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骨關節炎平時怎樣鍛煉

骨關節炎平時怎樣鍛煉

發布時間:2020-08-17 02:23:32

1、骨關節炎怎樣鍛煉

骨關節炎的病理基礎是關節軟骨的病變。關節軟骨是維持關節正常運動的物質基礎。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軟骨逐漸退化、磨損,甚至完全耗損,一些引發軟骨損傷的酶被激活,造成軟骨進一步破壞,導致關節承受應力的能力下降並激發炎症反應,引起疼痛、僵硬和活動受限,骨關節炎就發生了。 大部分早期骨關節炎的患者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及正確的運動、鍛煉,不需要打針吃葯,疼痛及運動不適的症狀就能得到改善甚至消失。所以,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非常必要。那種認為骨關節炎是缺乏運動而造成,越疼痛越要鍛煉的觀點,或為了保護關節不受損傷而靜止不動的觀點,都失之偏頗。 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於關節內的滑液,運動時軟骨上間歇性受力造成的「唧筒作用」形成滑液在軟骨內的循環。關節如果長期固定不動,會導致軟骨營養不良,進而早期退化。反之,過度運動造成關節的過度負荷,導致關節軟骨的損傷。特別是已經有骨關節炎的病人,如果再做不適當的運動或鍛煉,會加重病變的發展。 在運動時應掌握不負重或少負重的鍛煉原則,以增強肌肉力量、增加關節活動度為目標,達到增加耐受性、減輕疲勞、增強抵抗疾病綜合能力的目的,從而防止病變進展。 在實際生活中,有些活動無法避免,如上下樓梯和下蹲等。可以採取緩行慢步的方法,一級一級地上下樓梯,同時拉住扶手。下蹲時也應扶物借力,這樣可減少膝關節及髕骨受力,減緩疼痛症狀。打太極拳時,患膝關節骨關節炎的人不宜蹲馬步。騎自行車代步是可取的,因為騎車時身體重量的大部分壓在坐墊上,膝關節受力相對較少,同時騎車可以保持關節的活動度,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得以增強。對骨關節炎患者來說,最佳的運動項目是游泳。游泳時身體漂浮在水中,關節不承受體重,所受負荷最小,游泳的動作(如蛙泳)又能保證關節的活動並鍛煉肌肉力量。而且,游泳能增強全身肌力和多關節的活動,使心肺等多器官功能得到鍛煉,可有效增強抗病能力。

2、請問骨關節炎自行鍛煉會不會怎麼怎麼鍛煉

1、伸曲運動:每天骨關節炎患者在床上做一些伸曲運動對病情有很大的好處。可以在每天早晨醒來後和晚上入睡前有節奏地活動。也選擇先活動上肢,讓肩、肘、腕、指關節內旋、外旋、上下左右伸曲,然後再按同樣的方法活動下肢,每次堅持半小時左右,直到身上微微出汗方可停止。如果可以長期堅持下來,就一定能延緩關節和韌帶的衰老。全球醫院網溫馨提示:骨關節炎的患者的運動以適度為原則,必須依照自己的體能和年紀作調整,一般而言,步行、游泳及騎自行車等都是輕松而且能達到運動目的的活動。 此外在生活上,也需適當的控制自己的體重,體重過重會造成關節多餘的負擔,引發不適。除此之外健康的飲食也是很重要的,少吃油炸類不消化的食物,多吃蔬果、多喝水,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尿酸高的患者,不妨咨詢醫師或營養師,如何才能吃的好,吃的健康。2、慢走:每天在平路上堅持走半個小時左右,還要邊走邊活動肘、腕以及手的各個小關節。有助於預防關節和韌帶的僵硬老化。3、騎自行車:騎自行車也是骨關節炎患者的一個不錯的選擇。騎車時身體大部分的重量都壓在坐墊上,膝關節受力相對較少,同時騎車可以保持關節的活動度,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得以增強。但須要注意的是速度要放慢,車上也不要載一些沉重物,每天騎車的時間保持在2小時左右。

3、骨關節炎患者怎樣自我鍛煉才能保護好關節呢?

