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知识库 > 冻伤怎么处理

冻伤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2021-01-01 14:45:57

1、冻伤怎样处理?

冻伤即身体表面受低温损害后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的病变,一般分为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冻伤多发生在手指、足趾、耳垂、鼻子等处,出现皮肤发红、发痒、红肿等。损伤在皮肤浅层,产生红紫色斑点,局部发痒、刺痛、感觉异常者为Ⅰ度冻伤;若损伤达皮肤深层,局部红肿更明显,出现水疱,内为血清样液或血性液,疼痛较剧,但感觉迟钝者为Ⅱ度冻伤。若出现寒战,四肢发凉,发白,发绀,继之感觉麻木,四肢无力,疲乏,反应迟钝,神志不清,进入昏迷,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呈冻僵状态者为全身冻伤。

冻伤的治疗原则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止或减少伤残,最大限度地保留生存能力的组织和患肢功能。

冻伤的急救,首先应使病人脱离寒冷环境,把患者置于暖和的屋内,迅速脱去寒冷潮湿或紧缩的衣服鞋袜(若衣服鞋袜冻结不易解脱时,不可勉强,以免撕脱皮肤,可立即浸入温水中,待融化后解脱),进行保暖。可给予温热的食物或少量酒(病人未脱离寒冷环境时不宜饮酒)。待患者体温恢复后,可轻移患部,并可行按摩,用柔软干净的布巾,轻轻地在患处反复按摩。

温水快速复温是冻伤急救的关键,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手部的冻伤,可在与体温差不多的温水中反复浸泡,每次浸泡4~5分钟后取出,直到冻伤部恢复正常体温时为止。全身性冻伤患者可将冻僵病人进行全身浸泡,一般1.5~30分钟,体温迅速提高至接近正常(肢体浸泡至潮红有温热感)为止,不宜过久。

对全身性冻伤病人,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抗休克治疗等。伤口溃烂化脓或手脚变紫者须速送医院。

急救时,若一时无法获得温热水,可将冻伤部位或冻伤病人置于救护者怀中或腋下复温。注意不可直接用火烤,也不能把浸泡的温热水加热,所有冻伤部位应尽可能缓慢地使之温暖而恢复正常体温。切忌直接用雪团按摩患部及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对已复温的病人,不能再用温热水浸泡,否则可增重组织损伤和坏死。

为了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组织坏死,还可应用封闭疗法、抗凝剂、血管扩张剂等。对冻伤局部宜先行清洁消毒,用针管吸出水疱内液,保暖包扎,Ⅰ、Ⅱ度冻伤可用樟脑软膏、桑寄生软膏或冻疮软膏局部涂敷,Ⅲ度冻伤可用暴露疗法或50%酒精湿敷,加速局部干燥,防止感染及大片组织坏死,待分界线清楚后可行手术切除或自溶脱痂植皮,有肢体坏疽者应截肢。也可应用抗菌素预防或控制感染。

冻伤一般可以预防,特别在寒冷地区,要充分保护暴露在外的肌肤,可戴上手套、帽子等,衣着应温暖,不透风,而且松紧适度,鞋袜不要过紧,注意保持干燥,潮湿时要及时更换,宜吃热食,外出时不要大量饮酒,在高寒地区劳作时间不宜过长。

2、冻伤的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冻伤是低温引起的人体损伤

3、怎样处理冻伤?

冻伤不能用很热的水烫,会把皮肤烫坏的。那只有在温暖的房间里面就可以了。

4、发生冻伤应该怎么办?

发生冻伤时,应迅速使病人脱离低温环境和冰冻物体,立即施行快速复温,用38℃~回42℃温水浸泡伤肢或浸泡全身答,水量要足够,水温要比较稳定,浸泡20分钟左右。注意冻伤后勿用冰雪涂擦伤处,勿用火炉烘烤。复温后,一度冻伤创面保持清洁干燥,数日后可治愈。二度冻伤经过消毒后,创面干燥者可加软干纱布包扎;有较大水泡者,可将泡内液体吸出后,用软干纱布包扎,或涂冻伤膏后暴露。三度、四度冻伤多用暴露疗法,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待坏死组织边界清楚时予以切除。若出现感染,则应充分引流;对并发湿性坏疽者常需截肢。小面积一二度冻伤,可在家中治疗,而面积较大的二度冻伤和三、四度冻伤,病情重,并发症多,常需进行全身治疗和手术治疗,所以,以住院治疗为宜。

5、冻伤应该怎样处理?

冻伤的处理包括,早期用衣物或用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或其他身体表面使内之保持适当温度,以维持容足够的血供。水浴温度应为37℃~43℃,适用于各种冻伤。除非有禁忌,止痛剂应在快速解冻时服用,以便止痛。当皮肤红润柔滑时,表明完全解冻了。

6、出现冻伤后要怎样进行处理

冻疮常见于冬季,是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回水疱、答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
那要怎么预防冻疮发生呢?
1、首先,用热水泡手,让手部在热水的刺激下感到麻麻的状态最佳,侵泡3-5分钟。水凉了的话就再加水。
2、泡完之后感觉将水擦干,不要等到水自己蒸发了让手又寒了。
3、擦干手之后涂抹上皲乐霜可以去除冻疮。
4、出门一定要佩戴手套,如果手部的部分区域受凉的话,就会造成这块区域生冻疮的,而且如果手部受寒的话也不利于旧冻疮的恢复与治理。
5、得了冻疮之后首先要增加衣物进行防寒处理,如果自身穿着单薄的话无论有什么方法还是保证不了体温维持在手部血液循环的适宜温度的,所以保暖是前提。

7、冻伤该怎么处理好?

