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椎间盘 > 椎间盘微创手术是什么意思

椎间盘微创手术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11-26 09:40:06

1、腰椎间盘突出及变性是什么意思?另外可不可以做微创手术?

腰椎是由椎间盘、肌肉、韧带、髓核等组成的,腰椎间盘突出及变性是指腰椎肌肉力量低,腰椎用力而髓核随之变化,长期的这种变化会导致椎间盘突出。可以进行微创手术,根据临床的检查情况,不是很严重可以通过日常的注意及保养来保护腰椎,如果比较严重可以做手术。椎间孔镜手术就是很不错的选择。希望对你有帮助。

2、椎间盘镜微创手术的效果怎么样

先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话再手术。

3、腰椎间盘突出做微创手术真的好么?微创手术有哪些后遗症,有什么需要担心的!

担心的是手术要是不成功,就等着瘫痪吧。
还有就是半年内你就躺床上过吧,所以不严重就别手术了,除非说压迫的已经行动不了

4、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有哪几种

回答下
现在的人得腰椎间盘毛病的人太多,有很多人都是去检查出来,但隔一两个月再去作磁共振,就一切正常了,你的情况应该不是很严重。这个病不去根的,没法根治,后期全靠养和保持。
腰椎间盘病分为突出、脱出、膨出、滑出,膨出的情况不是很严重,可以用一些物理疗法,比如牵引、正骨按摩等,但一定要找正规的,不然后果会更严重。不要轻易做什么手术,包括微创手术,告诉你几天就可出院,其实说实话,确实是这样,基本下手术台就能感觉到变化,感觉治好了,可以行走,自己回病房都没问题,但若想恢复好点,后期的保养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一两年。
现在的微创手术较多,无法说哪种好,都是仁者见仁,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基本确认,那就是如果突出或膨出的椎间盘发生钙化,如果钙化严重的话,微创手术就没效果了,需要做大手术,花费就是最少十多万元。
保养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看你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久坐的人,比如坐办公室的人,容易得这个病。2、长期低头、弯腰工作的人;3、搬、抬、扛、拉等出力气的工作的人;4、外力损伤,比如摔伤、急刹车造成的闪伤等;5、风寒入侵腰部,比如年轻时坦胸露背,睡觉时不盖被子;6、肾虚导致。
就说这些吧,希望可以帮到你。

5、什么叫内视镜腰椎微创手术?对椎间盘突出有帮助吗?

骨科微创手术 (Minimally Invasive Orthopedic Surgery)

「微创」手术,绝对不只是内视镜手术的专有代名词!至少对骨科医师来说是如此。而成大骨科5位教授在不同骨科次专科领域的「微创」手术上,都有独步国内外的创见与贡献。

想到「微创」手术时只想到内视镜是不够的,尤其对骨科而言,「微创」手术有更深一层的含意与内涵。内视镜一般都需有「腔室」,才有足够的空间让内视镜能够施展得开;而骨科针对骨头的治疗,除了关节有「腔室」可容纳关节镜外,骨头是被肌肉直接包裹住,没有多余的空间让内视镜伸入,使得内视镜这种「微创」的利器,对骨头病变有时也无用武之地。因此即使不借助特殊的工具,纯粹依赖经验与技术达成的小伤口手术治疗,「微创」的观念与技术兼具,也绝对构得上是「微创」手术。

骨科的微创手术归纳分成三类:一是如外科系医师常用的内视镜或改良工具,二是搭配导航系统的科技辅助,三就是以改变技巧来减少对组织的伤害。

医疗的传统基本观念本来就是以「不伤害(do no harm)」为原则,而手术是侵袭性的治疗方法,权衡治疗与疾病本身的利弊得失,在「不伤害原则」的精神下,除伤口要小之外,对于正常组织的伤害也要降到最低最低。改变手术技巧也能达到这个医疗观念的精神,自然也是「微创」。

