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知识库 > 盗汗是什么原因

盗汗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0-12-30 05:59:22

1、体虚盗汗的原因是什么

体虚多抄汗分为阴虚盗汗和气虚自汗,二者皆为卫气不固、体质虚弱所致,治疗上应以滋补和固卫气为主。您可以服用补虚的中药或中成药来进行调理,如常用的人参固本口服液,它既可以滋阴又可以补气,能有效改善体虚多汗的症状,增强体质。
服药调理的同时,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②平时在饮食上要加强营养,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各种绿色蔬菜和水果、蛋类、奶类、豆制品类,可吃一些猪肝、鸡肉、龙眼肉、乌骨鸡等药食两用的补虚的食物,同时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③注意保持良好心情,避免大喜大悲、情绪波动,不要有太大压力,少生气;④空余时间多参与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增强机体对外邪入侵的抵抗能力,改善体质;⑤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换季期间,及时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

2、身上出虚汗是什么原因啊?

虚汗是因为身体虚所致。虚汗常见的有两种,一种叫自汗,另一种叫盗汗,是由于回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答致汗液外泄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影响,日间时时汗出,活动益甚者为自汗;睡时汗出,醒后汗止者为盗汗,又称寝汗。自汗往往是气虚的表现,中医说气虚卫外不固,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自汗,稍微活动则汗出多,吃饭时出汗多,甚至静坐的时候都出汗。盗汗往往是以入睡后汗出,醒后汉止为特征的一种现象是阴虚,阴虚有内热,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内热慢慢把汗给蒸出来,一醒之后,卫气到体表固护住,出汗就停止,所以睡中汗出,醒则汗停止,就像偷盗一样,故名盗汗。盗汗需要滋阴,小儿出现盗汗,常见脾虚体弱。另外,睡前如果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室温过高或者盖的被子过厚,也会出现夜间出汗,要查明原因。对于生理性盗汗,如睡前活动大、吃太饱、吃过多高热量的食物等原因导致的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

3、盗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自汗、盗汗的食疗方法!自汗、盗汗是因阳虚、阴虚所致。多见于小儿、肺结核病人、产后妇女、大病初愈体虚的成人等。自汗是人在清醒的情况下,未受热又未劳动、未运动而汗出不止,出汗后怕冷、精神疲乏等症状。是因阳虚卫气不固引起的。盗汗是人在睡熟后不自觉的出汗,醒后即止,汗收后感觉烦热的一种症状。多因阴虚内热,迫汗外泄所致。盗汗常用的食疗方法:1、泥鳅汤:用泥鳅120克,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肠脏,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每天1次,小儿则分次饮汤,不吃鱼。连服3-5天。有补气益阴之效。适用于盗汗者食用,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盗汗,功效显著。2、豆豉酒: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饮用,每次2汤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气,解烦热等功效。适用于盗汗者饮用。3、糯米煲猪肚:每次用糯米500克、猪肚1个,把米放入猪肚内,用线结扎,加水适量,共煲1小时,调味后吃见风使舵喝汤,再将糯米晒干捣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补中益气、剑阴止汗等功效。适用治疗盗汗、自汗。4、红枣乌梅汤:取红枣15枚、乌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有益气敛阴、止汗之效。连服10天,对盗汗有疗效。5、乌豆煲塘虱:每次用乌豆100克、塘虱鱼2条,去内脏及鳃,加水适量煲之,豆熟时加盐、油食用。有养血益阴、滋肾调中等功效。民间用于治疗盗汗、自汗,病后体虚、血虚头痛、耳鸣、疲倦乏办等症。6、韭菜炒鲜虾:每次用韭菜150克、鲜虾250克去壳,加油急火共炒,熟后,加盐调味食用,每天1次。有补虚助阳,固泄等功效。可适用于治疗盗汗、阳萎、遗尿、遗精等疾患。
自汗常用的食疗方法:1、浓豆浆饮:每次用豆浆2碗,将其中1碗放入锅内,煎成豆腐皮状食;另1碗煮沸加少量白糖饮用,每天1次。有补虚益气之功效。2、枇杷叶糯米粽:每次用糯米250克,用水浸泡10小时,新鲜枇杷叶若干,洗净去毛后包粽,蒸熟服食,每天1次,连服4-5天。有补中益气、暖脾和胃、止汗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产后多汗等出汗异常疾患者服食。3、党芪五味炖猪心:每次用党参12克、黄芪12克、五味子9克、猪心1个,水适量隔水炖1小时,吃肉饮汤,每1-2天食1次。有补气益血、固表止汗等功效。4、枣豆黄芪煎:每次用红枣20枚、黑豆50克、黄芪30克,水煎分2次饮用,每天或隔天1次。有益气剑汗等功效。用于自汗者服食。5、杞子炖乳鸽:每次用枸杞子20-30克、乳鸽1只(去毛及内脏),加水适量,放炖盅内。隔水炖熟,调味吃肉喝汤。有补气益血之功效。6、沙参合剂煲瘦肉:每次用沙参15克、玉竹15克、百合15克、淮山15克、猪瘦肉100克,水适量共煲1小时以上,调味吃肉喝汤,每天1次。有养阴益气之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出汗、气短乏力、口干思饮等症。

4、盗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除了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出汗过多外,回引起盗汗的答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心血不足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血证之后,血虚失养,均可导致心血不足。因汗为心之液,血不养心,汗液外泄太过,引起自汗或盗汗。 2.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导致盗汗或自汗。 3.邪热郁蒸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5、出现盗汗的根本原因是啥?

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分 泌过多的甲状腺素,代谢率增高,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出现怕热、多汗,也有夜间盗汗者。

6、导致盗汗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分小孩和大人的,小孩的话一般是睡觉前你吃的多了,胃不好受。大人的话多半是因为气虚亏虚。

盗汗则是中医中的一个病症,是入睡后汗出异常,睡醒后汗泄即止的一种特别的病症。“盗”有偷到的意思(古代中医们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鬼祟祟来形容该病症),就是指每当人们入睡以后,汗液就像是盗贼一样开始偷偷流出来。

排汗就是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你每天运动引起的出汗,这对人体非常的有益,排汗可以促进人体排毒,有助于缓解高血压,而且对于女性就有不错的减肥和美容效果(多运动身体好)。但是汗多了话,就不一定了,可能是身体在给你预警了。

成年人盗汗患者因为现代生活压力比较大,加上体力和精神上的透支严重,就会发生夜间盗汗的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勤加的锻炼身体,合理的安排日常工作,合理的安排饮食,适当的进行减压。

气虚型的盗汗,大多是因为血管的扩张不好引起的,我们可以多服用一些补中益气的药物来调理。如果是心血不足引发的盗汗,还伴有轻微的失眠症状,我们就应该服食一些补心养血的药物进行调理了。如果你是阴虚的体质,产生的燥热症,我们就应该多吃一些养阴的药物或者食物进行调理。阴虚火旺的体质一般都会伴有五心烦热,我们应该试试滋养降火的药物。

7、盗汗是什么原因呢?

身体排汗对身体是一种保护,而夜间盗汗的原因很多,除与睡眠环境空气流通状况、寝具透气与否有关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以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
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证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金匮要略·水气篇》中“食已汗出
,又常暮盗汗出者
,此劳气也。”《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盗汗必属阴虚”。另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汗证》里还有“自汗盗汗
,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且临床尚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等,辨证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可选用中成药二至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

与盗汗是什么原因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