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雪节气养生的注意事项都有什么呢\
大雪节气养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藏:重点保护呼吸道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
冬季干燥,加之暖气较热,呼吸道成了最易发病的“重灾区”。
建议尽量增加室内湿度,多喝水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如果室内空气太干,可在暖气搭一条湿毛巾,或使用加湿器。一般来说,冬天室内的湿度在30%至60%之间是比较合适的“度”。这样的湿度下,人体总体感觉良好。
2穿:两个部位要保暖
进入大雪节气,降温幅度会进一步加大。大雪时节,最重要的养生即是保暖,身体暖暖的,气血才会顺畅,才可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保暖强调的是头和脚。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头部的血管密集,耗氧量大,热量散发也多。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子的人,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
从中医角度来说,头为“诸阳之汇”,也是应该重点做好保暖的部位。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头部保暖更加重要,对预防脑卒中等很有帮助。而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很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抗病能力,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大雪时节,脚部保暖也应加强。
3食:补肾强筋两骨汤
每年到“大雪”节气,都推荐大家煲“两骨汤”,此时要补肾养肝,肾强精力旺盛,肝好血运充沛,才能抵御严寒,同时强健筋骨,也就不怕下雪路滑摔跤了。
一般都喝猪骨汤,冬季很适合吃牛羊肉,能助阳暖身,牛羊的骨头熬汤除了有这些效果外,还有其他好处。
羊骨温中补肾:中医认为,羊骨性温,具有补肾壮骨、温中止泻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羊骨中含有磷酸钙、碳酸钙、骨胶原等,补充骨骼必需的营养物质,预防骨质疏松。另外还可缓解筋骨疼痛、腰软乏力等病症。
牛骨养肝壮骨:牛骨有补肾阳、壮筋骨的功效。牛骨含有防止骨骼老化的骨胶原、软骨素,及促进肝功能的蛋氨酸及B组维生素、维生素A等,有很好的补肝效果。
这两种骨头有些腥,做的时候一是要焯水几分钟,将骨头里的血水煮出来,二是多加大葱和生姜,都能够去除腥膻。用冷水炖汤,冷水要一次性加足,冷水可以使肉外层的蛋白质不会马上凝固,可以加白萝卜或是莲藕等,能够吸取汤中的油,使汤不腻。
4按摩:“三窝”排毒法
进入大雪节气后,气温走低,在注意保暖防寒的同时,还可常常按摩腋窝、肘窝、膝窝排排毒。
腋窝——除心火腋窝处的极泉穴(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祛除心脏的火郁毒素。
具体方法:用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反复揉压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早晚各1次。
2、大雪节气养生喝什么汤好,大雪时节适合煲什么汤
大雪节气养生喝山药枸杞鸡汤,西红柿牛腩汤,山药羊肉汤等。大雪节气养生进补要注意机体消化吸收功能,忌过于油腻。对于脾胃消化不良者说,关键在于恢复脾胃功能。脾胃消化功能良好,营养吸收的成分才有保证,以容易消化吸收为准。
大雪节气养生进补要注意药补、食补、动补三结合,忌单纯进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冬季进补只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单纯只靠进补并不能达到理想境界,还应当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脑力劳动,并注意调理好饮食,方才有益于养生。
大雪节气养生进补补品并非越贵越好,关键在于对症进补。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冬季进补切忌一味偏补,而应注意兼顾气血阴阳,防止过偏而引发其他疾病。所以,冬季进补忌一味追求补品的珍贵难得,不对症的贵重补品,对身体或许更是伤害。
冬季流感咳嗽时不益进补,否则后患无穷。一般来说,在进补过程中,如患感冒发热、急性肠炎等症,须暂停服,待痊愈后再服用。在服用人参、西洋参时,忌食萝卜、鱼腥和浓茶,以免降低药效。此外,补药宜在早晚空腹或午饭前1小时服用,以使补药物尽其用。
3、大雪节气饮食养生注意哪些
大雪节气饮食养生注意事项:
1、大雪节气饮食养生应饮食清淡,冬天人们经常吃一些高人力食物,但是这些食物往往会损伤人体,特别是在缺水的冬季中,经常吃这些食物是会导致以为缺少水分,更加容易上火。
2、另外要多吃水果,少吃大鱼大肉经常吃大鱼大肉而没有多吃蔬菜和水果的人也是非常容易上火。蔬菜和水果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会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当少吃这些食物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胃胀以及便秘上火情况发生。
3、大雪,是一首表达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21个节气之天气、气象情况的七言绝句诗,作者左河水。该诗的首联描写了在大雪节气里万木凋敝,北风长鸣的寒冬场景,尾联以形象、生动的笔触,借喻与拟人的手法,精工细描了白雪飞落,美如飞花、如诗如幻的迷人形象。
4、大雪节气应该防寒气,补气血。节气食俗是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饮食调养原则:温补助阳,补肾壮骨。
大雪常吃以下食物(附带功效)。冬笋:清热化痰,利水消肿,润肠通便;苹果:健胃,消积,止汗;鱿鱼:滋阴养血;猪腰:补肾壮腰;香菇:补气血,补肝肾,抗癌;芋头:软坚散结,益胃健脾;兔肉:滋阴润燥,补中益气;驴肉:补益气血,除烦安神
