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性關節炎是怎麼來的,怎麼治?
根據有無局部和全身致病因素,將骨關節炎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1.繼發性骨關節炎
(1)機械性或解剖學異常
髖關節發育異常,股骨頭骨骺滑脫、股骨頸異常、多發性骨骺發育不良、陳舊性骨折、半月板切除術後、關節置換術後、急慢性損傷。
(2)炎症性關節疾患 化膿性關節炎、骨髓炎、結核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貝赫切特綜合征、Paget病。
(3)代謝異常 痛風、Gaucher病、糖尿病、進行性肝豆狀核變性、軟骨鈣質沉著症、羥磷灰石結晶。
(4)內分泌異常 肢端肥大症、性激素異常、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伴黏液性水腫、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
(5)神經性缺陷 周圍神經炎、脊髓空洞症、Charcot關節病。
2.原發性骨關節炎
原發性骨關節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高齡、女性、肥胖、職業性過度使用等因素有關。
治療
骨性關節炎是由於關節退化、關節軟骨被破壞所致的慢性關節炎。病人多為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起病緩慢,常為多關節發病。在患病關節可有持續性隱痛,此痛活動時加重,休息後好轉。有時可有急性疼痛發作,同時有關節僵硬,關節活動時有彈響聲。久坐後關節僵硬加重,稍活動後好轉。晚期可有關節腫脹、增大,活動受限。
日常護理
1.應盡量減少關節的負重和大幅度活動,以延緩病變的進程。
2.肥胖的人,應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
3.下肢關節有病變時,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減輕關節負擔。
4.發作期應遵醫囑服用消炎鎮痛葯,盡量飯後服用。關節局部可用濕熱敷。
5.病變的關節應用護套保護。
6.注意天氣變化,避免潮濕受冷。
注意事項
1.多食含硫的食物,如蘆筍、雞蛋、大蒜、洋蔥。因為骨骼、軟骨和結締組織的修補與重建都要以硫為原料,同時硫也有助於鈣的吸收。
2.多食含組氨酸的食物,如稻米、小麥和黑麥。組氨酸有利於清除機體過剩的金屬。多食用富含胡蘿卜素,黃酮類,維生素C和E以及含硫化合物的食物。也可多食含硫食物如大蒜、洋蔥、芽甘藍及捲心菜。
3.經常吃新鮮的菠蘿,可減少患部的感染。
4.保證每天都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亞麻籽、稻米麩、燕麥麩等。
5.禁服鐵或含鐵的復合維生素。因為鐵與疼痛、腫脹和關節損傷有關。茄屬蔬菜,如西紅柿、土豆、茄子、辣椒等及煙草中的生物鹼能使關節炎症狀加重。
6.關節炎患者不要經常使用鐵鍋烹飪。習慣用鐵鍋炒菜和類風濕風性關節炎病很容易舊病復發,發病後血清中的鐵含量下降。
7.生活要規律,飲食要適度,大便不宜干結。
2、夏科氏(Charcot)關節病的介紹
<
3、我爸爸是農民,他的胳膊的關節老是疼痛,請問是什麼原因,請幫忙,謝謝!
