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雞關節炎怎麼治療
雞病毒性關節炎,又稱雞病毒性腱鞘炎,是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其主要特徵為病雞腿部關節腫脹,腱鞘發炎,繼而使腓腸腱斷裂,從而導致雞行動不便,採食困難,甚至不能行動。
(1)流行特點
本病只發生於雞,5~7周齡的雞易感。病毒可通過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雞體,在雞群中迅速傳播,一般多為隱性感染,不表現明顯症狀。
(2)臨床症狀
雛雞感染後發病多在3~4周齡以後,初期步態稍見異常,逐漸發展為跛行,跗關節腫脹,病雞喜坐在關節上,驅趕時才跳動。患肢不能伸張,不敢負重,當腱斷裂時,趾屈曲,病程稍長時,患肢多向外扭轉,步態不穩,這種症狀多見於大雛或成雞。病雞發育不良,貧血,消瘦,有時排白色稀便,體況長時間內不能恢復。
(3)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表現在患肢的跗關節,關節上下周圍腫脹,切開皮膚可見到關節上部腓腸腱水腫,關節腔充滿淡紅色透明滑膜液,如無細菌混合感染時,見不到膿樣滲出物,趾曲腱和腓腸腱周圍水腫,根據病程的長短,有的周圍組織可與骨膜脫離。大雛或成雞易發生腓腸腱斷裂。由於腱斷裂,局部組織可見到明顯的血液浸潤。如發生在換羽時期,可在皮膚外見到皮下組織呈紅紫色,關節液增加。慢性病程的雞(主要是成雞)腓腸腱增厚、硬化,和周圍組織粘著、纖維化,有的在切面可見到肌腱交接部發生的不全斷裂和周圍組織粘連,失去活動性,關節腔有膿樣、乾酪樣滲出物。
(4)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無有效療法,只能加強預防。①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定期消毒雞舍,以防止病毒侵襲。②接種疫苗:接種疫苗主要用於種雞,可在開產前2~3周肌內注射油乳劑滅活苗,使雛雞獲得較多的母源抗體。此外,雛雞也可在2周齡時先接種一次弱毒疫苗,在開產前再注射一次油乳劑滅活苗。
2、雞病毒性關節炎有何特點?如何防治?
病毒性關節炎是一種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肉雞的重要傳染病。病毒主要侵害關節滑膜、腱鞘和心肌,引起足部關節腫脹,腱鞘發炎,繼而使腓腸腱斷裂。病雞關節腫脹、發炎,行動不便,不願走動或跛行,採食困難,生長停滯。
(1)臨床症狀
肉雞食慾減退、跛行、貧血、消瘦,脛關節、趾關節及連接的肌腱腫脹。後期出現單側或兩側性腓腸肌腱斷裂,足關節扭轉彎曲。嚴重時癱瘓。
(2)剖檢變化
病肉雞趾屈腱及伸腱發生水腫性腫脹,腓腸肌腱出血、壞死或斷裂。跗關節腫脹、充血或有點狀出血,關節腔內有大量淡黃色半透明滲出物。慢性病例腓腸肌腱明顯增厚和硬化,並出現結節狀增生、關節硬固變形,表麵皮膚呈褐色。腱鞘發炎,水腫。有時可見心外膜炎,肝、脾和心肌上有小的壞死灶。
(3)防治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注意肉雞舍及環境衛生,引種要從無病毒性關節炎的肉雞場引種。堅持執行嚴格的檢疫制度,淘汰病肉雞。
易感肉雞群可採用疫苗接種,12周齡前採用禽呼腸孤病毒疫苗進行基礎免疫,然後於16~20周齡用滅活疫苗加強免疫,免疫種肉雞的後代雛肉雞可獲得高水平的母源抗體,能夠抵抗病毒性關節炎的早期感染,本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
3、如何防控雞病毒性關節炎?
