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间盘突出症,有没有好的方子,跪谢!
腰痹通胶囊
三七、川芎、延胡索、白芍、牛膝、狗脊、熟大黄、独活。
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
用于血瘀气滞、脉络闭阻所致腰痛,症见腰腿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轻者俯仰不便,重者剧痛不能转侧;腰椎间盘突出症见上述证候者。
2、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腰间盘突出锻炼方法是有很多的,保护腰椎的最佳方法是进行腰背肌的锻炼。如“小燕飞”:在家里的床上,采取俯卧位,以腹部为支点,双臂夹紧尽力后展,双腿并拢,绷腿绷脚尖尽量向上翘起,头颈部尽量抬起上昂,起到一个最优状态下的颈椎、胸椎、骶椎的自我牵引,并与周围肌肉组织实现配合默契的锻炼。
下面就是一套非常简单的腰间盘突出锻炼方法:
a、腹肌锻炼。也就是仰卧起坐。每次做十个,每天三次。
b、交叉扭腰。 两脚分开与肩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侧,一手举过头顶。如果右手在上,先向左侧后方摆。左侧相反。于此同时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100次。
c、抱膝触胸。处于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住膝部,使尽量靠近胸部,然后放下,一上一下为一个动作,可持续30个。
d、腰背肌锻炼。处于平卧,双膝弯曲放在床上,然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10厘米。这时您会感觉到腰背部在用力,坚持5秒钟,反复10下。
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各方向的活动受限,尤以( )最为明显。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髓核,从纤维环的破裂处突出,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以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候群。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疾病,多发于生于青壮年。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在因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外在因素为负重过大或快速弯腰、侧屈、旋转形成纤维环破裂,或腰部外伤,日常生活工作姿势不当,也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第4—5腰椎间隙或腰5骶1,间隙处发生。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由臀部开始,向下扩展至足部,疼痛比较剧烈,反复发作,卧床休息可减轻疼痛;神经根严重受压时,可引起相关肌肉力量减弱甚至瘫痪或丧失劳动能力;当马尾神经受压迫时,会出现会阴麻木、刺痛,影响排便排尿及性功能,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现象,男性可出现阳萎。在治疗上方法很多,一般本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卧硬木板床,骨盆带牵引、手法治疗等。但是在非手术治疗的保守治疗上主要以外敷来保守治疗效果的最理想和彻底的治疗。其它的理疗可以用于辅助外敷中药治疗,治疗的同时多注意保养。以免影响治疗的效果!
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采取什么样的站立姿势最好?
脊椎是人体的中轴,在静力状态下,其具有特有的生理曲线,即四个曲度: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表明脊柱自身的稳定。在正常直立状态下,脊椎必然承受纵向的压应力、剪力、张应力以及弯曲和旋转的力量等。这种稳定性的存在与维持,主要依赖内源性与外源性稳定因素。前者主要指髓核内在使两侧椎体分离的压应力与纤维环及周围韧带抗髓核分离的压应力之间的平衡,后者主要指脊椎周围,髋部以及胸腹腔内外肌群内部平衡。站立姿势不良,尤其是脊柱不正,会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隐伏根源,如含胸垂肩、下巴前突以及站立时左右倚靠,东歪西斜的站立姿势会破坏这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稳定因素,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或复发。
正确的站立姿势是两眼平视,下颌稍内收,胸部挺起,腰背平直,小腿微收,两腿直立,两足距离与双肩宽度相等。这样整个骨盆会前倾,全身的重力均匀通过脊柱、骨盆传向下肢至足,成为真正的“脚踏实地”。此时,人体的重力线正好通过腰椎及椎间盘后部,能有效地避免椎间盘再次突出。
在劳动中应采取的较好站立位置是:膝关节微屈、臀大肌轻轻收缩,腹肌自然收缩。这样的站立体位与标准站立体位相似,可使骨盆轻松后倾,能增加脊柱的支撑力,减轻椎间盘的负担。
此外,长时间的一个姿势站立是不能耐久的,这时可以改为“稍息”的姿势。当然,站立也不应过久,可适当进行一些原地活动,特别是腰背部的活动以消除腰背肌的疲劳。一旦发现有站立体位的不良姿势应及时加以纠正,以免造成腰痛、腰肌紧张、甚至发生脊柱侧弯等症。由此可见,正确的站立姿势也是避免椎间盘再次突出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
5、腰椎间盘突出症用什么物理方法治疗?
