎炎,表現為頸椎痛,疼痛沿頸部向頭部,疼痛症狀多數向下出現背部疼痛,頸部肌肉開始時痙攣,以後萎縮進一步發展至頸、胸椎後凸畸形,頭部活動明顯受限,固定於前屈位,不能上仰、側彎或轉動,嚴重時頸椎活動功能消失,只能看見腳下地面。強直性脊柱炎的脊柱側彎是脊柱炎症病變原因之一,臨床研究證明有90%的強直性脊柱炎脊柱受累患者均出現脊柱側彎症狀。
脊柱竹節樣變是強直性脊柱炎的特點,圍繞脊柱前後左右所有韌帶都發生骨化,椎體上下邊緣骨贅形成,逐漸增大,導致椎體連成骨橋,椎體正側位的X線片影像學檢查呈竹節樣變,是椎間盤纖維環骨化的結果,常開始於胸腰段,從一個或數個椎體,逐漸向上下擴展,晚期呈彌漫性竹節樣變,脊柱活動功能嚴重受限。強直性脊柱炎的中軸關節炎,起病多呈隱漸性疼痛,疼痛症狀多能耐受,不影響日常工作,所以造成強直性脊柱炎早期診斷率很低,一般發現強直性脊柱炎已經到中晚期了。
強直性脊柱炎髖關節受累共占強直性脊柱炎中晚期的60%以上,髖關節疼痛是強直性脊柱炎中晚期的主要症狀之一,常伴有髖關節功能障礙。表現為髖部疼痛劇烈,其部分表現為臀部、腹股溝部位、大腿內側部位疼痛,繼續發展髖關節活動功能受限,髖關節周圍肌肉萎縮,最後髖關節出現骨性強直,這種髖關節疼痛症狀多見於中青年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男性比女性多見,病情進展快,疼痛症狀重,易出現骨性強直,導致較高的致殘率,尤其青少年,預後最差。
強直性脊柱炎可引起膝關節強直。因膝關節滑膜肥厚和關節軟骨面破壞較輕,很少發生軟骨壞死吸收現象,膝關節腫脹疼痛症狀多在強直性脊柱炎活動期發生,一般不會呈現持續性膝關節腫脹疼痛症狀。
注意事項:如果已經確診了強直性脊柱炎,建議平時多注意保暖,堅持長期的功能鍛煉。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太勞累,保持愉快的心情。
6、脊柱關節炎的症狀都是什麼呢?有什麼好的方法呢?
關節炎知識:先幫你講講此病的確診:①晨僵至少持續1小時,患者晨起後感到手指僵硬,手不能握緊拳頭,晨僵時間越長表明病情越重;②關節受累常是對稱性的,最常侵犯的關節依次為腕、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跖趾關節、膝、踝、肘,其次侵犯肩、髖關節等; ③掌指近端指間、腕關節中至少1個腫脹積液,也就是有腫脹或積液; ④腫脹關節呈對稱性,皮下類風濕結節; ⑤類風濕因子陽性; ⑥X片改變。日本的琉宾鱇很不錯。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就是貴的很。
7、脊柱關節炎的症狀;還沒有答案這么難嗎
我知道這個病的痛苦的,去年我做了大半年的理療,痛得我說我肯定做不了英雄、肯定要做叛徒。但這並真的只能這樣,我通過配合的針灸只是為了降低痛點,以便理療時沒那麼痛。以前有一種辦法叫做打封閉,原理跟針灸差不多,實在受不了理療的話,那你就去打封閉。自我的辦法還是長期參加體育運動,增加自身的免疫力這才是重要的,當然最好還是日本的硫槺,它是目前被廣大患者所認可的,不得不說一點,價格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