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知识库 > 冬天脚出汗是什么原因

冬天脚出汗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1-01-02 10:11:22

1、女生冬天脚出汗是什麽原因

冬天脚易出汗的原因:
脚总是出汗实际上是原发性手汗症,它是一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常见于亚热带地区年轻人,是由于负责支配足底汗腺分泌功能的交感神经活性过高所致,症状的主要表现有:
1、与外界温度无关,内侧手掌多汗,轻者手掌湿润,重者可看见汗珠,更甚者会沿着手指滴汗;
2、精神紧张的时候会出汗更多;
3、具有突然性和间断性,每天出汗次数不定,一般持续时间在5~30分钟内,睡觉时出汗反而不多;
4、夏季症状较为严重,冬季则相对较轻。
5、40%~45%手汗症患者伴有足底多汗的表现,25%~30%合并腋窝多汗,1%~5%合并头面部多汗;
6、手脚汗多湿冷,有时仅33℃左右,冬天一易生冻疮和出现“脱皮”。
脚爱出汗的处理方法:
1、使用爽身粉在潮湿的脚上进行涂抹和适当搓擦,使潮湿的皮肤变得干燥光滑;
2、使用电吹风吹干鞋袜,保持脚部干燥暖和;
3、穿透气性好并透气孔的鞋子,减少水汽的积聚;
4、袜子厚度适中,避免出汗不舒适;
5、勤换袜子,洗干净的袜子吸水性和舒适性都更好,能够缓解出汗的影响;
6、鞋子多晾晒,多双鞋子轮流更换;
7、冬天准备烘鞋器,杀菌、去水分;
8、茶水或醋泡脚,每次一小时、坚持一个月;
9、洗完澡需将脚擦干净,毛巾要经常更换;
10、使用一些药物辅助治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冬天脚底出汗是什么原因?

鞋里垫干丝瓜瓤压扁它,治疗脚汗
脚凉大多与环境气温比较低、个人的体版质较弱、末梢血液循环不好等有权关。末梢血液循环不良,手足等部位的血供不足,就会出现脚凉。建议你去医院检查是否存在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低等疾病,如果排除疾病的原因,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营养来改善。另外,脚部出汗太多也会使得脚凉,所以要注意保持脚部干爽。
如果频率比较高地出现手脚冰凉,那首先就要考虑保暖,特别要注意腿、脚,正如俗话所说“寒从脚下起”,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另外可以适当做些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食疗,多吃一些含热量较高的食品,如牛羊肉、辣椒、葱、蒜等食品。

3、冬天脚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

手脚爱出汗,与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等都有关系的。身体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应该是干的。而手脚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没有汗,手心脚心却满是冷汗,感觉冰凉的。有的人越到冬天手越出汗。
主要是末梢循环不好,一方面因为寒冷,末梢循环功能不好,则动脉的血流向四肢末端变少,带去的养料和氧气就少,导致该部分机体组织新陈代谢大大减低,产热少,所以温度低,会发冷;

另一方面,静脉血回流受阻,这就表示四肢产生的一部分代谢物,无法随血液循环流向肾脏去代谢,只好从汗腺排出体外,所以出冷汗。

气虚,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手脚出汗、食欲下降、轻微活动后就流汗不止等特征,中医认为这是气虚的表现。这种情况常常是在白天出汗过多。

阴虚,阴虚人群会在入睡后出汗,且出汗量较多。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盗汗”,这类人除了手脚出汗,还会有失眠心悸、手脚心热、面部发红发热等现象,多为肾阴虚所致。

脾胃功能失调,冬天常手脚出汗和脾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脾胃虚弱,就会造成手脚出汗。并且,还会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这些都属于津液不足的虚热症。

一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压、神经系统疾病、发热性疾病、结核等均可造成异常手脚出汗,并伴随明显的相应症状。

精神因素,冬天手脚出汗和精神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如精神太过紧张、心烦气躁、悲愤、焦虑等,这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失调,导致汗腺分泌过剩。

冬天手脚出汗需要注意

中医认为,手脚出汗过量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所以调理脾胃是缓解冬天手脚出汗的有效办法。日常饮食应营养均衡并且细嚼慢咽。可以多吃胡萝卜、薏仁、香菇、蜂蜜等健脾胃的食物。

