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健康养生担山步

健康养生担山步

发布时间:2020-12-02 11:04:51

1、健康或养生的经典句子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要想健康快乐,学会自己找乐.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知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为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千保健,万保健, 心态平衡是关键.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http://www.yikexun.cn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生而身先,外其生而生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养生好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养生好的运动方式有太极、慢跑、健走等,这些运动的运动量不会很大,但是又能很好地锻炼身体。

3、步行保健如何训练?

步行是人类最原始的动作,也是自有人类以来至今最基本的动作。通过50多万年人类的历史和多少万代人类种系特征的遗传,步行已成为人体必需生理性活动,它对人体保持健康有巨大的作用。

步行所带来的生理效应,首先是使全身的血液、骨骼、肌肉、韧带都活动起来;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都引导到十分活跃的带氧状态中;最后把身体各脏器的活动以及新陈代谢的内环境调节功能促进起来;最终是人体的整个新陈代谢活动被促进。可以说,步行一方面促进人体与外环境的物质交换,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人体内环境的净化和更新,从而使生命充满了生机。

现代医学也肯定,步行的确是一种最方便、最适用、最接近完美的健身运动。运动学研究,一个人的脚力强弱与这个人健康状态十分密切。美国华盛顿特区一个走路健身中心在其出版的《走路年鉴》中曾介绍,目前约有9000万美国人在为了健康而步行。日本医学有研究认为,人体从25岁开始老化,而人体脚力的减弱也是从25岁开始的。所以,他们认为步行是训练脚力的最有效手段。实际也正是这样,世界上很多高寿的健康老人,他们最喜欢的运动就是经常走路。如我国的数学家苏步青老人,活到了101岁,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喜欢打拳而喜欢散步时,他幽默地回答:“我的名字叫‘步青’,散步可使我永远保持青春的活力。”

正因为步行是方便、适用的健身方法,所以人们总结出很多种步行的健身方法,分述如下:

1.普通散步法1.普通散步的方法用慢速每分钟走60~70步、中速每分钟走80~90步,每次连续行走30~60分钟。此方法适宜于通常保健。

2.普通散步的留心事项普通散步是一种和缓轻松的运动,着重点应在匀速较慢的行走,不宜走得太急,思想最好保持愉快欢乐;散步时衣服要穿的适宜,既不要让身体过多地出汗,也不要着凉感冒;散步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晚;散步的地点最好安全平坦、空气新鲜;散步的姿势要抬头挺胸直腰,两眼平视前方,并配合有节奏地呼吸;散步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每次要走30分钟以上,每周要走5天以上;每天应走一次或早晚各一次。

此外,对于患有冠心病的人不宜在饭后立即散步,因为餐后因为胃部膨胀可反射性导致冠状动脉的收缩,使心肌供血减少,此时倘若立即行走容易加重心脏的负担,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胃下垂、贫血、低血压等病的人也不宜在饭后立即散步。正确的做法是在饭后应平静地休息一会儿后(最好在30分钟后)再开始散步。留心在雾大、风大的情况下不宜到室外去散步。

3.散步的保健效应一位美国学者曾说:“步行只要能坚持下去,可以代替很多的保健品。”散步的保健效应,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散步有调节代谢的天然作用:因为步行锻炼有助于促进代谢的正常化,所以,有些代谢性疾病可通过散步而得到防治。如:饭前饭后的散步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糖尿病患者经过一天的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低60%。现代医学证实了步行能提高机体代谢率,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散步1.5~2小时,代谢率增高48%,糖的代谢也随之改善。中医有治消渴病,要“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岁,然后食之(再吃饭)”的记载。

(2)散步是天热的镇静剂:散步能够缓和神经与肌肉的紧张。据证实,一刻钟轻快的步行所收到的放松神经与肌肉的效果,胜过服400毫克的镇静安眠药,且效力维持时间长、无副作用。故有人说:睡前散步、睡中享受。

(3)散步可平衡自律神经,起到健脑的作用:因为生活中的压力、紧张而导致自律神经失调,发生脑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差、焦虑等症状,通过散步可使大脑皮层得以休息,从而使自律神经得以平衡,使脑功能得到保健。

