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呼吸作了一些轻微活动时,或者处于安静状态时,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咳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脸色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心脏病变正在扩大。此外,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
◆皮肤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皮肤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这与机体组织长期缺氧,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有关。皮肤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血液中的还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表现,这是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动力异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应时,内耳就得到了先兆信号。如果你的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皱褶,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
◆头颈如果由锁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条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气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内侧却有阵阵酸痛,这有可能是冠心病。
◆手脚手指末端或趾端明显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状,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肿,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此外,如果时常心悸、气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缓解,这是紫钳性心脏病的特有表现。
2、心脏不好有哪些症状
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不再只是局限于吃饱穿暖,人们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者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现在更多的人非常追求健康,因为健康真的是太重要了,健康才是幸福生活的根本,心脏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当它出现问题的时候那么可就真的麻烦了,那么一个人心脏不好有哪些表现呢?
第一个,头晕目眩。倘若是你总是头晕眼花,或者是晕晕沉沉,那么很可能是心脏堵塞的征兆,并且心悸等等的症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检查。
第二个,没有任何原因的突然心跳加快,感受胸闷或者是胸痛。没有缘故的心跳加快并且持续一段时间,这一种状况即便是过了一段时间也是没有缓解,那么一定要留意了。心脏病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胸闷和胸痛了,遇到这种情况也是要及时的检查就医。
第三个,气短或者呼吸短促。气短表现在自己在平卧的时候过上几分钟可能出现气短的现象,这一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心衰致使的。当这一种现象出现之后并且一直持续没有得到改善,一定也是需要去医院检查检查。呼吸短促经常在运动出现之后,这个时候要十分小心心肌衰弱。倘若是心肌衰弱了,那么心脏供血和供氧的能力就会下降,使得心脏工作起来更加的费劲,那么就会出现呼吸短促,这一种情况也是要非常的警惕。
平时一定要注意生活的规律,不要暴饮暴食,不要熬夜,多多运动,养成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自己的身体情况也一定是非常的不错的。
3、如果一个人的心脏不好,会出现什么症状和表现?
如果一个人的心脏不好,会出现很多症状,我们可以通过他外部的表现就可以判断他的心脏是否健康。心脏不好的人多数嘴唇都会发紫,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即使不是大夫的人,看到别人嘴唇特别紫,也能想到别人的心脏一定有问题。一个人的心脏不好,还会有呼吸急促,后背发疼的感觉,所以当我们发现一个人走起路来之后,总是气喘吁吁的,那么多数是跟他心脏不好有关。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外部表现直接就能看出来的。而好多心脏不好的人,自身也会发现很多异常的状况,比如肠胃消化不好。因为从中医上来讲,心与小肠相表里,意思就是说,如果小肠不好的话,心脏也不会好。而当一个人心脏不好的时候,他的小肠功能也会下降。而如果一个人后背发疼,同时还伴有胸闷的感觉,那么多半跟心脏不好有关系。
我们身体里面的疾病多数都是可以通过外部表现看出来的,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会发现中医的看病方式是望、闻、问、切。通过观察就可以看出某个人是否出现了健康问题。也确实是这样,当我们身体内部出现了疾病的时候,相对应的部位就会出现不正常的变化。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他无时不刻的都在跳动,为身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给我们全身输送血液,如果心脏出了问题,那么供给全身的血液就会不足。我们全身的营养物质是需要血液循环来输送的,当供血能力不足的时候,我们全身各个器官得不到营养的滋润,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我们只有一颗心脏,一定要好好的爱护它,所以,我们每天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因为不好的情绪对心脏有伤害。
4、心脏不好有哪些症状百度知道
病情分析:心脏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持身体的血液循环。指导意见:心脏不好容易出现乏力、胸闷气短胸痛心悸等等症状。
5、心脏有问题一般都会有什麽症状?
心脏有问题的10个信号,需警惕!