气虚阴虚的人群容易在冬天手脚出汗,并且还会伴有失眠心悸,食欲差等其它症状,所以,要多做运动,以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体质。还要多吃补中益气、滋阴养血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大枣、党参、阿胶、南瓜以及五谷杂粮等。

冬天手脚出汗过多,就应该保持手脚干燥,否则还易滋生细菌。手脚多汗时,可以擦一些爽身粉于手脚,以保持手脚干燥。另外,建议穿丝质的袜子,比较不容易使脚出汗。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肥甘厚味、油腻之物。海鲜、鱼虾、鸡肉、羊肉等“发物”尽量不吃,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和酒精的刺激。

4、冬天,晚上脚老是出汗怎么回事?

你是阴虚盗汗! 建议你用六味地黄丸调理治 或找中医辨证调理治疗! < 阴虚盗汗> 病证名。由阴虚热扰,津液外泄所致盗汗。见《赤水玄珠·汗门》。《医略六书·内因门》:“盗汗属阴虚,阴虚则阳必凑之,阳蒸阴分,津液越出,而为盗汗也。”证见盗汗、烦热、口干。 治宜养阴清热,用六味地黄丸、益阴汤。偏于火旺者,用当归六黄汤。 辨盗汗证:心阴虚盗汗,肝肾阴虚盗汗,肺阴虚盗汗,脾胃阴虚盗汗. 原因多为病人“阴虚”所致,用通俗的话讲,在食疗上多吃些滋阴补益的食物,如:大枣、黑豆、核桃、黑芝麻、血糯、桂圆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食品;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当夜间出现盗汗症状时,要注意观察发汗原因,必要时去医院就诊,不可盲目服药,随意进补,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具有调节人的体温的作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出汗可散热降温、减少中暑。中医认为,汗是人体内津液受阳气蒸发从汗孔排出的水液。生理性多汗见于炎热的天气、过高的室温、过厚的衣褥或精神紧张等情况。若是无上述情况而出汗过多就不正常了。中医认为,这种多汗乃因虚所致,故有“虚汗”之说。“虚汗”以全身或局部非正常出汗为主要症状。其中,若白昼经常出汗,稍一活动就加重者称为自汗;若在睡觉时出汗,醒来自止者为盗汗。自汗、盗汗在内科和儿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其病理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也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调或病后失养而致。无论自汗还是盗汗,皆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顾名思义,“虚汗”多见于虚症。它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发生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汗为心之液”,若病人出汗太多或自汗、盗汗的病程持续时间过久,将导致精气耗伤,出现精神倦怠、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思饮食、容易感冒、睡眠多梦等阴阳失调的症状,损害人体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其他疾病。对儿童患者的影响尤其明显。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出汗过多会导致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流失和电解质失衡,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常出虚汗的孩子,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发育迟缓。作为孩子的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据笔者了解,目前用于治疗虚汗症的药物尚不多,而以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虚汗停颗粒”较为著名。奇星“虚汗停”是以宋代著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牡蛎散”为基础,经对原处方进行调整和改进,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精制而成。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法则,精选煅牡蛎、黄芪、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等诸味药材科学组方和配伍,达到益气养阴、固表止汗的目的。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虚汗停”用于治疗气虚或气阴两虚引起的自汗、盗汗疗效显著。) 自汗多属于气虚不固,治疗上宜补虚敛汗。如果患者出现汗出恶风,动则加重,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苔薄白等症状,中成药可以进用玉屏风口服液、贞芪扶正胶囊。汤药可以选用经验方: 黄芪15g 白术10g 防风10g 麻黄根10g 浮小麦10g 生牡蛎20g 水煎服,每日2次。 饮食疗法可用瘦猪肉50g,浮小麦30g, 黑豆30g。 瘦猪肉洗净切块,加人浮小麦与黑豆煮熟,吃肉和豆,喝汤,每日1剂,可以辅助治疗自汗。外治法:取郁金30g,五倍子9g,研成细末。取10g细末,用适量蜂蜜凋成两块2分钱硬币大小药饼,置于双侧乳头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可治疗自汗。 平时自汗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勤洗澡,更换衣被,保持身体清洁,注意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自汗者宜吃鸡、鸭、鱼、蛋、山药、扁豆、羊肉桂圆、狗肉等有营养价值的食物,不宜吃生冷瓜果及蔬菜还要适当节制房事。每天多饮水,维持体内正常液体量。 另外,风湿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常出现自汗,治疗应针对原发病。这里讨论的仅仅是单纯性自汗的治疗,切不可一概而论。必须诊断清楚,方可遣方用药。 盗汗多属于阴虚内热,治疗上宜滋阴降火。如果患者夜寐盗汗,手足心热, 心烦口干,舌红少苔。中成药可用知柏地黄丸治疗。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知母10g 黄柏10g 银柴胡10g 白薇10g 浮小麦10g 麻黄根10g 生地黄15g 当归10g 竹叶9g 水煎服,每日2次。

