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化学溶解疗法?
髓核化学溶解疗法,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开始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方法。一般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或胶原酶等药物注入椎间盘内,溶解病变的髓核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随着经验的积累,研究的深入,近年来亦开始用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当患者有手术指征,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但又不宜手术时,可在行CT、核磁共振和脊髓造影等特殊检查明确诊断,且又定位的前提下,谨慎地选择使用这种疗法。
在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术者戴手套,用长针头插入病变的颈椎间盘内,摄片证实后,注入药物。突出的髓核溶解后,即可减少或消除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症状。
髓核化学溶解法髓核化学溶解法是一种较新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法,方法简单,但需要很高的操作技巧。禁忌证主要是过敏,注射前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曾经使用髓核化学溶解的患者容易过敏。孕妇和儿童禁用。
2、何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化学溶解疗法?
椎间盘内的软骨黏液蛋白质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逐渐缓慢地演变成胶原或纤维组织,而髓核化学溶解疗法正是通过在椎间盘内注入某种药物,来促进这种生理过程的发生,使髓核分解、变小,解除椎间盘突出所造成的压迫。它不同于一般的非手术治疗,是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十分独特的一种方法。
到目前为止在髓核化学溶解疗法中被采用的药物主要有木瓜凝乳蛋白酶和胶原酶,这两种酶对椎间盘组织都有很强的选择性,其中木瓜凝乳蛋白酶能迅速减少髓核的水溶性蛋白质的分子量及黏稠度,使之溶解,而胶原酶则能溶解髓核和纤维环。它们对椎间盘以外的组织,如后纵韧带、椎体及软骨都没有什么影响。
治疗前,可将地塞米松5mg 溶于50%葡萄糖溶液60ml 中静脉注射,以预防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治疗中,在X线造影定位下将适量药物注入病变椎间隙即可。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间隙存在突出,则可将药物分散注入多个椎间隙。注射药物后,应嘱患者立刻平卧休息并给予密切观察,这主要是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过敏反应。
患者可能感到腰痛并持续2 ~ 3 天,但术后第2 天即可下地活动。
治疗后1 ~ 6 周即可恢复一般工作,3 个月后可从事重体力劳动。
3、腰椎间盘突出把髓核溶了还能长的出来么?
是环状韧带破裂造成的髓核突出,是取掉不是溶掉,还会生成,术后一般是5-10年左右的有效期,短时间内长不了那么快的啦!因为原来破过,所以有可能复发,具体咨询下医生注意平时健康的生活方式吧,减少复发!
祝你健康!
4、腰椎间盘胶原溶解术好吗?
一般来讲,腰椎间盘突出的阶梯治疗模式如下:
1.先进行规范的保守治疗1-2个月,包括口服药物、功能锻炼等,如果症状可以缓解则无需进一步治疗,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不良习惯和姿势即可。
2.如果以上治疗不能缓解症状,或者缓解不满意,则建议进行微创的介入治疗,常用手段包括神经根阻滞、神经根射频消融、椎间盘射频消融、椎间盘臭氧消融等等。
3.微创手术仍不能解决,症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者需要开刀手术。
大多数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或者微创的方式缓解症状,并不需要开刀手术,所以你也不必有太大心理负担!
5、胶原酶腰椎间盘溶解术的副作用及并发症
1、术后疼痛椎间盘内注射的患者较易发生术后疼痛加剧,究其机理,椎间盘容积有限,胶原纤维在胶原酶作用下出现降解,导致椎间盘内容物增加和椎间盘内压增高,椎管内窦神经受到激惹后出现。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的原因是:椎间盘是机体中最大的无血供组织,其物质代谢完全依靠软骨板的渗透或经纤维环弥散,代谢速度较慢。另外,这种疼痛反应多呈单波峰曲线,即注药后基本无痛,伴随溶解物的增加,疼痛反应逐渐加重直至达到高峰。随着溶解物的吸收,椎间盘内压逐渐减低,疼痛反应也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同时,这种疼痛反应还与患者的纤维环破裂程度、注入胶原酶的浓度和液体量以及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等具有直接关系。通过临床观察,以400~600U/1ml注入者疼痛反应轻,1200U/2ml注入者疼痛反应重。对于疼痛加剧患者,在疼痛高峰期可下肢截瘫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如哌替啶或吗啡来缓解疼痛。
2、尿潴留与肠麻痹
此两种副作用偶见于椎间盘内注射的患者。其机制是由于椎间盘内压增加后椎管内窦神经受到刺激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为预防此副作用,可在治疗前给予灌肠,口服缓泻剂或酌情给予小剂量的利尿药。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增加肠蠕动。
