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鼻炎怎么治疗?
“急来性鼻炎的治疗以支持对症和对因源治疗为主,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主要包括:一,局部治疗,包括选用鼻用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或麻黄碱等,具有收缩鼻腔黏膜,减轻鼻塞,改善引流的作用,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选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其通过降低鼻粘膜炎性反应程度而缓解鼻塞,生物利用度低,全身副作用小。二,全身治疗,针对病因和全身症状进行治疗,如合并细菌感染,或可疑并发症发生时,可应用抗生素。此外多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有助于康复。”
2、急性鼻炎怎么治
鼻炎(Rhinitis)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版流清水涕,鼻痒权,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 鼻腔分泌的稀薄液体样物质称为鼻涕或者鼻腔分泌物,其作用是帮助清除灰尘,细菌以保持肺部的健康。通常情况下,混合细菌和灰尘的鼻涕后吸至咽喉并最终进入胃内,因其分泌量很少,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当鼻内出现炎症时,鼻腔内可以分泌大量的鼻涕,并可以因感染而变成黄色,流经咽喉时可以引起咳嗽,鼻涕量十分多时还可以经前鼻孔流出。
3、急性鼻炎如何治疗?
急性鼻炎为鼻腔黏膜的急性感染性炎症,俗称“伤风”或“感冒”。春秋季节发病率高,是鼻科的常见病。
病毒感染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致病病毒种类,常见有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等。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鼻腔黏膜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通过接触或吸入上述致病毒侵入机体,生长繁殖而发病。
本病潜伏期1~3天。起病时鼻腔内、鼻咽部及咽部有干燥及痒感、烧灼感,鼻粘膜刺激感,打喷嚏。继之出现鼻塞,并逐渐加重,早期从无鼻涕转变为大量清水样鼻涕。进入中期,鼻塞加重。全身症状因人而异轻重不一,常为周身不适、低热、头痛、咳嗽等。
小儿全身症状较成人重,可有发热、倦怠,甚至高热、惊厥等。可伴有较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呕吐等。
本病患者外出时应戴口罩,尽量勿出入公共场所。要经常锻炼身体,提倡冷水洗脸,日光浴。提倡正确的擤鼻法,即紧压一侧鼻翼,轻轻擤出对侧鼻腔的分泌物;或将鼻内分泌物吸入咽部再吐出亦可。若紧压两侧鼻翼,有力擤鼻可损害鼻粘膜,同时易将鼻腔分泌物送到鼻窦及咽鼓管,引起急性鼻窦炎、中耳炎。
全身治疗
早期发汗疗法可缩短病程,常用生姜、红糖、葱白煎汤热服。
(1)解热镇痛药:复方阿司匹林1~2片,或克咸敏1~2片,每日3次。
(2)中西成药:速效感冒胶囊2粒,或感冒清1~2粒,每日3次口服。
合并细菌感染时,应用磺胺类、奎诺酮类及青霉素等抗菌药物。
应用维生素药物,可促进机体代谢,缩短病程。常用维生素C400毫克,维生素B120毫克,每日3次口服。
局部治疗
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可使黏膜消肿,以利通气引流;病毒唑注射液滴鼻,有很好的毒副作用,可明显缩短疗程。
吸入蒸气法:取薄荷,或樟脑,或复方安息香酊液数滴,放入开水中,或用超声波喷雾器,或用酒精炉喷雾器,将蒸气吸入鼻内。促使黏膜消肿,利于通气引流。
4、急性鼻炎怎么治疗
其实
鼻炎,很多人都会得,而且一旦得过鼻炎,复发性几乎为100%,令人头疼不已,鼻炎看似小病,但因发炎部位毗邻中耳以及症状有时隐匿,因此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窍立通网转载...