胸痛: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信号,有些人表现不典型,有时只是感到气不够用,或心窝难受,有的表现为上腹痛、肩痛、下牙痛,应引起足够重视。
心慌、气短: 如果做一般性家务或连续爬上三层楼,就感到心跳明显加快,并且出现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常是心脏储备功能减弱的表现。
不能平卧: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心脏病表现,早期可能只有把枕头抬高才能睡觉,后期常有不能平卧,或夜间憋醒,必须坐起来才能缓解的情况。
发紫:口唇、鼻尖、耳垂、指端等部位颜色发紫,是有些心脏病的特征,如肺源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这是血流不畅的表现,说明心脏功能减退。
咳嗽、咯血: 较长时间咳嗽,特别是原因不明的咳嗽,可能是心脏功能不良的迹象。
颈静脉怒张: 两侧颈静脉像蚯蚓一样膨胀起来,说明上腔静脉回流不畅。如按压肝脏时,颈静脉怒张更明显,说明心脏病变严重。
下肢水肿:下肢出现浮肿,在浮肿处用手指一压就会出现一个坑,早期发现在足背、脚趾、踝关节部,是心功能不良的表现之一。
心律失常:自测脉搏不规则乱跳,心跳次数大于100次/分或小于60次/分,都可能是心脏病的信号。
头晕目眩: 突然出现一阵心悸、头晕、眼前发黑,有要跌倒的感觉, 是心脏收缩力减退,引起脑部缺血的表现。
出汗: 突然出现冷汗亦是心脏病发作的一个常见征兆,即使是静坐不动也会不停出汗。
6、心脏不好有什么症状?该怎么办?
一、功能性胸闷(即无器质性病变的胸闷):在门窗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逗留较长时间,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与别人发生口角、争执,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往往会产生胸闷、疲劳的感觉。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开窗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思想放松、调节情绪,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像这一类的胸闷可以说是功能性的胸闷,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
二、病理性胸闷(即有器质性病变的胸闷):胸闷不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由于身体内某些器官发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的胸闷。如:
1.呼吸道受阻:气管支气管内长肿瘤、气管狭窄,气管受外压(甲状腺肿大、纵隔内长肿瘤);
2.肺部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肺梗塞、气胸;
3.心脏疾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脏肿瘤;
4.膈肌病变: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
5.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病理性胸闷可以突然发生,也可以缓慢发生。突然发生的多数是由于急性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急性哮喘、急性气管内异物心脏病急性发作、急性肺梗塞等。缓慢性的胸闷则是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逐渐加重。儿童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纵隔肿瘤;青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自发性气胸、纵隔肿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老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肺气肿、冠心病等。
7、心脏不好有什么症状?
1、呼吸短促或一躺下就气短:爬一段楼梯就气喘吁吁,而过去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应警惕心肌衰弱问题。平卧几分钟后出现气短,坐起后才可稍微缓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患者出现气短。呼吸困难或伴出汗,时常伴有大点汗珠或者身体感觉到发冷,同时呼吸不顺畅,感觉吸不到空气一样,有可能是心梗。喘息或伴有咳嗽,当心脏起不到将血液带出的作用时,会堆积在肺部而导致咳嗽和喘息不止。2、胸闷、胸痛:胸口沉重如有大石,就是平常所说的“胸闷”,若排除情绪因素及其他脏器如呼吸系统功能改变,此时应考虑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如胸闷持续数分钟不能缓解,甚至出现胸口剧烈疼痛,则很可能出现了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应尽快拨打120,赶往最近医院,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先自行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等药。3、手臂、后背疼或脖子或下颌疼:手臂感到沉重或者不受控制,而且这种原因不是由于关节和肌肉引起的,就要注意下是否因为心肌梗死的影响。如果是肩膀以上到脖子这个地方感觉到疼痛,或者不自在甚至有燃烧感,也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现之一。4、心悸心慌,心率增快、早搏或心律不齐:在情绪稳定时觉心悸、心慌、坐立不安,这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脏疾病。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即心脏过早地跳了一次,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梗会出现无缘无故的心跳加剧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天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去医院做进一步诊断,看看心脏是否出了问题。