(4)散步出智慧:对整天伏案的脑力劳动者来说,在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步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在散步中或散步后,很多人的思维会变得十分敏捷。因此,西方有句格言:“散步出智慧。”德国大诗人歌德曾说过:“我最宝贵的思维及其最好的表达方式,都是当我散步时出现。”

(5)散步有益心脏与心血管健康:散步时心脏的反应表现为心肌加强收缩,心跳加快,心输量增加,血流加速,以适应散步运动的需要,这对心脏是一种有益的锻炼,对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也十分有利。

(6)散步有降血压作用:因为散步时能放松血管及平滑肌,故有助于使血压过高者降低血压。有人观察、高血压患者在平地上放松地长时间步行,能导致舒张压较明显的下降。此外,缓和的散步还能缓解头部的血管痉挛,减轻头痛症状。

(7)散步可增强肺功能:有关医学专家建议,肺气肿患者的运动锻炼能够选择散步训练为主要项目。因为散步为有氧运动,强度低,通常不会诱发气短、心悸等不适反应,还能够收到增强心肺功能的目的。

(8)散步可加强骨髓的造血功能:因为散步能够刺激交感神经,使骨髓细胞造血功能加强,能够大大改善贫血状况。

(9)散步可预防动脉硬化:英国有科研单位通过实验证实,经常散步或步行的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率最为明显,而不常活动的人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未发生变化。这说明,人们如能做到经常散步,便可起到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

(10)散步可起到按摩内脏、疏通经络的作用:因为散步运动是全身运动,在散步的行走过程中,人体的五脏六腑、肌肉神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推拿和按摩,从而起到强健脏腑、疏通经络、强筋健骨的作用。

(11)散步有消食化滞的作用:民间有“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俗语,意即强调饭后如能做适当的散步运动,对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肠道疾病有好的作用。

(12)散步有减肥的作用:因为较长时间的散步可增加体内的能量消耗,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利用。所以肥胖的人或倾向肥胖的人,只需能坚持每天散步4公里以上,并适当控制饮食,就可起到减肥的作用。

(13)散步有愉悦情志、充实生活的作用:经常与志同道合的人或亲人一块结伴散步,不仅可激发散步的兴趣,更可使情致愉悦,激发自体脑啡呔的发生,而且可使闲余的时间不觉而过,生活得更充实欢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经常与学生在郊外的小路上一边散步,一边探讨学问,生活显得从容不迫,逍遥自在,所以有人称亚里士多德学派为“逍遥学派”。

(14)散步有增强免疫的作用:因散步增加了细胞的含氧量,所以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了提高。一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鼻炎、咽炎等疾病的人,通过散步而使疾病好转其实是通过散步免疫功能得到了增强的表现;还有一些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的人通过散步体质变得较壮实或难以患感冒,也是免疫功能得到了增强的表现。

(15)散步可防治青光眼:青光眼是因为眼球内压力或眼压力升高引起的。美国医学家研究认为,平时活动少的青光眼病人,每周散步五次,每次30~40分钟,3个月后,其眼压可降低16%。

(16)散步可增强骨质:经常做散步运动,可增强骨质,因而能预防骨质疏松症。步行能延缓退化性关节的变化,因而步行还能预防或解除风湿关节炎的某些症状,预防腿的早衰。

2.快速步行法1.快速步行法的方法快速步行是介于跑步与普通散步之间的一种步行运动。行走时必须昂首、挺胸、摆动双手,一分钟要走110~130步;每小时要步行5~7公里;每次锻炼时间为30~60分钟;每天早晚一次,也可每天坚持一次走一小时,也可每次走一刻钟,每天走3~4次;每周至少走5天。

2.快速步行法的留心事项快速步行常用于增强心脏的能力和减轻体重。步行时最高心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20次以下。对于初学者来说刚开始应走的时间短些,其余应参照前面普通散步的留心事项。

3.快速步行的保健效应科学研究表明,经常做快步行走要比普通散步更能强健身体,更能发挥步行的健身效应,尤其是下面几项:

