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穴位养生介绍

穴位养生介绍

发布时间:2020-11-02 21:50:47

1、人体的养生穴都有哪几个穴位?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⑵?脱?佟?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穴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穴,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人体的两个长寿穴: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长寿穴”:一个是“涌泉穴”,另一个是“足三里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盘壮骨之功效。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性功能强盛。反之,若肾肾虚精少,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行走艰难,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每晚睡前盘腿而坐,用双手按摩或屈指点压双侧涌泉穴,以该穴位达到酸胀感觉为度,每次50至100下。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器脏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而足三里则能担此重任。每晚以指关节按压足三里,不但能补脾健胃,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青春常驻。

2、我们都觉得中医神秘又高级,你知道哪些中医上的养生穴位?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中医非常的神秘,只要把脉看一下气色就可以知道人生了什么病。然后再拿一根针戳几下就可以把一些病治好。因为对中医的好奇,所以我也去看书学习了一下关于中医上养生穴位的知识。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知道的一些养生穴位吧。


首先,我要说的第一个穴位叫做气海穴,其实这个地方就在我们人体的下丹田,在中医的针灸上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它主要就是可以调养我们人体的冷暖,如果是体寒的人可以去做针灸的地方针灸一下这个地方。


第二个要介绍的穴位叫做百会穴。这个穴位就在头顶的中间线和两只耳朵的连线的交点,就算是不熟悉穴位的人也非常容易就可以找到它了。可以在这个地方通过按摩的手法缓解头痛和失眠,而且按摩百会穴对消除疲劳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个穴位是涌泉穴,这个穴位在脚掌上,它和肾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觉得身体特别地疲惫,或者是经常失眠,就可以去那种可以做按摩的地方请别人给自己按摩一下这个穴位,对于减轻这些症状非常地有效。或者是可以去艾灸,这样好像也比按摩还要更有用一些,没有试过的人可以去尝试一下。

在看了一些关于穴位的知识后我比较了解的也只有这三个穴位了,因为中医里的穴位实在是太多了,很难一一都去了解它们。

3、程凯谈经络穴位养生的内容简介

<

4、介绍点比较简单的养生方法,谢谢

1 生活规律,早睡早起,不抽烟喝酒咖啡,不吃油腻和垃圾食物。一定要吃早饭。三餐规律,吃饭慢,多咀嚼,不能吃喝太烫,容易得食管癌,很可怕大家都很难做到。
2 每天保证1000ML的水,每天早起喝杯温开水,最好是蜂蜜水,不过一定要是温水。可以起床倒杯开水泡上柠檬,然后去洗簌,弄完了水温了加蜂蜜,更加排毒美白。
春天喝花草茶,夏天喝绿茶,秋天和乌龙茶,冬天喝普洱或红茶。茶叶的儿茶素可以抗衰老还可以祛除口臭,不过有结石的人最好喝淡茶。白天喝的绿茶,晚上还可以拿来洗脸,美白,淡斑,抗衰老。或直接加红枣或枸杞。茶叶第一遍都要洗的呀!
泡茶的时候可以顺便用茶熏下眼睛,用沸水泡茶,微闭双眼凑在杯口,同时双手护住杯口,以防热气过快散失。 舒缓双眼、湿润眼球、保护视力很有帮助。
3 每天吃10个红枣,几个杏仁,核桃。
4 多吃杂粮粥
5 银耳 黑木耳 阿胶 莲子,土豆,红薯,黑豆,板栗,山药……都要多吃,甘蔗汁也可以多喝,很补血。
6 每天一杯酸奶 改善肠道菌群,补钙,饭后吃不加糖的还能减肥
7 每天一个苹果,多牙齿好,对全身都好
8 运动过后,喝点果醋,中和乳酸,身体会没那么疼。
9 牙刷最好一个月一换,刷牙的时候可以练练收小腹,提臀的动作,要刷够三分钟,可以刷刷舌苔,对身体也有好处。美白作用的牙膏,先润湿嘴,不过不要含水,美白成分会冲淡的
10 枕套最好一个星期一洗,我们的头油啊,细菌啊,对皮肤很不好,可以用洗发水洗。床单最长也要一个星期一洗,想想我们晚上睡的时候,身体的汗,脱落的角质和死亡的细胞!
11 经常褒汤喝,汤很养人的,食谱很多啊。
12 生理期来之前,喝些红糖生姜水,或喝点酒酿只类的,对胸部很好,还可以缓解通经,体寒,不过男生晚上不要吃姜。
13 每天睡前,醒后,顺逆时针按摩肚子,减肥还预防治疗便秘。还可以按摩胸部,不坠女神朱茵就是睡前按摩15分钟。睡觉一定不能带BRA睡啊,容易的乳腺癌的。
14 多吃水果,美种颜色的水果对身体的作用都不一样,要多吃几种颜色的。不能空腹吃蕃茄、柿子、香蕉、桔子、甘蔗和鲜荔枝 、山楂 。
15 不要一点小病就吃药,也不要没事吃太多保健药,是药三分毒,身体的营养都可以通过食补和运动,按摩来解决的。当然定期检查身体很重要,虽然会花钱,可是防患于未然,很多病到身体有症状都是晚期了,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花费少,疗效也好。
16 每天热水跑脚,水要到脚踝,可以一边泡,一边敲胆经200下,就是裤缝,大腿到膝盖的范围。体寒可以用干的红辣椒泡,边按摩小腿,还可以瘦小腿。
17 每天一杯豆浆,豆浆很好啊。
18 手和脚呢都可以用盐或白砂糖去角质的,定期做,洗完手要涂护手霜,脚洗完也要涂。也要多按摩。
19 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做做脚底按摩,脚底有全身对应的反射区,不过生理期的时候对应子宫的那块不能按的
20 没事多按按头皮,头皮健康了,头发也好,而且头上也挺多穴位的
21 多多按摩后腰,生理期除外。
22 要多转转眼珠,菊花枸杞茶,明目,多喝眼睛会黑白分明。
23 女生一定不能冻到的。
24 要多运动,按摩是被动排毒,而运动是主动排毒,就算没事转转脖子扭扭腰踢踢腿都行。
25 洗完澡一定要涂,润肤露,当然橄榄油更好,怕油可以涂了按摩再洗掉。
26 每天换内裤。
27 淘米水 放几天发酵成酸性或加白醋、柠檬汁使其变酸性,洗头发很好,是少数民族的方子。也可以洗脸
28 脸一定要洗干净,再晚睡该卸的也要卸干净,如果在脸盆洗,一定要洗两变,想想洗一遍后的水,有多少脏东西!
29 练习腹式呼吸,增加身体养含量,对心脏好,还能减肥。有个小窍门就是先吐气再呼气。至少每天做几次
30 睡觉之前可以屁股贴墙,腿与身体90度,促进血液回流,防止静脉曲长最好了,而且听说对胸部和暖巢也很好
31 40岁以后要适量补充些激素比如蜂王浆啊,雪虾之类的,年纪小的时候补,子宫,胸部会容易长胞的!
保养都是生活中细小的事情组成的,要养成习惯,最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心情好,什么事都要想开,如果老是生气,总是心不顺再好的保养品也没办法让我们有好身体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 五脏都伤了,怎么可以有好身体呢,我们外在就是内在的体现,人生不过数十载有什么会过不去呢,有什么比我们自己还重要呢!