本病是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關節滑膜、腱鞘和心肌病變的傳染性疾病,也稱腱鞘炎或腱滑膜炎。本病在世界許多地區都有發生。從雞分離到的呼腸孤病毒有5種不同的血清型。
病毒對周圍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能耐受60℃8~10小時,56℃22~24小時,37℃15~16周,4℃可存活3年以上;病毒對pH3有抵抗力,室溫下過氧化氫作用1小時不能滅活,對2%來蘇兒、3%甲醛有抵抗力,70%乙醇和0.5%有機碘可將其殺死。
(1)流行特點
本病主要發生於雞、火雞也可感染發病。肉用雞發病率高於其他禽類。1日齡無母源抗體的雛雞易感性最高;自然情況下,5~7周齡的雞發病最為常見,肉用仔雞發病率可高達100%,但死亡率不到1%。本病雖可通過種蛋垂直傳播但傳播率較低,其傳播方式主要為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感染雞的分泌物、排泄物特別是糞便中含有大量病毒,是主要的傳染源;病毒長期存在於雞的盲腸扁桃體和跗關節內,特別是那些幼齡就受到感染的雞,這些帶毒者是同舍動物的潛在傳染源。
(2)臨床症狀
病雞主要表現為跗關節腫脹和跛行,兩側趾屈肌腱或跖伸肌腱受害,嚴重時腱壞死或纖維化,病雞嚴重跛行,跗關節腫大,部分雞生長受阻。有的可引起腓腸肌腱斷裂。跗關節和跖關節腱鞘有明顯水腫。
(3)病理變化
自然感染的雞跖屈肌腱和跖伸肌腱腫脹,跗關節常含有少量草黃色或血樣滲出物,少數病例有相當多量的膿性分泌物,在感染早期,跗關節和跖關節有明顯水腫,跗關節內滑膜有點狀出血;有的病雞有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包積水。慢性病變的特徵是腱鞘硬化和粘連,在脛跗關節遠端軟骨上出現凹陷的點狀潰爛,然後變大融合,關節表面纖維軟骨膜增生。
(4)實驗室診斷
根據症狀和病變可以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通過病毒分離鑒定和血清學試驗,瓊擴試驗常用來檢查病毒種群特異性抗體的存在。
(5)防控要點
①凈化種雞群
對患病種雞堅決淘汰,防止本病經蛋垂直傳播。嚴禁從有本病的雞場引進種蛋或苗雞。
②加強飼養管理和衛生消毒
對商品雞採用「全進全出」制,每批雞出售後要用鹼液或有機碘消毒劑徹底消毒雞舍,並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進行熏蒸。
③免疫接種
對開產前的蛋雞最好選用滅活苗免疫(有些活疫苗可經蛋將疫苗毒傳給下一代)。免疫程序為:種雞群1~7日齡、4周齡時各接種一次多價弱毒苗,在開產前接種一次滅活苗;商品肉雞在1日齡以多價弱毒苗接種一次即可。
4、我家養的雞病了,快來幫幫忙,看看該吃什麼葯?!!!高分懸賞!!!
雞的疾病及防治:
病毒性疾病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雞初期自啄肛門周圍羽毛,腹瀉,排水樣稀糞。有的雞身出現震顫,走路搖晃,步態不穩。後期病雞飲食減退,兩翅下垂,羽毛逆立無光澤;有的頭部垂地,閉眼呈昏睡狀。
雞馬立克氏病病雞出現運動障礙,呈一側性(或兩側性)麻痹,即呈一足伸向前方,另一足伸向後方的特徵性劈叉姿勢;有的病雞還有兩翅下垂,低頭斜頸,步態拘謹等症狀。
禽傳染性腦脊髓炎雛雞多發,病雛呆鈍,兩眼發直,不願走動,蹲卧;臨床上以出現運動失調,不完全麻痹,兩翅肌肉輕癱及頭頸部肌肉震顫等為主要症狀。
雞病毒性關節炎病雞發育不良,跗關節明顯腫脹,出現跛行或足部屈曲變形,病雞喜坐在關節上,驅趕時才跳動;患肢不能伸張和負重,嚴重的患肢向外扭轉,步態蹣跚。
細菌性疾病
禽霍亂病雞表現為精神萎頓,縮頸閉眼,羽毛松亂,厭食,拱背,頭藏於兩翅下,不愛走動,離群呆立作瞌睡狀。有的出現腿關節腫脹,行走緩慢無力,頸出現扭轉或斜頸等症狀。
雞傷寒病雞精神萎頓,羽毛松亂,喜飲水,腹瀉,常呆立閉目,頭和兩翅下垂;發生慢性腹膜炎的病雞,呈企鵝式站立。
