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知识库 > 狂躁症是怎么引起的

狂躁症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1-01-03 12:48:36

1、躁狂症是怎么造成的?求大神帮助

躁狂症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 (1)心境高涨:表现为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周围的一切都非常美好,感到其生活绚丽多彩,自己也无比幸福和快乐。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其愉快心境颇为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协调,有一定的感染力,往往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情绪可以不稳定,有易激惹性,常以敌意或暴怒对待别人的干涉和反对,但易激惹,情绪常持续时间短。 (2)思维奔逸:联想过程明显加速,自觉变得聪明,大脑反应敏捷,思维内容丰富,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产生,有时感到语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表现为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给人一种肤浅和表面化感觉。其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持久,表现为思维活动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使话题突然改变。因此概念不断涌现和想象力丰富,有的出现音联和意联。 在心境高涨的背景上,自我感觉良好,感到体力强壮,非常健康,有夸大观念,自命不凡,盛气凌人,认为自己才华出众,能力过人,有地位和财富,夸大观念严重时可发展为夸大妄想,多不甚荒谬,有时在夸大基础上出现关系、被害妄想,但为时短暂。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日忙碌不停,做事有始无终。喜观热闹,交际多,对人热情大方。爱管闲事和打抱不平,好说俏皮话,开玩笑,有时花钱大方,注意打扮,行为轻浮和靠近异性。有时举止粗野,不计后果,食欲、性欲增强。睡眠减少,但精力充沛,毫无倦意。 (4)其他症状: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且心率加快,瞳孔轻度扩大和便秘等交感神经功能兴奋症状。发作极为严重时,呈重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活动紊乱而毫无目的或指向性,常伴攻击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错觉和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临床上称为谵妄性躁狂。 躁狂症的治疗 (1)注射药物治疗 ①氟哌啶醇快速治疗,氟哌啶醇5mg,每半小时肌注一次,至患者入睡为止,日最高量不超过50mg。 ②氯丙嗪静脉推注治疗,氯丙嗪50~100mg,溶于50%葡萄糖100ml中,缓慢静脉注射,直至患者入睡为止。 ③氯硝安定肌肉注射治疗,氯硝安定1~2mg,每日3~4 次肌注。此法亦可使患者尽快安静,较安全有效。 (2)口服药物治疗 ①碳酸锂,一般应在血锂浓度的监测下使用,否则易于发生锂中毒。剂量一般不超过3.0g最好在2.0~2.5g/日之间,血锂浓度应掌握在0.8~1.5mmol/L,疗效约在80%左右。注意中毒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出现。若出现中毒,应即停药,加速锂的排泄。 ②氯氮平,剂量从25mg,口服,每日3次,渐增量至450~600mg/日,为止。其疗效迅速可靠,但易引起白细胞减少,应坚持每周查血一次。 ③氯硝安定,有较强的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作用,抗躁狂作用明显优于其他神经阻滞剂且副反应小,应用广泛,口服剂量每次2~6mg,每日3次服。 ④苯妥英钠,有肯定抗躁狂作用,其有效剂量为0.12~0.2,每日3次口服。 ⑤丙戊酸钠,有较好的抗躁狂作用,剂量0.2~0.6,每日3次口服。 ⑥卡马西平,抗躁狂作用肯定,特别适应于不能耐受锂盐者。 (3)电休克治疗 是治疗躁狂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安全、有效、迅速的特点,隔日1次,8~12次为一疗程。一般3~5次即可控制症状。 (4)维持治疗 躁狂症状虽容易控制,也容易复发,故需一定时间的维持治疗。对初发者,锂治疗应在躁狂恢复后至少再维持6个月。对于每年均有发作者应长期用锂盐维持,此时可用缓释剂。 (5)抗复发治疗 躁狂症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常需抗复发治疗。 ①初发躁狂症的患者,治愈维持一段时间即可逐渐停药,无需抗复发治疗。但若发现有复发的症状如睡眠减少,说话多,活动多,应立即恢复治疗。 ②反复发作的躁狂症患者,治愈后抗复发治疗要视复发的规律进行。 a 一年内有一次发作者,看常在什么季节发作,可在该季到来前服药。若一年内发作无规律性,要常年坚持服药。 