节气养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心态与身体和谐的道理。中国传统的养生文化提倡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理念,强调防患于未然,将人体健康的防护线前移,这无疑体现了我国养生文化的智慧。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早自春秋战国时期,先祖们就已经开始制订,在随后的日子里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至秦汉年间完全确立。
4、大雪节气养生喝什么粥
大雪节气躲在家里煲粥吃,这是很好的养生方式。该喝山药羊肉粥,桂花枸杞粥,红薯粥,胡萝卜粥,米仁莲子百合粥。
羊肉具有温阳益气、补血长肉的功效。是一种滋补强壮食品。山药具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功效。共煮成粥,具有益中补气、健脾胃、补肺的作用。常食此粥能健康延年。
桂花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等功效。煮粥的时候放入桂花,不但能让粥中香气四溢,还可缓解冬日干燥。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
红薯粥,因为它易于消化,保护胃肠,还能促进胃肠运动,使排便更加轻松,还能摆脱便秘的困扰。吃红薯时最好搭配一点咸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胡萝卜性味甘、平,具有下气利胸膈、补中安五脏的作用,同时也适宜于皮肤干燥、粗糙作用,此粥适用于便秘、肠胃不适、饱闷气胀、消化不良。
米仁莲子百合粥滋阴补虚、健胃止泻。适合肠胃较差人群。
5、大雪节气吃什么蔬菜好,大雪养生适合吃什么蔬菜
1、萝卜:白萝卜是冬季的时令蔬菜,也是养生的好食材。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萝卜中维生素A、C的含量特别丰富,生吃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气的功效;熟食则能益脾和胃,消食下气。
2、白菜:”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性微寒、味甘,具有解毒除热、通利肠胃的功能。凡心烦口渴、大便不畅、小便黄少者均可常食白菜。白菜中含有较多粗纤维,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
3、豆腐 :豆腐营养价值丰富,物美价廉。由于豆腐中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矿物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的美称。两小块豆腐,即可以满足人体一天钙的需求量,特别适合儿童和老人食用。
6、大雪节气养生要注意些什么
大雪节气养生,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南方清补,北方温补,高原润补。
具体来说就是,北方地区冬季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肉等;长江以南地区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暖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为主,比如鸭鱼肉;而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木耳、冰糖等为宜。
饮茶,亦是如此,我们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适当选择茶品。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专,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柚子、脐橙雪橙都是的当家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属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可常喝喝姜枣汤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7、大雪节气养生的注意事项都有什么呢\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专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属。
在此节气,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可以进补了。进补时在饮食上,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便助于御寒。
早睡晚期,晚上最好不要超过24点再休息,超过这个时间点,人的机体免疫会不断下降,所以太晚休息更容易患上疾病。因此在进入到大雪节气之后,应该早点上床休息。
多喝温水不仅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而且还能够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能够减少毒素吸收。
8、大雪节气养生吃什么防寒冷干燥
大雪节气宜滋补百肾气,饮食应以调理肺胃为主。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鹌鹑、墨鱼、章鱼,枸杞子、玉蜀黍、芋头、花生、山药、栗子及杏脯等食物或药食两用的食物。
另外,因为大雪时节降水较少,天气干燥,易伤津液,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橘子、苹度果、冬枣等以生津润燥。西兰花、土茴香、栗子、腰果、葱、山药和核桃,这些食物是每年大雪时节良好的蛋白质。
大雪节气代表着开始进入最寒冷的严冬。人体为了保存一定的热量,必须增加体内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便产生更多的能量满足机体的需要。所以,冬天可以适当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补充因天寒而容消耗的能量,益气补血,滋养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