(1)快步走减肥效应明显:美国有资料报道,一群在加州以膳食减肥失败的胖子,经专家指导,接着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但是要求这些胖子一年里每天至少要步行30分钟。一年下来,所有参加这项运动减胖的人都减轻了体重,平均每人体重减轻22磅。快速步行减肥的好处在于所减去的是脂肪而不是肌肉。这与膳食减肥,导致肌肉丧失的情况不一样。由此得出结论,要想缩小桶状腹部的人,每天坚持大步疾走,是最可靠易行、方便实用的方法。

(2)快步走可明显增强心脏的功能:大步疾走,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倘若收到每分钟110次,保持10分钟以上,则可增强心脏肌肉与血管的韧性,这样便可减少心肌梗塞与心脏衰竭的机会。再者,人在快速行走时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促进血液送回心脏,可避免发生缺血性心脏疾患。倘若经常不走动,下肢便会软弱无力,就不能发生足够的推动力向心脏输送血液。

(3)快步走可防治下肢静脉曲张:奥地利科学家发现,每天陕步走3~4次,每次一刻钟,能够有效地防治下肢静脉曲张。原因是人们在快速行走时,将滞留在曲张状态的静脉内的血液往心脏方向输送,从而减轻对静脉壁的压力。

(4)快步走可明显地预防脑卒中:美国的一项实验报告指出,经常运动的女性脑卒中发病率比不常运动者减少40%,而快速步行者又比通常步行或散步者减少更明显。

(5)快步走可使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每天快步行走或慢跑2公里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消退。由此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是在一定程度上可逆转的病变,快步走运动在冠心病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6)快步走是特效的安定剂:美国一位著名的医生曾指出:“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剂,而轻快的步行(走至有疲劳感),是治疗情绪紧张的理想良药,并能使人们获得健康。”

至于快步走的其他保健功效,可参见前面普通散步节中的“散步的保健效应。”

3.定量步行法(又医疗步行)定量步行包括坡地和平地上进行。例如:在3度斜坡上散步100米,以后渐增至在5度的斜坡的路上散步2公里,或沿3~5度斜坡的道路散步一刻钟,接着在平地上散步一刻钟。此定量步行法适用于有心血管系统慢性病者和肥胖病的患者。

4.摆散散步法散步时两臂用力向前后摆动或用力向左右摆动,此散步法可增进肩周和胸廓的活动。适用于有呼吸系统慢性病的患者,同时可防治肩周炎

5.摩腹散步法散步的同时,两手叠按在腹部,顺时针或逆时针环绕肚脐按摩腹部,用于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肠道的慢性疾病。

6.足跟行走法散步时两脚尖翘起,用足跟行走,可与通常的散步交替进行。中医理论认为,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肾气虚衰,走路时经常用足跟着地,就能刺激肾经经络,起到补肾抗衰老的作用。

7.踮脚行走法散步时提起脚跟用前掌和脚趾行走。此行走法,可促进下肢血液向心脏回流,对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最为有效。还有当脚跟提起脚趾用力时,就会牵动肛门的肌肉紧缩,左右臀部肌肉一张一弛,使肛门周围的淤血能尽快散开,对防治痔疮十分有效。道家的养生理论还认为常做踮脚运动对于激发精气、保护精气、提高性机能大有益处。因此,在散步中可用脚趾行走与足跟行走相交替的步行方法,更能激发散步的兴趣,提高散步的保健功效。

8.踢腿肚子散步法散步时用一条腿支撑地面,用另一条腿的脚面去踢打站立之腿的承山穴位与承山穴的上下部位,然后换腿进行。这样交替换腿踢打腿肚子的动作可做100次左右。踢打腿肚子的散步法能够提高腿肚子肌肉的收缩能力,迫使血液由腿部动脉血管迅速流淌到各支血管及毛细血管中,使腿部各个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温度,对防治腿早衰与治疗老寒腿、腿抽筋有一定的作用。又因踢打腿肚子能迫使腿部静脉血管血液回淌速度加快,加强了心脏血液回收能力,对防治各种心脏疾病均有益处。此散步法,后腿部觉得十分舒服,对解除站立过久的腿脚疲劳有独特的作用。