b 二年以上复发一次者,可在复发的那一年的某个时间开始服药。 c 无一定发作规律者抗复发治疗是个棘手的问题,但无需抗复发治疗,但应观察,若有复发苗头应抓紧用药。 d 抗复发的药物已公认为碳酸锂,剂量为0.5~0.75,每日2次口服,另外中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常用作躁狂症的抗复发药,如氯丙嗪200~300mg,每晚一次,氯氮平100~150mg,每晚服一次,均有明显效果,有人报道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可替代碳酸锂作为躁狂的抗复发药,剂量为0.12~0.2或0.2~0.4,每日2~3次口服。 抗躁狂药是对躁狂症具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发作的药物,专属性强,对精神分裂症往往无效。最早用于临床的有锂盐、某些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治疗躁狂症取得肯定疗效。另外一些精神病药物据报道有抗躁狂作用,如氯硝安定等,因疗效不肯定,缺乏严格的实验研究及学术争论,不再介绍,现主要介绍锂盐、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1)锂盐 ①药理作用:主要与锂离子有关。 a 睡眠和电生理:可延长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眼快动潜伏期,缩短眼快动睡眠期。 b 心血管系:常引起心电图非特异性改变,T 波变平或倒置。 c 内分泌和代谢:对甲状腺素的生成、释放和利用有抑制作用。 d 泌尿系统:用治疗剂量的锂,肾小球滤过功能多在正常范围内,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往往受影响,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症状,少数出现尿崩症状。 ②作用机理:锂的抗躁狂作用机理尚未阐明,研究主要围绕电解质、cAMP和中枢神经递质。 a 电解质:锂、钠在细胞膜内外的平衡对膜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兴奋性有重要作用,锂经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置换细胞内钠,降低细胞的兴奋性。 b 环磷酸腺苷(cAMP):治疗剂量的锂对很多酶系如Na+-K-ATP酶均有影响,但研究得最多的是腺苷酸环化酶。 c 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通过离体脑片和突触体制备物发现锂能促进突触前膜对NE的重摄取,增高NE在神经元内贮存,增强MAD的活性,促进神经元内NE降解和抑制NE释放,故突触部位NE减少,从而有利于纠正躁狂症的儿茶酚胺活动过度。 ③临床应用 a 治疗前准备:详细检查身体,神经系统,血、尿常规,心、脑电图检查。年龄大或疑有甲状腺、肾病者应查T3、T4、TSH、肌酐或锂廓清率。并应向患者家属介绍锂可能的副作用、早期中毒症状,鼓励病人多饮水。 b 疗效预测:目前疗效预测主要根据临床,即从典型躁狂抑郁症,双相病程或有双相家族史和既往锂治疗效果来进行判断。 c 抑制剂和剂量:以碳酸锂最为常用。对躁狂症急性期治疗剂量一般为600~2000mg/日,维持量为500~1000mg/日,可分为2~3次口服。 d 血清锂浓度:因锂盐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故应对血清锂浓度进行监测,它既有助于治疗量和维持量的调节,也可向医生提供患者是否遵医嘱服药,及时发现逐渐加重为肾功能不良和急性中毒的客观依据。急性期治疗的最低血锂浓度为0.6~1.2mmol/L,维持治疗的血锂浓度为0.4 ~0.8mmol/L,1.4mnmol/L应视为有效浓度的上限,超过此值容易中毒。但血锂浓度和临床表现不是正比关系,因此剂量的调节不能单靠实验室数据,应着重临床观察。 ④ 不良反应 a 消化道症状: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泄、厌食。 b 神经系统:可出现疲乏,无力,嗜睡,少数出现记忆和理解力下降,震颤,极个别出现意识障碍。 c 心血管系统:以T波低平多见。 d 造血系统:可出现白细胞增多。 e 代谢和内分泌:体重可增加,偶见颜面、下肢和胫骨前水肿。 f 泌尿系统:多尿、烦恼症状。 ⑤锂中毒:典型的锂中毒临床征象为急性器质性脑综合征,特点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伴有构音困难,共济失调,反射亢进,锥体束征等神经症状,重者昏迷、死亡。处理为停用锂制剂,加速锂的排泄,静滴生理盐水,茶碱、甘露醇、重碳酸钠等均有利于锂的排泄,严重时可行血液透析。 (2)卡马西平 ①作用机理:作用于间脑和边缘区,而间脑边缘系统是许多精神疾病的定位区域,是CBZ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作用基础。 ②临床应用:治疗各种类型躁狂症均有效,疗效不次于锂盐,特别是对加速循环有独到的疗效,对锂盐治疗无效者亦有效,可作为本型情感障碍首选药物。 由于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个体差异大,故剂量应个体化。每日600~1200mg,分2~3次口服,最大不超过1600mg/日,要由低剂量逐渐增大,治疗量最大剂量维持2~3周,治疗前要仔细查体,并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脑电图等,治疗期间每周复查一次。