骨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病,主要是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和骨質增生為特徵的慢性關節病變,又叫做骨關節病、退行性骨關節病和增生性關節炎等。它好發於中老年人,與關節老化、肥胖、以及關節的長期不合理使用和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本病好發於膝、髖、手足部、脊柱等使用較多或受壓較大的關節。表現為關節的腫脹、疼痛和活動不便,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生活和工作。這個疾病需要葯物治療,但合理的關節肌肉鍛煉和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也至關重要,下面是我們對骨關節炎患者合理鍛煉的幾點建議:1、合理的關節肌肉鍛煉:很多骨關節炎患者因疼痛而不敢活動,其實一定的關節活動鍛煉有助於保持關節的活動度。但是運動時我們強調關節需要在非負重狀態下進行,這樣做既能鍛煉到關節肌肉的力量,又不會加重關節的負擔。如膝關節的鍛煉,大家可以坐下或平躺,小腿做重復、緩慢的做踢腿動作,直到肌肉有酸脹感。脊柱的鍛煉,大家可以平躺,雙手放身體兩側支撐,然後將腰部、臀部向上拱起,重復數次。如果身體條件允許,還可以嘗試難度較高的「拱橋」。平時也可以多對頸部、腰部進行前、後、左、右的擺動和轉動,但要注意動作幅度不宜過大。對於手關節,大家可以練習抓、握、捏等動作。2、喜歡運動的骨關節炎患者,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最佳的運動項目是游泳,其次是散步和騎自行車。避免損傷關節的動作和活動:不宜爬山或爬樓梯,以免加重關節負重;不做「深蹲」、「兔子跳」等動作,減少膝關節損傷;不抬重物,減少脊柱負荷;避免提重物、砍骨頭、剁肉等動作,減少手腕關節損傷。3、 應當注意減少重:肥胖、超重會增加膝、脊柱、髖等負重關節的負荷,因此,對於肥胖、尤其是體重超過正常較多的患者,應盡量注意減少體重。注意關節的保護:對於需要騎摩托或騎自行車,以及戶外跑步運動時可佩帶護膝、護腕;注意關節的保暖;選擇合適的鞋子,過窄或過松均可損傷足關節,避免穿高跟鞋。對於早期骨關節炎的患者,大部分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鍛煉、改變生活方式而得到改善。對於出現關節腫脹疼痛的患者,應盡早到醫院就診,經由經驗的風濕免疫科醫生明確病因。通過早期的運動、生活指導和葯物干預,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病情,避免手術,減少致殘率。

4、骨關節炎做什麼鍛煉好 詳解4步鍛煉法

最好的鍛煉方式是游泳,水的浮力可以減輕骨關節的負荷。還有很多鍛煉方式,下面的四個鍛煉方法與步驟希望可以幫到你。

1.直腿抬高練習。仰卧,患膝伸直抬高30~40厘米,盡量保持這個姿勢,堅持不住時可放下休息片刻,以上算1次。然後重復練習,每組10~15次,每天2次。如果能堅持1分鍾以上,可進行負重直腿抬高練習。
負重直腿抬高練習:動作同上,在足背上擔負一定重量,可從1公斤開始,逐漸增加到5公斤,如果可以堅持1分鍾以上,再進行下一步練習。
負重短弧練習:患者坐在床邊,患膝下面墊一個枕頭,屈膝30度,患足負重從5公斤開始,逐漸增加到10公斤,坐抬腿伸直練習,若能堅持1分鍾以上,可進行下一步練習。
負重長弧練習:坐在床邊,屈膝90度,小腿下垂,患足負重從10公斤開始,逐漸增加到20公斤。
2.坐位伸膝練習。患者坐在床上,患膝盡量伸直,腳背伸平,同側手向下按膝,對側手屈腰夠足。
坐位垂膝擺動屈伸練習:坐於床邊,患肢小腿下垂,以健肢幫助按壓患肢,增加屈曲。
仰卧屈膝練習:仰卧,患肢屈髖90度,患膝盡量屈曲,以健肢協助按壓患側小腿,以增加膝關節屈曲。
跪位屈膝練習:患者跪坐在床上,自行向後跪壓,以增加屈膝角度。
3.平躺「蹬三輪」。每天早晚躺在床上,模仿蹬三輪動作。平躺可減輕易受損關節的負擔,而且該動作能使踝關節到肩關節的各個關節都得到鍛煉。
4.水中運動。患者平時可適當進行水上運動,如游泳,水的浮力能減少體重對膝關節的壓力,同時有助於強化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肌肉耐力,對緩解骨關節炎大有裨益,即使不小心跌倒,也不容易導致運動傷害。

5、骨關節炎有沒有什麼好的鍛煉方法?

關節活動范圍鍛煉是指每天都要進行關節在各種方向上的活動鍛煉,並且要努力使關節盡量撐開,活動到最大極限。這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的活動不能取代關節活動范圍鍛煉。注意:如果有關節疼痛、腫脹,就需要在疼痛能夠忍受的范圍內、輕柔運動。

6、有了骨關節炎後不能運動,教你哪些鍛煉方法,保護骨骼健康?