5、焦虑不安:正常人焦虑不安大多与情绪有关,而有人在情绪稳定时仍觉心悸、心慌、坐立不安,这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心率增快、心律不齐是心慌焦虑常见原因,多由心脏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应早期干预,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6、头晕目眩:头晕眼花和眩晕,可能是血管堵塞或心脏瓣膜疾病的征兆,如果伴有心悸,则必须当心。快速站立时出现头昏眼花,也可能是心脏异常的一个信号。头昏头晕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睡眠差、颈椎病、高血压等是较常见原因。但伴随血压明显偏低的头晕头昏,可能是心功能受损等所致,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此时应迅速就医。7、衣服和鞋子突然变紧:很多人会感到衣服、鞋子会突然变紧,一般都会认为自己发胖了,但对于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这样可能是提示心功能受损。这主要是心排出量血下降,肾脏血流量减少,排出的水分减少,从而出现下肢浮肿、体重增加的情况,要注意及时就医。8、少尿且下肢浮肿:出现少尿和下肢浮肿,很多人常认为是肾脏出了问题。实际上,心脏功能受损会导致肾脏血流不足或体静脉压力过高,常出现少尿及下肢浮肿等。肾脏长期缺血,可致肾功能恶化,出现蛋白尿,血肌酐上升,并形成心衰加重的恶性循环。9、食欲不振:心脏功能受损的患者除了有食欲不振的表现,还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便秘、上腹痛等症状,多是由于右心功能衰竭,胃肠道淤血引起。10、容易疲劳或终日乏力:身体在一阵劳累过后感到疲惫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突然出现以及没有任何征兆的疲乏感,就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现。
8、心脏不好有什么症状
1、呼吸短促或一躺下就气短:爬一段楼梯就气喘吁吁,而过去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应警惕心肌衰弱问题。平卧几分钟后出现气短,坐起后才可稍微缓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患者出现气短。呼吸困难或伴出汗,时常伴有大点汗珠或者身体感觉到发冷,同时呼吸不顺畅,感觉吸不到空气一样,有可能是心梗。喘息或伴有咳嗽,当心脏起不到将血液带出的作用时,会堆积在肺部而导致咳嗽和喘息不止。2、胸闷、胸痛:胸口沉重如有大石,就是平常所说的“胸闷”,若排除情绪因素及其他脏器如呼吸系统功能改变,此时应考虑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如胸闷持续数分钟不能缓解,甚至出现胸口剧烈疼痛,则很可能出现了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应尽快拨打120,赶往最近医院,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先自行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等药。3、手臂、后背疼或脖子或下颌疼:手臂感到沉重或者不受控制,而且这种原因不是由于关节和肌肉引起的,就要注意下是否因为心肌梗死的影响。如果是肩膀以上到脖子这个地方感觉到疼痛,或者不自在甚至有燃烧感,也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现之一。4、心悸心慌,心率增快、早搏或心律不齐:在情绪稳定时觉心悸、心慌、坐立不安,这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脏疾病。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即心脏过早地跳了一次,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梗会出现无缘无故的心跳加剧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天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去医院做进一步诊断,看看心脏是否出了问题。5、焦虑不安:正常人焦虑不安大多与情绪有关,而有人在情绪稳定时仍觉心悸、心慌、坐立不安,这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心率增快、心律不齐是心慌焦虑常见原因,多由心脏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应早期干预,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6、头晕目眩:头晕眼花和眩晕,可能是血管堵塞或心脏瓣膜疾病的征兆,如果伴有心悸,则必须当心。快速站立时出现头昏眼花,也可能是心脏异常的一个信号。头昏头晕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睡眠差、颈椎病、高血压等是较常见原因。但伴随血压明显偏低的头晕头昏,可能是心功能受损等所致,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此时应迅速就医。7、衣服和鞋子突然变紧:很多人会感到衣服、鞋子会突然变紧,一般都会认为自己发胖了,但对于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这样可能是提示心功能受损。这主要是心排出量血下降,肾脏血流量减少,排出的水分减少,从而出现下肢浮肿、体重增加的情况,要注意及时就医。8、少尿且下肢浮肿:出现少尿和下肢浮肿,很多人常认为是肾脏出了问题。实际上,心脏功能受损会导致肾脏血流不足或体静脉压力过高,常出现少尿及下肢浮肿等。肾脏长期缺血,可致肾功能恶化,出现蛋白尿,血肌酐上升,并形成心衰加重的恶性循环。9、食欲不振:心脏功能受损的患者除了有食欲不振的表现,还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便秘、上腹痛等症状,多是由于右心功能衰竭,胃肠道淤血引起。10、容易疲劳或终日乏力:身体在一阵劳累过后感到疲惫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突然出现以及没有任何征兆的疲乏感,就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现。
9、心脏不好有什么症状?该怎么办?