注意不良反应的出现。严重毒副反应时及时停药处理。 ③不良反应 a 神经系统:眩晕、嗜睡、共济失调、视物模糊、复视、耳鸣、周围神经炎。 b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便秘、肝功能异常、胃炎、口干等。 c 造血系统: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障等。 d 心血管系统: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低血压、水肿、血栓性静脉炎、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 e 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潴留、肾功能衰竭、糖尿、阳痿等。 f 其他:皮疹、剥脱性皮炎、多汗、发热、甲低等。 (3)丙戊酸钠 ①作用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增加脑内GABA含量有关。 ②不良反应:常见为胃肠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个别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和轻度震颤等,毛发脱落,严重的为致死性肝坏死,急性胰腺炎。 ③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快速循环型情感性障碍,与CBZ效果相当,还适于治疗急性躁狂,老年性躁狂症。 治疗剂量在800~1800mg/日,分2~3次口服。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注意检查肝功。 躁狂症 情感高涨 患者情感高涨时,自我评价过高,表现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可出现夸大观念,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能力是最强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甚至可达到夸大或富贵妄想,但内容并不荒谬。有时也可出现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多继发于情感高涨,且一般持续时间不长。思维奔逸 表现为联想过程明显加快,自觉思维非常敏捷,思维内容丰富多变,头脑中的概念接踵而至,有时感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常表现为言语增多、滔滔不绝、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但讲话的内容较肤浅,且凌乱不切实际,常给人以信口开河之感。活动增多 表现精力旺盛,兴趣范围广,动作快速敏捷,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天忙忙碌碌,但做任何事常常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一事无成。躯体症状 由于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故很少有躯体不适主诉,常表现为面色红润,两眼有神,体格检查可发现瞳孔轻度扩大,心率加快,且有交感神经亢进的症状如便秘。其他症状 躁狂发作时患者的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能持久,易为周围事物所吸引。 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临床上是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情感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为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躯体症状 很常见,主要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阳痿、闭经、乏力等。其他 抑郁发作时也可出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混合发作 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 环形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是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且均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轻度躁狂发作时表现为十分愉悦、活跃和积极,且在社会生活中会作出一些承诺;但转变为抑郁时,不再乐观自信,而成为痛苦的“失败者”。一般心境相对正常的间歇期可长达数月,其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心境不稳定。 恶劣心境反应 恶劣心境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