3、脊柱失稳性腰背痛
此种情况可发生在进行椎间盘内注射的患者,与胶原酶的应用剂量和浓度具有直接关系,人体腰椎间隙(椎间盘厚度)大约为9mm,椎间盘被溶解后椎间隙变窄,脊椎小关节出现重叠,椎间关节的关节囊有窦返神经分布,而窦返神经对牵拉反应较为敏感,这样就会出现反射性腰背部不适感和疼痛。预防的措施主要是依据临床体征并结合影像学特点确定合适的胶原酶用量。
4、虽然有关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的过敏反应在国内外均无报道,但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其存在发生过敏反应的高度可能性。为何无过敏反应的报道,可能与临床注药前采取相应的抗过敏措施等较为妥当有关。故在临床进行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时,注射后首先应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一旦出现,应立即给予对症处理,原则与其他药物过敏相同,因为胶原酶本身没有特异性的拮抗药物,同时也无法在治疗前进行过敏试验。
5、椎间隙感染
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肌肉痉挛明显,腰痛加剧,有深压痛,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正常,血沉明显增快,早期X线检查无特异征象。大约在1个月后出现注药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破坏,伴有硬化,3~4个月出现椎体融合。
临床处理包括给予抗生素,腰部制动或双下肢皮牵引,必要时行双髋人字石膏固定,固定和应用抗生素的时间应为6周以上。椎体融合后腰背痛症状即可消失。
6、神经损伤
造成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在穿刺过程中误伤脊髓神经外膜,高浓度的胶原酶溶液使神经根发生脱水变性等。严重者可发生下肢截瘫。国内发生下肢截瘫的已有多例,有的还是知名专家所为,教训惨痛。对此,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①尽量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穿刺,进针速度应缓慢。②一旦发生误穿神经根时应停止操作,等7~10d后再行穿刺。③注药前应认真行回抽检查,如有血液或脑脊液应放弃注射。④如出现神经损伤的体征,应每天检查受累神经根区的感觉、肌力、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症状、腰背痛情况、体温变化等。同时给予大剂量的神经营养药物,并同时选用针灸、电刺激、穴位注射或埋线等辅助治疗手段。合并有肌肉萎缩者,应及时进行功能锻炼。神经性肌肉瘫痪者,在经肌电图检查证实后可择期行肌腱移位术或相应关节的融合术。
7、继发性腰椎管狭窄
关于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引起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的问题,通常认为此种狭窄是由于纤维环溶解椎间隙高度下降所致,以治疗后1~2个月时最为明显,3~6个月时椎间隙又有不同程度的增宽;6个月以后椎间隙不再有变化。在动物实验时观察到,在实施椎间盘溶解术之后的3周至2年内,将实验动物分批处死后可见被胶原酶溶解的椎间盘组织被透明纤维软骨替代充填。据此推测,椎间隙高度在椎间盘溶解术之后先是变窄,后有所恢复是由于透明纤维软骨充填所致。所以,施行椎间盘溶解术的患者,应有3个月左右的恢复和适应时间。
6、椎间盘溶解术后能否运动
指导意见:
你好,可以的,但是运动的幅度 不可以太大,如果有疼痛感的话,可以吃一点止疼药物。
7、髓核化学溶解法是什么?
髓核化学溶解法最早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逐渐用于颈椎病,尤其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当患者用牵引治疗、理疗、按摩等非手术方法治疗无效,但又不太适宜做手术时,可在CT、磁共振成像等特殊检查、明确诊断的前提下,选择性地应用这种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用药为番木瓜凝乳蛋白酶。在颈部常规消毒、局部麻醉下,用注射器直接将番木瓜凝乳蛋白酶注射到病变的颈椎间盘内。番木瓜凝乳蛋白酶可消化髓核中的多肽蛋白原分子基质,导致髓核脱水、皱缩,从而减少或消除突出或脱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达到治疗的目的。髓核化学溶解法有以下优点:①所使用的髓核溶解剂,对根间盘内组织有很强的选挥性,主要作用于髓核,不影响外层纤维环,对后纵韧带、椎骨和软骨盘也没有太大影响。因此,应用时相对较为安全;②应用髓核化学溶解法,可使相当一部分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免受手术的痛苦而获得治愈;③治疗时间较手术短,大大缩短了疗程。髓核化学溶解法比较简单,多数患者可在门诊进行治疗,但要很好地掌握适应证和注意事项。这一方法主要针对以颈椎间短突出为主的患者,并且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手法和技巧。曾经用过番木瓜凝乳蛋白酶或对溶解剂有变态反应的患者,要警惕有可能产生变态反应。为了预防此并发症,治疗前不仅要详细询问病史,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变态反应,并预先准备好抗变态反应的药物以防不测。对变态反应,首先要观察患者的皮肤有无毛发运动反应,这是第一个表现。其它的可表现为头晕、恶心、皮肤瘙痒、荨麻疹等,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低血压等。出现变态反应时,应立即用1:1000肾上腺素0.05毫升一O.1毫升静脉注射,也可用氢化可的松1克静脉点滴。
8、腰椎间盘突出无法根治吗?
可以根治的,最好的办法是:吃药的同时必须做仰体向上的动作,天天坚持就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