9.嗑击足内踩散步法散步时用一条腿支撑地面,用另一条腿的脚内侧嗑击站力之腿的内踝上下的部位,如三阴交、复溜、太溪、照海等穴位。此散步法不仅可起到健腿的作用,而且通过刺激内踝上下的穴位,起到舒通筋络、强化内脏、健脑补肾的功效。对强化性功能、治疗神经衰弱有一定的作用。嗑击足内踝散步法可双腿交替地进行100次左右,也可与踢腿肚子散步法交替进行。

10.倒走散步法倒走散步健身法又称为反走健身法,即跟平时步行相反的行走法。行走的方法是伸直脊背,双手四指包住大拇指握紧双拳,脚向后迈时,膝盖不弯曲,从向后迈出的脚后跟到头顶,保持一条直线,思想要平静集中,自然呼吸。每次走100~200步,每天坚持1至2次或多次。

通过反走训练,可刺激身体不常活动的肌肉,松弛平时习惯于向前走时负累的腰背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机体肌肉、韧带、骨骼的平衡,可防治腰背疼痛,解除腰部的疲劳,对治疗腰疼痛有特殊疗效。再则,在反走时要求意识集中,全身放松,也起到了安定自律神经的作用,持之以恒,一些身心疾病如高血压、胃溃疡也会得到相应的治疗。但应特别留心,倒走健身法对于老年人、体弱者一定要有人在一旁护理,以防倒走时摔倒,发生不必要的危险。倒走时,应在安全的地方进行。11.爬行健身法爬行健身法也称“返祖健身”,因为我们的祖先类人猿就是通过爬行来行走的。爬行健身,就是用四肢着地行走的健身法,爬行时手上可戴耐磨手套,抬起头顶,可直线爬行,也可转圈爬行,可在室内进行,也可在室外进行,爬行的速度不宜过快,其速度要比步行慢一半为宜。每爬行5分钟站起来休息3分钟,连续爬2~4次,以不太疲劳为宜。爬行的时间为晨起空腹时较好,也可在黄昏的晚饭前2小时爬行。

巴西著名的老年病专家卡尔望博士发现,爬行的哺乳动物中很少有患冠心病的,这是因为这些动物爬行时,冠状动脉的心液供应充足,难以发生缺血现象。于是他把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集中在受试室,让他们像猴子一样在地上爬行锻炼,每天20分钟,这些受试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爬行锻炼后,不仅冠心病的症状有了减轻,而且腰部和脊椎部位的疾病也明显缓和。

医学家们通过研究表明,爬行时比直立时人的血液循环更为流畅,体重的压力更为均匀分散,更有利于肛管直肠部位的静脉血液回流。因此,爬行健身法不仅能防治冠心病、腰肌劳损、脊柱病变,而且还能防治痔疮、肛裂、肩周关节炎、胃下垂、子宫脱垂、下肢静脉曲张、肥胖等症状。

12.竞走健身竞走被人们称为“不受伤的运动”。竞走时在前脚踏稳,后脚离开地面时,身体要保持正直,两臂要有力地摆动到水平位置,以保证身体平衡和向前的冲力。臀部两边要有节奏运动,以加快速度。开始锻炼时每次可进行20~30分钟,动作要自然协调,与呼吸配合,切忌跑跳。

竞走可使臀部、腹部、背部、臂部、腿部胸部的肌肉得到锻炼,是理想的健美减肥运动。它还能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的症状,消除女性月经期的不适,对中老年和体弱者也有增强体质的作用。但开始时一定要从慢速开始,习惯了以后慢慢加速加量。

上述十二种步行训练健身法,都简便易行,读者可从中选择出一种或几种与自己体质、病情相适应的方法进行锻炼,但在训练中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地掌握好运动量,并做到持之以恒,走出兴趣来、走出人生的健康路。

4、怎样养生保健?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4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15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7 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 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1 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22 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24 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25 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7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8 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9 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
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31 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5、年轻人养生之道小窍门100条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定要吃早饭。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多喝水,温开水是最好的饮品。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4.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15.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7.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0.搓搓耳朵,刺激耳朵的穴位,能让脑袋更灵活。

21.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22.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24.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25.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6.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7.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8.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9.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31.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32.饭后不要马上喝水。