2、苏州造成躁狂症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躁狂症的来原因很多自,主要有以下几点:1.遗传因素。目前研究证明躁狂症的遗传倾向很高。2.生物学因素。某些大脑结构异常也是导致躁狂症的因素之一。3.神经递质及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也会引起躁狂症。4.强烈的精神心理刺激也和躁狂症的发病有关。此外,躁狂症的发病与季节性也有关系,一般在冬季为抑郁发作,夏季会出现躁狂发作。

3、躁狂症是怎样引起的?

影响因素非常多,和自身性格,成长环境,遗传等等因素都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国际上对这种心境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也没有定论。

4、狂躁症,是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吗?

狂躁症是精神病的一种,情绪很激动,要去精神病院诊治,植物神经紊乱是内脏功能失调,两个不是一种病症。

5、躁狂是怎么引起的啊?在成都有什么先进的治疗方法不?

躁狂症是一种以情抄感活动呈病态的过分高涨为基本表现的精神失常,属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精神运动兴奋等阳性症状为特征。这种高涨的心境与外界环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我不知道绵阳中心医院治疗躁狂症怎么样,不过他们医院不是专业的,我建议你还是去专业的医院治疗,就去成 都 南 亚 医 学研究 所的失 眠 抑 郁 科吧,很专业的,强烈推荐。

6、狂燥症是什么引起的 西安圣和治狂躁症如何?

狂躁症是中医的一个说法,类似于西医的精神分裂症可以去这家医院看的,但是友情提示,私人医院请谨慎就医。

7、引起躁狂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躁狂症发病病因有三种:
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多巴胺(DA) 功能活动异常;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存在功能活动异常,因作用于此神经递质的抗癫痫药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有效治疗躁狂症和双相障碍。②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③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①早期识别,早期治疗,足量足疗程治疗,全程治疗。②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危机干预,以改善治疗依从性。③长期治疗,躁狂发作复发率很高,需要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④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因需要家庭给予患者支持、帮助。
药物治疗
①以心境稳定剂治疗为主,心境稳定剂可以治疗和预防发作,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联合其他药物;②及时监测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根据情况调整药物,联合用药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③躁狂状态 首选一种心境稳定剂治疗,根基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联合另一种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④心境稳定剂 常用的有碳酸锂和抗抽搐剂两类,抗抽搐剂包括丙戊酸钠,丙戊酸镁,卡马西平,拉莫三嗪;⑤抗精神病药 主要是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⑥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安定等)。
心理治疗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上心理治疗。识别和改善患者不良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提供危机干预,向患者和家属宣传疾病知识,以提高治疗疗效,提高社会适应性及改善社会功能,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

8、引发青少年狂躁症的原因有哪些?

一、体质因素。乐观性格的人主要特征是好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回动、易兴奋乐观、同时也比答较容易变得优柔寡断。中胚叶型骨骼、肌肉发达、结缔组织丰富的人,比外胚叶型体格纤细脆弱的人患病较多。
二、外界压力大。青少年这个时期,正是身体、心理的快速发展阶段,身心还不成熟,承受挫折的能力还较弱。如果生活中的压力过大,就会使青少年心灵脆弱、遇事容易受到打击、适应社会生活能力降低,更为狂躁症复发创造可能的心理环境。
三、遗传因素。通过对患者的一级亲属的患病率、孪生子的同病率以及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的研究,根据现有资料推测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可能是通过X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的,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遗传。

9、哈尔滨狂躁症是有什么样的因素引起的呀?

躁狂症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表现,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内严重容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引起躁狂症发生的因素主要是压力过大、遭遇某种打击、颅内神经系统出现问题等原因导致的。

10、狂躁症是怎么引起的陕西圣和医院看狂躁好吗?

一个来人的心境好坏对疾源病有着明显的作用,狂躁症也不例外。因此,狂躁症复发与个人面临心理危机有很大关系。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总或者治愈后,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甚至陷入困惑和绝望中,极易诱发狂躁症复发。特别是在春夏两季,狂躁症患者的情绪变化比较明显,更是容易造成疾病的复发。

与狂躁症是怎么引起的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