1、呼吸短促或一躺下就气短:爬一段楼梯就气喘吁吁,而过去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应警惕心肌衰弱问题。平卧几分钟后出现气短,坐起后才可稍微缓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患者出现气短。呼吸困难或伴出汗,时常伴有大点汗珠或者身体感觉到发冷,同时呼吸不顺畅,感觉吸不到空气一样,有可能是心梗。喘息或伴有咳嗽,当心脏起不到将血液带出的作用时,会堆积在肺部而导致咳嗽和喘息不止。2、胸闷、胸痛:胸口沉重如有大石,就是平常所说的“胸闷”,若排除情绪因素及其他脏器如呼吸系统功能改变,此时应考虑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如胸闷持续数分钟不能缓解,甚至出现胸口剧烈疼痛,则很可能出现了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应尽快拨打120,赶往最近医院,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先自行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等药。3、手臂、后背疼或脖子或下颌疼:手臂感到沉重或者不受控制,而且这种原因不是由于关节和肌肉引起的,就要注意下是否因为心肌梗死的影响。如果是肩膀以上到脖子这个地方感觉到疼痛,或者不自在甚至有燃烧感,也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现之一。4、心悸心慌,心率增快、早搏或心律不齐:在情绪稳定时觉心悸、心慌、坐立不安,这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脏疾病。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即心脏过早地跳了一次,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梗会出现无缘无故的心跳加剧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天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去医院做进一步诊断,看看心脏是否出了问题。5、焦虑不安:正常人焦虑不安大多与情绪有关,而有人在情绪稳定时仍觉心悸、心慌、坐立不安,这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心率增快、心律不齐是心慌焦虑常见原因,多由心脏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应早期干预,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6、头晕目眩:头晕眼花和眩晕,可能是血管堵塞或心脏瓣膜疾病的征兆,如果伴有心悸,则必须当心。快速站立时出现头昏眼花,也可能是心脏异常的一个信号。头昏头晕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睡眠差、颈椎病、高血压等是较常见原因。但伴随血压明显偏低的头晕头昏,可能是心功能受损等所致,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此时应迅速就医。7、衣服和鞋子突然变紧:很多人会感到衣服、鞋子会突然变紧,一般都会认为自己发胖了,但对于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这样可能是提示心功能受损。这主要是心排出量血下降,肾脏血流量减少,排出的水分减少,从而出现下肢浮肿、体重增加的情况,要注意及时就医。8、少尿且下肢浮肿:出现少尿和下肢浮肿,很多人常认为是肾脏出了问题。实际上,心脏功能受损会导致肾脏血流不足或体静脉压力过高,常出现少尿及下肢浮肿等。肾脏长期缺血,可致肾功能恶化,出现蛋白尿,血肌酐上升,并形成心衰加重的恶性循环。9、食欲不振:心脏功能受损的患者除了有食欲不振的表现,还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便秘、上腹痛等症状,多是由于右心功能衰竭,胃肠道淤血引起。10、容易疲劳或终日乏力:身体在一阵劳累过后感到疲惫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突然出现以及没有任何征兆的疲乏感,就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