5、急性鼻炎要怎么治
急性鼻炎实在就复是我们所说制的“伤风”或“感冒”,以气候多变季节发病较多,急性鼻炎的治疗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规范治疗急性鼻炎,不但能早日消除症状、进步学习工作效率、改善生活,更能防止急性鼻炎向慢性鼻炎转变。在急性鼻炎早期患者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而随着急性鼻炎病情加重,必须要尽早到正规耳鼻喉医院治疗,建议患者有足够的治疗意识,早日进行治疗。
6、该怎么治疗急性鼻炎
我现在也是得了急性鼻炎有快2个月了 现在正在用一种叫做《鼻爽》专的喷剂 在淘宝上属买的 效果还不错 还有要增强体质 多锻炼 在中医论坛上看见一个网友说 有一种叫保心安油在药店买来 需要香港原装产的,我也买来试了一下 用丝绵塞住鼻孔半个小时拿出来 再浸一下药水 换另外的一个鼻孔,现在我用鼻爽还不错,半个小时鼻孔就通畅了,我问了一下保健医师说急性鼻炎要是早期不控制就会变成慢性,建议我用梨和冰糖放水里煮沸情肺热,每天2次喝汁水,主要鼻不通窍内在肺,所以我也想外与内兼疗,一定会治好的,先前我也吃过中药 先是西药 怎么也吃不好一个月后 我吃的中药,都是那些凉性的药,现在我还配合吃一些维生素C,也许能事半功倍哦!我现在正在试行 效果还可以,你也去试一下 去淘宝买一个鼻爽 和香港产的保心安油 然后再用冰糖和梨试一下!
7、急性鼻炎怎样治疗?
【概述】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性疾病,俗称“伤风”或“感冒”。本病以鼻塞、流涕、喷嚏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又以冬季为多见。主要致病菌为病毒,各种呼吸道病毒均可成为致病菌。当机体由于各种诱因而抵抗力下降,鼻粘膜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上述病毒即侵入机体而发病,其病理为鼻粘膜急性炎症。
中医文献对本病论述多散载于“伤风”、“嚏”、“流涕”、“鼻塞”等病证范畴内。本病多因气候变化,寒热不调,或生活起居不慎,过度疲劳,风邪侵袭鼻窍而为病,又有风寒、风热之分。若风寒之邪外袭,皮毛受邪,肺失宣肃,风寒上犯,壅塞鼻窍而为病。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或因风寒之邪束表,郁而化热犯肺,肺气不宣,风热上犯鼻窍,鼻失宣畅而为病。
【治疗】本病治疗原则以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将本病分为风寒和风热两型来治疗。
1.外感风寒证【症状】鼻塞声重,喷嚏频作,流涕清稀,头痛,恶寒发热,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检查见鼻粘膜淡红肿胀,鼻内积有清稀涕液。【方一】通窍汤【来源】《古今医鉴》【组成】麻黄10克,白芷15克,防风15克,羌活12克,藁本12克,细辛3克,川芎12克,升麻10克,葛根12克,苍术10克,川椒10克,甘草6克。
【功效】辛温解表,散寒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用麻黄、防风、羌活、藁本疏风散寒解表;川芎、白芷、细辛疏散,风寒通窍;升麻、葛根辛甘发散,解表升阳;苍术发汗行湿;甘草调和药性。川椒大热,不利表散,可去而不用。
【按语】素有气虚者可加党参、黄芪益气。【方二】荆防败毒散【来源】《摄生众妙方》【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柴胡10克,前胡10克,川芎12克,枳壳12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茯苓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散邪,宣肺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荆芥、防风、生姜、川芎辛温发散风寒;前胡、柴胡宣肺疏畅气机;桔梗、枳壳、茯苓理气化痰利水;羌活、独活祛风寒、除湿邪;人参扶正祛邪,体实者可减去。
【按语】素有气虚者可加党参、黄芪益气。
2.风热犯鼻证【症状】鼻塞较重,鼻流粘稠黄涕,鼻痒气热,喷嚏时作,发热,头痛,微恶风,口渴,咽痛,咳嗽痰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见鼻粘膜色红肿胀,鼻内有黄涕。【方一】银翘散【来源】《温病条辨》【组成】金银花20克,牛蒡子12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荆芥穗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芦根12克,淡竹叶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疏风清热、消肿通窍;薄荷、荆芥、牛蒡子、淡竹叶、桔梗、淡豆豉助主药疏风清热、宣肺通窍;芦根生津护阴,而解口渴;甘草调和诸药而解毒。
【按语】若头痛较甚者,加蔓荆子、菊花以清利头目;咳嗽痰黄,加前胡、瓜蒌以宣肺止咳化痰。【方二】桑菊饮【来源】《温病条辨》【组成】桑叶15克,菊花12克,桔梗10克,连翘15克,杏仁10克,薄荷10克,芦根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散邪,清利头目。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用桑叶、菊花、薄荷疏风散邪,宣透风热,杏仁、桔梗、甘草轻宣肺气,祛痰止咳;连翘、芦根清热生津。
【按语】咽部红肿疼痛者,加板蓝根、射干以清热解毒利咽。
8、急性鼻炎如何治疗才能除根?