33.一日三餐,细嚼慢咽。

34.每天晚上以热水泡脚。

35.坚持锻炼。

36.早睡早起。晚上10:30半之前尽量放下手机上床睡觉。

37.定期做身体检查,不要忽视任何小毛病。

38.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39.用醋洗头,可所以头发潇洒顺滑,简单打理而且还有去头皮屑的功效。一同洗头时,还能够在水中放少量盐,也能够避免掉发。

40.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天然脱落。

41.冬季是冻疮的依法时节,蜜柚皮煮水可治冻疮。用蜜柚皮煮水擦拭患处,天天洗1-2次,几回即可收效。还有香蕉皮也能够有用治冻伤,使用方法是用香蕉皮的内中悄悄磨擦冻伤处,直至发热,几回即可收效。除此之外,猪油蜂蜜膏液能医治冻疮。使用方法:取猪油20克,蜂蜜80克,放在一同调匀成膏,敷于患处每日3次,数日克康复。

42.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的确如此,这时你能够用桃仁放在火上烧热今后放在痛牙上咬,如此重复几回就不会牙痛。

43.睡觉时口含桔皮一块,含十五分钟后吐出3-5次可彻底治愈打呼咬牙。不仅如此,橘皮水洗脸可起到润肤的作用。用法是:用开水浸泡几片橘皮,待温度适宜后,用橘皮水洗脸,能润肤。

44.橘子带着“白丝”吃。许多人吃橘子时都会把橘子上的“白丝”剥掉。由于橘子皮里富含丰厚的黄酮类物质,对身体有很大的优点。

45.午、晚餐,吃够30分钟:用“短平快”形容现代人吃饭的节奏一点也不过分。但是,一再压缩吃饭时间,也是在压缩我们的寿命。专家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30分钟左右,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5-50次。

46.每天做家务45分钟:以走1000步消耗的热量为基准,拖8分钟地板或洗15分钟盘子能达到同样效果。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的日常活动量应该不少于“6000步”。

47.手机响5秒再接:只要短短的5秒,就可以大大降低得脑癌的风险。手机在拨出号码和刚接通时,信号传输系统还不稳定,电磁辐射的功率最大。因此,接听电话最好等上5秒钟,再将手机贴近耳边,会减少很多辐射。

48.想发火忍耐10秒:高压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控制自己”。面对压力时,请在反应过激之前给自己10秒的缓冲,使自己慢慢冷静下来。以生气应对压力的男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会比不爱生气的人高3倍。

49.绿茶可以预防肝癌。

50.胖大海泡茶不宜长期饮用。

51.感冒不宜喝苦丁茶。

52.胆固醇高者应少吃鱿鱼。

53.海蜇皮能够缓解高血压。

54.老人晨练宜先进食。

55.午睡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56.服药不宜加糖。

57.员工不宜在办公室吃午餐。

58.不宜用沸水煎药。

59.清晨不宜开窗通风。

60.空腹不宜喝蜂蜜。

61.喝蜂蜜可以解酒。

62.起床后不宜立刻叠被子。

63.卧室窗户留缝有助于睡眠。

64.正确刷牙比选择牙膏重要。

65.刷牙宜用温水。

66.常常梳头有益于健康。

67.强忍泪水等于慢性自杀。

68.经常微笑有益于健康。

69.冬季养生应多食热粥。

70.步行最有益于老年人健康。

71.刷牙出血是身体在报警。

72.更年期女性多吃豆腐可以强健骨骼。 

73.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后,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这种感觉真好,但愿您也能和我们一样拥有这份自信。 

74.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75. 名为五欲之最难破者,色次之,财又次之,食与睡更次之。名心不死,无以入道。 

76.百病之始,起于风邪乘入。如体气虚弱,营卫失调,或忧思惊恐,酒色劳力,真气耗而外邪入矣。 

77.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 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78.对于医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79.跳舞可延缓衰老。

80.中庸,是养生的根本原则。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人只有悟到什么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后能顺其自然,这个人就是神人。懂得阴阳了,懂得顺其自然了,你就一定会成为良医大德了。 

82.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你顺应这个过程,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调节病人的平衡,怎么会治不好病呢。 

83.干嚼食物能够健脑。 

84.我们看看这个世界上是不是这个道理。吃饭睡觉有几个人能顺其自然,有几个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为什么?因为它太简单了,正因为太简单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这就是辩证法。 