以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手术治疗为例,指手术部位髋关节是位于腔室较窄小的骨盆腔一隅,内视镜的使用上比较不方便;而台湾医疗史上最早期引入传统手术方法时,因为技法不成熟与结构不熟悉,曾经必须开刀长达8小时,且伤口超过12公分,算是不小的手术。

但近年来,有经验的小儿骨科医师已经可以用只有传统手术3分之1、长仅4公分位于前上肠骨突附近的伤口,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内就完成这项手术。这种进步的原因是以解剖结构的知识为根基,既然对于患部解剖位置非常清楚,再加上了解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让那小伤口配合手术位置的需要,移上、移下地拉到手术定位,就可以达到微创的效果。

小儿骨科曾用此开刀的病童作研究并发表在国际期刊<小儿骨科杂志>,发现提早对12至18个月大的病童手术作髋关节脱臼复位与骨盆切骨矫正术时,并不会如传统认知以为18个月大以内的病童动手术会增加组织伤害的危险,因此让医师得以在12至18个月大病童的手术治疗上多了一个选择。

小儿骨折也是非内视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标的。传统对于小儿骨折的治疗,是采取「手术复位内固定(ORIF)」,也就是直接打开一个伤口,在目视下进行骨折的复位,同时做骨钉的固定。这将会留下长长的伤口与软组织破坏。小儿骨科目前的主流手术方法则是采用「徒手复位内固定(CRIF)」,骨折处不开伤口,而是透过X光机的辅助确认骨折复位之后,再由外「经皮」打入骨钉做内固定处理,术后就只会留下打入骨钉部位的小小伤口。

还有一种俗称「软钉子(flexible nail)」的工具与术法也颇受重视。成大医院小儿骨科曾分析用「徒手复位内固定」的病童与「手术复位内固定」组作分析,发现术后关节活动度的恢复较快,也比较完全,伤口比较美观,后遗症因而比较少,病童与家长的满意指数当然比较高。

成人骨折也可以采用类似的作法。例如当必须以钢板做骨头固定时,林启祯主任指出,骨科界目前发展出比较过去必须全伤口切开的手术,改为只在钢板固定处的两端各开一个伤口,钢板由上位进、下位导引,再以经皮打入骨螺丝固定的间断皮肤切开与不破坏骨膜手术法。不过,不是每种骨折固定都适用,而且优缺点各半。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充分利用丰富的经验与术前的分析来改良伤口,就是传统手术的「微创」经典,因为只需要6~10公分的伤口,比传统必须15公分的切口小了一半。开口减缩了一半,对手术医师来说,困难度自然增加,不是任何医师都可随便尝试;但是考虑病人的最小伤害与最佳的预后,「微创」就是是医师最重要的思考原则。

在人工膝关节手术上则是利用科技引导手术的「微创」经典。充分利用卫星导航的确认部位,力求手术相对位置的精准度,也让伤口由减缩一半为6~10公分。这个新方法的高准确性很明确与实用,颇受国内外重视。

在脊椎的矫正与手术治疗上,则充分利用内视镜的特性(类似腹腔镜与胸腔镜)来执行,像是突出椎间盘切除、脊椎侧弯矫正与压迫性骨折灌骨水泥等手术,都可以透过内视镜的操作,在「微创」的条件下,让病人能获得最好的预后,并带来最小的伤害与术后并发症。

骨科在微创工具上还有另一项广为人知的传统利器──关节镜。林启祯主任指出,关节镜的使用最普遍,从一开始用来检视关节的情况,像是半月软骨、关节软骨与前后十字韧带等关节腔的损伤情形,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现在更在关节手术上发挥不小的功效,透过小小的伤口就能完成,例如在膝关节的关节镜,做破裂半月软骨的切除与修补,及前后、十字韧带的重建,甚至在关节内作骨折的骨钉固定与移植干细胞来修补软骨(尚待人体实验的新技术)等。用在肩关节上,关节镜则可以用来修补破裂的旋转袖肌肉及碎片的清除,还可用以削平肩胛骨鹰突做减压手术。