5、具有保健作用的穴位有哪些?

其实最方便有效的,就是按摩你手上的穴位。看电视时、坐车时、走路时等等,都可以。

手指指节处的中央都是穴位,比如食指上节管大肠、食指下节管小肠;无名子上节管肺、下节管肝;中指上节管心;小子上节管肾......等等。
我现在外地,家里的书没带出来,哪里不舒服,我都是参照书的按摩;没事就按照这些穴位,方便快捷,随时随地都可以按。
找了一个人的博客,有手穴位图信息,你看看:http://hi.baidu.com/xsh519770659/blog/item/74164583afb6b7a40cf4d24f.html

再推荐你一个很牛很有效的穴位——合谷穴,在虎口深处,治疗很多的地方。这是帮你找的网址:http://ke.baidu.com/view/142406.htm

6、太白穴的养生功效介绍

当锻炼强度过大或是提拎重物时经常会导致肌肉酸疼。虽然休息上两三天也会缓解,便毕竟会给生活带来不便,这里就教你一个快速消除肌肉酸疼的办法,即按摩太白穴我们,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很多朋友都存在脾虚的症状,比学习了知悉谢谢叶子是学中医的吗?太白穴在哪个位置?学经络的按太白穴很疼而,太白穴脾经俞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揉此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健脾的功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每天坚持。 再喝一点女儿红不是酒,用之有道有介绍,治疗痛经效果更好。公孙穴在人的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或于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距太白穴。 又针刺太白穴,以加强效果随后,建议他回去后多按摩这几个穴位,如果对穴位拿捏不血糖已基本恢复到控制范围内。为什么太白穴在降糖方面有如此强大的功效呢因为它,太白是脾经的原穴土生金,如果说在隐白处,金气还处于潜伏状态那么到这里,金气就已经如同太白星一般,有所显现了。太白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一跖骨关节,前言为观察健康女性月经前后穴位伏安特性的变化规律,应用自制的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计算机检测系统对健康女性月经前中后太白冲阳穴进行伏安特性检测结果月经。 来源山药社区太白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很多脾虚的症状如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尽管脾虚的症状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为。 结果呢,她的咳嗽迅速缓解,两日后痊愈。某次一个小师妹来玩,告诉我她已感冒几日咽喉痛。这个小师妹的属性卦是坤卦。我便让她自己拿把小保健锤敲两太白穴结果敲。 成像。

与穴位养生介绍相关的内容