一、皮肤冻伤的处理方式

引起冻伤的主要病因是人体长时间暴露于0℃以下环境中。一旦我们不慎冻伤了皮肤最基本的治疗是迅速复温,防止进一步的冷暴露以及恢复血液循环。冻伤的早期治疗包括用衣物或用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或其他身体表面使之保持适当温度,以维持足够的血供。需要快速水浴复温,水浴温度应为37℃~43℃,适用于各种冻伤。除非有禁忌,止痛剂应在快速解冻时服用,以便止痛。当皮肤红润柔滑时,表明完全解冻了。禁忌用冰块擦拭冻僵的肢体、干热或缓慢复温,这可进一步损伤组织;对受伤部位的任何摩擦都是禁止的。

应予以支持疗法,如卧床休息、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保护伤口以及避免创伤。在伴有冻伤的低体温患者,最重要的是肢体复温以前先完成体液复苏和恢复核心体温,以预防突然出现的低血压和休克。建议使用抗凝剂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坏疽,己酮可可碱、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可能有效。

二、皮肤冻伤应该怎么预防

加强对寒冷气候条件下工作者的防冻教育。使其尽量减少体温散失,着装应宽松,保暖,尤其是肢端和耳鼻颊处,应注意保暖。鞋袜应保持干燥,手脚应保持干燥。在无法避免潮湿时,可外涂凡士林,以便预防。皮靴应较大而不紧,不透水。在潮湿地区,可于鞋外涂油或凡士林。此外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进食高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一旦发生冻伤,应尽早进行治疗。

8、冻伤了怎么办?

冻伤是一种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冻伤可分为局部或全身(冻僵),多因寒冷、潮湿,衣物及鞋带过紧所致,常发生于皮肤及手、足、指、趾、耳、鼻等处。该病病程较长,冬季还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对于一些女同学而言,不仅影响了双手的美观度,还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治疗方面,虽方法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

一、冻伤的治疗

冻伤分四度:第一度冻伤最轻,亦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泡,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皮肤,痛感丧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丧失,愈后可有瘢痕形成。

治疗时首先须脱离寒冷环境,除去潮湿衣物,置身于温水中逐渐复温,对全身严重冻伤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呼吸,增强心脏功能。对冻疮除复温、按摩外,可用酒精、辣椒水涂擦,效果较好,或用5%樟脑酒精、各种冻疮膏涂抹,有一定疗效。二度冻疮如伴有水泡,可用消毒针穿刺抽出液体,再涂抹冻疮膏。三四度冻伤则须在保暖的条件下抢救治疗。

常用药品有外用:冻疮膏、消毒棉垫、纱布、绷带。内服:感冒冲剂、姜糖水、去痛片、安定。

二、防冻用水

很多人冬天早晚洗脸不敢用冷水,有人没有热水宁愿不洗。其实冬天用热水洗脸舒服倒是舒服,但对健康不利。因为脸上的皮肤毛孔遇热水舒张后,很快又遇冷空气紧缩,如果频繁受这样的刺激,皮肤很容易产生皱纹。而在晨起或午休之后,用冷水浸过的毛巾湿润脸部,可使人顿时产生一种头清眼明的感觉,精神也为之振奋。在洗冷水脸的过程中,冷水的刺激既可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又可改善皮肤组织的营养结构,增强皮肤的弹性,消除或减轻面部皱纹。冷水洗脸的保健作用在于锻炼人的耐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患者也有益处。

睡前洗个热水脚,既干净卫生,又解除疲劳,还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脚在人体最下部,属于人体末端,在热水的浸泡下,血管扩张,局部的血液流动加快,从而增加了下肢营养的供应。所以冬季坚持用热水洗脚,对冻疮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患有失眠症和足部静脉曲张的人,每晚用热水洗脚,能减轻症状,易于入睡。当然,洗脚水也不能太烫,冬季以不超过45℃为宜。

三、防冻饮食

多吃主食,适当吃点羊肉、鹌鹑和海参。狗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

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壳、牡蛎、沙丁鱼、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

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产生热量。比如海带、紫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应多吃韭菜、红枣、大葱、绿豆芽。

四、运动驱寒

冬季坚持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的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肌体抗寒能力。冬日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运动量应由小到大,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

对于不爱运动、不能坚持锻炼的人,有一种不受场地限制、随时可做的活动也能使身体暖和。比如搓手,搓手的时间可长可短,只要两只手闲下来的时候就可以做,时间稍长,两只手就会感到暖烘烘的。

另外,当气温降到零下10℃时,有些人的耳朵就要长冻疮。预防耳冻疮,除注意耳部保暖外,经常用手把耳朵搓至发热也是很好的办法。

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几乎没有冻伤病人了,即使有也是冻疮。对冻疮的主要预防措施一是要注意保暖,二是要注意局部血液循环。如果发生了冻疮,不要用热水烫患处,要用温水清洗。可以用红外线等一些物理疗法治疗,也可以用些药物来促进血液循环。

9、冻伤的正确处理方法是怎样的呢

1、用热水泡手,让手部在热水的刺激下感到麻麻的状态最佳,侵泡3-5分钟。版水凉了的话就再加水,权泡完之后将水擦干,不要等到水自己蒸发了让手又寒了。擦干手之后涂抹上护手霜或者冻疮膏皲乐霜可以去除冻疮。
2.、出门一定要佩戴手套,如果手部的部分区域受凉的话,就会造成这块区域生冻疮的,而且如果手部受寒的话也不利于旧冻疮的恢复与治理。
3.、得了冻疮之后首先要增加衣物进行防寒处理,如果自身穿着单薄的话无论有什么方法还是保证不了体温维持在手部血液循环的适宜温度的,所以保暖是前提。

与冻伤怎么处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