对压迫正中神经的腕道症候群与成人的扳机指挛缩,利用其独创的手术工具,进行伤口很小的减压与松筋「微创」手术,这两种手术方法在临床效果与研究成果上都有杰出论文,受到国内外重视与称许。

另一个「微创」的重要概念,就是「微创」不只是计较伤口较小,而且还计较对组织的伤害较小。他说,像针对脑性麻痹儿童所做的「腿肌腱延长术」,是希望能够放松患者的不正常腿部肌肉挛缩,虽传统手术的伤口本来就不大,但是做「V或I」字型的连续切法对肌腱的伤害较大;他自己则发明采取「网状(Mesh)腿肌腱延长术」来做治疗,其间断切法对肌腱的伤害较小、效果更好,恢复到可复健、练习行走与比术前更有力且稳定的时间可以快上一倍以上,脑麻儿术后不必因为被限制在石膏内的时间长而心情沮丧及生理萎缩,家长与复健医师比较不会对骨科手术采取负面态度,对脑麻儿的治疗整合便有提升作用。这个新方法与成果因为很明确与实用,2007年9月在亚太骨科医学会拿到墙报论文首奖。

医学的观念在修正提升,医疗技术与工具也与日俱进,而其中「微创」正是必然的核心技巧与理念。对于未来骨科在「微创」上的发展,林启祯主任表示,与组织工程的结合,将会是目前最令人期待但尚待研究突破的主流趋势,例如在退化或受伤的关节软骨部位,利用植入干细胞来激发软骨组织自然修补或改善组织的伤害,或许可以改善老人常见之软骨老化与退化关节炎的现象,并提升这些银发族的行动能力与生活质量。如此就能把最小伤害的医疗目标与理想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对高龄化社会的特殊医疗生态改变作出实质的贡献。

6、腰椎间盘突出治疗问题(微创还是手术)。

医院的价值主要是急诊和外伤救治,其他很多慢行疾病基本都治不好,比如腰突、鼻炎、肺癌,,,所以不要太迷信医院和医生,还是自己多关心自己,一定要重视身体给我们发的信号,累了就歇,困了就睡,,很多人都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患此疾病,所以不管用什么疗法,都要先调整一下生活习惯,睡软硬适中的床,被褥不要潮湿(注意腰部保暖),注意休息(不要久坐久站,有条件就卧床休息,上班不方便卧床,累了就把腰贴墙上一会,几分钟就会缓解),急性发作期不要剧烈运动,正确用腰(不做弯腰扭腰又用力的动作,切忌腰部用力不均),避免腰部过度劳累(感觉腰部劳累时果断中止、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慢慢才会好转

7、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放式手术与微创手术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开放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被国际公认的最有效、最成熟、并发症最少的手术治疗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开放手术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越来越小。除非患者已经存在明显腰椎不稳的表现外,手术造成的脊柱不稳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不论哪种微创手术的手术适应症都非常狭窄,仅适用于纤维环完整的外侧型椎间盘突出;而且微创手术由于手术视野狭小或仅在透视下进行,缺乏三维概念,均有椎间盘摘除不彻底的缺陷。微创手术的复发率为3.3-5.0%,至于复发时间,这与患者术后是否仍然存在非正确使用腰部密切相关。从理论上讲,开放手术不应该存在腰椎间盘复发的可能,出现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手术者手术中未将椎间盘摘除干净以及机化的瘢痕破裂导致的。至于您提到的邻近节段退变,这是目前困扰脊柱外科的主要问题之一,但由于非融合技术逐渐在临床应用,使得发生率明显降低。另一个原因就是,早期的椎间盘突出,脊柱的稳定性没有明显降低,仅仅需要摘除椎间盘即可,无需内固定,也就不存在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可能。但是,绝大多数患者在患病后畏惧手术,采用各种所谓的保守治疗,以致疾病继续朝严重的方向发展,导致了脊柱不稳定,使得医生在摘除椎间盘之后不得不采用内固定以维持脊柱稳定,从而出现以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虽然有20%,但是仅仅8%的患者表现出症状需要再手术。

与椎间盘微创手术是什么意思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