關節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是關節病變的主要症狀,機械性和化學性刺激均可引起關節痛。
引起關節痛的病因有以下幾種:
1 感染 細菌、病毒等引起的急性感染性關節炎。如急性化膿性關節炎、結核性關節炎、病毒性關節炎等。
2 自身免疫病 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血清性關節炎、葯物過敏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
3 代謝障礙 痛風、增殖性關節炎等。
4神經源性關節炎 Charcot關節、大骨節病等。
5其他 骨性關節炎、外傷性關節炎等。
你父親有可能是牢損性質的關節炎
平時注意保養
治療
方法
一 中醫,去醫院按方抓葯
驗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黃柏10g,水煎服。
(3)蒼術、黃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懷牛膝10g、漢防己10g、絲瓜絡30g,水煎服。
(5)青風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劑。
(8)鮮忍冬藤、根、葉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紅糖30g,調服。
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枚,水煎服。
(3)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
(6)郗薟草90g,生白術、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二 關節潤滑液療法
一種稱為『synvisc』的葯物,將關節潤滑液直接注射進病人的關節中,關節馬上得到潤滑,病人可以走得更『順』,這好像汽車的潤滑油一樣,能使整輛車行駛更順暢。病人打了針後,出遠門到外國旅遊也不是問題。
「不過,這種新葯物的費用比較高,每支300元,病人每個星期必須打一針,總共3支。」雖然葯物療效顯著,但是醫生不鼓勵病人長期注射這種葯物。
最新的療法包括膝關節細胞組織再造以及膝關節軟骨再造等。軟骨再生療法包括由匈牙利發明的鑲嵌手術、軟骨培養與移植手術、骨膜移植手術、單髁替換手術。
http://www.zytang.com/display.asp?id=47
4、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適應於哪些症狀?
適於做人工全膝關節置換的病症很多,包括各種終末期關節炎,比如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血友病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還有膝關節本身發育造成的關節畸形以及關節外的畸形等等。一般來說,人工全膝關節置換的目的是解決三個問題:第一,首要是消除疼痛;;第二,糾正膝關節畸形;第三,改善關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所以,患者是否需要換人工膝關節,主要從這三方面考量,當然還要關注年齡的這個影響因素,雖然年齡不是關鍵考量指標
5、糖尿病並發症都有哪些
糖尿病並發症可分為急性並發症和慢性並發症兩類。
(1)急性並發症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滲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簡稱高滲性昏迷,是糖尿病的急性並發症,一些患者可以此為首發症狀。
②感染:糖尿病患者常發生癤、癰等皮膚化膿性感染,可反復發生,有時可引起敗血症和膿毒血症。皮膚真菌感染,如足癬也常見,真菌性陰道炎和巴氏腺炎是女性糖尿病常見並發症。此外,肺結核、尿路感染也常見於糖尿病患者。
(2)慢性並發症
①大血管病變:與非糖尿病人群比較,糖尿病人群中動脈粥樣硬化的患病率較高,發病年齡較輕,病情進展也較快。大、中動脈粥樣硬化主要侵犯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和肢體外周動脈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病、腎動脈硬化、肢體動脈硬化等。肢體外周動脈粥樣硬化常以下肢動脈病變為主,表現為下肢疼痛、感覺異常和間歇性跛行,嚴重供血不足可導致肢體壞疽。
②微血管病變:微血管是指毛細血管和微血管網,微血管病變主要表現在視網膜、腎、神經、心肌組織,其中尤以糖尿病腎病和視網膜病最重要。
糖尿病腎病常見於病史超過10年的患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其嚴重性次於冠狀動脈和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常見於糖尿病病程超過10年,大部分患者合並程度不等的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重要表現,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心臟微血管病變和心肌代謝紊亂可引起心肌廣泛灶性壞死等損害,稱為糖尿病心肌病,可誘發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③神經病變:臨床上先出現肢端感覺異常,分布如襪子或手套狀,伴麻木、針刺、灼熱或如踏棉墊感。有時伴痛覺過敏。隨後有肢痛,呈隱痛、刺痛或燒灼樣痛,夜間及寒冷季節加重。後期可有運動神經受累,出現肌張力減弱,肌力減弱以至肌萎縮和癱瘓。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也較常見,表現為瞳孔改變、排汗異常、胃排空延遲、腹瀉(飯後或午夜)、便秘等胃腸功能失調。體位性低血壓、持續性心動過速、心搏間距延長等心血管自主神經功能失常,以及殘尿量增加、尿失禁、尿瀦留、逆向射精、陽痿等。
④眼的其他改變:除視網膜病變外,糖尿病還可以引起黃斑病、白內障、青光眼、屈光改變、虹膜睫狀體病變等。
⑤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神經末梢病變,下肢動脈供血不足以及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膚深度潰瘍、肢端壞疽等病變,統稱糖尿病足。
6、triamcinolone acetonide usp是什麼葯?
