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下垂的危害有哪些?
关于胃下垂的危害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有80%以上的患者都会内出现腹胀容恶心的症状,如果在急性发作期,腹胀的症状会更加强烈,让患者难以忍受,无法正常生活。对于慢性的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腹胀,特别是在吃完饭之后,症状会更加明显。
第二、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胃下垂久治不愈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身体越来越虚弱、体重明显下降。
第三、出现其他并发症。胃下垂它不仅仅会影响到胃肠功能,而且对其他器官也会造成损伤,比如胆或者是肾脏,严重的患者还会引起慢性胃炎,大大增加治疗难度。
2、内脏下垂有什么症状
正常的消化道器官胃、肝以及泌尿系器官肾是通过一定的纽带和筋膜固定在腹壁上的,这些纽带和筋膜都有一定的伸缩性。当腹腔内的压力和腹壁的紧张度减低时,上述脏器就可能脱离固定的位置而发生下垂,严重时甚至会象一只只吊在瓜棚架上的葫芦一样,拖着长长的蒂在腹腔内游离.[br/]导致脏器下垂的因素主要是体弱、消瘦和多病等情况,尤以瘦弱的中老年人更多见。因为肥胖者腹腔内脂肪较多,腹内压力高,内脏自然不易下垂。[br/]这些脏器的下垂,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发生,医学上统称为“内脏下垂”。单独出现的,往往首先是胃下垂。因此当出现胃下垂时,需要重视,积极用升麻提胃方之类药物调理彻底,以防全内脏下垂的出现。
作为一般患者,除了到医院进行医疗检查可以帮助发现某一脏器已经下垂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内脏下垂时的症状作为自感信号,以帮助自己早期发现。譬如:有些人一进食即感到腹部胀满不适,并有下堕之感,吃得越多,症状越重,尤其是在进食流体汁类食物后更觉明显;这些人虽经多项检查,并无胃肠道明显疾病.这是胃下垂的信号.再如:有的人肝区常有隐痛,久久站立或步行后.肝区疼痛就会加剧,虽然常怀疑自己患上了肝病,但反复检查肝功能都属正常.这可能是肝脏位置下移的信号,可经超声波得以查出。还有,有的人经常腰痛腰酸,久立或剧烈活动后还出现血尿或蛋白尿,又无其他器质性肾病.这可能是肾下垂的反映。
内脏下垂极难治愈,防治良方是体育锻炼,特别是仰卧起坐这种运动方式。还可通过练柔软体操,或练气功等方法来达到效果。
还要注意,下垂严重的吃过饭不要即刻活动,最好平卧休息半小时。
3、胃下垂有什么危害?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内为胃下垂。本容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驰,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驰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构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下垂明显者,常表现上腹饱胀不适、隐痛、进食后疼痛加重、消化不良、恶心打嗝、不思饮食、大便秘结或溏薄、矢气频频、腹部有重坠感、用手托腹部则感舒适,久病后可见焦躁、心烦、心悸、失眠、头昏眼花、血压低、站立过猛或突然站立可发生昏厥等表现。
4、体寒的症状是什么?
体寒的表现主要是:
1、内脏下垂,肠道无力,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
2、身体专对热量吸收减少属,身体呈寒性
3、不常喝水不会觉得口渴
4、常觉得精神虚弱且容易疲劳
5、脸色苍白,唇色淡,怕冷,怕吹风
6、手脚冰冷,喜欢喝热饮,吃热食
7、常腹泻,常小便且颜色淡
8、月经常迟来,血块多
9、舌头颜色为淡红色
5、倒立能治内脏下垂吗?
胃下垂的说法很形象,就是和正常人的胃部相比,位置低了一些。那么胃下垂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有效缓解下垂症状?在一些养生经验的报道中,有人通过倒立的方式,缓解胃下垂趋势,改善胃下垂症状。这种方法可行吗?
●倒立能够缓解胃下垂?