5、冬天手脚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

手脚copy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湿热,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一下: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
舌苔黄腻

脉数


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

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
腹满
,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

其他如
肝胆湿热
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
膀胱湿热
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

大肠湿热
见腹痛腹泻,甚至
里急后重
,泻下
脓血便
,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证
:口苦、口干、口粘、烦渴、渴不欲饮、面赤唇红、
口舌生疮

壮热

身热不扬
、午后尤甚、恶寒、头痛身重、厌油、不思饮食、上腹胀满、腹痛、里急后重、角膜雾状浑浊、舌质红、苔黄腻、
脉滑
数、玄数、濡数。

6、冬天脚出汗是什么原因啊?

手心出汗,与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等都有关系的。身体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内手心也容应该是干的。而手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没有汗,手心却满是冷汗,感觉冰凉的。有的人越到冬天手越出汗。手心出汗是体质虚寒的表现,如果你同时很怕冷,并且冬天手脚冰凉的话,应该就没错了吧。多吃些温补的食物调理身体,还要加强锻炼,目的是加速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7、冬天脚特别能出汗是怎么回事?

天脚特别能出汗,是怎么回事?这是指的你的身体里的湿气太重,或者是有的是更年期导致的

8、为什么在冬天脚更容易出汗?

1、其实你的脚不光是冬天才出汗,它在夏天也一样会出汗,只是夏天的汗液蒸发的快,你没有太明显的察觉。
2、冬天防治脚出汗的途径有:
1)每天晚上用温水泡脚;
2)穿全皮的鞋子,且要垫一双纯棉质地的鞋垫;
3)穿纯棉的袜子(必须是100%纯棉质的,不含其它如氨纶之类的成分)。
这样以来你的脚就不会有出汗的那种潮潮的感觉了。
有的人特别爱出汗,即使是在大冬天,手脚也总是湿乎乎的,这样可能就是一种病态,叫“多汗症”。多汗症发病率很高。据研究,每500人中就有1人易患此病。也有研究称,此病可能和基因有关。出汗是由交感神经系统控制的,人体的汗腺多达500万个,其中2/3的汗腺分布在手掌,所以紧张的时候手心容易出汗。专家认为,多汗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汗腺分泌过剩。
手脚多汗,医学上称做"局限性多汗症,多发生在情绪波动度较大的青壮年身上。"局限性出汗症的治疗,一般采用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片等。如果汗出很多,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但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故临床上多配合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可分虚实两种类型。脾胃虚弱者还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津液不足的虚热症。可选用增液汤(生地、玄参、麦冬各20克)加枣仁、牡蛎、石斛、合欢花各15克治疗。脾胃实症者多因饮酒过多及过食辛辣肥甘所致,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可选用三仁汤(杏仁、白蔻仁、厚朴、半夏、竹叶、通花各12克,苡仁、滑石各30克)加黄芩、莱菔子各15克治疗。中医还认为,会阴部多汗与肾的关系密切,也分虚实两种症型。虚症者汗出在梦中,醒来胯下汗津津,可用知柏地黄丸调治;终日胯下潮润、动时增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调治。
治疗局限性多汗症时应注意保持良好情绪,戒绝烟酒,少吃辛辣厚味食物。另外,用5%的明矾液每日浸洗局部,以及用松树、桉树叶煎水浸洗,都有一定疗效。

与冬天脚出汗是什么原因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