康寧克通A-長效皮質激素,提供臨床更好的治療(肌肉注射)
英文名:KENACORT-AINTRAMUSCULAR(Sterile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Suspension USP)
不可作靜脈或皮內注射用
[康寧克通-A肌肉注射劑](曲安奈德無菌混懸液)是一種消炎作用極強的合成皮質類固醇,每毫升含Triamcinolone Acetonide 40mg,另有作等壓之Sodium Chloride,作防腐之Benzyl Alcohol 0.9%、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 7.5mg及Polysorbate 80 0.4mg、Sodium hydroxide或hydrochloric acid用作調整維持PH5.0-7.5。在製作期間,容器內空氣由氮氣所替代。
[康寧克通-A肌肉注射劑]之療效持續甚久,可維持數周,甚至終身。在一次肌肉注射60至100mg Triamcinolone Acetonide後,於24至48小時內腎上腺遭受抑制,一般在30至40天內逐漸恢復正常。
[禁忌症]
對全身性黴菌感染的患者禁忌使用corticosteroid,對自發性血小板缺乏性紫瘢的患者禁作肌肉注射。
[警告]
由於是懸浮液故不得作靜脈用葯,必須遵守嚴格的無菌操作,此葯不適用於六歲以下的兒童。
尚未有足夠的臨床報道證實使用〔康寧克通—A肌肉注射劑〕作鼻甲,結合膜下,眼球囊下,眼球後注射的安全性。曾有事例報導因使用類固醇(corticosteroid suppension)作鼻甲內和頭部病變內注射後導致失明。
已在接受coricosteroid治療的患者在承受任何外界壓力或刺激之前後均須加大速效corticosteroid的劑量。過長使用corticosteroid會導致後囊下白內障,青光眼並可能損害視覺神經,亦可能導致繼發性眼球的黴菌或病毒感染。
在接受corticosteroid治療,特別是大劑量時不能接種天花疫苗或其它免疫治療。因有可能導致危險的神經系統並發症和缺乏產生抗體的反應。
當corticosteroid於活動性結核病例時,僅局限於暴發型的結核病,但必須與抗結核葯聯合使用。在必要用於潛伏性的結核病或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反應的患者時必須加以嚴密觀察。長期接受corticosteroid治療的患者必須同時使用預防性化學療法。
因曾有在接受corticosteroid注射治療後出現過敏反應的例子,故須在用葯前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尤其是對曾有葯物過敏史的患者。由於三角肌區域注射後出現萎縮並有較高的發生率。故當避免在此注射,故以臀部為宜。
因尚未充分研究corticosteroid對人類生育的影響,故在使用於孕婦,哺乳婦女及有可能妊娠的婦女時,必須衡量葯物的益處和可能給母親,胚胎,胎兒或哺乳期嬰兒所帶來的危害。母親在妊娠期間曾服用過一定量corticosteroid的嬰兒,必須小心觀察其是否的腎上腺功能不全的表現。
[ 副作用]
經各種的服葯途徑
水電解質紊亂——鈉鹽漪留,一部分患者會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失鉀,心律失常或由於缺鉀所引起的心電圖改變,低血鉀,鹼中毒和高血壓。
骨骼肌——軟弱,疲勞,類固醇性肌病,肌肉縮小,骨質疏鬆,脊柱壓縮性骨折,骨折癒合延遲,股骨頭及肱骨頭無菌性壞死,長骨病理性骨折和自發性骨折。
胃腸道——潰瘍、穿孔和出血、胰腺炎、腹脹和潰瘍性食道炎。
皮膚——影響傷口癒合,薄脆的皮膚、瘀點及瘀斑、臉部紅斑、多汗、紫癜、紋、多毛、痤瘡、紅斑狼瘡樣病變、皮膚試驗反應受抑制。
神經系統——抽痙,顱內壓增高,視乳頭水腫(大腦假性腫瘤)多發生在治療後。暈眩,頭痛、神經炎或感覺異常和已有的精神症狀加重。
內分泌——月經不規則。類枯興氏狀態,小兒生長受抑制;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和垂體反應遲鈍,特別是在受到外界壓力時(創傷、外科手術或病痛);對碳水化合物的耐受性下降;潛伏性糖尿病的表現和對insulin或口服降血糖葯的增加。
眼——後囊下白內障,眼內壓力升高,青光眼及眼球突出。
代謝——高糖血症,糖尿和由於蛋白質分解加強而引起的負氮平衡。
其它——壞死性脈管炎,過敏性血栓性靜脈炎,血栓栓塞,炎症加劇但症狀卻受蔽蓋,失眠,陣發性暈厥和過敏性反應。
經肌肉注射
僅幾例報道有嚴重疼痛,無菌性膿腫,皮膚及皮下萎縮,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和Charcot樣關節病亦有發生。
經關節內注射
不良反應有注射後潮紅,短暫性的疼痛,偶然性的注射局部的刺激,無菌性膿腫,色素沉著,色素減退,類Charcot關節病和偶然短暫的關節不適。
根據你給的可以看出檢驗是按美國葯典標准檢驗的.價格不太清楚.