85.女性多吃石榴有利于延缓衰老。

86.早餐一定要吃,并且尽量丰富。

87.什么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阴的制约了,所以其下场毕竟是……,同样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这就是失去阳对他的制约了。 

88.如何具有大智慧,没有博大的胸怀,哪来的大智慧。 

89. 每天一两麦片粥,预防糖尿病。

90.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于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1.养生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死神就会找到你。这就是道家所讲的,修炼人要有英雄的气质。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西红柿减少皮肤辐射损伤。

93.凝神定气,物我两忘。

94.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

9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96.豆浆中打鸡蛋做法不科学。

97.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胆结石。

98.打包食物必须回锅。

99.空腹时不要吃番茄,最好饭后吃。

100.每顿只吃八分饱。

(5)健康养生担山步扩展资料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应有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层面;

涵养,是指开阔视野、通达心胸、广闻博见,通过对自身的道德和素质的修炼和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疗,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实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得以绵长的意思。

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华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佛学、道学、儒学等等。

6、真正的养生泡脚应该是什么步骤呢?

泡脚对于我们来讲要真的是太重要了,而且当我们泡脚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身心非常放松,而且也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压力少了不少,所以说光泡脚就已经有这样的好吃了,更何况是真正的养生泡脚,下面我们来了解以下正确养生泡脚的步骤。

1、足水温:冬季适宜温度40-45度;其他季节的度量衡落在脚上。

2、浸泡足部20分钟以上。

3、浸泡足水必须浸泡以上踝骨。

4、最好保持恒温,或适量冷水可适当加入热水。其他季节测量脚部的温度。

这就是健康泡脚的步骤,当我们为了更好地养生泡脚,做到上述这些步骤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我们可以做到更好,那就是当泡脚完以后脚底受压,特别是足部反射区已知时,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脏器功能,达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泡脚不是洗脚,谁一定要漫过踝骨,达到小腿肚下面一点的位置,这样才能让效果被温水刺激到,将效果发挥得更好,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每天行走的劳累程度。

最虽然有参考的时间,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适当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自己自身的健康状况,去了解清楚,自己到底应该泡脚多长时间,为了自己的养生泡脚生涯,多上心一点吧。

无论我们能够否掌握真正养生泡脚的步骤,我们都应该坚持泡脚,因为泡脚对于我们来讲,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且泡脚还能让我们辛苦了一天的压力得到解放,让自己的身心能够感觉到因为泡脚带来的轻松愉快。

7、辟谷养生的具体方法

辟谷养生,不是单纯的不吃饭。人体衰老和疾病,主要是大肠里宿便的堆积和发酵,产生了毒素及有害物质。尤其人们吃得多,吃得杂,导致肠胃负担过重,通过辟谷养生指导师特殊的方法吸收能量,自然吸收清气,在不吃食物状态下松脏腑负担,让肠胃充分休息,清除宿便和毒素,达到养生、减肥、排毒、美容、调理身体疾病。中医理论讲,人体有吸入清气的功能,也有排泄废物的通道,如排除粪、尿、汗、二氧化碳等,通常人们只用了排泄功能,而没有良好利用吸收清气来养生保健。辟谷状态下,由于身心放松,人体细胞处于“缺食吸气”的状态,使人体与自然气相通,加速细胞与外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充分吸取大自然的宇宙真气(能量),潜能得以开发,智慧得以开启,充分调动人体潜能和自然能量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辟谷态还可降低体温,减缓人体脉捕跳动的次数,延缓衰老,健康长寿。辟谷去掉了多余的脂肪和毒素,体内得到了全面的清洁,肠胃得到了调节和休养,心灵得到澄清和升华,性情得以陶治和悦,视野开阔,了悟人生。辟谷减肥它不是纯粹的挨饿,而是通过辟谷养生指导师特殊的方法,注入辟谷者能量而不饿,这才是辟谷养生的核心。在此状态下,大脑始终处在一种全新自动状态,体能和潜力得到了充分的调节和发挥,身体负荷减轻,气血得到最充分的运用和发挥,脑细胞的功用充分得到更新和延长。辟谷分解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有效而快速转化为体内多余脂肪,而非减少水分。

与健康养生担山步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