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腸病性關節炎有何特徵
顧名思義,腸病性關節炎的基本病變在腸道,因此大部分病人都有炎症性腸病的臨床表現,包括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等消化道症狀,以及發熱、消瘦等全身表現。
大多數病人的腸道症狀發生在關節病變之前或兩者同時發生,有的病人則關節病變發生於腸道病變前幾年。約17%—20%腸病性關節炎病人發生周圍性關節炎,表現為少數關節、非對稱性、一過性和遊走性,以及復發和消退交替出現。大關節和下肢關節受累此小關節和上肢關節受累多見。臘腸指(趾),肌腱端病,尤其跟腱炎和跖底筋膜炎均可見。克羅恩病關節炎並可見到杵狀指(手指呈鼓錘狀)和骨膜炎。
據報道,約20%酌腸病性關節炎病人發生脊柱炎及骶髂關節炎。主要表現為腰背、胸、頸或臀部疼痛,腰和頸部運動受限及擴胸度減少。其病變的病程和腸病病程不平行。腸病手術治療並不影響脊柱炎和骶髂關節炎的病程。HLA-B27(人類白細胞抗原-B27)陽性率佔50%-60%。
此外,部分炎性腸病病人還可出現結節性紅斑、網狀青斑、血栓性靜脈炎和小腿潰瘍等皮膚、黏膜、漿膜和眼部等病變。
腸病是腸病性關節炎的基礎,治療時理所當然地應首先控制腸病。非甾體類抗炎葯消炎痛、怡美力、樂松、莫比可等可改善關節症狀,但要注意葯物對已有病變腸道的副作用。柳氮磺毗啶對潰瘍性結腸炎、周圍性關節炎及脊柱炎都有治療作用,可謂一舉兩得。皮質激素可以控制腸病及減輕周圍關節炎,但對脊柱炎和骶髂關節炎無效。
2、腸炎怎麼檢查?
腸炎怎麼檢查
1、腸炎怎麼檢查
1.1、普通內鏡檢查:臨床上多數病變在直腸和乙狀結腸,採用乙狀結腸鏡檢查很有價值,對於慢性或疑為全結腸患者,宜行全結腸鏡檢查。
1.2、放射學鋇劑檢查:對克隆病、結腸腫瘤有意義。臨床靜止期可作鋇灌腸檢查,以判斷近端結腸病變,需排除克隆病者宜再作全消化道鋇餐檢查,氣鋇雙重對比法更易發現粘膜淺表病變。
1.3、無痛電子腸鏡:其鏡身直徑小,可以從肛門處插入,進入腸道內,鏡頭能多角度、多方位的進行檢 查治療,全新、高智能電腦工作站,可進行隨機描圖,便於病變的對比、查詢、會診等。對腸炎、結腸炎、潰瘍病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2、腸炎的症狀
2.1、急性腸炎: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惡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症狀。
2.2、慢性腸炎: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樣便。腹瀉程度輕重不一,輕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重者可每1~2小時一次,甚至出現大便失禁。部分患者可有夜間腹瀉和(或)餐後腹瀉。直腸嚴重受累時,可出現里急後重感。糞質多呈糊狀,混有大量黏液,常帶膿血。部分患者便鮮血,其病變限於直腸,稱出血性直腸炎,血液或大便分開排出,或附著於正常或燥糞表面,常被誤認為是痔出血。直腸炎患者亦常排黏液血便,甚至出現大便失禁。病變若擴展至直腸以上,血液往往與糞便混合或出現血性腹瀉。
3、腸炎的發病原因
3.1、遺傳:腸炎的血緣家庭發病率較高,據歐美文獻統計,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的直系血緣親屬中,約15-30%的人發病。
3.2、免疫力低下:多數學者認為本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為本病並發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者較多,所以提高免疫力也是防治腸炎重中之重。
3.3、濫用抗生素:很多人遇到疾病會濫用氨苄、頭孢等抗生素,這些抗生素會直接刺激腸道,還可以引起腸道菌群失調,使腸道內正常的大腸桿菌減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引起腸炎。
3.4、飲食不注意:包括飲食因素如飲食不當引起的腹瀉,食物過期如牛奶過期、及不清潔的環境、氣候的突變、生活規律的突然改變均可以引起腹瀉。
3.5、口服避孕葯女性患者腸炎的危險性增加:口服避孕葯婦女患炎症性腸病的危險性增加40%以上。長期口服避孕葯或大劑量服用雌激素婦女腸炎發生的危險性高。
中醫如何治療腸炎
1、寒邪犯胃證:症狀見胃痛暴作,疼痛如絞,畏寒喜暖,遇寒痛甚,得熱痛減,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脈弦緊。治則為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方選良附丸加減(高良姜10g、香附10g)。
2、宿食停滯證:症狀見胃脘脹痛拒按,噯氣或矢氣則舒,噯腐吞酸,進食加重,不思飲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後痛減,大便不爽,舌苔白厚或厚膩,脈滑等。治則為消食導滯、理氣和胃。方選保和丸加減(山楂10g、神曲10g、茯苓15g、陳皮10g、萊菔子30g、連翹15g、麥芽10g)。
3、肝胃氣滯證:症狀見胃脘脹滿,攻撐作痛,連及兩脅,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噯氣頻頻,善太息,舌苔薄白,脈象多弦。治則為舒肝理氣、和中止痛。方選柴胡舒肝散(柴胡15g、芍葯15g、枳殼10g、陳皮10g、川芎9g、香附10g、甘草5g)。因肝鬱蘊熱,火熱犯胃引起的肝胃郁熱證,症狀見胃脘灼痛,痛勢急迫,嘈雜泛酸,脈弦滑數。治則為舒肝泄熱、和胃止痛。方選化肝煎(青皮10g、陳皮12g、芍葯l0g、丹皮l0g、澤瀉10g、貝母15g)。
腸炎吃什麼好
1、因為患有腸胃炎的患者經常會發生腹瀉的情況,所以好是可以經常吃一些可以止瀉的食物,例如薏仁、山葯等。
2、還可以多吃一些含有鞣酸及果膠成分的食物,例如柿子、蘋果等,這些對於緩解腸胃有很好的作用的。
3、還可以食用新鮮的葉菜,可以將葉菜榨成菜汁進行飲用,這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的,希望大家可以嘗試一下的。
4、慢性腸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應採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飲食,採用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增加營養,改善症狀。尤其是慢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時,應食粥類、精米面類、魚蝦、蛋類和易消化的軟爛食物,以使腸道得以休息。
3、咸寧麻塘怎麼診斷腸病性關節炎?