7、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適合哪些關節疾病?—作者:黃遂柱
一、哪些情況適宜做膝關節置換手術?
(1)膝關節各種炎症性關節炎,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血友病性關節炎、Charcot 關節炎等;
(2)少數創傷性關節炎;
(3)脛骨高位截骨術失敗後的骨性關節炎;
(4)少數老年人的髕骨關節炎;
(5)靜息的感染性關節炎(包括結核);
(6)少數原發性或繼發性骨軟骨壞死性疾病。
二、哪些情況禁忌做膝關節置換手術?
在下列情況時,禁忌行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
(1)膝關節周圍肌肉癱瘓;
(2)膝關節已長時間融合於功能位,沒有疼痛和畸形等症狀。根據經驗,嚴重屈膝攣縮畸形(大於 60 度)、嚴重骨質疏鬆、關節不穩、嚴重肌力減退、纖維性或骨性融合並不是手術絕對禁忌症。
三、怎樣選擇一個好的人工膝關節?
當病人決定採用人工關節置換的治療方法後,常常提到一個問題是:什麼樣的人工關節才是最好的人工關節?應該說,不同病人應選擇不同的人工關節。人工關節假體對其形態的設計、表面處理、材料選用、製造工藝以及包裝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同時也需要充分的臨床實踐來證實某一人工關節的效果。就目前情況而言,人工膝關節不論從假體本身而言還是從手術操作技術方面已經成為非常成熟的人工關節。目前在發達國家中,人工膝關節已經廣泛地應用於臨床並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選擇人工膝關節假體與選擇其它商品有著很大的不同,因為一旦人工膝關節假體被置入人體內就不便於隨意「更換」,即使「更換」其代價也相當大,可以說不能只用金錢來衡量。所以如何選擇一個好的人工關節應在專家的指導下做出慎重的選擇。
四、術後檢查
出院三個月後要到醫院復查,拍攝 X 片,了解關節假體的位置及穩定性是否良好。術後半年再復查一次,以後每半年都要進行拍片檢查。如果不適,例如出現關節紅腫、疼痛或活動不便以及髖關節因意外情況受傷,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五、人工膝關節的使用期限和療效
人的膝關節是一個重要的關節,它有走、跑、跳、下蹲等各種功能,而且它還負擔您身體的重量。一旦膝關節有病變後,關節的軟骨便被破壞,由原來光滑如鏡的表面變成粗糙甚至缺損的表面,進一步還會使股骨髁變形。這樣您就會感到疼痛,行走不便,活動受限,跛行,有時即便輕易的動作也難以做到。以上疾病進展到一定程度,關節已破壞,就需要進行手術。用人工膝關節替代原有破壞的關節(何時手術應由醫生決定),來恢復行走等功能。人工關節手術的最大好處在於能夠術後消除關節疼痛,大大改善關節的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從而在有生之年能夠很好地工作與生活。目前,越來越多的病人都樂意接受人工關節手術治療這一建議。人工膝關節的使用壽命問題,主要決定於兩點,一是關節的磨損問題,二是磨損顆粒造成的假體松動。人工膝關節材料的強度和耐磨性是經過上百次的磨損實驗的,優質的進口人工關節,如德國蛇牌(AESCULAP)人工關節,美國史賽克 (STRYKER) 人工關節等,一般可以滿足患者 20 年以上。目前用於臨床的人工關節又較二十年前提高了很多,相信現在的人工關節置入二十年,繼續可以使用的可超過 95%。成功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可以使您無痛地生活並滿足日常活動,對於已發生破壞的膝關節來說,其它治療方法均不能達到同等療效。當然,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還和許多因素相關,如患者的運動量、人工假體的選擇、醫生的手術技術以及自身條件等。目前,骨科界正在與工程師和材料學家等一道,不斷改進人工關節材料、工藝和手術技術。對於那些選擇關節置換來改善生活質量並希望健康無痛地活動的患者來說,前途是光明的。