小薇有着很多女性羡慕的苗条身材。
但小薇却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如果能让我好好吃一顿,我愿意多吃一点。”让小薇痛苦的是,有美食放在面前,她也不能多吃。“吃一点就觉得饱了,再吃就会出现胃胀、胃痛等胃部不适的症状。”
小薇到医院看病,医生建议她做一个钡餐透视,检查结果出来,显示“胃下垂”三个字。医生开药缓解了她胃部不适的症状。但是小薇希望能有一种方式让胃部恢复正常的位置。“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位72岁的老人,玩倒立三十多年治好了胃下垂。不知道能不能采用这种方式?”11月9日,小薇打来电话咨询。“这种做法是没有道理的,对于一些人来说,倒立是种危险动作,脑血管硬化、弹性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盲目练倒立。”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尚佳说。“倒立缓解胃下垂症状,在医疗书籍上并没有正式提到,如果按照想象,可能会有一定帮助,但是缺乏科学依据。”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黄书亮说。
●胃下垂并不是一种疾病
“胃下垂并不是一种疾病,这是老百姓的一种说法,胃部稍微坠一点,没什么,对生活影响不是很大,干瘦的人容易出现胃下垂。”尚佳说。“胃下垂是钡餐透视后下的诊断中的用语,它不是消化疾病的病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赵文霞说,“胃下垂的人会有胃胀、不适等症状,会影响到饮食和情绪。”“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过低,最低点超过脐平线。”黄书亮说,“胃下垂分轻中重度,过去医学书把它列为一种单独的疾病,现在不能单独成病。传统的做法是通过手术恢复胃的位置。但是现在一般不采用手术,而是通过一些帮助消化、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减轻不适的症状。”“胃下垂的人一般消瘦、个高,胃部的韧带长,腹肌不发达。”黄书亮说,“路况不好时,跑长途的司机容易出现这种状况。多产的妇女,腹壁薄弱,也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胃下垂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先天性胃下垂大多发生在一种特殊体质的人身上,这种人的体形比较瘦弱,胸廓狭长,骨骼细弱,皮肤苍白,皮下脂肪缺乏,肌肉发育不良,往往有移动性的第十肋骨,这种人不仅有胃下垂,其他内脏如肝、肾等也往往下垂,所以叫“全内脏下垂”,以女性为多见,患者多数伴有神经衰弱的症状。
后天性的胃下垂,多数由腹壁的松紧度发生变化所致。例如,妇女生了几个孩子之后,腹壁松弛,腹压降低,容易引起胃下垂或其他内脏下垂。
又如,本来很胖的人,生了消耗性疾病突然消瘦下来也易得胃下垂。此外,多次做过腹部手术的人、经常卧床少动的人以及穿很紧的马甲,束很紧的腰带,经常压迫胸部和上腹部的人也易出现胃下垂。
●胃下垂 饮食锻炼要两不误
“有胃下垂的人,吃完饭后不要剧烈运动,一次饮食不要过饱。”赵文霞说。切勿暴饮暴食,宜少吃多餐。戒烟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多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特别是进食后。
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对体瘦者,应增加营养。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练气功、打太极拳等。预防胃下垂,还必须保持乐观情绪。“锻炼时,可着重锻炼腹肌,或者通过增加腹压的办法来防止胃部继续下垂,例如束上宽宽的腰带。”
倒立健身法在国外十分流行。这种方法对以下症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晚上不能熟睡,记忆力减退,头发稀少,食欲不振,精神不能集中,抑郁,腰痛,肩膀酸硬,视力减退,精力衰退,全身乏力,便秘,头痛等。
最基本的倒立健身做法:
1.身体直立,左脚向前迈出约60厘米,膝盖自然弯曲。双手着地,右脚跟腱要充分伸展;
2.头顶着地,左腿向后伸直使两腿并拢;
⒊用脚尖慢慢地移动,先向左侧移动90度,到达定位时,腰部要向同方向提高再放下;
4.然后再往右移动90度,到达定位后重复前一动作,这套动作要缓慢地做3次;
注意事项:
(1)第一次做的时候头会发痛,最好在毯子或柔软的布垫上做;
(2)精神要集中,全部意识要集中在头顶正中“百会”穴;
(3)头和手要始终固定在同一位置上;
(4)转动身体时要收下颌,这样才能保持平衡;
(5)饭后2小时内或喝水过多时不宜做;
(6)每天做一套完整动作;
(7)做完动作后不要马上休息,最好稍事活动后再休息。
6、子宫脱垂有那些症状
1、分娩损伤:是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分娩,尤其是难产、第二产程延长或经阴道手术助回产,易造成宫颈答、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和盆底肌肉的损伤,若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2、腹压增加: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3、先天发育异常: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4、营养不良:营养严重缺乏可导致肌肉萎缩、盆腔内筋膜松弛,失去对子宫的支持作用。因营养不良造成子宫脱垂者,常伴有胃下垂、腹壁松弛等症状。5、衰老: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使盆底支持组织变得薄弱、松弛,易发生子宫脱垂,或是使原来的脱垂程度加重。
7、内脏下垂有什么症状,大便后肛门好像有东西脱出很疼,是不是内脏下垂了
内痔发展到中、晚期的症状之一就是脱出。但脱出于肛门外的东西不全是内痔,在肛门疾病中,许多疾病都可出现肛门脱出物,如肛门乳头瘤、直肠脱垂等,所以肛门有“东西”脱出不一定就是痔疮,也可能是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