多曬太陽,因為紫外線的照射可以使人體皮膚昌盛活性維生素D,再適當配合一些有氧運動,可以保護骨骼健康。

7、得了骨性關節炎該如何鍛煉?

骨性關節炎也稱之為退行性關節炎,又或是骨關節炎。廣州建安骨科中心專家介紹,對於骨性關節炎患者來說,在平時鍛煉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加強下肢活動鍛煉:最好平時常作交替下蹲、起立等活動,時膝關節得到充分的伸展、旋轉,防止其僵硬強直。取仰卧位,在腘窩(膝部後面)置一高約10厘米的枕頭,讓小腿交替上抬至膝關節完全伸直,然後再放下。每次作20-30次,可安排在早晨醒來和晚上睡前進行。

第二、注意變換體位姿勢:當你從事坐姿或下蹲工作時,隔一段時間應站起來走動走動,也可多活動按摩膝關節,使膝關節不至於長時間固定在同一位置上,這才能有助於促進膝關節的血液循環,減少關節內外組織的粘連。

第三、不宜參加速度快:容易損傷並不意味不能鍛煉,而是說要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鍛煉要循序漸進,運動量要適當。體育鍛煉時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輕緩舒展膝關節至少1分鍾。

8、骨關節炎患者如何鍛煉

骨關節炎病理基礎關節軟骨病變關節軟骨維持關節正常運動物質基礎隨著年齡增長關節軟骨逐漸退化、磨損甚至完全耗損些引發軟骨損傷酶被激活造成軟骨進步破壞導致關節承受應力能力下降並激發炎症反應引起疼痛、僵硬和活動受限骨關節炎發生了
大部分早期骨關節炎患者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及正確運動、鍛煉需要打針吃葯疼痛及運動適症狀能得改善甚至消失所掌握正確運動方法非常必要種認骨關節炎缺乏運動而造成越疼痛越要鍛煉觀點或了保護關節受損傷而靜止動觀點都失之偏頗
關節軟骨營養來自於關節內滑液運動時軟骨上間歇性受力造成唧筒作用形成滑液軟骨內循環關節長期固定動會導致軟骨營養良進而早期退化反之過度運動造成關節過度負荷導致關節軟骨損傷特別已經有骨關節炎病人再做適當運動或鍛煉會加重病變發展
運動時應掌握負重或少負重鍛煉原則增強肌肉力量、增加關節活動度目標達增加耐受性、減輕疲勞、增強抵抗疾病綜合能力目從而防止病變進展
實際生活有些活動無法避免上下樓梯和下蹲等採取緩行慢步方法級級地上下樓梯同時拉住扶手下蹲時也應扶物借力樣減少膝關節及髕骨受力減緩疼痛症狀打太極拳時患膝關節骨關節炎人宜蹲馬步騎自行車代步取因騎車時身體重量大部分壓坐墊上膝關節受力相對較少同時騎車保持關節活動度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得增強對骨關節炎患者來說佳運動項目游泳游泳時身體漂浮水關節承受體重所受負荷小游泳動作(蛙泳)又能保證關節活動並鍛煉肌肉力量而且游泳能增強全身肌力和多關節活動使心肺等多器官功能得鍛煉有效增強抗病能力

9、關節炎該怎麼運動?

關節炎的病因復雜,主要與自身免疫反應、感染、代謝紊亂、創傷、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根據病因可將關節炎分為骨性、類風濕性、強直性、反應性、痛風性、風濕性、化膿性等。
關節炎可以做簡單活動改善關節的靈活性:
揉膝:將雙手手掌分別放置在兩腿膝關節上,輕揉左、右膝關節5分鍾,力度適中。
轉踝:採用坐姿,抬起兩腿。兩腳同時分別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轉動30次,以活動踝關節。然後兩腿伸直,兩腳分別繞踝關節上、下擺動各30次。
蹲坐: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貼於身體兩側。從站立位置緩慢下蹲,蹲至兩大腿與小腿相接觸,然後慢慢站起,如此反復活動10次。
步行:每天堅持步行30分鍾。
活動人體各關節先從雙手指關節開始,然後腕、肘、肩關節,其次是頸椎、胸椎和腰椎關節,接著是髖(胯)、膝、踝關節,最後是各腳趾關節。

與骨關節炎平時怎樣鍛煉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