六、人工膝關節松動後的處理
人工膝關節一旦出現感染或無菌性松動,就需要進行關節翻修手術。有專門為翻修手術特製的髖關節假體及手術器械。翻修手術較初次手術復雜,可能需要植骨、更換關節假體類型或使用特製假體等。經過翻修術後,絕大部分病人可以獲得理想的手術結果。
七、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的保護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需要您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及活動習慣,維護關節的穩定性,同時要學會一些簡單的康復知識,進行關節康復鍛煉。要注意防治感染,有感染 如扁桃體炎、皮膚感染、手足癬等要積極治療。術後可以進行騎車、行走、跳舞、游泳等運動,但不鼓勵進行跑、跳等劇烈運動以及長距離行走、爬山等。另外,有 些醫院為患者提供術後康復手冊,供患者參考。
八、膝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
康復鍛煉對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取得成功至關重要。手術後即可進行患肢肌肉的等長收縮鍛煉。術後 2-3 天拔除引流管,拍片,如果關節位置及固定良好,即可在醫 生及康復師的指導下開始進行康復鍛煉,包括直腿抬高鍛煉股四頭肌和行走訓練等。即使在完全康復出院後,一般也要求堅持有規律的康復鍛煉。
九、人工膝關節手術的優點與缺點
人工膝關節手術開始於 1960 年,這種手術方法已被確定是一項有效手術。但我國進行全膝關節置換的時間比較短,該項手術需要有經驗十分豐富的醫生來進行。人工膝關節手術能夠使不能活動的關節變成活動的關節。但手術一旦失敗,其彌補方法很少。
其優點是:(1)對膝骨性關節炎病情惡化,變形嚴重的患者也可以實施手術。(2)手術治療期較短,約一個月左右。(3)關節疼痛基本上可以完全除去。
其缺點如下:(1)對跑步、凳山這類運動有影響。(2)手術後的膝關節彎曲程度通常略大於直角,約 120o 左右。(3)手術後過了 10-15 年,骨和人造 關節之間會有松動,需予更換的比例數為 5%-10% 左右。(4)人工關節感染的治療非常困難;常引起股骨和脛骨骨髓炎。3%-5% 的人手術後引起感染,需 延長治療時間,治療十分困難,甚至不得不將人造關節拔除,待感染控制 1-2 年後,進行關節再置換。再置換關節的感染率遠遠要高於第一次手術。(5)人工關 節磨損及松動也是術後產生疼痛,手術失敗的原因。(6)價格昂貴,一般老百姓不能承受。
但是,一旦膝關節的關節軟骨大部分破壞,就不能進行脛骨高位截骨術,只能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或關節固定術。伴隨著我國高齡化的到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 高,經濟收入的增加,和社會勞動、醫療保險的實行尤其是人工關節技術的迅速普及,可以肯定,我國人工關節手術的例數和成功率都會迅速增加,並發症也會越來 越少。
來源:中國骨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