炎性腸病性關節炎診斷少見的有結膜炎、黃斑水腫、漿液性視網膜脫離、脈絡膜浸潤、眼眶假瘤、眼外肌麻痹、球後視神經炎、視盤炎、眼眶蜂窩織炎和眼外肌炎等。
4、怎樣檢查腸道疾病?
檢查腸道疾病:
1.可以通過腹部按診,
2.腹部彩超,CT,
3.腸鏡進行檢查。
5、腸病性的關節如何檢查咸寧麻塘知道嗎?
檢查有:1.實驗室檢查,通過血液檢查中貧血、白細胞數量增加、血沉加快和糞便檢查診斷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2.結腸鏡,是診斷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的首選檢查。3.影像學檢查,X線、CT、磁共振可了解關節局部侵蝕、硬化、關節間隙寬度變化等以確診關節是否受累。就診認准「麻塘」商標,謹防上當受騙~
6、腸病性關節炎的表現咸寧麻塘知道嗎?
網路主要表現:1.腸道表現,大部分患者有腹痛、腹瀉、血便、腹脹或者食慾不振等症狀。2.關節病變,10%~20%的炎性腸病患者有下腰背部和關節疼痛,可伴有晨起症狀加重。3.其他症狀,手指或足趾末端肥大。活動障礙。眼部疼痛、畏光、流淚、視物模糊。皮膚出現紅色或紫紅色疼痛性結節、丘疹、水皰等。就診認准「麻塘」商標,謹防上當受騙。
7、怎麼檢查腸炎?
腸炎因病原不同而異,一般應根據流行學史和臨床表現初步加以判斷。進一步確診需依賴實驗室檢查。 腸炎一般要做的檢查如下: 放射學鋇劑檢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鋇劑檢查。而特別注意的是重度潰瘍性結腸炎在作鋇灌腸時,有誘發腸擴張與穿孔的可能性。一般情況下,臨床有症狀時只用刺激性不大的緩瀉劑,以免誘發急性發作。靜止期時應常規操作腸道准備。鋇灌腸對本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有重要價值。尤其對克隆病、結腸腫瘤有意義。臨床靜止期可作鋇灌腸檢查,以判斷近端結腸病變,需排除克隆病者宜再作全消化道鋇餐檢查,氣鋇雙重對比法更易發現粘膜淺表病變。常規鋇灌腸X線檢查可見:①輕度潰瘍性結腸炎病人,X線檢查陰性,中度和重度患者則有典型表現。②結腸壁邊緣呈小鋸齒狀突出的鋇影及鐵軌樣皺襞相。③充盈缺損,假息肉形成,少數病例因結腸壁纖維化及息肉增生,可致腸腔變窄。④結腸袋消失或變淺,結腸縮短僵直,甚至如水管樣。⑤雪花征:由於微小潰瘍及糜爛而附著鋇劑,鋇斑點,氣鋇雙重造影顯示如雪花。⑥排鋇異常。⑦直腸後間隙增大達2cm以上,表示直腸與直腸後組織有嚴重炎症。⑧應注意結腸癌的有無。 內窺鏡檢查 臨床上多數病變在直腸和乙狀結腸,採用 乙狀結腸鏡檢查乙狀結腸鏡檢查很有價值,對於慢性或疑為全結腸患者,宜行纖維結腸鏡檢查。一般不作清潔灌腸,急性期重型者應列為禁忌,以防穿孔。內窺鏡檢查有確診價值,通過直視下反復觀察結腸的肉眼變化及組織學改變,既能了解炎症的性質和動態變化,又可早期發現癌前病變,能在鏡下准確地採集病變組織和分泌物以利排除特異性腸道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