你好,避免接触过敏原治疗过敏性疾病首先要预防过敏,而预防过敏则首先应明确过敏原,然后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查找过敏原除了根据病史进行初步筛选,还必须通过体内或体外测试来明确。
9、急性鼻炎是怎么回事?有哪些治疗方法?
问题分析:急性鼻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冒,属于病毒感染,可以有较重的全专身症状。过敏性属鼻炎是机体的免疫反应,主要表现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等
意见建议:两者的治疗不同,急性鼻炎是抗病毒对症治疗,一周左右可以缓解。过敏性鼻炎主要是控制症状,会反复发作,很难根治。
10、如何治疗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1)全身治疗:大量饮水,热水泡脚,热水浴等。饮食清淡、易消化而富营养。症状较重者宜卧床休息。早期用发汗疗法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①生姜、红糖、葱白煎汤热服。②中医学认为本病系外感风邪引起,由于所感之邪毒有别,侵犯之途径不同,故有风寒、风热之分。主要症状为鼻窍不通、流涕、喷嚏,甚至不闻香臭。
外感风寒证在上述主症的基础上,兼有恶寒重、涕多清稀、鼻音重、头痛、恶寒、发热轻、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治以辛温通窍,疏散风寒。用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荆芥12g,防风10g,羌活9g,独活6g,前胡12g,柴胡12g,枳壳10g,桔梗6g,茯苓20g,川芎10g,甘草3g。水煎内服。外感风热证在上述主症的基础上兼有鼻内黏膜红肿,鼻痒气热,涕黄稠,发热,恶风,头痛,咽痛,口渴喜饮;舌质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治以辛凉通窍,疏风清热。可用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金银花30g,连翘12g,桔梗10g,薄荷10g,淡竹叶30g,甘草3g,荆芥穗15g,淡豆豉10g,牛蒡子15g,芦根30g。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0.3 ~ 0.5g,每日3 次;复方阿司匹林1 片,每日3 次。
中成药:强力维生素C 银翘片,每次3 片,每日3 次;感冒清每次1 ~ 2 粒,每日3 次。合并细菌感染或疑有并发症时,全身应用磺胺等抗菌药物治疗。
(2)局部治疗:血管收缩剂如1%(小儿用0.5%)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以使黏膜消肿而减轻鼻塞,通畅引流。应注意用正确的滴鼻方法,现简介如下:①仰卧法:仰卧,肩下垫枕;或仰卧,头尽量后仰并悬垂于床缘外,前鼻孔朝上。②坐位法:坐位,背靠椅背,头尽量后仰。③侧卧法:向病侧侧卧,头下垂(适用于单侧鼻窦炎或高血压患者)。体位取定后,经前鼻孔向鼻腔滴药,每侧3 ~ 5滴即可。
针灸疗法:鼻塞者,选用迎香、印堂穴;头痛选用合谷、太阳、风池等穴。强刺激留针10 ~ 15 分钟。
此外,应采用正确的擤鼻法:紧压一侧鼻翼,轻轻擤出对侧鼻腔的鼻涕;或将鼻涕吸入咽部再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