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针眼了怎么办?
你好,针眼又叫麦粒肿。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炎症,相当于皮肤的疖内肿。
一、以容下几种情况比较容易产生针眼:
1.过度疲劳、情绪紧张,引起内分泌失调,皮脂腺排泄不畅。
2.油性体质,或吃过多油炸制品、巧克力等,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分泌出口容易阻塞。
3.用不洁的手搓揉眼睛,或是长期配戴隐形眼镜导致结膜炎,容易感染细菌。
4.平常爱揉眼睛、抵抗力低、偏食、眼睛过度疲劳、很少眨眼睛、睡眠不足的人,都是长针眼的高危险群二、一般说来,轻微的针眼约在三至五天内便会痊愈。治疗方式为局部涂抹抗生素如红霉素眼药膏,热敷可加速针眼之消褪;若脓点出现,则应切开排脓;若感染症状严重,便需口服抗生素。若出现针眼的症状或已长出针眼,更要注意眼部清洁,可减缓病情加速复元,一般说来,轻微的针眼约在3至5天内便会痊愈。
三、中医讲‘诸毒疮疡皆属于火’上下眼睑属脾所统,可能与消化不良,大便不好等消化系统有关系。在这个病的治疗中,要注意忌食腥,辣椒。如果是反复发作的话,你可以用全蝎粉,一次1g,日2次,连用7天以上.专治各种毛囊炎和麦粒肿,在临床上应用效果非常好.
楼主可以试用,祝康复!
2、长针眼怎么办?
从你的描述来看,考虑可能和孩子体质比较热,再加上饮食不当上火,眼部回的卫生没做好,等引起的麦粒肿答有关系。建议,做热敷同时使用消炎的眼膏,比如金霉素眼膏,多喝水,多吃些降火的食物,比如梨子,海带汤等,加上相应药物口服,比如头孢呋辛酯分散片,如果一周没有完全恢复,要去医院眼科手术治疗。
3、眼睛长针眼怎么办
引起麦粒肿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使用抗生素类眼药水、眼膏进行治疗回。其中,针眼在医学上称之答为麦粒肿,是眼睑的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眼睑有两种腺体,在睫毛根部的叫皮脂腺,其开口于毛囊;另一种靠近结膜面埋在睑板里的叫睑板腺,开口于睑缘,麦粒肿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两型,多在劳累,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出现。
4、起针眼了怎么办
“针眼”在医学上叫麦粒肿,又叫眼睑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
的急性炎症,相当于皮肤的疖肿。
麦粒肿又有内、外两种:
外麦粒肿,是指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炎症。它的特点是眼睑局限性
红肿、疼痛、局部有小硬结,并有压痛。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患侧耳前淋巴
结肿大、压痛。数日后,毛囊根部出现黄色脓点,不久溃破排脓,症状消失而
痊愈。
内麦粒肿,是指眼睑里的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症状与外麦粒肿相似。
但因炎症位于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故疼痛较剧,炎症持续的时间也较长,数
日后在睑结合膜面出现黄色脓点,最后溃破睑结合膜排脓,炎症逐渐消失而痊
愈。
诱发针眼的原因有四
1.眼睛过度劳累,使眼睛四周的眼轮肌收缩,而把腺体开口堵塞
2.用不干净的手去揉擦眼睛,使细菌自腺体开口处跑进去
3.与食物有关的过敏,如有些人嗜食海鲜、巧克力等等
4.如果反复发作麦粒肿,要注意全身检查有无糖尿病
患“针眼”后的注意事项
1、在眼睑红肿有脓点时,千万不能用手去挤。因为眼睑血管丰富,眼的静脉与
眶内静脉和面静脉相通,又与颅内海绵窦相通,而且眼的静脉缺乏静胲瓣,挤
压脓肿时由于血液向各方面回流,造成炎症扩散,引起严重的合并症,如眼眶
蜂窝织炎、海绵窦栓塞及败血症,从而危及生命,应该引起重视。
2、要及时到医院请眼科医生进行治疗,如果已经化脓,可以进行切开排脓,这
样既能促进早日痊愈,又可以减少疤痕。
小知识:
针眼(麦粒肿)与霰粒肿的不同
麦粒肿是毛囊或腺体的急性细菌感染发炎,所以眼皮会红、肿、热、痛。发生
部位在眼睑缘。
霰粒肿是慢性炎症引起之肿块,较不痛,发生部位距离眼睑缘较远。所产生之
肿块由眼皮可以摸到,或是将眼皮翻过来时,在眼睑的结膜上可以看到肿块。
针眼如何治疗
针眼就是麦粒肿。刚发生针眼时,眼皮肿痛可用冰敷,并点消炎眼药水,必要
时口服抗生素。大部份的病例在三至四天内可以消退;若腺体肿胀化脓,则须
手术切开排脓。
5、起针眼怎么办
你的情况复可能是不小心损伤制了睫毛毛囊和的睑板腺引起了针眼,也就是麦粒肿。不要紧的,可以尽快治疗好的:建议眼部滴氧氟沙星滴眼液和地塞米松滴眼液,交替用。配合眼部热敷,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同时口服阿莫西林胶囊。这几天要少看手机,保证八小时的睡眠时间,不熬夜。
6、起针眼怎么办?
这种小疙瘩叫麦粒肿,我之前也长过呢!不要担心,过几天就会好,
麦粒肿即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称为针眼。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屈光不正、糖尿病、消化功能紊乱、体质虚弱及不良卫生习,惯者易患此病。有内外之分,发生于睫毛、毛囊或周围的皮脂腺者,称为外麦粒肿;发生于睑板腺者,称为内麦粒肿。本病为常见病,多见于青少年,预后较好,无损于视力。但反复或多发者,日后可能影响眼睑外观或功能。 [临床表现]
初起有眼睑痒、痛、胀等不适感觉,之后以疼痛为主,少数病例能自行消退,大多数患者逐渐加重。检查见患处皮肤红肿,触摸有绿豆至黄豆大小结节,并有压痛。如果病变发生在近外眼角处,肿胀和疼痛更加明显,并伴有附近球结膜水肿。部分患者在炎症高峰时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外麦粒肿3~5日后在皮肤面,内麦粒肿2~3日后在结膜面破溃流脓,炎症随即消退。也有部分麦粒肿既不消散,也不化脓破溃,硬结节长期遗留者。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即可确诊。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局部湿热敷,用干净毛巾或纱布,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
(2)抗菌素眼药水如氯霉素或利福平或氧氟沙星点眼,每日4~6次。抗菌纱眼膏如金霉素或红霉素涂眼,每日1~2次。一般不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个别重症,可肌注青霉素或口服抗生素。
(3)脓肿成熟,出现黄色脓头,可切开排脓。但切忌挤压局部。 2.中医药治疗
(1)外治法:外涂玉枢丹或清火眼丸。取药研磨成汁,涂于结肿部位。
(2)内治法:
①风热外侵:睑部肿物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伴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金银花、连翘15克、桔梗12克、薄荷6克(后煎)、淡竹叶10克、甘草6克、防风10克、大花 粉12克、牛蒡子10克、芦根10克。
中成药:银翘解毒丸。
②热毒壅盛:眼睑红肿痛难睁。兼有口干,头痛,发烧,尿黄,便秘,舌苔黄、舌质红,脉数有力。
治法:泻火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