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喝多了对身体有什么坏处吗?
会的,喝水太多了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还有对血压会有影响,增加了肾脏负版担,如果一次性大权量饮水的话还可能造成水中毒.过量饮用会导致人体盐分过度流失,一些水分会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开始会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即水中毒。
要避免水中毒,必须掌握好喝水的技巧。一要及时补充盐分。适当地喝一些淡盐水,以补充人体大量排出的汗液带走的无机盐。据介绍,在500毫升饮用水里加上1克盐,适时饮用。这样既可补充机体需要,同时也可防电解质紊乱。二要喝水少量多次。口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每次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三要避免喝“冰”水。夏季气温高,人的体温也较高,喝下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最好不要喝5摄氏度以下的饮品。专家建议,喝10摄氏度左右的淡盐水比较科学。这样既可降温解渴,又不伤及肠胃,还能及时补充人体需要的盐分。
2、水喝多了有什么坏处吗?
夏天到了由于天气的炎热,特别是户外工作者可能大量的饮水,水喝多了会有什么版坏处,普通的饮水中只权含有大量的水分子,电解质的成分含量比较少,例如钠、钾、钙、氯,这些电解质的成本都比较少,因此如果一次性大量饮用过多的水,可能引起的就是常见的水中毒,病人可能表现为意识上的障碍。
除此之外,除非饮用大量水的人,患有肾脏以及心脏方面的基础疾病,从而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或发生,并无很大的伤害或者危害,各位饮用了多少水,大部分情况下都会通过尿液,或者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由于大量的出汗,如果不及时补充电解质,而可能导致身体内电解质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低钠、低钾的症状,也许会引起相关的疾病。
3、喝水喝多了有什么坏处吗?
1、水喝多了,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人体是通过尿液来排毒的,那尿液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水,而所有的尿液都是要经过肾脏过滤的,因此,如果喝水过多,就意味着肾脏的过滤就更多,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2、饮水过量会引起水中毒。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如果人体摄入水的量超过了这个标准,或者喝水的速度超过这个标准,那体内就会出现水过剩的现象,而过剩的水分就会使细胞膨胀,继而引起脱水低钠症,临床会表现为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这种中毒的症状是全身的,严重的会出现痉挛、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3)水喝多了有什么坏处扩展资料:
感冒时也并不是喝水越多越好。感冒时医生都叮嘱病人要多喝水,因为水可以加速排毒,缓解感冒的症状,而且,人在感冒的时候,身体也很容易缺水,所以适当的增加水的摄入是有好处的,但是也绝对不是喝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个人的差异,适当的增加喝水的量,而且一次喝的量不可过多。
每人饮水量应视个人情况而定,一般1.5~2升为宜。从卫生角度来说,喝凉开水、茶水或矿泉水较好。但应注意,一次饮水过多或喝得过快对身体不利,老年人尤其应该注意。一次饮水过多会加重心、肾负担,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肾病和水肿的人伤害最大。因劳动或运动而大量出汗后也不宜一次喝水太多。
水喝多了,会引起水中毒。专家介绍,过量饮用却会导致人体盐分过度流失,一些水分会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开始会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即水中毒。 大量喝水后,人体易产生疲倦感,食欲大减,还使人感到昏昏沉沉的。
这是因为饮水过多冲淡了血液,全身细胞气体交换就会受到影响。脑细胞一旦缺氧,人就会变得迟钝。 肾功能正常的人每天最多只可排出10~20升尿。如果饮水过量,肾脏来不及将多余的水排出体外,体内积存的水分便会稀释血液,出现低血钠现象。 一次饮水过多会加重心、肾负担,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肾病和水肿的人伤害最大。
4、每天喝很多水,会有什么坏处吗
正常成年人每天水的需要量约为2500毫升,而儿童生长代谢旺盛,加之组织细胞增生时蓄积水分多,故需水量比成人多,一般每公斤体重需水约50~160毫升。然而儿童的各水代谢器官功能还未完善,调节和代偿功能差,容易出现水代谢障碍,若让孩子喝水过多则会影响其健康。
造成水中毒:儿童若1次或多次饮用过多的水,而肾脏对过多的水分又未能及时排出,便会引起水在体内潴留,先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继而水分进人细胞内,导致细胞内、外液渗透压降低。此时轻者可出现头昏脑胀、疲乏懒动;重则出现神志恍惚、意识障碍。
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儿童剧烈活动后立即喝水易引起胃肠损伤或功能紊乱。因剧烈活动后胃肠道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大部分血液集中到肌肉中去,大量喝水后水分在胃肠道积聚,会使人产生闷胀感。由于水分过多,冲淡了胃内消化液,使消化功能减退,食欲降低,久而久之,还会引起胃粘膜病变。
增加心、肾脏负荷:喝水过多,使血容量急剧增加,正在工作的心脏负担加重,须进行强有力收缩才能代偿。而肾脏在短时间内排泄出较多水分,亦会消耗能量。反复如此工作,心、肾也会"疲劳",使其功能减退。
引起尿频和遗尿症: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排尿的调节功能还不稳定,若喝水太多,可使排尿"开关"失灵,导致尿频或遗尿。儿童在欲排尿时受到惩罚不能及时排尿,还可出现神经性排尿困难。家长对儿童饮水量应适当控制,根据儿童心理需要量,一般每日饮水量应为:1岁以下约700毫升左右;2-3岁780毫升左右;4-7岁约950毫升左右;8-9岁约1050毫升左右;10-14岁约1100毫升左右,其余可从食品中获得。此外应根据气候、季节、活动强度等情况酌情调整。参考资料:
http://www.city-coral.com/archiver/?tid-31779.html
5、水喝多了有什么坏处
6、水喝太多会有什么害处
虽然水是生命之源,但是喝水过多会导致水中毒:
1、心脏,肾功能功能比较弱版的人群。过量喝水,权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容易导致病情的加重。
2、轻者会有软弱乏力、恶心呕吐的情况。
3、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这三种体质的人喝水要控制,如果觉得口干,还是可以喝一些水的,但需要分次慢慢喝。
4、如果喝水的速度超过1.2L/h,并且不停止喝水,肾脏处理不过来的时候,就会引起“水中毒”。严重水中毒,会引起组织细胞水肿,比如脑细胞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会出现头痛、嗜睡、躁动、精神错乱、谵妄、昏迷等。
消瘦,肤白,体质寒凉的人,早晨不适合饮用低于体温的牛奶,果汁或冷水,可以换作温热的汤、粥。鲜榨果汁不适合早晨空空的肠胃,即使是在夏季也要配合早餐一起饮用。
饮水量要适当。 正常人每天清水的摄入量为2000ml~2500ml。太少,体内废物代谢不出去,影响身体健康;太多,则会加重肾脏负担,也非常不可取。
餐前半小时补水最养胃。吃饭前半小时补水,既不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还会调动食欲,调节体内无机盐浓度,减轻饭后盐分摄入过多引起的体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