您好:腰椎间盘百突出是一种常见病变,主要因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等,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等导致水肿引起腰骶部及下肢疼痛,发病与外伤度、过度劳累、长时间一个姿势及脊椎退行性变等有很大关系,经CT平扫检查或常规外科查体即可确定。 指导意见: 如果确定属于椎间盘病变后建议 1、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理疗、牵引、推拿等保守治疗, 2、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版时也可考虑胶原酶溶解术权、臭氧注射、 3、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等微创治疗, 4、平时注意休息、避免负重,平时应睡硬板床、可以倒走及做俯卧撑等练习,祝
6、两个种药专治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病,纯中药制成。1.治颈椎病,用十余味中药制成,一天服用三次,一副药
纯中药制成:应该是姚氏通络活血胶囊吧
7、腰间盘突出做牵引的效果怎么样?
腰间盘突出做牵引效果是比较好的,不建议吃西药和做手术。
腰椎牵引的作用:
腰椎长骨刺(即腰椎骨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压迫到坐骨神经的患者,可用腰椎牵引来改善;背部肌肉紧绷的患者,也可用腰椎牵引来让肌肉放松。腰椎牵引通常要持续做一个月以上,才能见到成效,约六、七成的患者有效。
另脊椎狭窄多与骨刺有关,也可利用腰椎牵引的复健方式来改善症状,但效果比较差一点,约五成有效。
腰椎牵引的方法:
腰椎牵引需要比较大的力量,所以不太可能用徒手牵引的方式,大多使用机械牵引。腰椎牵引可分为间歇式及半持续性两种方式,患者可以趴或躺在治疗床上。
间歇式牵引约拉七秒、停十五秒,持续廿至卅分钟;重量由体重的四分之一开始(此重量可以克服身体与床之间的摩擦力),一段时间之后,视患者的忍受程度,逐渐增加到体重的二分之一为止。
半持续性牵引约持续拉卅分钟至二小时,休息几分钟后可反覆牵引,一天共牵引约六至八小时;牵引的重量由六公斤开始,视患者的忍受度逐渐增加到体重的三分之一为止。
通常住院的患者比较常用半持续性牵引,不过有些非住院的患者,因使用间歇式牵引的效果不佳,也会采用半持续性牵引,每次持续拉十分钟后,休息几分钟,再反覆牵引。
有些患者在做完腰椎牵引后会觉得不舒服,则可减轻牵引的重量或改用其他复健方式。因为每个人的反应不同,有些患者在急性期软骨或神经发炎时会比较敏感,一旦受到刺激(牵引也算是一种刺激)就会觉得不舒服,可改成趴着做、减少重量或改用其他方法,不必勉强。
做完牵引后,医师或物理治疗师会教患者如何「保养」患处,例如平时保持正常姿势、适当活动(例如久坐会降低新陈代谢、体内会释放出废物,所以每坐半个小时就应动一动,让软骨补充营养、排出废物,也比较不会对脊椎产生不正常的压力)等。
8、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腰间盘突出属于慢性劳损性疾病,如果症状明显的可以用消炎止疼活血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理疗,牵引按摩等方法。
关键还是在于平时的保养,不要弯腰负重,注意局部保暖,不要劳累。
9、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原则是什么?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是否能进行体育运动,要视患者的病情才能够决定。一般来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一定要卧硬板床休息,并适当采取的治疗,绝对禁止进行体育运动。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缓解期或已经缓解仅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但要缓慢地进行运动并适当控制活动量,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地、剧烈地运动,且要对运动项目进行选择,初期应选择腰部活动和负荷相对少一些的运动项目,并在运动时采取佩带宽腰带或腰围等保护措施。
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应注意运用正确的游泳姿势且游泳池水温不宜过低,并在游泳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运动中有一定的时间间歇,以避免腰部过度疲劳。
只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加重,就必须休息,待症状好转后方可再进行体育运动,切不可盲目坚持活动。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不仅可增强腰部血液循环而起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加强腰背肌的力量,使腰椎稳定性增强,起到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