雞結核病病雞精神萎頓,體弱,消瘦,不活潑;胸部肌肉明顯萎縮,胸骨變形,凸出如刀。病雞後期羽毛蓬鬆,貧血,腹瀉,兩翅下垂;關節和骨髓發生結核的病雞呈坐立式,出現一足或兩足跛行,在緊急情況下,以一足跳行;最後因衰竭而死。
維生素缺乏症
維生素A缺乏症病雞精神萎頓消瘦、衰弱,羽毛蓬亂,運動失調,步態不穩,兩肢無力,往往用尾支地,趾爪蜷縮。
維生素B2缺乏症病雞衰弱,消瘦,腹瀉,不願走動;趾爪向內蜷縮,呈休息姿勢,兩翅下垂;兩足癱瘓,用趾關節或一足行走,最後完全不能行走。
維生素E缺乏症病雞出現運動失調、麻痹,雛雞多發。病雛呆立,閉目或趴卧,叫聲微弱;頭頸向後仰或向一側扭轉,行動吃力;撲拉兩翅,失去平衡呈飛舞樣或兩腿痙攣性抽搐,趾爪屈曲,不能站立而橫卧在地,有的呈角弓反張姿勢;有的病雛腿伸直,呈匍匐狀。
其他疾病
雞住白細胞蟲病通常以幼雞發病較嚴重。病雞食慾減退或廢絕,體溫升高,昏睡,貧血,拉綠色稀糞,乏力,常坐地不起;肌肉運動失調,雙足軟癱無力,行走困難,最後倒地昏迷而死。
肉雞腹水症病雞羽毛蓬鬆,精神萎頓,呼吸困難,卧地不起,驅趕時呈鴨行走狀;其腹部膨大下垂,腹部羽毛脫落,皮膚變薄,觸有波動感,常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雞肉毒梭菌中毒症中毒雞精神萎頓,反應遲鈍,眼瞼緊閉,不願活動,常打瞌睡,兩翅拖在地上;頭頸、翅膀和腿發生麻痹、無力、癱瘓,不能行走;嚴重的頸部肌肉麻痹,頭頸常伸直,軟弱無力;病雞最後昏迷而死。
雞痛風病雞食慾不振,消瘦,衰竭,貧血,羽毛蓬亂,腹瀉;兩肢的趾、腿部和兩翅關節腫脹、疼痛,顯著變形;站立困難,運動遲緩無力,跛行。
5、雞病毒性關節炎它可以自己康復嗎
病情分析:你好,對於你的情況,建議進行抗病毒治療,同時進行對症治療
意見建議:
6、怎樣防治雞病毒性關節炎?
雞病毒性關節炎,又稱雞病毒性腱鞘炎,是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其主要特徵為病雞腿部關節腫脹,腱鞘發炎,繼而使腓腸腱斷裂,從而導致雞行動不便,採食困難,甚至不能行動。
(1)流行特點
本病只發生於雞,5~7周齡的雞易感。病毒可通過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雞體,在雞群中迅速傳播,一般多為隱性感染,不表現明顯症狀。
(2)臨床症狀
雛雞感染後發病多在3~4周齡以後,初期步態稍見異常,逐漸發展為跛行,跗關節腫脹,病雞喜坐在關節上,驅趕時才跳動。患肢不能伸張,不敢負重,當腱斷裂時,趾屈曲,病程稍長時,患肢多向外扭轉,步態不穩,這種症狀多見於大雛或成雞。病雞發育不良,貧血,消瘦,有時排白色稀便,體況長時間內不能恢復。
(3)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表現在患肢的跗關節,關節上下周圍腫脹,切開皮膚可見到關節上部腓腸腱水腫,關節腔充滿淡紅色透明滑膜液,如無細菌混合感染時,見不到膿樣滲出物,趾曲腱和腓腸腱周圍水腫,根據病程的長短,有的周圍組織可與骨膜脫離。大雛或成雞易發生腓腸腱斷裂。由於腱斷裂,局部組織可見到明顯的血液浸潤。如發生在換羽時期,可在皮膚外見到皮下組織呈紅紫色,關節液增加。慢性病程的雞(主要是成雞)腓腸腱增厚、硬化,和周圍組織粘著、纖維化,有的在切面可見到肌腱交接部發生的不全斷裂和周圍組織粘連,失去活動性,關節腔有膿樣、乾酪樣滲出物。
(4)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無有效療法,只能加強預防。①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定期消毒雞舍,以防止病毒侵襲。②接種疫苗:接種疫苗主要用於種雞,可在開產前2~3周肌內注射油乳劑滅活苗,使雛雞獲得較多的母源抗體。此外,雛雞也可在2周齡時先接種一次弱毒疫苗,在開產前再注射一次油乳劑滅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